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黄土滑坡灾害影响因素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具体工程实例的基础上, 总结了黄土地区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为研究黄土地区滑坡灾害发育规律, 减少黄土灾害发生, 避免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為关中区黄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减灾防灾依据。
  【关键词】黄土; 滑坡灾害; 时空分布规律; 影响因子
  1工程概况
  聚福苑小区南侧及西侧边坡治理工程位于西安市东长安街以北,航天西路以西。现场勘察时场地南侧已存在一土质边坡,近东西走向,长约300m,高度约7~19m,自东向西边坡高度逐渐增大。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场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东长安街以北,航天西路以西,交通便利。场地顶部东高西低,地面高程为479.61~486.87m,高差约5.82m。场地南侧为一土质边坡,近东西走向,长约310m,高度约7~19m,自东向西边坡高度逐渐增大,坡底高程为461.04~479.42m。地貌单元属黄土塬。
  2.2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汾渭断陷之渭河断凹(渭河断陷盆地)。
  2.3气象水文:区内年最大降水量为903.2 mm(1983年),年最小降水量为312.2 mm(1995年),年均降水量550.1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426.8 mm。月平均降水量以7月最多,为96.8 mm,9月次之,为93.4 mm。
  2.4地层结构: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的组成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
  2.5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5.4~35.2m,标高445.81~451.13m,属平水期。据实地调查询问,地下水位年变幅2.00m左右,地下水属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3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3.1边坡破坏模式:勘探揭露,坡体主要由黄土、古土壤组成,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此类土质边坡破坏的滑动面多为圆弧形,故采用圆弧法对16条勘探线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
  3.2边坡稳定性计算:通过计算参数的选取,对16条勘探线采用圆弧法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现状条件下,天然状态考虑地震作用,6-6’~ 15-15’剖面圆弧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大于1.0,小于1.60,表明这段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在基本稳定状态,不满足稳定安全系数的要求,应对边坡进行综合治理;16-16’剖面圆弧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大于1.60,表明这段边坡在天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现状条件下,饱和状态考虑地震作用,6-6’~ 12-12’剖面圆弧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小于1.0,表明这段边坡在饱和状态下处在不稳定状态;13-13’~ 16-16’剖面圆弧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1.0,小于1.60,表明这段边坡在饱和状态时处在基本稳定状态。
  4黄土滑坡的影响因子
  根据最终稳定性计算结果及对该滑坡综合分析后,总结出几点黄土滑坡的影响因素。黄土边坡土体在自重及其他各种外力的作用下, 剪应力加强产生向下滑移的滑动力, 同时, 由于坡体物质有一定的内部联结产生抵抗滑动的抗滑力, 滑动力和抗滑力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过程, 就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滑动力和抗滑力变化的因素, 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在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土体结构等, 外在因素有水的作用、地震及人为活动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促进边坡内部矛盾的变化。当达到激发程度时, 边坡便发生失稳以致出现破坏。
  4.1 内在影响因素
  4.1.1 地质构造:从大范围而言, 地质构造条件, 特别是新构造运动, 在滑坡发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是为滑坡提供物质来塬; 二是各种构造结构面(层面、断层面、节理面、不整合面等) 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及滑坡的时空分布; 三是决定滑坡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在大的断裂构造带附近常常成群分布着滑坡。如陕西省境内, 黄土覆盖在鄂尔多斯和渭河地堑两个构造单元上, 鄂尔多斯地台新构造上升运动强烈, 加剧了水力侵蚀, 滑坡易于产生。关中断陷盆地, 呈阶梯状断陷, 活动层较多,地震频繁, 沿断裂带地形高差大, 地下水垂直循环剧烈, 易产生滑坡。
  从小的区域性而言, 在黄土分布区, 由于新构造活动的间歇性、差异性上升, 形成了特殊的黄土台塬及黄土梁, 强烈的河流下切及后期黄土的堆积, 形成高陡的边坡外形, 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4.1.2 地形地貌:黄土地貌是由第四纪风积黄土作用、大地构造运动和土壤侵蚀作用共同塑造的, 其基本形态为黄土塬、梁、峁和它们之间的深切沟谷。从航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 黄土地貌像一张饱经风霜、皱纹密布的老人脸, 沟壑纵横, 支离破碎。坡高沟深的临空陡崖随处可见, 为滑坡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黄土沟谷塬边地形坡度陡峭, 多大于30°, 即沟谷的谷缘或塬边的边缘线以下的地形坡度接近或大于黄土内摩擦角(19°一30°) , 因此, 斜坡稳定性差。黄土沟谷切割深度大, 一般相对高度由数十米至30m , 其下游多已切穿黄土地层。这种独特的黄土侵蚀地貌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场所。
  而且, 在地下水出露带, 黄土下伏地层多是第三系不透水层, 呈不整合接触, 沟谷边坡的稳定性也和沟底流水下切冲蚀有关。沟谷里阶地发育地段, 谷坡陡直, 稳定性差。冲沟是滑坡、滑塌和崩塌最活跃的地方, 由于径流侵蚀和地下水作用, 沟谷斜坡块体运动十分活跃。沟谷的发育程度和
  切割程度直接影响滑坡的发生和发展。而具现代侵蚀地貌的黄土地区, 地形破碎, 沟壑纵横, 沟谷密度大, 为滑坡的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反过来, 滑坡及崩塌等重力侵蚀及沟谷侵蚀又是黄土地区较严重的灾害性地貌演化过程, 进一步加速现代侵蚀地貌的变化, 二者相互促进, 形成恶性的循环结构。   4.1.3 黄土岩性:黄土是边坡组成的物质基础, 其岩性则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黄土具有低含水量、大孔隙性、低液限、以粉粒含量为主、遇水具湿陷性、易溶盐含量较高、遇水抗剪强度降低50%-60%等特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粒度组成、天然含水量、容重、孔隙比、饱和度、液、塑限; 抗剪强度、渗透性、湿陷性、压缩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4.2 外部影响因素
  4.2.1 水的作用:调查表明, 滑坡区普遍都有地下水, 足以说明地下水与滑坡的相关关系。由降雨引起的大量滑坡, 说明了滑坡与大气降水的关系。水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影响, 导致边坡失稳, 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大气降水渗人坡体, 增加上覆土体重量; ②地表水沿黄土裂隙或孔隙下渗, 往往在斜坡局部地方形成较高水头, 使土体内静水压力增高, 引起土体下滑力的增加导致滑坡;③水对滑动带土的浸润和润滑作用,使滑动面上岩土软化和水解, 降低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 利于土体滑动;④黄土中易溶盐类胶结物在雨季被淋溶, 使土体更加松散, 内聚力减弱, 易造成边坡失稳;⑤地下水位, 或河、湖、水库水位的升降, 相应的增加静、动水压力。水位上升时, 增大水对土的浮力, 减小滑面上的垂直压力,从而降低抗滑力。水位骤降时, 造成岸边动水压力, 因而常常形成滑坡。
  4.2.2 地震的作用:地震是边坡失稳的重要诱发因素。一般讲, 凡是地震频繁、强度较大的地震区, 滑坡分布较多。根据对地震资料的分析, 黄土高原触发滑坡产生的最低级地震为5级。在强震区, 由于震级大, 能量强, 滑坡分布成群, 比较集中。黄土地区每次大地震形成的滑坡群, 分布范围广, 密度高, 规模大。滑动速度快, 滑动距离远。聚福苑小区边坡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4.2.3 人类工程活动因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是触发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统计, 近年来发生的黄土滑坡, 有80%是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关系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引水灌溉、修渠建路、挖取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土及填土、弃土、建筑物加载等。
  另外, 在已稳定的古滑坡体上,人们大肆毁林毁草耕种, 尤其修反坡梯田, 增大了地表粗糙度, 使地表水人渗量增高, 从而使滑体处于饱水或近饱水状态。加之这些滑体是由扰动土构成, 土质结构疏松, 裂缝、裂隙发育, 孔隙率高, 力学性质差, 致使古老滑坡复活现象日益增多。据统计, 黄土源边及沟谷斜坡上的古老滑坡体,90 % 以上已变为耕地, 使脆弱的黄土边坡地质环境严重恶化, 导致古老滑坡体整体或局部复活, 危害极为严重。
  5结语
  本文在具体工程实例基础了研究了影响滑坡的诸多因素, 归纳总结如下:
  影响滑动力和抗滑力变化的因素, 可分为内因和外因:①内在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土体结构等;②外部因素主要有水的作用、地震及人为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聚福苑小区南侧及西侧边坡治理工程勘查报告;
  【2】王志荣, 王念秦黄土滑坡研究现状综述 [J]。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3】孙广忠,西北黄土的工程地质力学特性及地质工程问题研究[M]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9;
  【4】关文章,湿陷性黄土工程性能新篇[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
  【5】文家萍,黄土地区典型滑坡预测预报及减灾对策研究[M]. 北京: 地質出社,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土建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在土建工程当中,各个专业的配合程度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现象。同样的工作在此项工程里面是重中之重。而土建和安装工程之间的配合更是不可或缺的,土建和安装工程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广泛相关专业也比较多,各专业如何配合才能解决土建和安装工程当中的问题。本文针对土建工程施工与安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体系,强化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和理论,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实现对投资的合理控制,保证投资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确保达到良好的投资收益。本文主要对工程造价全程管理与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程;管理控制  一、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作用  工程造价并不仅仅是建筑工程自身的问题,其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及各个行业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及有效提升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优化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一、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施工公司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在施工现场,抓好施工现场质量操控,建立健全质量确保体系。查核建筑施工公司的方针,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都是在施工现场。
期刊
【摘 要】合同是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更是有效控制造价的重要环节。做好合同管理是每一个施工单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造价;重要性;措施  一、前言  合同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合理管理做不好,就不能有效控制工程进度、费用以及质量,这也加大了工程的风险,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工程合同管理非常重要。  二、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合同是工程承、发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地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地铁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基坑的开挖过程会对周围环境成影响,就需要对变形较大原因进行分析,本文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及控制,为以后地铁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影响及控制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地铁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侧墙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镇地区,大批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出来,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本文就此对土建施工过程中的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建筑的漏水情况成为当今人们重视的问题,建筑的防水施工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材料质量、设计结构等,因此提高建筑的防水性能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屋面施工;防水防渗  前言  防水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和施工质量的保障,目前防水技术已经充分的应用到建筑中的地下室、厨房、卫生间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质量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土木工程管理管理研究非常必要,对促进其健康发展也非常有意义。本文就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一、土木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1.进度管理  进行项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水工建筑中混凝土工程的常见通病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工建筑; 混凝土; 施工要点;  1.现代水工建筑的特点  我国在拟建水工建筑物和已建成的相比,无论在规模上、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与提高。对全世界而言,水工建筑的前景是向大容量、高水头、新结构、新材料等方向发展。在发展中,水工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有效管理是整个建设项目工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档案资料的有效管理可以督促整个项目的每个单位、每个人都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工作。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对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高度重视,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认真贯彻执行档案资料的管理,才能更大程度上地提高企业施工的整体水平和安全质量的保障。本文探讨了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工程;施工资料;管理;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