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中普遍的民俗文化缺失现象除了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干扰之外,与中国民俗文化自身建设失衡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高校要注重在学生中开展民俗文化自信教育,使学生的民俗文化自信得以提高。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开发
在信念中坚定民俗文化。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快速了解社会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对多元文化的鉴别能力欠缺,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干扰和影响。高校应当帮助学生坚定民俗文化信念。
一、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开设民俗文化的相关课程。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利用民俗文化,并把富有民俗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歌舞、民俗服饰、民俗体育、民俗节日等内容引入校园,通过对这些民俗艺术的学习、欣赏和创作,对这些民俗文化能够有效地得以发展和传承。加强民俗特色文化的研究。各级研究机构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人才,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研究,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浓厚氛围。
二、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包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这些文化遗产转化成现实的精神或物质财富,有效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这是值得我们慎重思考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实施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有形的文物形式存在,它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物质承担者。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自然文化遗产。为了增强的文化底蕴,必须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线,积极推进黄果树申遗的步伐,对现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非物质的形态在群众中广泛传播,这种以传统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对地方发展产生惊人的影响力。在社会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流失严重,民间传统艺术技艺濒临灭绝。因此,我们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储存和整理;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档案库和数据库,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三)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保护
制定有关地域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例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检查等相关制度,根据法律规范严明执法和严格监管,增强从业人员的维权保护意识,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依法保护,促进地域文化产业市场的有序发展。此外,增强从业人员的维权保护意识。对从业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掌握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维权知识,在知识产权遭到侵权时,懂得寻求相应的法律缓助。
三、培养民俗文化自信
在当前西方科技、文化、信息无孔不入的情况下,完全杜绝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是不可能的。高校教师应当帮助并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西方知识和文化,并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态度、辩证的思想去认识、了解、看待中西方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与意识面前懂得扬弃和坚守。在吸收西方文化优点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具有更强大的包容力和发展空间。
民谚云:深山出俊鸟,那道理也正在于,深山是专制集权难以深入达到的地方,从而给生命的自由实现以更多的可能,让生命以不同于专制集权文化“强塑”下的生命形态的形貌出现。正是民俗的区域性,使不同的生命形态、风貌,有了突破专制集权文化束缚而存活的可能,并因而实现了如同美丽的大自然一样的多姿多样性。马克思曾经说过:“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在创新中传承民俗文化。大学生民俗文化自信缺失的很大原因就是文化发展创新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停留在过去的辉煌里,没有与现代社会接轨。高校作为创新与传承文明的载体,应当以更积极的态度,现代的方式将古老文明创造性的推广传扬开来。以高雅,自信,正义,积极的态度传承民俗文化。
小结
通过营造良好的民俗优秀文化氛围,提供途径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民俗文化,表扬勇于实践、乐于践行民俗文化的大学生,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自信的情操。同时,高校应当联系家长与社会,共同为学生的民俗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随时感受到民俗精神的力量,进而自觉的坚定民俗文化自信的信念。
作者简介:边雪松(1991.01——):女,24,汉族,籍贯山西省大同市,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研究。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开发
在信念中坚定民俗文化。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快速了解社会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对多元文化的鉴别能力欠缺,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干扰和影响。高校应当帮助学生坚定民俗文化信念。
一、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开设民俗文化的相关课程。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利用民俗文化,并把富有民俗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歌舞、民俗服饰、民俗体育、民俗节日等内容引入校园,通过对这些民俗艺术的学习、欣赏和创作,对这些民俗文化能够有效地得以发展和传承。加强民俗特色文化的研究。各级研究机构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人才,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研究,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浓厚氛围。
二、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包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这些文化遗产转化成现实的精神或物质财富,有效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这是值得我们慎重思考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实施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有形的文物形式存在,它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物质承担者。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自然文化遗产。为了增强的文化底蕴,必须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线,积极推进黄果树申遗的步伐,对现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非物质的形态在群众中广泛传播,这种以传统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对地方发展产生惊人的影响力。在社会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流失严重,民间传统艺术技艺濒临灭绝。因此,我们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储存和整理;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档案库和数据库,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三)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保护
制定有关地域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例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检查等相关制度,根据法律规范严明执法和严格监管,增强从业人员的维权保护意识,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依法保护,促进地域文化产业市场的有序发展。此外,增强从业人员的维权保护意识。对从业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掌握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维权知识,在知识产权遭到侵权时,懂得寻求相应的法律缓助。
三、培养民俗文化自信
在当前西方科技、文化、信息无孔不入的情况下,完全杜绝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是不可能的。高校教师应当帮助并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西方知识和文化,并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态度、辩证的思想去认识、了解、看待中西方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与意识面前懂得扬弃和坚守。在吸收西方文化优点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具有更强大的包容力和发展空间。
民谚云:深山出俊鸟,那道理也正在于,深山是专制集权难以深入达到的地方,从而给生命的自由实现以更多的可能,让生命以不同于专制集权文化“强塑”下的生命形态的形貌出现。正是民俗的区域性,使不同的生命形态、风貌,有了突破专制集权文化束缚而存活的可能,并因而实现了如同美丽的大自然一样的多姿多样性。马克思曾经说过:“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在创新中传承民俗文化。大学生民俗文化自信缺失的很大原因就是文化发展创新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停留在过去的辉煌里,没有与现代社会接轨。高校作为创新与传承文明的载体,应当以更积极的态度,现代的方式将古老文明创造性的推广传扬开来。以高雅,自信,正义,积极的态度传承民俗文化。
小结
通过营造良好的民俗优秀文化氛围,提供途径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民俗文化,表扬勇于实践、乐于践行民俗文化的大学生,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自信的情操。同时,高校应当联系家长与社会,共同为学生的民俗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随时感受到民俗精神的力量,进而自觉的坚定民俗文化自信的信念。
作者简介:边雪松(1991.01——):女,24,汉族,籍贯山西省大同市,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