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书画受到炒作
近年来,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一直是国画市场的热点。古代书画因为其历史、艺术的双重价值和“一画难求”的稀缺性,在收藏价格上一直稳居鳌头,不论市场如何波动,行情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上升态势。而随着西洋画的引进所引发的变革和发展,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则以其名家辈出、各家争鸣的百年变化历程,逐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趋于价格和价值上的成熟。
但是,艺术品市场整体的火热态势使得在数量和流通量上日渐平稳的古代、近现代书画不能满足收藏者及投资客的需求,由此处于发展阶段、价值尚未完全体现的当代书画以其升值潜力、投资空间等优势也开始大量杀入市场。中青年艺术家的成就和发展成了人们追捧的原因和投资的价值体现,加上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当代书画被包装推出,并冠以各类艺术价值和成就,诸如中国的传统艺术与东西方文化互动的冲突与融合、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充满时代精神的当代青年艺术家笔下的崭新阐释等等。于是乎,由于大量资金的涌入和不少投资者“跟风押宝”的心态,使当代书画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颇有些“升值潜力”逐渐兑现的感觉。
市场的理性与回归
然而,当代书画市场包装炒作、人为造市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幕后“操作者”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将一些水平一般的二三流画家迅速炒作为“大家”,使得市场价格与其实际价值极不对等。此外,书画家“自立为王”的风气盛行,名目繁多的“大师”、“创始人”争相问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当代书画市场中的一些乱象和风险也渐渐有所显现,一些“背靠”庄家、由庄家实力最终决定画家的市场价格和行情的“名家”作品也渐露疲态。
相比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市场则总体表现低迷,除个别名家外,大多数画家都原地踏步甚至开始出现价格的回落。而反观2011年成交前十位的艺术品中,书画独占其中8项。其中两件为古代书画作品,其余6件均为近现代书画,齐白石更是以《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亿元的成交纪录雄踞榜首。
可以看到,只有经历了历史文化的一定沉淀和淘洗之后留下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切实收藏价值和艺术生命力的,而面对尚未经历完淘洗、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当代书画,投资的风险和价值的水分无疑是投资者必须认清的,因为市场的理性终将带来价格的回归。
切勿盲目跟风
书画市场混乱的问题同样也源自买家的艺术鉴赏力差异。如果市场充斥着那些自己不懂艺术品而只盯着市场,哪个贵买哪个,市场流行啥买啥,甚至于买下自己都觉得“很难看”的作品,那书画市场的健康谈何容易。
专门收藏国画的胡先生就说:“一些号称融合西方艺术的新国画反正我是欣赏不来,品不出什么美感。我个人认为,还是像齐白石、徐悲鸿这样传统的名家作品才有那种很拿得出手、挂得出来的感觉。”胡先生还告诉记者,现下中国画市场还有相当比例属于“礼品市场”。有些人送礼干脆送名家字画,送不起齐白石的,那就送幅当代书画。于是许多美协、书协主席的作品也就成了香饽饽。然而,靠礼品画支撑的市场一定是不健康的,就像抱着投资目的进场的买家也很难成为赢家。
可以说,单纯抱着价值投资的心态,拿字画当股票炒,想持有所谓的名家字画来坐等升值、快进快出,一定会是书画市场的输家。
认清传统与价值
实际上,国画千百年来的历史决定了其一定有着相应的文化传承和底蕴,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想要投资收藏国画,不钻研国画背后的传统与艺术价值、历史渊源,终将是无法认清其真正价值的。对于建国后出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艺术家而言,未来的创作数量、创作高度和发展潜力都是变数,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大师。而由于高端艺术领域的小众性和原创性,大批人无法登及顶峰,面对艺术或生活、成功或赚钱必须做出选择。不管什么样的风格创新、突破与艺术的传承发展,时间的淘洗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品一旦进入到稳定的市场机制,不是作为偶然的炒作对象或者礼品对象时,其中的价值挖掘和文化梳理就变得有意义,这对“还在成长”的当代艺术家和当代艺术炒手都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因而,国画市场的收藏投资会向着近现代的传统名家作品有所回归,而当代书画要真正成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新“名作”,则是将来才能体现的。想要提前预判出这样的未来而“押对宝”,反而更需要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比较中国书画市场上已经稳定的作品类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艺术家多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对艺术语言的发挥和发展都有独特的地位。如果不属此列的作品,要么是因为历史的偶然性,要么是因为背后的传奇性,不在理性判断的序列。那么当代书画作品孰涨孰跌、书画市场该如何投资,自然也有了可以参考和预测的维度。
近年来,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一直是国画市场的热点。古代书画因为其历史、艺术的双重价值和“一画难求”的稀缺性,在收藏价格上一直稳居鳌头,不论市场如何波动,行情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上升态势。而随着西洋画的引进所引发的变革和发展,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则以其名家辈出、各家争鸣的百年变化历程,逐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趋于价格和价值上的成熟。
但是,艺术品市场整体的火热态势使得在数量和流通量上日渐平稳的古代、近现代书画不能满足收藏者及投资客的需求,由此处于发展阶段、价值尚未完全体现的当代书画以其升值潜力、投资空间等优势也开始大量杀入市场。中青年艺术家的成就和发展成了人们追捧的原因和投资的价值体现,加上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当代书画被包装推出,并冠以各类艺术价值和成就,诸如中国的传统艺术与东西方文化互动的冲突与融合、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充满时代精神的当代青年艺术家笔下的崭新阐释等等。于是乎,由于大量资金的涌入和不少投资者“跟风押宝”的心态,使当代书画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颇有些“升值潜力”逐渐兑现的感觉。
市场的理性与回归
然而,当代书画市场包装炒作、人为造市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幕后“操作者”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将一些水平一般的二三流画家迅速炒作为“大家”,使得市场价格与其实际价值极不对等。此外,书画家“自立为王”的风气盛行,名目繁多的“大师”、“创始人”争相问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当代书画市场中的一些乱象和风险也渐渐有所显现,一些“背靠”庄家、由庄家实力最终决定画家的市场价格和行情的“名家”作品也渐露疲态。
相比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市场则总体表现低迷,除个别名家外,大多数画家都原地踏步甚至开始出现价格的回落。而反观2011年成交前十位的艺术品中,书画独占其中8项。其中两件为古代书画作品,其余6件均为近现代书画,齐白石更是以《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亿元的成交纪录雄踞榜首。
可以看到,只有经历了历史文化的一定沉淀和淘洗之后留下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切实收藏价值和艺术生命力的,而面对尚未经历完淘洗、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当代书画,投资的风险和价值的水分无疑是投资者必须认清的,因为市场的理性终将带来价格的回归。
切勿盲目跟风
书画市场混乱的问题同样也源自买家的艺术鉴赏力差异。如果市场充斥着那些自己不懂艺术品而只盯着市场,哪个贵买哪个,市场流行啥买啥,甚至于买下自己都觉得“很难看”的作品,那书画市场的健康谈何容易。
专门收藏国画的胡先生就说:“一些号称融合西方艺术的新国画反正我是欣赏不来,品不出什么美感。我个人认为,还是像齐白石、徐悲鸿这样传统的名家作品才有那种很拿得出手、挂得出来的感觉。”胡先生还告诉记者,现下中国画市场还有相当比例属于“礼品市场”。有些人送礼干脆送名家字画,送不起齐白石的,那就送幅当代书画。于是许多美协、书协主席的作品也就成了香饽饽。然而,靠礼品画支撑的市场一定是不健康的,就像抱着投资目的进场的买家也很难成为赢家。
可以说,单纯抱着价值投资的心态,拿字画当股票炒,想持有所谓的名家字画来坐等升值、快进快出,一定会是书画市场的输家。
认清传统与价值
实际上,国画千百年来的历史决定了其一定有着相应的文化传承和底蕴,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想要投资收藏国画,不钻研国画背后的传统与艺术价值、历史渊源,终将是无法认清其真正价值的。对于建国后出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艺术家而言,未来的创作数量、创作高度和发展潜力都是变数,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大师。而由于高端艺术领域的小众性和原创性,大批人无法登及顶峰,面对艺术或生活、成功或赚钱必须做出选择。不管什么样的风格创新、突破与艺术的传承发展,时间的淘洗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品一旦进入到稳定的市场机制,不是作为偶然的炒作对象或者礼品对象时,其中的价值挖掘和文化梳理就变得有意义,这对“还在成长”的当代艺术家和当代艺术炒手都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因而,国画市场的收藏投资会向着近现代的传统名家作品有所回归,而当代书画要真正成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新“名作”,则是将来才能体现的。想要提前预判出这样的未来而“押对宝”,反而更需要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比较中国书画市场上已经稳定的作品类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艺术家多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对艺术语言的发挥和发展都有独特的地位。如果不属此列的作品,要么是因为历史的偶然性,要么是因为背后的传奇性,不在理性判断的序列。那么当代书画作品孰涨孰跌、书画市场该如何投资,自然也有了可以参考和预测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