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是依据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安排的,课题名为《桥》。教师的活动目标是这样的:
1.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动口动脑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地参观访问、查阅图书资料和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使学生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
2.让学生获得研究、探索的体验
教师通过让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质疑、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热爱科学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
由有形的桥到无形的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指导学生形成书面教材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作了精心的准备。比如,他先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自由、自愿地报名,并让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各小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如有负责采访的,有负责整理资料的,有负责上网查阅资料的,等等。教师事先还为学生推荐了部分有关桥的网站,如桥梁网。
教师一开始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样通俗而风趣的诠释导入课题,然后让学生介绍了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最后教师作了总结、归纳。比如,A.利用图书查找资料和积累资料的方法。B.根据目录找到有关的文章和内容并作好摘录。C.摘录资料的方法:复印、抄录、摘抄、概括总结。D.上网查询和下载资料的方法:直接键入网址查找;不知道网址,通过键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对资料进行下载存盘,打印输出或笔录所需资料,等等。这些提示为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保证了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有形的桥”联想到许多“无形的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提示“假如你是桥梁的设计师,你会建造什么样的桥?请画出你设计的桥并解说其功能”。
教师在课后的总结反思中抒发了这样的感受:“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佳阵地。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明确分工,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是愉快的,收获也颇多,听课者也处于兴奋之中。应该说,从整个课堂有序的组织和师生热情的参与来看,是成功的。但活动结束后,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这节课与独立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什么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性体现在哪里呢?特别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活动目标定位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地参观访问、查阅图书资料和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使学生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是否合适?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就在于“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吗?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最后,教师布置的拓展性作业:“假如你是桥梁的设计师,你会建造什么样的桥?请画出你设计的桥并解说其功能。”这固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对于语文课来说,这样的作业似乎意义不大。
经过一个星期与授课老师的商讨,我们重新设计了这节题名为《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在其他内容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教师把学生查找资料的重点确定在“收集与桥有关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诗文、对联、照片、绘画、音乐等”上,并把活动目标定为:“展示桥的神韵,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一些与桥有关的经典诗文,重点品读赏析,以此提高学生朗读、背诵、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和水平,并做到广泛积累。”
当这位老师在另一个班上再次上这一课时,学生的汇报、演示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第一次课上,学生展示的是各种桥梁的图片、数据、名称、桥梁史等。赵州桥、苏州宝带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扬州五亭桥、北京四元桥、北京玉蜓桥、厦门跨海大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等,使学生获得了许多有关桥梁的知识,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人民的智慧。
第二次课上,所有在场听课的人都沉浸在浓浓的文学色彩和语言魅力中。我们来看一个片段:
学生:“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写出了赵州桥的外形之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写到:“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的拱桥形容为“长桥卧波”。石拱桥出现较早,这种桥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地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其所具有的作用。
上面这段文字用比喻与神话,写出了桥给人的美感,并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
老师:很好,你能不能用笔来画出“初月出云”?
学生:这是一座石拱桥,正如诗中所写的“初月出云”。水波就像云一样,桥的桥洞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
老师:理解得很深刻。
这位老师的第二次尝试,让大家清楚地感悟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怎样更有“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学科的优势和专长,引导学生着眼于语言文字,感受汉语言文化带给我们的美好情感。
1.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动口动脑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地参观访问、查阅图书资料和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使学生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
2.让学生获得研究、探索的体验
教师通过让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质疑、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热爱科学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
由有形的桥到无形的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指导学生形成书面教材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作了精心的准备。比如,他先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自由、自愿地报名,并让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各小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如有负责采访的,有负责整理资料的,有负责上网查阅资料的,等等。教师事先还为学生推荐了部分有关桥的网站,如桥梁网。
教师一开始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样通俗而风趣的诠释导入课题,然后让学生介绍了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最后教师作了总结、归纳。比如,A.利用图书查找资料和积累资料的方法。B.根据目录找到有关的文章和内容并作好摘录。C.摘录资料的方法:复印、抄录、摘抄、概括总结。D.上网查询和下载资料的方法:直接键入网址查找;不知道网址,通过键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对资料进行下载存盘,打印输出或笔录所需资料,等等。这些提示为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保证了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有形的桥”联想到许多“无形的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提示“假如你是桥梁的设计师,你会建造什么样的桥?请画出你设计的桥并解说其功能”。
教师在课后的总结反思中抒发了这样的感受:“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佳阵地。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明确分工,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是愉快的,收获也颇多,听课者也处于兴奋之中。应该说,从整个课堂有序的组织和师生热情的参与来看,是成功的。但活动结束后,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这节课与独立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什么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性体现在哪里呢?特别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活动目标定位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地参观访问、查阅图书资料和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使学生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是否合适?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就在于“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吗?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最后,教师布置的拓展性作业:“假如你是桥梁的设计师,你会建造什么样的桥?请画出你设计的桥并解说其功能。”这固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对于语文课来说,这样的作业似乎意义不大。
经过一个星期与授课老师的商讨,我们重新设计了这节题名为《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在其他内容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教师把学生查找资料的重点确定在“收集与桥有关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诗文、对联、照片、绘画、音乐等”上,并把活动目标定为:“展示桥的神韵,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一些与桥有关的经典诗文,重点品读赏析,以此提高学生朗读、背诵、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和水平,并做到广泛积累。”
当这位老师在另一个班上再次上这一课时,学生的汇报、演示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第一次课上,学生展示的是各种桥梁的图片、数据、名称、桥梁史等。赵州桥、苏州宝带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扬州五亭桥、北京四元桥、北京玉蜓桥、厦门跨海大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等,使学生获得了许多有关桥梁的知识,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人民的智慧。
第二次课上,所有在场听课的人都沉浸在浓浓的文学色彩和语言魅力中。我们来看一个片段:
学生:“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写出了赵州桥的外形之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写到:“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的拱桥形容为“长桥卧波”。石拱桥出现较早,这种桥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地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其所具有的作用。
上面这段文字用比喻与神话,写出了桥给人的美感,并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
老师:很好,你能不能用笔来画出“初月出云”?
学生:这是一座石拱桥,正如诗中所写的“初月出云”。水波就像云一样,桥的桥洞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
老师:理解得很深刻。
这位老师的第二次尝试,让大家清楚地感悟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怎样更有“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学科的优势和专长,引导学生着眼于语言文字,感受汉语言文化带给我们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