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传道授业者,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紧的是传授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
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迅速、内容包罗万象。学校不可能开设所有的课程,教师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个学时之内介绍完所有的课程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对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大学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促动者,应该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不局限于教材与课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但它不能包罗所有内容,而且对于同一门课程而言,不同的书籍侧重点也不同。所以不管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不能抱着教材不放。教师应该针对课程调研大量的参考资料,将课程内容开放化,凡是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相关知识(包括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以及教师的知识等)都作为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去收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开阔视野,架构知识框架,以求能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和拓展。
课堂固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如今各种信息方式发达,因此应该将学习空间开放化,要树立大课堂观,社会、互联网等都可以作为课堂。让学生与学习对象直接接触、感知、领悟、辨别、理解和探究知识。
见得多,自然识得广。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究,知识面扩大了,获取知识的本领也就增强了。
二、加强教学引导
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应该把更多的空间交给学生自己去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一味地讲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问题的分析、处理和解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对于一类问题,甚至所有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比如在讲《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基础专业课时,教师在介绍完C语言的语法特点、语法规范、编译环境后,在介绍程序设计时,应该详细介绍程序的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思想,而不是仅教给学生这个问题用C语言怎么解。这样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才能体会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才能为其他语言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的合理引导,对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实践
学习理论内容的目的是将其用于实践。尤其是计算机学科,实践更是它的主要目的。因此理论知识的合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一)课堂上引用实际应用或者综合实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也有了认识。但此时要重在引导,不宜太精太细,多留时间和想象空间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激发创新的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合理设计实验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加成就感,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仍以C语言为例,为了促进学生的编程能力,可以设计短期任务与长期任务结合的上机内容。比如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课程设计的长期任务,以每章学习内容为短期任务进行实践。从输入/输出语句printf和scanf开始,让学生编写主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若干个空函数形成一个文本型菜单的雏形;学习常用数据类型后,再编写一个验证密码输入的函数;选择结构后,要求编写一个菜单选取函数;循环控制和数组后,要求建立班级课程的成绩输入输出函数;学完结构体类型后,要求使用结构体数组来存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学习链表后,要求利用单链表动态管理学生的成绩;最后在“文件”这一章,要求利用文件操作完成学生成绩管理。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了综合编程能力。
四、不拘泥于老套的考试形式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手段。大多数高校、大多数课程采取的是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场、闭卷考试形式。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确实会下不少苦功去学习。但由于考试形式单一,考卷内容多以概念的掌握、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为主,大多离不开教材规定的内容,甚至有的课程只需要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成绩,这种考试形式很难真正意义上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起不到辅助作用。学生为了追求优秀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应用。因此,应该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比如编程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平时的设计和最后的一个综合应用的设计和相关测试数据以及错误处理为主要考核标准;图形图像应以相应设计为主要考核标准;基础理论的可以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为了达到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多方查证、自己寻找解决办法,从而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问题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促动。
五、总结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以“教”为纲领,以“学”为主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一个引领、促进作用。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授他们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的本领。教师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真正作用,才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发挥自己的能量,优秀地完成教学任务。
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迅速、内容包罗万象。学校不可能开设所有的课程,教师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个学时之内介绍完所有的课程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对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大学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促动者,应该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不局限于教材与课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但它不能包罗所有内容,而且对于同一门课程而言,不同的书籍侧重点也不同。所以不管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不能抱着教材不放。教师应该针对课程调研大量的参考资料,将课程内容开放化,凡是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相关知识(包括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以及教师的知识等)都作为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去收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开阔视野,架构知识框架,以求能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和拓展。
课堂固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如今各种信息方式发达,因此应该将学习空间开放化,要树立大课堂观,社会、互联网等都可以作为课堂。让学生与学习对象直接接触、感知、领悟、辨别、理解和探究知识。
见得多,自然识得广。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究,知识面扩大了,获取知识的本领也就增强了。
二、加强教学引导
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应该把更多的空间交给学生自己去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一味地讲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问题的分析、处理和解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对于一类问题,甚至所有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比如在讲《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基础专业课时,教师在介绍完C语言的语法特点、语法规范、编译环境后,在介绍程序设计时,应该详细介绍程序的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思想,而不是仅教给学生这个问题用C语言怎么解。这样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才能体会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才能为其他语言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的合理引导,对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实践
学习理论内容的目的是将其用于实践。尤其是计算机学科,实践更是它的主要目的。因此理论知识的合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一)课堂上引用实际应用或者综合实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也有了认识。但此时要重在引导,不宜太精太细,多留时间和想象空间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激发创新的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合理设计实验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加成就感,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仍以C语言为例,为了促进学生的编程能力,可以设计短期任务与长期任务结合的上机内容。比如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课程设计的长期任务,以每章学习内容为短期任务进行实践。从输入/输出语句printf和scanf开始,让学生编写主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若干个空函数形成一个文本型菜单的雏形;学习常用数据类型后,再编写一个验证密码输入的函数;选择结构后,要求编写一个菜单选取函数;循环控制和数组后,要求建立班级课程的成绩输入输出函数;学完结构体类型后,要求使用结构体数组来存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学习链表后,要求利用单链表动态管理学生的成绩;最后在“文件”这一章,要求利用文件操作完成学生成绩管理。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了综合编程能力。
四、不拘泥于老套的考试形式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手段。大多数高校、大多数课程采取的是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场、闭卷考试形式。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确实会下不少苦功去学习。但由于考试形式单一,考卷内容多以概念的掌握、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为主,大多离不开教材规定的内容,甚至有的课程只需要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成绩,这种考试形式很难真正意义上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起不到辅助作用。学生为了追求优秀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应用。因此,应该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比如编程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平时的设计和最后的一个综合应用的设计和相关测试数据以及错误处理为主要考核标准;图形图像应以相应设计为主要考核标准;基础理论的可以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为了达到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多方查证、自己寻找解决办法,从而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问题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促动。
五、总结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以“教”为纲领,以“学”为主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一个引领、促进作用。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授他们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的本领。教师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真正作用,才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发挥自己的能量,优秀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