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相应的对策和技巧。
一、多角度提问
新颖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极大,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提问。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重复式:在他人回答正确后,把问题原封不动提问不会回答的学生。这种方式可起到强调知识点和警戒学生的作用。
2.简化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后再提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如:某质点沿半径为1m的圆周匀速运动1周,所用时间为5s,则平均速度是多少?可把问题简化为:“转1周的位移是多少?时间是多少?”
3.总分式:是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各个小问题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学生易于思考,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提问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对回答问题的惧怕心理。如“三个共点力分别为2N、3N、4N,则他们的合力的最小值为N,可分解为两个小题(1)2N、3N的合力范围是N. (2)2N、3N的合力能与4N的力平衡吗?(3)2N、3N、4N的合力能等于零吗?
二、精问、巧问、浅问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精妙提问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问题形式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富,能充分体现本质特征;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要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同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适学生的课堂心理,激励学生走向探究之路,在思维不断“碰壁”和“激荡”中,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张扬个性,唤起创新的欲望。
巧问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需要转换角度才能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与“遗”字的含义,也没有直接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释解,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这样,通过巧妙提问,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产生了“错综见义,曲折生姿”的功效。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思维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如物理课堂中的提问:“汽车刹车,已知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3s内的位移?”有经验的教师估计学生回答此题有困难,就变通为:“车停下来的时间是多少?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最后车的位移是多少?”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回答。
三、提问要面向大多数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每堂课的主旨。有的教师提问,偏重于几个学生,多数学生干瞪眼。笔者听过一堂课,一个学生竟被提问六次。这样做的结果: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不利于组织教学。俗话说闲则生非,学生不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必然要干课堂上禁止的事,比如闲聊、做小动作、看课外书,从而影响授课效果。
四、提问要预设,答案要生成
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保证课堂的连贯性和高效性,很多教师对问题的答案也做了预设,在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向所谓的标准答案靠近。而高中语文课堂中对文学作品欣赏,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多元的答案,因为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文学作品因有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不要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应让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这就是所谓问题要精心设计,但答案要随堂生成。
五、提问时教师须认真听,及时评判正误
学生由于自己的阅历和思维能力的局限,回答问题时难免出现偏颇甚至错误,这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听,耐心地听,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并加以点拨和评判。要让学生可以从你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老师对我说的很在乎,我说的一切很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多角度提问
新颖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极大,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提问。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重复式:在他人回答正确后,把问题原封不动提问不会回答的学生。这种方式可起到强调知识点和警戒学生的作用。
2.简化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后再提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如:某质点沿半径为1m的圆周匀速运动1周,所用时间为5s,则平均速度是多少?可把问题简化为:“转1周的位移是多少?时间是多少?”
3.总分式:是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各个小问题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学生易于思考,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提问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对回答问题的惧怕心理。如“三个共点力分别为2N、3N、4N,则他们的合力的最小值为N,可分解为两个小题(1)2N、3N的合力范围是N. (2)2N、3N的合力能与4N的力平衡吗?(3)2N、3N、4N的合力能等于零吗?
二、精问、巧问、浅问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精妙提问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问题形式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富,能充分体现本质特征;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要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同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适学生的课堂心理,激励学生走向探究之路,在思维不断“碰壁”和“激荡”中,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张扬个性,唤起创新的欲望。
巧问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需要转换角度才能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与“遗”字的含义,也没有直接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释解,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这样,通过巧妙提问,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产生了“错综见义,曲折生姿”的功效。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思维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如物理课堂中的提问:“汽车刹车,已知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3s内的位移?”有经验的教师估计学生回答此题有困难,就变通为:“车停下来的时间是多少?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最后车的位移是多少?”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回答。
三、提问要面向大多数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每堂课的主旨。有的教师提问,偏重于几个学生,多数学生干瞪眼。笔者听过一堂课,一个学生竟被提问六次。这样做的结果: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不利于组织教学。俗话说闲则生非,学生不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必然要干课堂上禁止的事,比如闲聊、做小动作、看课外书,从而影响授课效果。
四、提问要预设,答案要生成
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保证课堂的连贯性和高效性,很多教师对问题的答案也做了预设,在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向所谓的标准答案靠近。而高中语文课堂中对文学作品欣赏,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多元的答案,因为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文学作品因有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不要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应让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这就是所谓问题要精心设计,但答案要随堂生成。
五、提问时教师须认真听,及时评判正误
学生由于自己的阅历和思维能力的局限,回答问题时难免出现偏颇甚至错误,这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听,耐心地听,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并加以点拨和评判。要让学生可以从你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老师对我说的很在乎,我说的一切很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