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奖名单:
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王晋康《逃出母宇宙》
最佳中篇科幻小说奖
张冉《起风之城》
最佳短篇科幻小说奖
韩松《老年时代》
江波《梦醒黄昏》
阿缺《收割童年》
最佳新人奖
陈梓钧《爱尔克的灯光》
最佳翻译奖
胡纾《女巫复仇记》
最佳美术奖
刘军威 2013年12期《科幻世界》封面画
最受欢迎外国作家奖
【美】刘宇昆
最佳编辑奖
杨 枫
最佳原创图书奖
《逃出母宇宙》四川科技出版社
最佳引进图书奖
《差分机》新星出版社
最佳相关图书奖
《飞翔吧!大清帝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最佳幻想类游戏奖
《银河传说》
最佳原创科幻剧本奖
《来自星星的Honey》莫小棋 陈润艳
关于第25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文_本刊编辑部
科幻小说之所以为世人喜爱,在于它是一种对未知的、超越日常经验之外的事与物的探寻活动与精神漫游,是对陌生领域投出的视线,是我们了解未来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不断提供新鲜、新奇的感受和体验,吸引人们向往科学技术,仰望无尽星空。银河奖的意义,就是褒奖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作者,鼓励他们持续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保持对全新领域的探索欲望,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追问,并为实现中国科幻文学的繁荣兴盛而努力。
2013年度银河奖做出了重大变革,大幅提高了奖金额度,尤其是“最佳长篇小说奖”,开出了十万大奖,早已引起读者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作者们大受鼓舞,跃跃欲试,甚至有作者向编辑叹息时间不够,来不及创作长篇小说,深感惋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王晋康投身科幻创作已经整整二十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王”。二十年来他心无旁骛,始终集中精力坚持科幻小说创作。天道酬勤,老王日复一日笔耕不辍,自然不会陷入“时间不够来不及创作”的困境,从而得以从容不迫地抓住机会。老王这次奉献的长篇大作《逃出母宇宙》,又是他所大力提倡的“核心科幻”理论的一次精彩演绎,为读者提供了一道精美的“核心科幻”大餐,也为自己赢得了首次十万大奖。
这两年,张冉的出现,是科幻创作圈的一大惊喜。所有类型的小说,都很渴望写作高手能投身到自己这一“门派”,人才凋零是每一个文学类型都害怕看到的局面。张冉这样特点鲜明的高手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领域,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张冉去年以《以太》一文一鸣惊人,在2012年度银河奖评选中力拔头筹;2013年,他又以中篇《起风之城》摘取年度最佳中篇小说奖。这篇小说以一个成功的精英人士回到故乡探访故人并找寻失落的回忆为主线,以极富张力、洒脱而飘逸的文字,自在从容、浑然天成地描画出一座颓然衰败的后工业城市,无数浪漫而悲伤的故事隐藏在笼罩整个城市的浓重雾气之中。奔放热烈的少年往事,工业重镇昔日的辉煌与当前的失落,被抛弃的机器人无以把握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凉,在这篇情怀浓郁的作品里,恰到好处地勾皴点染,营造出极强的感染力。读此文,让人恍然感觉迷蒙的雾气在字里行间弥漫缭绕……
阿缺是个典型的“故事大王”,创作力非常旺盛,短短两三年已经发表了大量作品,且正在尝试长篇创作。从他的创作轨迹,能清晰地看到一个爱好科幻创作的学生一步一步稳健成长的历程。他笔下的故事,或残酷,或温馨,或幽默,或悲怆,但都能打动读者,发人深思。银河奖自然要奖掖这样潜力巨大的作者。
阿缺虽然特别年轻,但却已经是一位科幻“老兵”了,2013年度的最佳新人奖,落到了清华学子陈梓钧的手上。对于科幻小说来说,宏大叙事是不可或缺的,基于科技的独特想象,依然是科幻的独门绝技。这位对“硬科幻”一往情深的理科生,终于以自己的优秀作品,跻身于了自己无限钟爱的科幻创作队伍中。
相比新人的涌现,韩松则是老作者的表率。一些比韩松出道还晚的作者,已经慢慢掉队,但韩松依然冲锋在前。他对科幻小说的热爱不减当年,而他对科幻小说的理解也愈发深刻,韩松这样的“长跑选手”的耐力,令人钦佩。
刘宇昆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外国作家,他的强势崛起,反映出了华人作者在科幻小说界话语权的日渐增强。有意思的是,这两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身在国外的华语科幻作者。中国科幻走向世界这一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了,其实真正的繁荣,正是来自这些作者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努力。
银河奖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评论,它不仅明确中国科幻文学的标杆,推介优秀作品,也在引导阅读消费的潮流,力争为读者提供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精彩故事。我们希望将来的银河奖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持续为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添砖加瓦。
让我们共同期待。
颁奖词
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王晋康《逃出母宇宙》
最佳中篇科幻小说奖
张冉《起风之城》
最佳短篇科幻小说奖
韩松《老年时代》
江波《梦醒黄昏》
阿缺《收割童年》
最佳新人奖
陈梓钧《爱尔克的灯光》
最佳翻译奖
胡纾《女巫复仇记》
最佳美术奖
刘军威 2013年12期《科幻世界》封面画
最受欢迎外国作家奖
【美】刘宇昆
最佳编辑奖
杨 枫
最佳原创图书奖
《逃出母宇宙》四川科技出版社
最佳引进图书奖
《差分机》新星出版社
最佳相关图书奖
《飞翔吧!大清帝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最佳幻想类游戏奖
《银河传说》
最佳原创科幻剧本奖
《来自星星的Honey》莫小棋 陈润艳
关于第25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文_本刊编辑部
科幻小说之所以为世人喜爱,在于它是一种对未知的、超越日常经验之外的事与物的探寻活动与精神漫游,是对陌生领域投出的视线,是我们了解未来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不断提供新鲜、新奇的感受和体验,吸引人们向往科学技术,仰望无尽星空。银河奖的意义,就是褒奖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作者,鼓励他们持续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保持对全新领域的探索欲望,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追问,并为实现中国科幻文学的繁荣兴盛而努力。
2013年度银河奖做出了重大变革,大幅提高了奖金额度,尤其是“最佳长篇小说奖”,开出了十万大奖,早已引起读者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作者们大受鼓舞,跃跃欲试,甚至有作者向编辑叹息时间不够,来不及创作长篇小说,深感惋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王晋康投身科幻创作已经整整二十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王”。二十年来他心无旁骛,始终集中精力坚持科幻小说创作。天道酬勤,老王日复一日笔耕不辍,自然不会陷入“时间不够来不及创作”的困境,从而得以从容不迫地抓住机会。老王这次奉献的长篇大作《逃出母宇宙》,又是他所大力提倡的“核心科幻”理论的一次精彩演绎,为读者提供了一道精美的“核心科幻”大餐,也为自己赢得了首次十万大奖。
这两年,张冉的出现,是科幻创作圈的一大惊喜。所有类型的小说,都很渴望写作高手能投身到自己这一“门派”,人才凋零是每一个文学类型都害怕看到的局面。张冉这样特点鲜明的高手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领域,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张冉去年以《以太》一文一鸣惊人,在2012年度银河奖评选中力拔头筹;2013年,他又以中篇《起风之城》摘取年度最佳中篇小说奖。这篇小说以一个成功的精英人士回到故乡探访故人并找寻失落的回忆为主线,以极富张力、洒脱而飘逸的文字,自在从容、浑然天成地描画出一座颓然衰败的后工业城市,无数浪漫而悲伤的故事隐藏在笼罩整个城市的浓重雾气之中。奔放热烈的少年往事,工业重镇昔日的辉煌与当前的失落,被抛弃的机器人无以把握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凉,在这篇情怀浓郁的作品里,恰到好处地勾皴点染,营造出极强的感染力。读此文,让人恍然感觉迷蒙的雾气在字里行间弥漫缭绕……
阿缺是个典型的“故事大王”,创作力非常旺盛,短短两三年已经发表了大量作品,且正在尝试长篇创作。从他的创作轨迹,能清晰地看到一个爱好科幻创作的学生一步一步稳健成长的历程。他笔下的故事,或残酷,或温馨,或幽默,或悲怆,但都能打动读者,发人深思。银河奖自然要奖掖这样潜力巨大的作者。
阿缺虽然特别年轻,但却已经是一位科幻“老兵”了,2013年度的最佳新人奖,落到了清华学子陈梓钧的手上。对于科幻小说来说,宏大叙事是不可或缺的,基于科技的独特想象,依然是科幻的独门绝技。这位对“硬科幻”一往情深的理科生,终于以自己的优秀作品,跻身于了自己无限钟爱的科幻创作队伍中。
相比新人的涌现,韩松则是老作者的表率。一些比韩松出道还晚的作者,已经慢慢掉队,但韩松依然冲锋在前。他对科幻小说的热爱不减当年,而他对科幻小说的理解也愈发深刻,韩松这样的“长跑选手”的耐力,令人钦佩。
刘宇昆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外国作家,他的强势崛起,反映出了华人作者在科幻小说界话语权的日渐增强。有意思的是,这两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身在国外的华语科幻作者。中国科幻走向世界这一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了,其实真正的繁荣,正是来自这些作者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努力。
银河奖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评论,它不仅明确中国科幻文学的标杆,推介优秀作品,也在引导阅读消费的潮流,力争为读者提供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精彩故事。我们希望将来的银河奖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持续为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添砖加瓦。
让我们共同期待。
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