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其精神传递

来源 :高教发展与评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hen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宿学院最早出现于12世纪末的巴黎大学,最初是为接受贫穷学生而创建的.寄宿学院作为大学的分支机构,经历了形式推广和功能拓展阶段、独立教学机构阶段以及多样化改革阶段.寄宿学院的建筑布局、组织形式、教学和管理方式为后继大学所效仿,其“学院自治”的治理理念、既合作又竞争的社群文化以及其“苦修”精神也得以传递并保留至今.作为学院文化的精髓,寄宿学院的精神在延续古老文化和传统的同时坚守了大学的组织特性,并在与时代和环境的融合中形成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特征的学院文化,推动了大学的改革和发展.
其他文献
大学校院评鉴的受益者是多方面的,其核心受益者乃学生.2012年,台湾大学校院系所评鉴进入5年一轮的第二周期,其评鉴由教学导向转为学习导向,其目的在于评估学生的核心能力,确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INQAAHE)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性组织,它对推进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
基于认知视角对高校声誉的形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将高校声誉视为由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组成的一种态度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用于高校声誉评价要素的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为高校制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支持下,由康斯坦茨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大学生学习经验调查项目。该项目每2-3年完成一次大学生学习经验的问卷调查,以
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反思,结合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新资助政策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是一个集经济解困、思想引导、心理援助和能力发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教育资助体系
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光华大学在二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出显著的育人功能,培养出一大批卓越人才。光华经验表明:办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诞生过程看,我国高等教育决策模式出现了明显转向:在权力配置上,从集权模式向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模式转向;在目标指向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