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诗歌史》是一部断代分体文学史,却完全摒弃了以往文学史惯用的“朝代更替—作家生卒—思想内容一二三—艺术特色ABC”的旧模式。贯穿全书的是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史的研究就是理论的创造之原则,二是整体性原则。前者解决研究主体与对象的矛盾,后者解决研究对象本身整体与部分的矛盾。历史是一种双重的存在:“对象”的原初性状态与“主体”的再造性理解。是书上卷,以王充“真美”为起点,以刘勰“隐秀”为归宿,以“以少总多”为骨骼,以“动情与气骨”、“真实与形似”、“新变与精致”为经络,精心营建起一个宏阔而严整的理论体系;下卷,则以中古诗歌曲折多姿的历史演进,以中古诗人凄戾坎的心路历程,以对文学史原初存在的创造性描述,为上卷的整体性建构,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石和丰润的理论血肉。文学史研究的转型,便在两卷的互补与契合中完成。
本书副题是:“四百年民族心灵的展示”。这才是作者的“本意”:从文学史研究的特定角度,展示中国文化—心理的曲折演进,追踪民族心理、民族思维的发展历程。这一“本意”的驱动,使得作者成功地冲出文学史研究的封闭模式,在民族文化—心理的广阔天地中,筑起他的理论大厦;而这一“本意”的最充分最畅快的张扬,则是接踵而至的以“原始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前期文化一心理研究》。
在中国文化—心理的漫长推演中,“中古诗歌”是一段清流,“原始意识”则是源头。作者要从原始意识之中发掘中国思想文化的根源,描绘民族文化—心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负此重任,《文化—心理研究》“试图对历史作出一种原生态式的把握,以求更多地贴近于历史的实际情状。”作者提出的“原生态把握方式”,是一个聚焦点,将是书五大编凝结为气韵贯通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发散源,将研究模式的转型,由古典文学幅射到整个古代文化。
不论写《中古诗歌史》,还是写《文化一心理研究》,作者都是以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沉郁的生存悲剧感投身于学术的。《中古诗歌史》“刘越石”一章,花不少篇幅,叙述了“一场从未为治史者所知的和诗有关的冤案”,并且禁不住大发感慨:“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当一些人是专会罗织别人罪名的。你愈是志存远大,斗筲之徒便愈要对你深文周纳。你最好是做顺民,惟上之志为己志,卑微恭谦,那就会广延美誉。即使有大志亦当缄口不语,深于城府。”刘越石的悲剧,正在于他将忠亮奋发之声形之于外。而这位失路英雄悲壮的引吭,又正是西晋诗歌的光荣和骄傲!
这种生存悲剧感在《文化—心理研究》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作者指出:中国的神话英雄,少有希腊神话“金桔”“金羊毛”式的浪漫,更多的是断戟、锈镞、白骨、冤魂,是困厄与艰危,厮杀与死亡。中国的原始文化,不是“风骚”,也不是“龙飞凤舞”,而是“漫长祁寒的停滞,激烈狂怒的相倾”,是“自然的灾变,社会的仇杀”,是“神人相争”、“两性反目”……作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原始意识,成功地破译神话思维,最重要的一条,是他对原始精神之道劲、苍凉与惨烈的认同,是对古往今来之生存悲剧的深切体验,是对待生活的刚健而深沉的态度,以及由此而酿成的沉雄之气、悲怆之情。远古居民的悲剧命运,与当代学人的荒古情怀,交响成大气恢弘的乐章。古今中外,研究原始文化及神话思维的学术专著并不少见,但大多缺乏一种磅礴的气势、开阔的视野以及对读者灵魂的强烈震撼,究其根本,恐怕在于论者缺少“生存悲剧感”与“荒古情怀”。
“生存悲剧”,绝非原始人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刘越石们的厄运,实乃人类永恒的课题。远古乃至中古居民的生存悲剧,在文明社会中频繁重演,原始与现代于是有了一根千古不断的命脉。转型期学者的生存悲剧感,灌注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之中,使得学术活动与理论成果,能少一些为某种政治或经济服务的庸俗的实用气,多一点切入人之生存状态的深沉而鲜活的现实感;同时,又使得主体心灵有一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容量,从而提高作为人的存在的文化一意义的度。主体与对象,主体的生存状态、学术个性,与对象的原生情状、历史内蕴,在这个文化一意义的“度”上,碰撞交织,孕育出中国学术的沉雄与辉煌。
古典文学乃至古代文化研究的转型,成败之关键,在于能否崛起一个中青年学者群,在于这群人走一条什么样的学术道路。本书作者在寂静的象牙塔与喧嚣的尘海之间,拓开了一片贴近生存状态又洋溢着英雄气的学术境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当今中国的学术转型,由社会经济的转型所决定。这个时代的学者,需要学术转型;学术转型,更需要走“第三条道路”。这是一种双向选择。
(《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版,7.75元;《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王钟陵著,重庆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版,10.80元)
品书录
本书副题是:“四百年民族心灵的展示”。这才是作者的“本意”:从文学史研究的特定角度,展示中国文化—心理的曲折演进,追踪民族心理、民族思维的发展历程。这一“本意”的驱动,使得作者成功地冲出文学史研究的封闭模式,在民族文化—心理的广阔天地中,筑起他的理论大厦;而这一“本意”的最充分最畅快的张扬,则是接踵而至的以“原始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前期文化一心理研究》。
在中国文化—心理的漫长推演中,“中古诗歌”是一段清流,“原始意识”则是源头。作者要从原始意识之中发掘中国思想文化的根源,描绘民族文化—心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负此重任,《文化—心理研究》“试图对历史作出一种原生态式的把握,以求更多地贴近于历史的实际情状。”作者提出的“原生态把握方式”,是一个聚焦点,将是书五大编凝结为气韵贯通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发散源,将研究模式的转型,由古典文学幅射到整个古代文化。
不论写《中古诗歌史》,还是写《文化一心理研究》,作者都是以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沉郁的生存悲剧感投身于学术的。《中古诗歌史》“刘越石”一章,花不少篇幅,叙述了“一场从未为治史者所知的和诗有关的冤案”,并且禁不住大发感慨:“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当一些人是专会罗织别人罪名的。你愈是志存远大,斗筲之徒便愈要对你深文周纳。你最好是做顺民,惟上之志为己志,卑微恭谦,那就会广延美誉。即使有大志亦当缄口不语,深于城府。”刘越石的悲剧,正在于他将忠亮奋发之声形之于外。而这位失路英雄悲壮的引吭,又正是西晋诗歌的光荣和骄傲!
这种生存悲剧感在《文化—心理研究》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作者指出:中国的神话英雄,少有希腊神话“金桔”“金羊毛”式的浪漫,更多的是断戟、锈镞、白骨、冤魂,是困厄与艰危,厮杀与死亡。中国的原始文化,不是“风骚”,也不是“龙飞凤舞”,而是“漫长祁寒的停滞,激烈狂怒的相倾”,是“自然的灾变,社会的仇杀”,是“神人相争”、“两性反目”……作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原始意识,成功地破译神话思维,最重要的一条,是他对原始精神之道劲、苍凉与惨烈的认同,是对古往今来之生存悲剧的深切体验,是对待生活的刚健而深沉的态度,以及由此而酿成的沉雄之气、悲怆之情。远古居民的悲剧命运,与当代学人的荒古情怀,交响成大气恢弘的乐章。古今中外,研究原始文化及神话思维的学术专著并不少见,但大多缺乏一种磅礴的气势、开阔的视野以及对读者灵魂的强烈震撼,究其根本,恐怕在于论者缺少“生存悲剧感”与“荒古情怀”。
“生存悲剧”,绝非原始人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刘越石们的厄运,实乃人类永恒的课题。远古乃至中古居民的生存悲剧,在文明社会中频繁重演,原始与现代于是有了一根千古不断的命脉。转型期学者的生存悲剧感,灌注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之中,使得学术活动与理论成果,能少一些为某种政治或经济服务的庸俗的实用气,多一点切入人之生存状态的深沉而鲜活的现实感;同时,又使得主体心灵有一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容量,从而提高作为人的存在的文化一意义的度。主体与对象,主体的生存状态、学术个性,与对象的原生情状、历史内蕴,在这个文化一意义的“度”上,碰撞交织,孕育出中国学术的沉雄与辉煌。
古典文学乃至古代文化研究的转型,成败之关键,在于能否崛起一个中青年学者群,在于这群人走一条什么样的学术道路。本书作者在寂静的象牙塔与喧嚣的尘海之间,拓开了一片贴近生存状态又洋溢着英雄气的学术境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当今中国的学术转型,由社会经济的转型所决定。这个时代的学者,需要学术转型;学术转型,更需要走“第三条道路”。这是一种双向选择。
(《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版,7.75元;《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王钟陵著,重庆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版,10.80元)
品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