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11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60
  
  1995年1月~2001年1月我院采用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110例,并与促胃肠动力药吗丁啉进行对照观察,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嚴格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的系统治疗。血糖控制在<6.1mmol/L,并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85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伴有上消化道症状:间断出现或持续出现上腹痛、腹胀、早饱、烧心、呕吐;③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胃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排空延缓,十二指肠球部无张力,饭后十二小时仍有食物在胃内滞留。
  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2~72岁,平均53±5.0岁,病程8~20年,其中合并末梢神经炎30例,视网膜病变20例,糖尿病肾病5例;西药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5~70岁,平均55.5±6.0岁,病程7~18年。其中合并末梢神经炎25例,视网膜病变20例,糖尿病肾病5例。
  治疗方法:两组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药物治疗不变。血糖控制在<6.1mmol/L,尿糖阴性。
  中药组: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辨证分为三型:①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兼食少,纳呆,乏力,便溏,舌质淡红,有齿痕,脉濡细。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党参20g,柴胡10g,升麻10g,白术20g,陈皮15g,茯苓15g,甘草10g,当归15g,榔片15g。②痰湿内阻型:主要症状兼纳呆,眩晕,腹泻,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治法:健脾化湿顺气宽中或辛开苦降。平胃散、王氏连朴饮、左金丸加减:苍术15g,半夏15g,厚朴15g,砂仁10g,陈皮15g,薏苡仁20g,黄芩10g,黄连10g,吴茱萸3g。③胃阴虚型:主要症状兼干呕,嘈杂,口干不欲饮,食少纳呆,便秘,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胃阴,降逆宽中。麦门冬汤、玉女煎、增液汤加味:沙参15g,生地30g,半夏10g,花粉15g,玄参15g,太子参30g。三型均加枳壳,鸡内金,三棱,丹参,每日1剂,文火煎至100ml,每日2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西药组:吗丁啉片,每次20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胃运动功能(做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观察:胃张力,胃蠕动,胃排空情况),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并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提示无胃扩张,胃蠕动正常,胃排空时间恢复正常,饭后十二小时胃内无食物滞留。②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提示无胃扩张,胃蠕动基本正常,但胃排空时间略差于正常,饭后十二小时胃内有少量食物滞留。③无效:症状无好转,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无改变。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中药组55例显效33例(60%),有效18例(3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西药组:显效15例(27.3%),有效17例(30.9%),无效23例(41.8%),总有效率58.2%。疗效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经X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讨 论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由于长期高血糖症导致迷走神经变性(轴索萎缩及脱髓鞘),造成胃及十二指肠张力低,蠕动减弱或消失,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痛、腹胀、早饱、烧心、呕吐,由于胃张力低,胃排空减慢,胃内食物滞留,影响糖尿病的控制,并且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的波动和控制不良又加重胃轻瘫,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本证由于消渴消损脾胃之阴,病程日久,阴损及阳,津伤气少,胃失濡养,则气失和降;或脾虚不运,酿痰生湿,湿热内蕴,致胃气不将,影响脾胃的纳化,升降。故中医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胃,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活血化瘀等法治疗。脾虚型用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清阳;胃阴虚型用:沙参、寸冬、生地、玉竹滋养胃阴,半夏、竹茹降逆止呕;痰湿内阻型用苍术燥湿化痰,厚朴除满宽中,陈皮、半夏燥湿化痰。三型均加枳壳理气消痞,鸡内金运脾消食,三棱、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健脾消积之功。西药药理证明:能改善胃的微血管病变与供状态,增加胃张力,促进胃蠕动及胃排空,增加胃酸分泌,降低血糖。本结果表明:中药组改善胃肠功能及上消化道症状疗效显著,明显好于西药组,值得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手术对甲状腺肿块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5例甲状肿块,研究其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行患侧腺叶切除切除30例,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15例。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36例,分化性甲状腺癌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损伤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获得随访的38例均表现正常。结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块效果明显,易在基层开展,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宫糜脱对轻、中度宫颈糜烂(现已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治疗效果及其配合微波对重度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 方法:阴道给药,使宫糜脱贴敷于宫颈表面。结果:轻度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中度者有效率为90%,重度配合微波治疗者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宫糜脱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  关键词 宫糜脱 微波 慢性宫颈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合并椎间盘损伤的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机理。方法:38例Hangman骨折伴C2、3椎间盘损伤,行颈椎前路C2、3椎间隙植骨融合, Zephir颈前路钛板固定术,8例植入Syn Cage。结果:35例颈痛症状消失, 3例残留轻度颈痛症状,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植骨块移位、吸收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C2、3获得骨性融合。随访2~6年,平均3年7个月,均不影响工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总结经验。方法:2005年1月~2008年6月对133例胆囊结石、5例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36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5小时,术后出血1例,胆漏1例,残余胆总管结石1例,右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但具有微创,且安全可行,并发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doi:10.
期刊
摘 要 目的:减少异位妊娠误诊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04~2007年异位妊娠误诊宫内早孕病人38例,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8例病人均误诊为宫内早孕,而行人流术或保胎,最终引起宫外孕的破裂出血。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减少误诊率。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误诊 宫内早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89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妈富隆对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青春期功血)的止血及调经效果。方法: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与传统的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止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妈富隆能迅速控制青春期功血,有效的调整月经周期,不仅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妈富隆 青春期功血 调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63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6小时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1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人工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无沙袋压迫,6小时后下地活动,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10.74%(13例)。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沙袋压迫,6小时下地活动安全可行,可减少患者的不适。  关键词 经皮股动脉穿刺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74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但有气道高反应性。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症状尤为严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以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咳嗽变异性哮喘逐渐获得重视。2006年6月~2008年12月笔者运用止喘灵口服液宣肺祛邪、解痉平喘,结合西药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作用及效果。方法:83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和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血清CK-MB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及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升率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升率汤,1剂/日,水煎服;对照组(50例)口服心宝丸,每次2丸,3次/日,两组均已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Holter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提升心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