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搜集法对当前河南省的高校就业指导课发展的现状及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可行的高校就业指导课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课普遍存在内容片面、设置单一,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因此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形成学校-学院两级的指导体系,引导课程内容、设置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现状及经验;问题;探索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25-02
一、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经验
1.就业指导课在高校中得到高度重视,已经普遍展开。大部分河南省高校能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大纲,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采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文献调查法对郑州高校学生进行调查,90%以上高校具有专门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网站上对于就业政策、就业招聘信息、就业技巧及准备和就业心理调适等问题有相关介绍,学生可随时浏览。有17.88%的高校学生曾经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就业讲座,有14.78%的高校学生阅读求职方面书籍,有16.09%高校学生参与就业指导方面课程。
2.高校就业指导课逐步开始关注特殊指导对象。女大学生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呈现出特殊的心理特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面临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很多招聘单位或明或暗只录取男生,这让很多女生求职者带有焦虑、抑郁情绪和强烈不公平感,严重的甚至会自我设限,将找不到工作完全归结于性别原因。贫困生也是就业中需要关注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多数贫困生会选择放弃深造直接就业。贫困生常会由于自我要求过高、家庭期望值过大、就业方向更为实际、对自己家庭背景和综合素质缺乏自信等在就业竞争受挫,引起一系列困扰。当前部分河南省高校已经开始关注这两个群体,并进行相关辅导。
3.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课尝试使用校企结合方式。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双赢方式,校企合作包括资源与信息合作、专业开发与教学合作、学校师资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合作、股份合作、科研合作等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选拔人才。对于学生来说,校企合作是一个了解外界社会的重要窗口。从目前情况看,部分河南省高校除了在校老师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外,开始尝试邀请著名企业家走进课堂,从企业方面讲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想进入企业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使学生能够“知己知彼”,更加全面地做好就业准备。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课缺乏将国情省情等就业大环境与学生就业结合的理念。国内高校职业指导课在给学生介绍就业大环境时,最多提到的是“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次贷危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之类的说法,而对于地方历史、地方发展特色,特别是当前经济区域发展形势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介绍较少。以郑州为例,自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郑州作为河南的龙头,承担重要职责。郑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这些区域发展和政策的大背景,将极大促进郑州工业、文化产业等发展,是和河南省内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学生想要从事的行业在哪些地区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趋势,是河南省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给学生详细介绍的。
2.职业指导课课程设置上形式单一,缺乏连续性和普及性。目前河南省内高校职业指导课当前多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述就业“老三篇”:讲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不要挑三拣四、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灌输各种知识和求职经验。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和普及性。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仅仅在大四设置,而且是以学生自主选修的形式进行。选修人数有限,并不能使每个同学都能接受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缺乏循序渐进过程。但也有少数高校已经具有“职业生涯教育要从大一学生入校抓起”的理念。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学院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包括开展讲解就业政策、方法技巧相关讲座,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学生培训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3.职业指导课内容片面,重技巧教育轻选择教育,重就业教育轻创业教育。高校职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多集中于面试准备工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全面的。当代大学生中“90后”比例逐渐增加,他们思想、价值观多元化,常常对于选择会产生矛盾与困惑。自我中心、内心脆弱敏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针对这些特点,当前高校职业指导课在于“如何分析形势做出选择”、以及“与组织的心理契约”方面还有所欠缺。与此同时,就业指导课对于就业教育比较关注,而对于大学生创业关注较少。
三、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发展探索
1.加强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形成学校-学院两级的指导体系。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经验。英国大学的就业中心人员是由一名负责人和三类工作人员构成,分别是职业顾问、信息团队和雇主联络团队,他们共同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我国高校首先可以采用以就业指导中心专职老师 心理咨询中心专职老师 学院辅导员 相关专业课老师的模式为主,根据需要邀请校外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家为辅,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发展。其次,鼓励从业人员考取中国职业规划师相关资格证书,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第三,对于相关从业人员要组织就业指导经验交流主题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同行之间交流。第四,鼓励相关从业人员从事高校职业指导方面调研,为授课搜寻第一手资料。
2.职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多元化发展。针对当前职业指导课内容单一的特点,大力丰富课程内容。首先,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职业指导课可以以模块化方式设计内容。比如职业指导课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模块①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②就业心理建设;③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与就业大环境介绍;④职业能力素质教育。模块①主要引导大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以及职业倾向;模块②包括就业心理调适、就业观念转变、职业责任感与心理契约;模块③包括国家扶持毕业生政策、创业政策、就业相关手续办理、国情、省情、专业发展趋势;模块④包括专业学习、求职技巧与礼仪。其次,将四个模块内容分解各个章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学习不同的课程,最终形成课程体系。
3.职业指导课课程形式设置上多元化发展。课堂形式打破传统单一讲授的形式,向实践性多元化课堂迈进。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接受职业教育,到团队体验式培训。首先,可以采用5~10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就一个主题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或者共同完成一系列任务,如面试中会使用到的文本框测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前了解求职面试的形式。其次,可以采用对口实习基地实地考察见习方式,使学生提前接触到工作环境,并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第三,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计大学生创业就业项目,并参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大学生就业项目推介会,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琳娜.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程波.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3]李文明.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8).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现状及经验;问题;探索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25-02
一、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经验
1.就业指导课在高校中得到高度重视,已经普遍展开。大部分河南省高校能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大纲,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采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文献调查法对郑州高校学生进行调查,90%以上高校具有专门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网站上对于就业政策、就业招聘信息、就业技巧及准备和就业心理调适等问题有相关介绍,学生可随时浏览。有17.88%的高校学生曾经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就业讲座,有14.78%的高校学生阅读求职方面书籍,有16.09%高校学生参与就业指导方面课程。
2.高校就业指导课逐步开始关注特殊指导对象。女大学生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呈现出特殊的心理特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面临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很多招聘单位或明或暗只录取男生,这让很多女生求职者带有焦虑、抑郁情绪和强烈不公平感,严重的甚至会自我设限,将找不到工作完全归结于性别原因。贫困生也是就业中需要关注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多数贫困生会选择放弃深造直接就业。贫困生常会由于自我要求过高、家庭期望值过大、就业方向更为实际、对自己家庭背景和综合素质缺乏自信等在就业竞争受挫,引起一系列困扰。当前部分河南省高校已经开始关注这两个群体,并进行相关辅导。
3.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课尝试使用校企结合方式。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双赢方式,校企合作包括资源与信息合作、专业开发与教学合作、学校师资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合作、股份合作、科研合作等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选拔人才。对于学生来说,校企合作是一个了解外界社会的重要窗口。从目前情况看,部分河南省高校除了在校老师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外,开始尝试邀请著名企业家走进课堂,从企业方面讲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想进入企业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使学生能够“知己知彼”,更加全面地做好就业准备。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课缺乏将国情省情等就业大环境与学生就业结合的理念。国内高校职业指导课在给学生介绍就业大环境时,最多提到的是“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次贷危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之类的说法,而对于地方历史、地方发展特色,特别是当前经济区域发展形势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介绍较少。以郑州为例,自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郑州作为河南的龙头,承担重要职责。郑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这些区域发展和政策的大背景,将极大促进郑州工业、文化产业等发展,是和河南省内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学生想要从事的行业在哪些地区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趋势,是河南省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给学生详细介绍的。
2.职业指导课课程设置上形式单一,缺乏连续性和普及性。目前河南省内高校职业指导课当前多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述就业“老三篇”:讲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不要挑三拣四、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灌输各种知识和求职经验。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和普及性。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仅仅在大四设置,而且是以学生自主选修的形式进行。选修人数有限,并不能使每个同学都能接受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缺乏循序渐进过程。但也有少数高校已经具有“职业生涯教育要从大一学生入校抓起”的理念。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学院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包括开展讲解就业政策、方法技巧相关讲座,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学生培训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3.职业指导课内容片面,重技巧教育轻选择教育,重就业教育轻创业教育。高校职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多集中于面试准备工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全面的。当代大学生中“90后”比例逐渐增加,他们思想、价值观多元化,常常对于选择会产生矛盾与困惑。自我中心、内心脆弱敏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针对这些特点,当前高校职业指导课在于“如何分析形势做出选择”、以及“与组织的心理契约”方面还有所欠缺。与此同时,就业指导课对于就业教育比较关注,而对于大学生创业关注较少。
三、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发展探索
1.加强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形成学校-学院两级的指导体系。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经验。英国大学的就业中心人员是由一名负责人和三类工作人员构成,分别是职业顾问、信息团队和雇主联络团队,他们共同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我国高校首先可以采用以就业指导中心专职老师 心理咨询中心专职老师 学院辅导员 相关专业课老师的模式为主,根据需要邀请校外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家为辅,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发展。其次,鼓励从业人员考取中国职业规划师相关资格证书,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第三,对于相关从业人员要组织就业指导经验交流主题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同行之间交流。第四,鼓励相关从业人员从事高校职业指导方面调研,为授课搜寻第一手资料。
2.职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多元化发展。针对当前职业指导课内容单一的特点,大力丰富课程内容。首先,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职业指导课可以以模块化方式设计内容。比如职业指导课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模块①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②就业心理建设;③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与就业大环境介绍;④职业能力素质教育。模块①主要引导大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以及职业倾向;模块②包括就业心理调适、就业观念转变、职业责任感与心理契约;模块③包括国家扶持毕业生政策、创业政策、就业相关手续办理、国情、省情、专业发展趋势;模块④包括专业学习、求职技巧与礼仪。其次,将四个模块内容分解各个章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学习不同的课程,最终形成课程体系。
3.职业指导课课程形式设置上多元化发展。课堂形式打破传统单一讲授的形式,向实践性多元化课堂迈进。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接受职业教育,到团队体验式培训。首先,可以采用5~10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就一个主题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或者共同完成一系列任务,如面试中会使用到的文本框测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前了解求职面试的形式。其次,可以采用对口实习基地实地考察见习方式,使学生提前接触到工作环境,并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第三,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计大学生创业就业项目,并参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大学生就业项目推介会,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琳娜.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程波.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3]李文明.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