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以形象、直观、便捷、信息量大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之中,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合理利用多媒体,给美术教学注入无限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课堂;创设情境;创作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63-01
在小学美术课中,多媒体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优势,因为它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广阔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中如何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知世界
美术是视觉艺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美感。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更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帮助他们构建所学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与心理认知相符合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例如,在《向动物朋友学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导入新课:“向动物学习也是一门科学,叫做仿生学。你们知道人类向动物学习的事例吗?如飞机就是向小鸟学习而发明的,军人的迷彩服是向变色龙学习而创造的……”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中有飞机、小鸟、军人野外训练的迷彩服、趴在树上的变色龙等内容,形象生动地给学生展示了仿生学的奥秘。接下来,教师布置任务:“大自然的哪些动物给你了灵感,激发了你的奇思妙想?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它画在纸上,要求有动物,有自己的发现。”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动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里,教师把人类来源于模仿动物外貌或者习性的发明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感官,让他们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绘画的表现能力。
二、展示作品,激发创作
小学美术课主要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创作欲望。
例如,在《漂亮的房子》一课教学前,教师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房子图片,这些房子图片包括家具的擺设、冷暖色彩的搭配等。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交流,先把学生的图片收集上来,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是谁的图片,谁就给大家解释自己喜欢这间房子的原因,主要从空间的格局以及屋内装饰和室外装潢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同学的交流,大胆想象,画一间自己理想中的魅力小屋。同时,教师告诉学生:“画完以后还会以相同的方式展示同学们的作品,看看哪个同学的作品最有创意。”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的表扬更会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宽视野,丰富联想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要使学生学会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搜集大量古今中外各个流派、各个时期的不同作品,带领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遨游在美术的艺术天地里。
例如,在《青铜艺术》的欣赏课教学中,这节课本身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观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些图片,给学生介绍青铜器的历史、工艺就了事,这样枯燥生涩的教学,学生是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而多媒体的出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通过声、光、影的技术处理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感可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在介绍春秋时期的“青铜方壶”时,首先远距离让学生观察方壶的造型,从整体上有初步的认识,然后画面拉近,定格在方壶细节之上,这样盖顶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盖下又有什么样的图案等,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得到。这样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青铜器的魅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美术作品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利用多媒体来补充、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改进、优化教学过程,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既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合理利用多媒体,给美术教学注入无限活力。
(责编 杜 华)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课堂;创设情境;创作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63-01
在小学美术课中,多媒体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优势,因为它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广阔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中如何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知世界
美术是视觉艺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美感。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更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帮助他们构建所学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与心理认知相符合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例如,在《向动物朋友学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导入新课:“向动物学习也是一门科学,叫做仿生学。你们知道人类向动物学习的事例吗?如飞机就是向小鸟学习而发明的,军人的迷彩服是向变色龙学习而创造的……”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中有飞机、小鸟、军人野外训练的迷彩服、趴在树上的变色龙等内容,形象生动地给学生展示了仿生学的奥秘。接下来,教师布置任务:“大自然的哪些动物给你了灵感,激发了你的奇思妙想?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它画在纸上,要求有动物,有自己的发现。”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动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里,教师把人类来源于模仿动物外貌或者习性的发明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感官,让他们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绘画的表现能力。
二、展示作品,激发创作
小学美术课主要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创作欲望。
例如,在《漂亮的房子》一课教学前,教师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房子图片,这些房子图片包括家具的擺设、冷暖色彩的搭配等。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交流,先把学生的图片收集上来,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是谁的图片,谁就给大家解释自己喜欢这间房子的原因,主要从空间的格局以及屋内装饰和室外装潢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同学的交流,大胆想象,画一间自己理想中的魅力小屋。同时,教师告诉学生:“画完以后还会以相同的方式展示同学们的作品,看看哪个同学的作品最有创意。”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的表扬更会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宽视野,丰富联想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要使学生学会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搜集大量古今中外各个流派、各个时期的不同作品,带领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遨游在美术的艺术天地里。
例如,在《青铜艺术》的欣赏课教学中,这节课本身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观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些图片,给学生介绍青铜器的历史、工艺就了事,这样枯燥生涩的教学,学生是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而多媒体的出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通过声、光、影的技术处理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感可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在介绍春秋时期的“青铜方壶”时,首先远距离让学生观察方壶的造型,从整体上有初步的认识,然后画面拉近,定格在方壶细节之上,这样盖顶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盖下又有什么样的图案等,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得到。这样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青铜器的魅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美术作品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利用多媒体来补充、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改进、优化教学过程,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既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合理利用多媒体,给美术教学注入无限活力。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