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制品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喝到安全、高质量的牛奶?伊利的经验是——科学严格的管理比技术和设备更重要。
具体到每一头牛
中国乳制品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奶源上,这也是伊利公司食品安全战争的关键环节。在奶源基地管理和原奶生产、运输管理中,由于管理对象分散于广大的农村牧区,信息化就成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依托于移动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身影无处不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经成为伊利公司一个坚定的信念。
伊利公司的奶源基地和原奶生产、运输过程管理活动中主要涉及到的管理对象包括:奶牛、生产过程、运输过程、以及整个过程的管理者——员工。
对于奶牛的管理,伊利公司主要考虑如何对每一头奶牛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完整记录其从出生到最后淘汰的全部过程,从而对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首先建立了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奶牛的基础档案、谱系、日常饲喂、保健、疫病防治、生产性能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了更好的区别每一头奶牛,伊利公司对奶牛使用了RFID电子耳标设备,并在系统中进行记录,用于日常管理和挤奶生产时对每一头奶牛的自动识别。在奶牛进入挤奶系统挤奶时,挤奶系统前端的RFID读取设备读取奶牛电子耳标中的信息;当奶牛进入挤奶位时,系统自动将挤奶位和奶牛电子耳标(编号)进行对应,并将挤奶位的电子计量数据自动传输到挤奶系统控制系统,完成整个挤奶计量过程。
对于没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挤奶系统,特别是针对单个的农户养殖,伊利公司利用智能手机系统,在手机上开发了奶量上传业务系统。当奶户的奶牛在奶站挤奶完毕,奶站业主将奶户编号和奶量输入到手机系统中,相关数据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上传到公司服务器。公司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自动通过短信平台将奶户奶量发送到奶户手机中,由奶户完成与奶站业主的确认。
对于原奶生产过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的监管需要,伊利公司在饲养、挤奶、制冷和装车区域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和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处理。对于原奶运输过程,不但对运输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同时还对重点监控部位安装了视频拍照系统。如果原奶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出现了异常情况,则监控系统会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这些异常图像拍照传送给监控部门知晓,实现了所有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保证了原奶运输的透明化管理。目前,伊利公司全部的原奶运输车辆(2000多辆)都完成了系统安装。
在此基础上,伊利公司部分地区进行了RFID电子铅封技术的应用。在原奶运输车辆上需要进行铅封处理的地方使用电子铅封代替传统的塑料拉杆铅封。当运输过程中任何时候发生铅封打开的情况,车载系统都会实时将信息发送到公司管理者进行报警。公司员工会根据报警信息对相关情况进行重点核查,避免存在问题的原料奶进入工厂生产车间。
在完善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的同时,伊利公司也对过程的管控者——员工进行了完善的管理:伊利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用于记录监管过程;同时将远程无线考勤系统安装到偏远的农村牧区,保证监管员工的监管到位。
伊利公司信息工程部总经理王晓刚表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也将在伊利公司整个原奶生产过程中得到长远的应用。他透露,伊利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计划对每一辆运输车、每一个运输罐、每一个样品瓶等。凡是涉及到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开始使用RFID技术进行标识和管理。
继续强化收购管理
奶源基地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使牛奶收购的源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对于伊利公司来说,牛奶作为最重要的原料,控制环节还远远不止如此。作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牛奶收购环节仍然是需要严格管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保证在收奶环节收奶的质量、效率及准确性,伊利IT团队自主开发了一套原奶管理系统并在所有收奶单位进行了推广应用,同时在质量管理方面应用了质量电子信息记录系统与原奶系统对接。这样不仅实现了与奶源运输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同时对牛奶收购、质量检验及奶款结算环节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在牛奶收购环节原奶管理系统应用了二维条形码技术,采样员在对奶车奶罐进行采样的同时,将打印的二维条形码粘贴到采样瓶上,采样瓶送至化验室后通过扫描枪扫描二维条形码进行质量数据的对应。这样,化验室人员在对采样瓶中的牛奶进行化验时将不会知道化验牛奶所属奶车、奶站等相关信息,增强了收奶和化验过程的安全性。
在质量检验环节,质量电子信息记录系统与实验室各种检验仪器连接,将检验仪器产生的大量检验结果进行收集汇总。对于牛奶检验结果根据二维条形码的扫描自动传入原奶管理系统进行对应,使牛奶收购环节能够高效、准确的完成,同时也为奶款的结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此外,质量电子信息记录系统实现了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管控、成品出厂检验、产品追溯等各环节检验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系统自动采集实验室仪器的分析数据,利用现代质量管理分析工具,将所有数据自动处理,质量数据趋势在线分析、质量波动在线统计,形成分析图表,保证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代替人工数据分析报表制作。同时,系统搭建了全国性的多个实验室异地多模式运作质量网络,实现全国范围内部质量管理数据共享,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在线横向对比,形成了伊利对产品质量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以及市场监督的全线监控流程。
伊利公司信息化除了在奶源基地管理、收奶及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应用外,在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及财务整体供应链的管理环节也同样实施了ERP系统,搭建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现,是把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带动集团公司的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在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ERP系统作为核心管理系统实现了与其他多个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如供应商管理系统、产品追溯管理系统等。其中,产品追溯管理系统通过生产环节对产品建立唯一识别码,同时在发货环节,利用手持终端设备将供应链管理系统中订单发货信息与扫描的出库产品识别码进行关联,最终实现了销售产品的追溯。
具体到每一头牛
中国乳制品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奶源上,这也是伊利公司食品安全战争的关键环节。在奶源基地管理和原奶生产、运输管理中,由于管理对象分散于广大的农村牧区,信息化就成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依托于移动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身影无处不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经成为伊利公司一个坚定的信念。
伊利公司的奶源基地和原奶生产、运输过程管理活动中主要涉及到的管理对象包括:奶牛、生产过程、运输过程、以及整个过程的管理者——员工。
对于奶牛的管理,伊利公司主要考虑如何对每一头奶牛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完整记录其从出生到最后淘汰的全部过程,从而对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首先建立了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奶牛的基础档案、谱系、日常饲喂、保健、疫病防治、生产性能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了更好的区别每一头奶牛,伊利公司对奶牛使用了RFID电子耳标设备,并在系统中进行记录,用于日常管理和挤奶生产时对每一头奶牛的自动识别。在奶牛进入挤奶系统挤奶时,挤奶系统前端的RFID读取设备读取奶牛电子耳标中的信息;当奶牛进入挤奶位时,系统自动将挤奶位和奶牛电子耳标(编号)进行对应,并将挤奶位的电子计量数据自动传输到挤奶系统控制系统,完成整个挤奶计量过程。
对于没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挤奶系统,特别是针对单个的农户养殖,伊利公司利用智能手机系统,在手机上开发了奶量上传业务系统。当奶户的奶牛在奶站挤奶完毕,奶站业主将奶户编号和奶量输入到手机系统中,相关数据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上传到公司服务器。公司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自动通过短信平台将奶户奶量发送到奶户手机中,由奶户完成与奶站业主的确认。
对于原奶生产过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的监管需要,伊利公司在饲养、挤奶、制冷和装车区域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和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处理。对于原奶运输过程,不但对运输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同时还对重点监控部位安装了视频拍照系统。如果原奶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出现了异常情况,则监控系统会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这些异常图像拍照传送给监控部门知晓,实现了所有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保证了原奶运输的透明化管理。目前,伊利公司全部的原奶运输车辆(2000多辆)都完成了系统安装。
在此基础上,伊利公司部分地区进行了RFID电子铅封技术的应用。在原奶运输车辆上需要进行铅封处理的地方使用电子铅封代替传统的塑料拉杆铅封。当运输过程中任何时候发生铅封打开的情况,车载系统都会实时将信息发送到公司管理者进行报警。公司员工会根据报警信息对相关情况进行重点核查,避免存在问题的原料奶进入工厂生产车间。
在完善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的同时,伊利公司也对过程的管控者——员工进行了完善的管理:伊利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用于记录监管过程;同时将远程无线考勤系统安装到偏远的农村牧区,保证监管员工的监管到位。
伊利公司信息工程部总经理王晓刚表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也将在伊利公司整个原奶生产过程中得到长远的应用。他透露,伊利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计划对每一辆运输车、每一个运输罐、每一个样品瓶等。凡是涉及到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开始使用RFID技术进行标识和管理。
继续强化收购管理
奶源基地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使牛奶收购的源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对于伊利公司来说,牛奶作为最重要的原料,控制环节还远远不止如此。作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牛奶收购环节仍然是需要严格管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保证在收奶环节收奶的质量、效率及准确性,伊利IT团队自主开发了一套原奶管理系统并在所有收奶单位进行了推广应用,同时在质量管理方面应用了质量电子信息记录系统与原奶系统对接。这样不仅实现了与奶源运输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同时对牛奶收购、质量检验及奶款结算环节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在牛奶收购环节原奶管理系统应用了二维条形码技术,采样员在对奶车奶罐进行采样的同时,将打印的二维条形码粘贴到采样瓶上,采样瓶送至化验室后通过扫描枪扫描二维条形码进行质量数据的对应。这样,化验室人员在对采样瓶中的牛奶进行化验时将不会知道化验牛奶所属奶车、奶站等相关信息,增强了收奶和化验过程的安全性。
在质量检验环节,质量电子信息记录系统与实验室各种检验仪器连接,将检验仪器产生的大量检验结果进行收集汇总。对于牛奶检验结果根据二维条形码的扫描自动传入原奶管理系统进行对应,使牛奶收购环节能够高效、准确的完成,同时也为奶款的结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此外,质量电子信息记录系统实现了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管控、成品出厂检验、产品追溯等各环节检验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系统自动采集实验室仪器的分析数据,利用现代质量管理分析工具,将所有数据自动处理,质量数据趋势在线分析、质量波动在线统计,形成分析图表,保证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代替人工数据分析报表制作。同时,系统搭建了全国性的多个实验室异地多模式运作质量网络,实现全国范围内部质量管理数据共享,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在线横向对比,形成了伊利对产品质量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以及市场监督的全线监控流程。
伊利公司信息化除了在奶源基地管理、收奶及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应用外,在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及财务整体供应链的管理环节也同样实施了ERP系统,搭建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现,是把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带动集团公司的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在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ERP系统作为核心管理系统实现了与其他多个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如供应商管理系统、产品追溯管理系统等。其中,产品追溯管理系统通过生产环节对产品建立唯一识别码,同时在发货环节,利用手持终端设备将供应链管理系统中订单发货信息与扫描的出库产品识别码进行关联,最终实现了销售产品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