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欧盟已经是中国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但主要是针对长江三角洲而言,广东和欧盟的经贸关系还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作者是专业学者,对中欧经贸关系有深入的研究,文章的刊出希望能对处于艰难时期的广东外经贸发展有所启示。
现状: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自1985年中欧双方签署《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以来,中欧在经贸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3562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4%,顺差达到1342亿美元,其中出口2452亿美元,欧盟目前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针对广东省而言,2007年广东对欧盟进出口总额735.5亿美元,占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6%,顺差达354.5亿美元,欧盟已经成为广东省第三大贸易伙伴,如果算上经第三方(主要是中国香港)转口的广东省出口产品,以上数据都将大大增加。
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欧盟也是中国重要投资伙伴。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从欧盟主要国家吸引外资累计项目数2583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534亿美元,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7.59%,仅次于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与英属维京群岛等国家与地区,但是欧盟对中国的投资相对集中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并且欧盟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主要以大型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投资领域集中在石化、汽车、电子通讯、机械设备、钢铁等制造业领域,同时投资方式趋向独资控股和兼并收购。
针对广东省而言,欧盟始终没有成为广东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地,1979至2006年,广东省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774亿美元,其中来源于欧盟的直接投资额为66亿美元,占比仅为3.7%。2006、2007年欧盟对广东实际投资额分别为5.3亿美元和4.5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广东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与2.6%。
在技术引进领域,欧盟是我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最重要引进来源地。以2006年数据为例,2006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0538项,合同总金额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从来源地看,欧盟是2006年中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中国与欧盟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597份,合同金额87亿美元,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39%,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同时欧盟也是广东省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最重要的引进来源地,以2007年数据为例,广东从欧盟的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占比为25%左右,排在日本和美国之后位列第三,并且主要集中在挪威、荷兰和德国。
前景:外经贸的发展潜力巨大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和政治体,27个成员国的总体经济实力(GDP)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在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广东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广东主要出口以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广东竞争优势较强的电子和家用电器等产品为主。2001年以来广东省对欧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加快,但是这些出口欧盟的高新技术产品仍然主要是最终产品,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配件还是主要依靠从欧盟进口。从这个角度看,广东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是行业内贸易所占比重在逐渐提高并有超越产业间贸易的趋势。从进出口增长速度来看,近几年广东与欧盟的进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广东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并且高于与美国的进出口增长速度,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欧盟升级为广东第二大贸易伙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地区,欧盟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422亿美元(2007年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金额为19965亿美元,其中欧盟就占到57.2% ),但是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金额则非常少,2007年欧盟对中国和广东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39.6亿美元和4.5亿美元,分别占其总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不到0.5%和0.1%,并且近几年还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全世界100家最大的非金融跨国公司和金融跨国公司中,欧盟所占的比例均超过一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欧盟正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许多产业向世界其他地区转移。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和广东在吸引欧盟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潜力,同时伴随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我国和广东地区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也将大幅度增加。
瓶颈:不确定因素需直接面对
----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压力日益增强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与欧盟贸易中的中方顺差一直呈飞速增长态势,由2001年的5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342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欧盟贸易逆差的第一大来源国,并且随着中国在一些科技含量较高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也逐步增强,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欧贸易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其次,飞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又导致人民币对欧元强烈的升值预期,与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相比,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走势总体呈现出温和双向波动趋势,一直在1欧元对人民币10元附近徘徊。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来人民币对欧元开始加速升值,同时欧盟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滑,这一升值趋势和欧盟经济不景气将对未来几年中国和广东对欧盟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贸易摩擦和纠纷日益增多
欧盟是世界上运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和最严格的地区之一,其贸易保护措施包括约300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令和10多万个技术标准双重结构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内容涉及众多领域,对中国的对欧贸易产生颇大的冲击。例如,欧盟2005年推出针对电子产品的电子垃圾处理标准WEEE、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标准ROHS,以及2006年推出的规范化学品安全的技术法规REACH,这些新标准的推出,极大地推高了相关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了我国对欧盟相关行业的出口以及更多下游产业的出口。欧盟现今已成为广东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对以加工贸易为绝对主力的广东出口将产生严重影响。
----来自欧盟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少、增长慢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地区仅仅把极少的一部分资金投资于中国,这与中国的经济规模严重不相称。欧盟企业虽然认为中国对于欧盟投资仍旧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也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发展趋势表示忧虑,他们认为我国在诸如金融、汽车、石化、能源、电信等行业存在对外资的不平等待遇,而且我国一些团体要求政府限制外资活动,同时在一些关键行业的合资企业中存在不合理的股比限制,偏袒地方利益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还有待改善,各种税收的频繁变更,独立监管机构的缺乏,很强的保护本国利益的倾向,这些因素制约来自欧盟的外商直接投资。
----源自欧盟的技术引进总量小、结构不合理
欧盟是世界科技进步重要的推动者。环保、能源、建筑和汽车制造技术居世界第1位;化学、生物技术和医学、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第2位;信息、纳米技术、服务领域等居世界第3位;在世界技术发明专利中,欧盟约占1/3。世界100家最大非金融跨国公司中,欧盟就有52家。世界50家最大金融跨国公司中,欧盟就有30家。这些都足以说明欧盟在全球技术供给市场存在巨大的优势。
虽然我国目前技术引进总额中来自欧盟的技术引进占比最大,但总规模仍然非常小;从技术引进的方式结构来看,专有技术的引进占比较小,仅占合同总金额的32%,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含有技术引进内容的合资和合作生产合同金额分别占技术引进的23%和20%,专业技术的引进力度还有待加强。
建议:多管齐下推进合作
----协调广东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加速调整进出口结构
最近十年多的研究表明,从发达国家进口创新理念、技术专利与高新技术设备将显著促进进口国的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增长,同时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出口中获得的利益或福利大小并不一定和出口规模成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其一,积极扩大对欧盟高新技术设备、技术专利与中间产品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的进口(这一指标目前不到进口总额1%),这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广东与欧盟贸易不平衡的状况,而且可以显著促进广东的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其二,通过有效工作促使欧盟逐步取消对华高技术出口障碍,提高中欧在高新技术上面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其三,提升广东与欧盟服务贸易水平,欧盟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对华贸易中处于顺差状态,但是由于中欧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货物贸易,所以欧盟以服务贸易顺差弥补货币贸易逆差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未来应扩大广东与欧盟服务贸易规模并且提升服务贸易水平,这有利于平抑中欧货物贸易顺差;其四,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组织有效集中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应对广东与欧盟的贸易摩擦
首先,要发挥政府在应对国外贸易摩擦中的先导作用,在充分分析和利用欧盟内部成员国间特殊的政治结构和利益分歧的基础上,有效运用各种外交手段为中国和广东贸易争取更大利益;同时政府需要对外贸纠纷建立预警机制,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进行合理规范,有效防范因贸易摩擦导致的利益风险。第二,发挥企业应对国外贸易摩擦的主体作用,充分了解欧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状,认真研究欧盟的各项反倾销法律法规和各种其他贸易壁垒,加强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贸易摩擦的意识。第三,发挥中介组织在化解贸易摩擦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广东和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政府和企业各层面的适时沟通,完善应对贸易摩擦的手段和协调机制,有组织、按步骤、有层次地按照世贸规则维护自身利益,并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完善广东投资环境,加大对欧盟技术含量高的外资项目的引进,同时鼓励企业扩大对欧盟的投资
近几年来全国和广东均把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作为利用外资重心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环节,同时鉴于欧盟在中国与广东的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因此有必要大力完善广东投资环境并加大对欧盟技术含量高的外资项目的引进。这需要在改善市场准入和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配套实施型的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政策;需要提高涉及外经贸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行政透明度以及更为有效的协调;需要加快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协调,推进整个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继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鼓励广东企业扩大对欧盟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这样既能享受欧盟的一些优惠政策,又可以绕过其纷繁复杂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等障碍,减少因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增强广东与欧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首先,要拓展各类技术合作。欧洲在信息、生物医药、机械、汽车、电器、化学和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双方要寻求新的合作领域、项目和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其次,要加强能源和环保合作。欧盟在垃圾处理、建筑节能、环境管理以及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和广东市场上可以有大作为;第三,广东和欧盟可以在乡村发展、农村扶贫、农业生态、农产品质量、动物卫生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欧盟国家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双方在服务领域合作有很大潜力;第四,推动中小企业合作。双方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在技术转让、市场共享、加工贸易、人力资源等方面扩大交流与合作。
现状: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自1985年中欧双方签署《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以来,中欧在经贸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3562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4%,顺差达到1342亿美元,其中出口2452亿美元,欧盟目前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针对广东省而言,2007年广东对欧盟进出口总额735.5亿美元,占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6%,顺差达354.5亿美元,欧盟已经成为广东省第三大贸易伙伴,如果算上经第三方(主要是中国香港)转口的广东省出口产品,以上数据都将大大增加。
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欧盟也是中国重要投资伙伴。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从欧盟主要国家吸引外资累计项目数2583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534亿美元,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7.59%,仅次于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与英属维京群岛等国家与地区,但是欧盟对中国的投资相对集中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并且欧盟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主要以大型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投资领域集中在石化、汽车、电子通讯、机械设备、钢铁等制造业领域,同时投资方式趋向独资控股和兼并收购。
针对广东省而言,欧盟始终没有成为广东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地,1979至2006年,广东省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774亿美元,其中来源于欧盟的直接投资额为66亿美元,占比仅为3.7%。2006、2007年欧盟对广东实际投资额分别为5.3亿美元和4.5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广东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与2.6%。
在技术引进领域,欧盟是我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最重要引进来源地。以2006年数据为例,2006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0538项,合同总金额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从来源地看,欧盟是2006年中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中国与欧盟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597份,合同金额87亿美元,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39%,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同时欧盟也是广东省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最重要的引进来源地,以2007年数据为例,广东从欧盟的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占比为25%左右,排在日本和美国之后位列第三,并且主要集中在挪威、荷兰和德国。
前景:外经贸的发展潜力巨大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和政治体,27个成员国的总体经济实力(GDP)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在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广东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广东主要出口以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广东竞争优势较强的电子和家用电器等产品为主。2001年以来广东省对欧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加快,但是这些出口欧盟的高新技术产品仍然主要是最终产品,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配件还是主要依靠从欧盟进口。从这个角度看,广东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是行业内贸易所占比重在逐渐提高并有超越产业间贸易的趋势。从进出口增长速度来看,近几年广东与欧盟的进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广东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并且高于与美国的进出口增长速度,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欧盟升级为广东第二大贸易伙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地区,欧盟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422亿美元(2007年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金额为19965亿美元,其中欧盟就占到57.2% ),但是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金额则非常少,2007年欧盟对中国和广东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39.6亿美元和4.5亿美元,分别占其总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不到0.5%和0.1%,并且近几年还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全世界100家最大的非金融跨国公司和金融跨国公司中,欧盟所占的比例均超过一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欧盟正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许多产业向世界其他地区转移。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和广东在吸引欧盟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潜力,同时伴随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我国和广东地区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也将大幅度增加。
瓶颈:不确定因素需直接面对
----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压力日益增强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与欧盟贸易中的中方顺差一直呈飞速增长态势,由2001年的5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342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欧盟贸易逆差的第一大来源国,并且随着中国在一些科技含量较高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也逐步增强,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欧贸易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其次,飞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又导致人民币对欧元强烈的升值预期,与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相比,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走势总体呈现出温和双向波动趋势,一直在1欧元对人民币10元附近徘徊。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来人民币对欧元开始加速升值,同时欧盟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滑,这一升值趋势和欧盟经济不景气将对未来几年中国和广东对欧盟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贸易摩擦和纠纷日益增多
欧盟是世界上运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和最严格的地区之一,其贸易保护措施包括约300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令和10多万个技术标准双重结构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内容涉及众多领域,对中国的对欧贸易产生颇大的冲击。例如,欧盟2005年推出针对电子产品的电子垃圾处理标准WEEE、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标准ROHS,以及2006年推出的规范化学品安全的技术法规REACH,这些新标准的推出,极大地推高了相关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了我国对欧盟相关行业的出口以及更多下游产业的出口。欧盟现今已成为广东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对以加工贸易为绝对主力的广东出口将产生严重影响。
----来自欧盟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少、增长慢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地区仅仅把极少的一部分资金投资于中国,这与中国的经济规模严重不相称。欧盟企业虽然认为中国对于欧盟投资仍旧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也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发展趋势表示忧虑,他们认为我国在诸如金融、汽车、石化、能源、电信等行业存在对外资的不平等待遇,而且我国一些团体要求政府限制外资活动,同时在一些关键行业的合资企业中存在不合理的股比限制,偏袒地方利益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还有待改善,各种税收的频繁变更,独立监管机构的缺乏,很强的保护本国利益的倾向,这些因素制约来自欧盟的外商直接投资。
----源自欧盟的技术引进总量小、结构不合理
欧盟是世界科技进步重要的推动者。环保、能源、建筑和汽车制造技术居世界第1位;化学、生物技术和医学、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第2位;信息、纳米技术、服务领域等居世界第3位;在世界技术发明专利中,欧盟约占1/3。世界100家最大非金融跨国公司中,欧盟就有52家。世界50家最大金融跨国公司中,欧盟就有30家。这些都足以说明欧盟在全球技术供给市场存在巨大的优势。
虽然我国目前技术引进总额中来自欧盟的技术引进占比最大,但总规模仍然非常小;从技术引进的方式结构来看,专有技术的引进占比较小,仅占合同总金额的32%,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含有技术引进内容的合资和合作生产合同金额分别占技术引进的23%和20%,专业技术的引进力度还有待加强。
建议:多管齐下推进合作
----协调广东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加速调整进出口结构
最近十年多的研究表明,从发达国家进口创新理念、技术专利与高新技术设备将显著促进进口国的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增长,同时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出口中获得的利益或福利大小并不一定和出口规模成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其一,积极扩大对欧盟高新技术设备、技术专利与中间产品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的进口(这一指标目前不到进口总额1%),这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广东与欧盟贸易不平衡的状况,而且可以显著促进广东的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其二,通过有效工作促使欧盟逐步取消对华高技术出口障碍,提高中欧在高新技术上面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其三,提升广东与欧盟服务贸易水平,欧盟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对华贸易中处于顺差状态,但是由于中欧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货物贸易,所以欧盟以服务贸易顺差弥补货币贸易逆差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未来应扩大广东与欧盟服务贸易规模并且提升服务贸易水平,这有利于平抑中欧货物贸易顺差;其四,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组织有效集中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应对广东与欧盟的贸易摩擦
首先,要发挥政府在应对国外贸易摩擦中的先导作用,在充分分析和利用欧盟内部成员国间特殊的政治结构和利益分歧的基础上,有效运用各种外交手段为中国和广东贸易争取更大利益;同时政府需要对外贸纠纷建立预警机制,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进行合理规范,有效防范因贸易摩擦导致的利益风险。第二,发挥企业应对国外贸易摩擦的主体作用,充分了解欧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状,认真研究欧盟的各项反倾销法律法规和各种其他贸易壁垒,加强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贸易摩擦的意识。第三,发挥中介组织在化解贸易摩擦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广东和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政府和企业各层面的适时沟通,完善应对贸易摩擦的手段和协调机制,有组织、按步骤、有层次地按照世贸规则维护自身利益,并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完善广东投资环境,加大对欧盟技术含量高的外资项目的引进,同时鼓励企业扩大对欧盟的投资
近几年来全国和广东均把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作为利用外资重心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环节,同时鉴于欧盟在中国与广东的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因此有必要大力完善广东投资环境并加大对欧盟技术含量高的外资项目的引进。这需要在改善市场准入和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配套实施型的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政策;需要提高涉及外经贸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行政透明度以及更为有效的协调;需要加快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协调,推进整个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继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鼓励广东企业扩大对欧盟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这样既能享受欧盟的一些优惠政策,又可以绕过其纷繁复杂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等障碍,减少因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增强广东与欧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首先,要拓展各类技术合作。欧洲在信息、生物医药、机械、汽车、电器、化学和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双方要寻求新的合作领域、项目和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其次,要加强能源和环保合作。欧盟在垃圾处理、建筑节能、环境管理以及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和广东市场上可以有大作为;第三,广东和欧盟可以在乡村发展、农村扶贫、农业生态、农产品质量、动物卫生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欧盟国家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双方在服务领域合作有很大潜力;第四,推动中小企业合作。双方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在技术转让、市场共享、加工贸易、人力资源等方面扩大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