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入手,进一步介绍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并且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涵义与计算方法、环境质量评价分级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前言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把握居住环境质量,并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善,一般情况下,会按照科学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确定评价指标,进而展开评价工作。
1、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人口聚集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构成了现代人文环境形成与变化的关键推力。城市化现象在带动人口不断聚集的同时,也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城市化生态环境中,自然、生物、物理过程都与原始生态有着巨大差别,这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独具特色的、融合自然与人文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以城区及其周边的环境为对象,就城市整体构造构、输入与输出、过程与效能等要素入手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评估。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
国外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侧重实效,工作人员倾向于从整体区域规划、生物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着手获取数据,进而明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各个指标与具体方法,比如ZurliniG等就站在弹性力的角度,借助生态、社会经济弹性力评估的方法,努力在生态环境质量内涵、城市弹性力与城市生态规划间建立直接联系。而国内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则主要以城市可持续性、生态和谐与生态安全等为中心,完成评价;比如吴琼、王如松等在《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一文中,就站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立场,提出反映生态城市的内涵和衡量生态城市各子系统的状态、动态和实力指标体系,进而明确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生态城市在不同城市发展时段的建设成效[1]。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明确以哪些指标作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尽量考虑到能反映城市生态系统构造、输入与输出情况等的要素,选出科学指标,通过对其的分析把握整个生态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性能特点,从而把握该系统当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变化趋势。
(2)目的性原则
在对指标进行选取时,需要明确即将实现的目标,站在城市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上,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对体现系统结构、功能等特征的、具有环境敏感性和代表性的因素,从中概括出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的趋势特征,发现系统组成特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原则,在选取指标时,首先要注意获取相关指标数据的可能性、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是采取环境监测、数据统计的方式获取数据的,这是指标分析的前提,因此确定的指标数据必须是可以用上述办法获得的数据。
4、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涵义与计算方法
(1)评价指标涵义
生态服务用地指数指的是在对一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规划时,绿地、湿地、水域和农田所占的面积比例,这是从结构上判断一个系统规划是否合理的重要渠道。由于生态环境要求绿色、健康,因此往往会用人均公共绿地指数——也就是城区内城市人口平均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来判断宜居程度。而物种丰度指数则是指系统内所种乔、灌、草种植类型总量占该地区所有植物类型总量的比例。非工业用地指数指的是城市规划区内建成区非工业建设用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除此之外,还有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城市静度指数、交通通畅度指数等概念,他们是从空气污染、环境噪声、交通行驶等角度对环境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当然,卫生清扫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数等指标,则是直接根据垃圾清扫、公共卫生等公共场所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通过多个指标,能够从多个方面反映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多元化特征,通过综合分析,对城市生态系統的整体情况进行准确把握。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按单因子指标归一化处理计算,各单因子指数范围值在0至100之间,通过专家经验对各单因子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结果。单因子指数计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各单因子指标计算方法详见下表。
5、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级
通过前期的指标确定、数据采集、信息分析等过程,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环境质量的高低一般是通过评价分级来表现的。按照UEQ值的大小,一般可以把环境质量划分成4个等级——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较好、一般和较差,而不同等级的含义各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计算公式为:UEQ=EWi@Qi,Wi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单因子指数权重,Qi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单因子指数值。)
(1)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UEQ>80)
指的是各个生态要素的组成相对科学、整体绿化率较高、对当地的植物种资源有比较充分的利用、生产格局布置较合理、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都处于比较顺畅的状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维持能力、城区居住舒适度较高。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65<UEQ<80)
指的是城市生态要素、整体绿化率、当地植物资源利用率、生产布局、物流和能源状况等略次于“优”,但依然相对可观,所存在的不足在于有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限制性因子,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50<UEQ<65)
指城市生态要素构成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城市绿化率、城市利用本地植物资源情况一般,城市生产结构合理性一般,城市生态系统自维持能力一般,需要进行城市区域结构或布局的改善。
(4)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UEQ<50)
城市绿化率、城市利用本地植物资源情况一般,或城市生产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态系统自维持能力较差,需要从宏观结构上进行城市生态改造,加大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措施,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生产与自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同时把握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涵义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级,明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高低,针对质量等级较低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和优化,打造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琼,王如松,李宏卿.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5 25(8).
[2]李月辉,胡志斌,肖笃宁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沈阳市为例.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3):53~55.
[3]赵宸艺.基于遥感和模糊TOPSIS的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作者单位:1.2.3.浙江重氏环境资源有限公司;4.温州市创源水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前言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把握居住环境质量,并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善,一般情况下,会按照科学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确定评价指标,进而展开评价工作。
1、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人口聚集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构成了现代人文环境形成与变化的关键推力。城市化现象在带动人口不断聚集的同时,也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城市化生态环境中,自然、生物、物理过程都与原始生态有着巨大差别,这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独具特色的、融合自然与人文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以城区及其周边的环境为对象,就城市整体构造构、输入与输出、过程与效能等要素入手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评估。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
国外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侧重实效,工作人员倾向于从整体区域规划、生物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着手获取数据,进而明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各个指标与具体方法,比如ZurliniG等就站在弹性力的角度,借助生态、社会经济弹性力评估的方法,努力在生态环境质量内涵、城市弹性力与城市生态规划间建立直接联系。而国内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则主要以城市可持续性、生态和谐与生态安全等为中心,完成评价;比如吴琼、王如松等在《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一文中,就站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立场,提出反映生态城市的内涵和衡量生态城市各子系统的状态、动态和实力指标体系,进而明确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生态城市在不同城市发展时段的建设成效[1]。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明确以哪些指标作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尽量考虑到能反映城市生态系统构造、输入与输出情况等的要素,选出科学指标,通过对其的分析把握整个生态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性能特点,从而把握该系统当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变化趋势。
(2)目的性原则
在对指标进行选取时,需要明确即将实现的目标,站在城市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上,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对体现系统结构、功能等特征的、具有环境敏感性和代表性的因素,从中概括出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的趋势特征,发现系统组成特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原则,在选取指标时,首先要注意获取相关指标数据的可能性、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是采取环境监测、数据统计的方式获取数据的,这是指标分析的前提,因此确定的指标数据必须是可以用上述办法获得的数据。
4、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涵义与计算方法
(1)评价指标涵义
生态服务用地指数指的是在对一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规划时,绿地、湿地、水域和农田所占的面积比例,这是从结构上判断一个系统规划是否合理的重要渠道。由于生态环境要求绿色、健康,因此往往会用人均公共绿地指数——也就是城区内城市人口平均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来判断宜居程度。而物种丰度指数则是指系统内所种乔、灌、草种植类型总量占该地区所有植物类型总量的比例。非工业用地指数指的是城市规划区内建成区非工业建设用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除此之外,还有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城市静度指数、交通通畅度指数等概念,他们是从空气污染、环境噪声、交通行驶等角度对环境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当然,卫生清扫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数等指标,则是直接根据垃圾清扫、公共卫生等公共场所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通过多个指标,能够从多个方面反映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多元化特征,通过综合分析,对城市生态系統的整体情况进行准确把握。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按单因子指标归一化处理计算,各单因子指数范围值在0至100之间,通过专家经验对各单因子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结果。单因子指数计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各单因子指标计算方法详见下表。
5、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级
通过前期的指标确定、数据采集、信息分析等过程,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环境质量的高低一般是通过评价分级来表现的。按照UEQ值的大小,一般可以把环境质量划分成4个等级——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较好、一般和较差,而不同等级的含义各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计算公式为:UEQ=EWi@Qi,Wi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单因子指数权重,Qi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单因子指数值。)
(1)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UEQ>80)
指的是各个生态要素的组成相对科学、整体绿化率较高、对当地的植物种资源有比较充分的利用、生产格局布置较合理、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都处于比较顺畅的状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维持能力、城区居住舒适度较高。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65<UEQ<80)
指的是城市生态要素、整体绿化率、当地植物资源利用率、生产布局、物流和能源状况等略次于“优”,但依然相对可观,所存在的不足在于有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限制性因子,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50<UEQ<65)
指城市生态要素构成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城市绿化率、城市利用本地植物资源情况一般,城市生产结构合理性一般,城市生态系统自维持能力一般,需要进行城市区域结构或布局的改善。
(4)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UEQ<50)
城市绿化率、城市利用本地植物资源情况一般,或城市生产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态系统自维持能力较差,需要从宏观结构上进行城市生态改造,加大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措施,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生产与自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同时把握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涵义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级,明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高低,针对质量等级较低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和优化,打造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琼,王如松,李宏卿.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5 25(8).
[2]李月辉,胡志斌,肖笃宁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沈阳市为例.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3):53~55.
[3]赵宸艺.基于遥感和模糊TOPSIS的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作者单位:1.2.3.浙江重氏环境资源有限公司;4.温州市创源水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