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民就业创业是一个突出而敏感的话题。而政府出台农民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进行扶持,是国家正确引导并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2004—2018年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工具结构分布不均;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对农民就业和创业进行了全面干预,但更加关注农民创业的成长;农民就业创业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部门协调性不足等问题。为此,建立动态优化的政策工具体系、加快农民就业创业立法、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将助力农民就业创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政策工具;文本量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9)02-0062-07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farmers is a prominent and sensitive topic.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government to correctly guide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farmer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by issuing the relevant policies to support farmer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tools, this study makes a text-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ies for farmers issued from 2004 to 2018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tool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tool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such as the unsound legal system and inadequate coordin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depart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the policy tool system, speed up the legislation of farmer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o facilita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farmers.
  Key words:farmers; the policy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instrument; text quantitative analysis
  中国现有农村人口58973万人,占总人口的42.65%[1],农民发展问题仍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農民就业创业问题关乎农民的生计和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制度条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但仍无法满足农民就业创业的现实需要,急需建立一个合理、系统、动态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通过梳理国内外农民就业创业政策研究文献,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某一地区、群体、领域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的质性研究。如关昊然、刘曰玲、蒋沥泉等人分别从凯恩斯就业理论、就业管理与服务、总结国内外经验等角度对失地农民就业政策分析研究[2-4]。黄红华通过研究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要求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政策要实现匹配[5]。刘晓娟通过推-拉理论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就业政策进行研究[6]。刘晓燕通过创业公共政策的应用对可持续生计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创业政策体系进行研究[7]。已有研究极少以政策工具视角对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做出整体性、动态性量化研究,影响了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对2004—2018年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文本量化研究,以期为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框架构建
  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是党和国家为达到解决农民就业与创业问题,使农民获得幸福美满生活、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所采取的政治活动或者遵守的行为准则。而政策工具是指达到某个具体政策目标的手段、方法和措施[8]。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类型划分方法①是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在综合考虑本文的研究目的后,笔者认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威尔(Rothwell)和泽格维尔德 (Zegveld)的政策工具分类思想[9],即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更有利于政策制定者—政府优化政策组合,故本文借鉴罗斯威尔(Rothwell)和泽格维尔德(Zegveld)的政策工具分类思想,从政策工具发挥的作用和动力机制角度,根据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的现实状况,构建以政策工具为X轴、农民就业创业体系为Y轴的二维分析框架。并将相关的政策文本内容编码后在构建的框架内进行描述统计。   (一)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框架构建
  1.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
  本文将供给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作为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框架的X维度,三大政策工具分别从三个方向对农民就业创业发挥立体化的支持作用(见图1)。
  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作用主要是推动农民的就业创业。政府通过就业和创业培训、提供资金和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新农业的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减少农业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供给型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扶持和资金投入、农民创业培训和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等。
  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作用主要是拉动农民的就业创业。政府通过购买农民就业创业服务等手段,减少农民就业创业的不确定性和障碍,由此拉动农民就业创业的平稳发展。需求型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服务外包、海外交流、市场塑造②等[10]。
  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作用主要是保障农民的就业创业。政府通过制定目标、调整税收等政策, 给予农民就业创业适当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就业创业保驾护航,推动农民就业创业的持续、有效、健康成长。
  2.Y维度:农民就业创业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民生。因此,政府要把就业问题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而且要常抓不懈,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同时,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业,提供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服务,烘托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由于农民就业创业体系是一个较大的概念体系,暂且将农民就业创业体系简单分为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并将其作为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二维分析框架的Y维度。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构建以政策工具维度(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为X轴,农民就业创业体系(农民就业、农民创业)为Y轴的二维分析框架(见图2)。
  (二)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选择及编码
  1.政策文本选择
  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年出台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一号文件”)。 农民就业创业开始频繁进入大众视野,党和国家也开始给予农民就业创业问题更加广泛且持续的关注,相继出台了与农民就业创业有关的一揽子政策和文件,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农民就业创业发展的新起点。故本文以我国2004—2018年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政策文本主要来源于中央各部委网站、北大法宝等数据库。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发现,与农民就业创业有关的政策文本数量较多,发文机构比较庞杂。为了保证政策文本选取的代表性和可行性,本文确立以下3个政策文本筛选标准:一是发文单位是全国人大及国务院直属机构;二是直接与农民就业创业密切相关、所述篇幅较大的文本;三是政策类型应是行政法规、意见等规范性公文[11]。最终整理有效文本33份(见表1)。
  编号 政策类型 政策名称 发文时间 发文单位
  1 通知 國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6 国务院
  2 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共同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200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2
  部门
  3 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09 中共中央、国务院2部门
  4 意见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2010) 2010 国务院
  5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0 国务院
  6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农民创业经验交流会的通知 2010 农业部
  7 意见 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2011 中共中央、国务院2部门
  8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农民创业工作联系点的通知 2011 农业部
  9 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
  10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农民创业工作联系点工作的通知 2012 农业部
  11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举办全国农民创业管理人员培训班的通知 2012 农业部
  12 通知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关于上报2012年农民创业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2 农业部
  13 意见 全国妇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妇女从事手工编织实现就业创业的意见 2013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2部门
  14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4 国务院
  15 意见 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2014 农业部
  16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中国民生银行办公室关于推荐2014年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业项目的通知 2014 农业部、中国民生银行2部门
  17 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5 国务院
  18 意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意见 2015 农业部
  19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 2015 国务院
  20 通知 农业部关于实施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 2015 农业部
  21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6 国务院
  22 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201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3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6 农业部
  24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和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的通知 2016 农业部
  25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宣传工作的通知 2016 农业部
  26 函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商请提供“互联网+”现代农业和新农民创业创新有关材料的函 2016 农业部
  27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7 国务院
  28 意见 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7 国务院
  29 通知 农业部关于举办首届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的通知 2017 农业部
  30 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公室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通知 2017 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部门
  31 摘要 农业部关于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357号建议答复摘要 2017 农业部
  32 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 2018 农村农业部
  33 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2018 农村农业部
  资料来源:中央部委网站、北大法宝等数据库
  2.政策文本编码
  本文将政策文本有关章节的具体条款作为此次研究的内容分析模块,对33份政策文本根据政策内容选定政策工具,依据“文本编号-章节-具体条款”编码,构建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单元编码表(见表2)。
  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四)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未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及时办理,并积极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尽快实现就业。
  (六)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在城市规划区内,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通过订单式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共同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一、共同做好返乡和进城青年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把青春建功新农村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和进城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列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纳入当地就业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并适当扩大培训规模。大力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其他各类培训,在培训指标、培训项目、资金补贴、岗位开发、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 2-1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十三)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33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一)重点围绕县域主导和特色产业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围绕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工需求,培育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提高名特优新品和高质量农产品生产水平;围绕土地托管、农机作业、植保收获等社会化服务,培育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围绕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创业创新型职业农民。
  (五)加强职业农民队伍信息统计和入库管理,做到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创设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人才奖励激励、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二、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维度分析
  依据每份政策文本条款内容的具体内涵对照政策工具的三种类型进行归类统计,构建政策编码二维分布图,进一步经过频数统计可得到政策工具频数分布统计表(见表3)。33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的统计表明,政府对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进行了组合使用,实现了农民就业创业体系的就业和创业两种类型的全覆盖,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了有效引导和规范。
  (一)政策文本维度分析
  由表3得知,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工具分布在整体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供给型政策工具最多,约占总数的65.6%;环境型政策工具次之,约占总数的33.8%;需求型政策工具最少,仅仅占总数的0.6%。主要原因在于:
  1.我国农民就业创业处于初级阶段,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信息平台的建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更加需要政府注入大量的资金,政府的财政投入必不可少,供给型政策工具因此密集出台。
  2.初期的国内农民就业创业过程稳定性差,复杂多变,管理比较困难,政府因此通过发布制定规划、调整税收、金融支持等政策,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良好有效的发展环境,从而推动农民就业创业的全面良性发展。
  3.农民就业创业尚处于初级阶段,难以通过自身就业创业行为有效提振国民经济和促进必要的产业结构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资本进入农民就业创业领域。缺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使得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拉力不足,表现为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不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出现严重失衡。
  三大政策工具对农民就业创业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各自暴露出一些问题。准确把握我国农民就业创业体系中的现实问题,还需要从政策工具的细节进行研究。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分别占总数的19.7%和15.3%。人才培养政策相对较多。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重视对农民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我国治病治本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局限,我国农民长期处于就业创业的弱势地位,通过职业培训、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向专业化、職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农业本身的地位所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我国农民就业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完善和农民就业创业的常性发展。再加上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作为最典型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最需要发展的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关乎农业发展的根基是否牢固。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新农业的农民创业模式已经成为市场化和信息化、产业化的新模式,然而,信息支持政策仅占11.5%,这对于我国农民就业创业信息对称、信息与资源共享的需求相矛盾。一方面,我国政府受传统角色的影响,缺乏信息和资源共享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执行力不够,信息平台的建设经验不足,信息和资源共享能力也严重缺乏。此外,一直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分化明显[12],政府在公共服务、资金方面对农村的投入较少。公共服务和资金投入仅占11.5%和7.6%,对农民就业创业的推动力相对不足,在后期的农民就业创业实践中有待加强。   2.在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目标规划、金融支持和策略性措施、法规管制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7.6%、7.6%、10.2%、5.7%,而税收优惠却仅占2.5%。目标规划、策略性措施和法规管制的占比较高与我国农民就业创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制定起步较晚,且前期重视程度不够,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存在体系不完善、目标定位不准确、内容混乱无序等问题。而目标规划、策略性措施和法规管制恰好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的政策和制度规范,可以引导和促进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有序发展。由于农民就业创业处于社会微利领域,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问题不可避免,资金问题也就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瓶颈。作为政策工具的一种,金融支持工具作用较大,特别是小额信贷政策①在农民的就业创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资料统计,平均1家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获得小额信贷时会吸纳38.6名劳动人员实现再就业[13]。而社会资本的投入将有效解决农民创业融资困难问题,对于农民的就业创业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税收优惠的占比低暴露了我国税收政策缺乏灵活性,缺乏对农民就业创业的减税支持,加大了农民就业创业的资金压力,政府需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3.与其他两种政策工具相比较,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匮乏,占比仅为0.6%。政府通过服务外包形式将农民就业创业的经验交流和培训工作转让给社会组织,使我国农民的就业创业服务升级,从而打破了我国政府在农民就业创业领域长期的单一主体局面,是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一大创新。但是政府采购、市场塑造、海外交流的占比均为零,则说明政府培育市场主体力度不够,无法通过市场的拉动推动农民就业创业的发展,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并没有完全发挥引领市场、引导需求的“领路人”作用。
  (二)农民就业创业体系维度分析
  据表3统计结果显示,33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对包括农民就业和农民创业在内的农民就业创业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十分全面的干预,然而,也可以看出,农民创业的内容条款(75.8%)占比很高,农民就业的内容条款(24.2%)较少。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从农民创业的地位来看,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过农民创业,国家既可以宏观把握农民就业的质量,又可以通过集中充分发挥创业指导专家团的作用,通过帮助农民选择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场地以及相关的融资支持对农民创业进行体系化的支持。农民创业不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既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也方便了当地居民和企业职工,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近几年来国家倡导的小城镇建设,缓解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就业压力[14]。由此看来,农民创业作为农民就业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现实的大环境下对农民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更加持续有效,也更加符合国家现有的方针政策。
  2.从施行时间来看,农民创业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政策类型,虽然在国内出现时间较短,但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备受关注,其既是国家解决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的试验田和突破口,也是解决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的一针 “强心剂”。国家想通过农民创业为农民就业另辟蹊径,因此加强了在农民创业政策方面的相关引导与支持。
  然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人们的钱袋子和菜篮子,农民的稳定就业对于社会和谐更是意义重大。但农民就业与农民创业相比政策施加效果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从数据来看,我国农民就业运用政策工具类型单一,更加依赖于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民自身技能和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实现农民高质量就业的政策重点。因此,改善农民就业还需要利用更多的政策工具,从而实现农民就业的多维度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需求型政策工具不论是在农民就业还是在农民创业中均严重匮乏,是农民就业创业发展的短板。
  三、完善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15],必须从现实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动态优化的政策工具体系
  1.适当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强化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工具的应用,向社会组织购买农民就业创业服务或者将现有的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以外包形式转让给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活力,通过政府、社会与市场的联合共同促进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发展,打好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的组合拳。同时,要善于运用海外机构的工具,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和管理经验,经过本国实际情况的消化和吸收,创新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并且成熟的农民就業创业体系。
  2.继续优化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随着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充分发挥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保障作用,政府要适当降低目标规划和策略性措施等政策工具的使用幅度和频率,不断加快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目标规划和策略性措施的高执行力的标准及要求。同时,增加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等金融服务解决农民就业创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农民创业者带去初始动力。还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在农民就业创业的具体环节或者起始阶段给予税收支持。
  3.及时调整供给型政策工具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民就业创业的资金投入和相应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一些乡镇加快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民就业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强政府的信息支持,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至关重要。政府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信息主体,掌握着权威、准确、全面的信息和数据[16]。因此,政府应该着力打造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农民就业创业平台,实现 “互联网+”新农业、新生态的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也要同时跟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和途径,努力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多样化人才,建设一批敢就业、能就业和敢创业、能创业的农民骨干队伍。
  (二)加快农民就业创业立法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文本多以意见和通知为主,缺乏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有效干预。随着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就业创业领域的法律空白以及法律制度的缺失等弊端将日益显露,那么在农民创业的过程中就易出现部分创业者为谋取私利而严重损坏社会利益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农民就业创业的进程和目标效果。因此政府必须通过立法保护农民就业者和农民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在资金投入和相关补贴方面的监管。同时,农民就业创业属于公共物品或者公共服务范畴,具有极其显著的外部特征,在农民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政府通过法律制度进行干预也是解决农民就业创业外部性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通过表1、图3可以看出,部门联合发文的政策文本并不多,多以国务院和农业部①为主导部门和单一发文单位。这说明在有关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方面,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协作。农民就业创业的良好有序发展离不开各项政策的协调统一,部门主义的出现将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严重制约我国农民就业创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重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最佳途径是在主导部门内部成立一个利益和责任协调部门。这样既可以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引导和扶持农民就业和创业的发展,也可以避免部门主义和政出多头现象,最终形成促进我国农民就业创业发展的合力,使我国的农民就业创业可以稳定健康地发展。
  四、总结
  本文采用文本量化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进行研究。由此发现,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工具结构分布不均;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更加注重农民创业的成长;农民就业创业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部门协调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民就业创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政策文本样本容量小,难以覆盖农民就业创业的方方面面;缺乏文本量化研究方法的研究经验;对农民就业创业文本的理解和探讨不够深入等。这些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少量偏差。因此,利用专业的文本量化工具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将会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收稿日期]2019-04-21
  [作者简介]李晓晨(1970-),女,山东济宁人,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①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和政策类型,可以对政策工具进行不同的分类。基于政府介入程度, 加拿大公共政策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拉米什将政策工具分为强制性政策工具、混合性政策工具和自愿性政策工具。基于政策工具的使用方式,顾建光和吴明华将政策工具分为管制类政策工具、激励类政策工具和信息传递类政策工具。基于政策工具对科技活动的作用方式,Rothwell 和Zegveld将科技政策的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基于环境政策演变历程,Tietenberg将环境政策的政策工具分为命令控制性工具,基于市场型工具,信息疗法型工具。
  ②海外交流主要通过经验交流、人才交流、劳务输出、引进国外资金等方式实现国内农民就业创业的稳定与发展。市场塑造指通过政府购买改变原有的市场供需关系从而创造商机、吸引部分社会资本后对市场进行的塑造活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EB/OL]. (2011-04-28).[2018-10-22]. 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关昊然.哈尔滨市失地农民再就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
  刘曰玲.越南太原省失地农村青年就业政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
  蒋沥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和优化[D].杭州:浙江大学,2009.
  刘晓娟.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政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
  刘晓燕.可持续生计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创业政策体系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4):111-114.
  黄凯丽,赵频.“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J].情报杂志,2018(37):56.
  Rothwell R,Zegveld W.Reindusd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83-104.
  张韵君.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4):44.
  吴宾,刘雯雯.中国养老服务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4):21.
  张素艳,陈志勇.机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就业政策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2006(2):3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模式解析[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30.
  黄建新.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5-7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01).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庞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41-169.
  [责任编辑 王艳芳]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系统梳理人口迁移规模、人口迁移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规律。采用耦合模型测算1992—2012年我国大陆31省相关变量的耦合度,实证检验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耦合机制,考察人口迁移模式的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推动了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人口跨区域流动从过去大规模向东部地区迁移转为向多个增长极迁移;同时,受到人口承载压力的影响,东部地区
期刊
[摘 要]针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和理论。通过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所存在的管理和知识产权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健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法律法规、加强其安全管理和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加大其资源保护力度及资源使用监管力度等建议,以推进此项工作向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据此,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应从单一的信息服
期刊
[摘 要]齐文化变革观的关键是“变”,核心是“创新”。以齐文化历史上的四次社会变革的变革观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分析、研究齐文化变革观所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所蕴含的丰富唯物史观的哲学内涵。研究结果认为,吸取和传承齐文化变革观的思想精华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今山东所面临的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期刊
[摘 要]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是信托法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国内外理论界都存在多种学说且未形成主流观点。目前主要存在物权说、债权说、折中说等不同观点。从物权相关理论以及信托内涵分析,信托受益权具有对抗性、支配性和追及性,并且规定为物权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权益。可以将其纳入用益物权中,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用益物权。  [关键词]信托;受益权;物权;债权;用益物权  [中图分类号]DF52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概论”新版内容涵盖了从毛泽东时期的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到邓小平时期的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再到习近平时期的深刻阐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并体现出长期积淀、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对这三个部分内容进行贯通性研究和深入系统的把握,有助于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曲折探索、开创发展、接续奋斗的历程,坚定中国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海洋能源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在颁布之初就存在着立法目标不清晰、法律条文原则化倾向、配套的可实施的法律制度缺失等主要问题,导致我国的海洋能源利用与法律制度需求不相符合的现状。通过对青岛市的经济以及能源使用状况的分析,检视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认为要促进海洋能源的发展,必须构建以设定和保护产权为主要目的的海洋能源法律制度,即从产权的设立、范围界定、纠纷解决、激励等方面着手研究,以此来进行
期刊
[摘 要]利用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引入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陕西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2个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的市场规模、人口数量、贸易结合度、贸易距离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双边贸易潜力;陕西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贸易结合度及贸易潜力也不尽相同,潜力释放具有明显差异。为进一步提升陕西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可采取如下措施:分类施策
期刊
[摘 要]综合资源观与关系观理论,引入吸收能力中间变量,构建轮胎产业集群创新的资源-关系-吸收能力(Resource-Network-Absorption,RNA)分析模型,以山东省轮胎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回归模型以及结构方程(SEM)分析方法,对集群企业内部资源、网络关系资源与吸收能力三维要素各因子之间,以及各因子与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内部资源、社会资本与知识
期刊
[摘 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产业融合政策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规模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梳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因素,探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提出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农业多功能拓展融合、经营主体主导融合、产业集聚融合等模式,并从普惠
期刊
华丽的銀杏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