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分组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组教学 策略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最佳学习平台,这是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所致力探索的课题。小班化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其中分组教学成为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相比较而言,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和学生互动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大班相比,师生活动的空间更大,为分组教学提供了可能;每个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因材施教和有针对性的辅导的机会增多了;学生参与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更为充裕了,学生的个性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这对任课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地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下面我就一年来的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固定分组,探究学习
固定小组分课内、课外两种形式。
1.课内形式。课内小班教学时,班级改变以往的秧田式,而主要采用六人小组(马蹄形座位),课桌椅的摆放一般是小组围坐式,在安排座位时教师根据在分组教学中常用的是固定分组教学学生特点,把学生按成绩、习惯等方面互补型的分为一组,以便于小组开展讨论。如开展主题讨论时,有利于主持人、记录员及汇报发言者各司其职。又如,在学习应用题时,模拟数学情境,分角色扮演时,活动能力强的演主要角色,内向的演配角,有组织能力的担任导演,有编写能力的进行情境创作,在体验中学习生活里的数学。
在课内固定的学习小组中,教师应按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的分工,在回忆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铺垫时让学困生来唱主角,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优、中等生进行归纳、整理;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让优生在组内讲解带动中下生;在作业订正中让中等生辅导学困生;在讲解分析中让优等生介绍不同的解法,带动中等生灵活解题,督促学困生及时改正,巩固新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固定的学习小组中互为连动,达到不同层次学生互相促进,更好地发挥小班的分组教学作用,提高全班学生整体水平。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答题正确学有长进的教师都应记入小组得分,强化集体荣誉感和成功感。探究新知的对话与发现、成功的提问板演、有把握取胜的小组解题智力竞赛,以及现时作业训练等是最常用的方法。如解方程,每小组出场五位学生,每人解一步,从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一直到解出方程为止。这就需要全组齐心协力,每位选手先要检查前一步是否做正确,错了得先用红粉笔订正,然后接做下一步,既讲正确性又讲高速度方能取胜。
2.课外形式。在课外设有固定的学习小组,一般根据居住的地点进行分组,选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完成课外作业。如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到鲜花店调查各种鲜花的价格;到十字路口调查单位时间内高峰时期各种车流量的大小,并设计适当的统计图表。组长或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解决方法,并作一定的点评。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开放题,如本学期学习一元一次应用题时,出这样一道家庭作业:一项工作,甲單独完成需4天,乙单独完成需6天,?摇?摇?摇?摇?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组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把每个学生想到的都写下来,越多越好,比一比哪个组提出的问题更新颖。这样可培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二、动态分组,愉快学习
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如一成不变,学生渐渐地会缺乏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必须要有动态分组来调节和补充。动态分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随意分组。如抽签、按学号等来分组。随意分组,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调节学习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辩。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如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让学生猜想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个猜想产生后反方马上进行验证反驳,推翻结论。直到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这样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
3.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把学生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讨论相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组别有不同的材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A组同学完成(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2/3,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B组同学完成(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C组同学完成(3):比较(1)、(2)所得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学生在不同的小组里学习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而且小组随时可以按内容或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学生不感到有压力,反而为自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愉快地学习。
三、两者结合,加强指导
固定分组和动态分组是我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分组方式。我认为两者无优劣好坏之分,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各有其优势,两者应灵活选择,交替运用。在固定分组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培训学习组长,教会小组学习的步骤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讨论,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教师在听取小组发言时要善于抓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动态分组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到小组中,掌握每组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个别的问题及时指导,有共性的问题要组织全班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分组教学中,一些不爱动脑筋、不爱发言的学生变活跃了;一些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在同组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也从不放弃上台表演的机会;一些学困生为了不给小组拉后腿,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大家充分发扬小组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数学分组教学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使看似枯燥无味的“1、2、3、4”变得妙趣横生。从而可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继续探讨分组教学的策略,让分组教学这一小班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成为深受师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组教学 策略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最佳学习平台,这是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所致力探索的课题。小班化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其中分组教学成为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相比较而言,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和学生互动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大班相比,师生活动的空间更大,为分组教学提供了可能;每个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因材施教和有针对性的辅导的机会增多了;学生参与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更为充裕了,学生的个性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这对任课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地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下面我就一年来的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固定分组,探究学习
固定小组分课内、课外两种形式。
1.课内形式。课内小班教学时,班级改变以往的秧田式,而主要采用六人小组(马蹄形座位),课桌椅的摆放一般是小组围坐式,在安排座位时教师根据在分组教学中常用的是固定分组教学学生特点,把学生按成绩、习惯等方面互补型的分为一组,以便于小组开展讨论。如开展主题讨论时,有利于主持人、记录员及汇报发言者各司其职。又如,在学习应用题时,模拟数学情境,分角色扮演时,活动能力强的演主要角色,内向的演配角,有组织能力的担任导演,有编写能力的进行情境创作,在体验中学习生活里的数学。
在课内固定的学习小组中,教师应按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的分工,在回忆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铺垫时让学困生来唱主角,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优、中等生进行归纳、整理;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让优生在组内讲解带动中下生;在作业订正中让中等生辅导学困生;在讲解分析中让优等生介绍不同的解法,带动中等生灵活解题,督促学困生及时改正,巩固新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固定的学习小组中互为连动,达到不同层次学生互相促进,更好地发挥小班的分组教学作用,提高全班学生整体水平。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答题正确学有长进的教师都应记入小组得分,强化集体荣誉感和成功感。探究新知的对话与发现、成功的提问板演、有把握取胜的小组解题智力竞赛,以及现时作业训练等是最常用的方法。如解方程,每小组出场五位学生,每人解一步,从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一直到解出方程为止。这就需要全组齐心协力,每位选手先要检查前一步是否做正确,错了得先用红粉笔订正,然后接做下一步,既讲正确性又讲高速度方能取胜。
2.课外形式。在课外设有固定的学习小组,一般根据居住的地点进行分组,选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完成课外作业。如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到鲜花店调查各种鲜花的价格;到十字路口调查单位时间内高峰时期各种车流量的大小,并设计适当的统计图表。组长或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解决方法,并作一定的点评。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开放题,如本学期学习一元一次应用题时,出这样一道家庭作业:一项工作,甲單独完成需4天,乙单独完成需6天,?摇?摇?摇?摇?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组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把每个学生想到的都写下来,越多越好,比一比哪个组提出的问题更新颖。这样可培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二、动态分组,愉快学习
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如一成不变,学生渐渐地会缺乏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必须要有动态分组来调节和补充。动态分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随意分组。如抽签、按学号等来分组。随意分组,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调节学习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辩。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如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让学生猜想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个猜想产生后反方马上进行验证反驳,推翻结论。直到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这样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
3.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把学生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讨论相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组别有不同的材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A组同学完成(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2/3,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B组同学完成(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C组同学完成(3):比较(1)、(2)所得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学生在不同的小组里学习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而且小组随时可以按内容或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学生不感到有压力,反而为自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愉快地学习。
三、两者结合,加强指导
固定分组和动态分组是我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分组方式。我认为两者无优劣好坏之分,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各有其优势,两者应灵活选择,交替运用。在固定分组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培训学习组长,教会小组学习的步骤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讨论,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教师在听取小组发言时要善于抓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动态分组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到小组中,掌握每组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个别的问题及时指导,有共性的问题要组织全班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分组教学中,一些不爱动脑筋、不爱发言的学生变活跃了;一些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在同组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也从不放弃上台表演的机会;一些学困生为了不给小组拉后腿,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大家充分发扬小组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数学分组教学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使看似枯燥无味的“1、2、3、4”变得妙趣横生。从而可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继续探讨分组教学的策略,让分组教学这一小班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成为深受师生喜欢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