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美的情操,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教材中好的诗词、好的文章都是教师进行美育的好材料。下面就语文课如何渗透美育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语言美是每一篇优秀作品的共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存在于每首诗词,每则寓言、童话,每篇记叙文、散文、说明文之中。语言美的形式主要有:
1.语言的整齐美。它是指文章作品的行文中,用组织匀称的整句,给读者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造成的一种特殊的美感。句子常运用对偶、排比、铺排、反复等修辞手法,形式整齐,声音和谐,富有表现力和节奏感。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一连串的排比、比喻、把漓江水美“甲天下”体现于“静”、“清”、“绿”三个方面,句式整齐匀称,读来琅琅上口,给人以诗情画意、和谐动人的美感。
2.语言的抑扬美。它主要指诗词、散文等文体,在语言上做到声调协调,平仄相同,从而产生一种节奏鲜明、起落顿挫的音调美感。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带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教学时,让学生品读词句的收尾:“紫”“舞”“阳”“苍”“急”“壁”“山”“看”——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声调和谐,平仄相宜相间,学生朗读吟诵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从而体会到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回环美。在韵文里,韵脚的使用使字音跌宕往复,同声相应,造成一种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它不仅体现在教材中的诗词中,而且一些谚语、格言、警句、唱词等也具有和谐韵味。现时,双声叠韵也是一种回环美,它往往从对仗中显示出来,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双声对双声,让学生读起来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从而体会语言的回环美。
4.语言的参差美。主要体现在文章句子长短交替、整合,给学生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和美感。如第六册语文教材中的《美丽的南沙群岛》片断:“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句子长短参差不一,彼此交织在一起,却错落有致,相得益彰,耐人品味。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认识、体味出语言的参差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读诵、引导、比较、思索、联想、表现等途径,善于发掘,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内涵深刻以及表现形式异彩纷呈,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言感染力,接受美的熏陶,并且要进一步让学生在习作中力求语言的美化。这些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体验文章的意境美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境界和情调。王国维在论述“元剧之文章”时讲:“其文章之妙,亦一言明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宋元戏曲史》)意境的创设有两种途径:一是推情及物,如杜甫《春望》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触景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与“境”之间,“意犹帅也”!如,同是“夕阳”,在李商隐笔下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显得是多么的冷漠萧疏呀!而在叶剑英眼里却是“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是多么的开阔明朗呀!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如此之美妙!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文章的意境美呢?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课文《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描写皮鞋匠聆听着贝多芬的演奏所产生的联想就是一个训练学生意境美的很好的教材。我是这样教学些片断的
1.“读中品美”。侧重指导朗读的语气,情感的升华。“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随着乐感的增强,朗读的语调徐缓抒情——逐渐加强、升高——高昂、激越。通过朗读领悟《月光曲》的内容。
2.“赏中悟美”。我让学生边听配乐录音范读,边看幻灯片(表现《月光曲》内容的三幅图),要求学生完全进入剧中角色状态,把自己当作是皮鞋匠,更深入地领会作者借皮鞋匠的联想所表现出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内容及境界、情调。情景交融,扣人心弦,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切身欣赏、感受片断中美的意境。
3.“写中渗美”。画面美好的意境,已经唤起了学生的美感,引发了学生的联想,此时让学生进行一次练笔,围绕《月光下的大海》写一段话:面对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三幅画面吗?学生写完后进行评议,发展了思维,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
三.追寻文章的形象美
在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教育学生,端正其品行,塑造其美的自身形象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这些典型的人物中,有聪明机灵的司马光,刻苦学画的王冕;有机智勇敢的王二小、沉香、哪吒……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识大体、顾大局的蔺相如和勇于改过的老将廉颇;有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甘于吃苦、乐开奉献的人民公仆孔繁森;也有爱兵如子的彭德怀将军;有忍辱负重的越王勾践,也有善施教化、充满智慧的孔子……这诸多高大的形象,高尚的品格,金子般的美好心灵,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楷模,并且使他们有了衡量“美”的标杆。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材,善于挖掘“美”的题材,抓典型、树形象,找差距,起到“淘金——导行”,“炼金——正行”的育人作用,使学生在“学”中发现美,从而明理、冶情、立志、成才,在生活中塑造美、表现美,敢于吃苦耐劳,勇于弘扬正气,高唱爱国的主旋律。教师要用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认识真、善、美,明辨假、不断改进丑,以免其在对待美的问题上以美为丑,以丑为美。就如蔡元培所说的“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深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得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四.领略文章的自然美
大自然里有着无穷无尽的让人心旷神怡的美。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器一皿,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反映自然美的课文俯拾皆是,教学这一类课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审美的过程中,要如“导游”一般胸有成竹地准确点拨,集中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想象力。教学时应着重抓住“入画——入文——入情”三个环节来进行。有位教师这样教看图学文《长城》:
1.入画。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按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课文两幅图,了解图意(出示幻灯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看图回答:(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2)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4)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而后,让学生合上课本想想,谈谈图景,再现长城的美景。
2.入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长城的雄壮美。在此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入图文中理解长城的特点,理解长城的位置和构造,并且让学生指点图上的垛子、射口、望口,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披文入情。教师要巧拨学生体会作者写文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体会文章的情感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章展开想象,领会当时的条件下修筑长城的艰难,体会长城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通过教学,学生透过图文,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不仅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而且激发了学生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揭示文章的主题美
主题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统帅。笔者从美感的角度把文章的主题归纳为“高尚美”和“丑陋美”两大类型。
“高尚美”型的主题,其文章都是作者从正面的立场,用肯定的态度来颂扬真、善、美的,它具有鲜明、典型、形象的特征。如教材里的《虎门销烟》《海伦凯勒》《艾滋病小斗士》《公仪修拒收礼物》等课文,都是通过作者直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来讴歌人物的崇高品格表现中心。教学时,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可让学生直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主题中接受美的熏陶。
“丑陋美”主题的文章,作者多选择反面的体材,用否定的态度来揭示假、恶、丑某些人物的形象,或某些事物的本质,从而反衬出其对立的美。如教材中《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作为和林冲性格迥异的洪教头,作者深知这位绿叶的分量,所以也不惜笔墨。“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看样子就来者不善。他的气急败坏、蛮横无礼更衬托出了林冲的武艺高强、谦虚谨慎、胸怀宽广。这类文章具有很强的震慑力。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社会背景的介绍,情境的创设和气氛的渲染善于“点睛琢美”,通过揭示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丑陋”之中发掘美,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丑中探美”,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
语文教学内容中存在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这些因素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审美素质的影响作用,选择有利于美育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教学内容之美,教师讲解之美,学习过程之美,并在这美的教学情境中去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美。
汪雪迪,教师,现居江苏沛县。
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语言美是每一篇优秀作品的共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存在于每首诗词,每则寓言、童话,每篇记叙文、散文、说明文之中。语言美的形式主要有:
1.语言的整齐美。它是指文章作品的行文中,用组织匀称的整句,给读者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造成的一种特殊的美感。句子常运用对偶、排比、铺排、反复等修辞手法,形式整齐,声音和谐,富有表现力和节奏感。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一连串的排比、比喻、把漓江水美“甲天下”体现于“静”、“清”、“绿”三个方面,句式整齐匀称,读来琅琅上口,给人以诗情画意、和谐动人的美感。
2.语言的抑扬美。它主要指诗词、散文等文体,在语言上做到声调协调,平仄相同,从而产生一种节奏鲜明、起落顿挫的音调美感。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带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教学时,让学生品读词句的收尾:“紫”“舞”“阳”“苍”“急”“壁”“山”“看”——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声调和谐,平仄相宜相间,学生朗读吟诵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从而体会到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回环美。在韵文里,韵脚的使用使字音跌宕往复,同声相应,造成一种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它不仅体现在教材中的诗词中,而且一些谚语、格言、警句、唱词等也具有和谐韵味。现时,双声叠韵也是一种回环美,它往往从对仗中显示出来,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双声对双声,让学生读起来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从而体会语言的回环美。
4.语言的参差美。主要体现在文章句子长短交替、整合,给学生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和美感。如第六册语文教材中的《美丽的南沙群岛》片断:“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句子长短参差不一,彼此交织在一起,却错落有致,相得益彰,耐人品味。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认识、体味出语言的参差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读诵、引导、比较、思索、联想、表现等途径,善于发掘,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内涵深刻以及表现形式异彩纷呈,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言感染力,接受美的熏陶,并且要进一步让学生在习作中力求语言的美化。这些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体验文章的意境美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境界和情调。王国维在论述“元剧之文章”时讲:“其文章之妙,亦一言明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宋元戏曲史》)意境的创设有两种途径:一是推情及物,如杜甫《春望》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触景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与“境”之间,“意犹帅也”!如,同是“夕阳”,在李商隐笔下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显得是多么的冷漠萧疏呀!而在叶剑英眼里却是“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是多么的开阔明朗呀!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如此之美妙!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文章的意境美呢?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课文《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描写皮鞋匠聆听着贝多芬的演奏所产生的联想就是一个训练学生意境美的很好的教材。我是这样教学些片断的
1.“读中品美”。侧重指导朗读的语气,情感的升华。“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随着乐感的增强,朗读的语调徐缓抒情——逐渐加强、升高——高昂、激越。通过朗读领悟《月光曲》的内容。
2.“赏中悟美”。我让学生边听配乐录音范读,边看幻灯片(表现《月光曲》内容的三幅图),要求学生完全进入剧中角色状态,把自己当作是皮鞋匠,更深入地领会作者借皮鞋匠的联想所表现出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内容及境界、情调。情景交融,扣人心弦,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切身欣赏、感受片断中美的意境。
3.“写中渗美”。画面美好的意境,已经唤起了学生的美感,引发了学生的联想,此时让学生进行一次练笔,围绕《月光下的大海》写一段话:面对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三幅画面吗?学生写完后进行评议,发展了思维,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
三.追寻文章的形象美
在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教育学生,端正其品行,塑造其美的自身形象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这些典型的人物中,有聪明机灵的司马光,刻苦学画的王冕;有机智勇敢的王二小、沉香、哪吒……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识大体、顾大局的蔺相如和勇于改过的老将廉颇;有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甘于吃苦、乐开奉献的人民公仆孔繁森;也有爱兵如子的彭德怀将军;有忍辱负重的越王勾践,也有善施教化、充满智慧的孔子……这诸多高大的形象,高尚的品格,金子般的美好心灵,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楷模,并且使他们有了衡量“美”的标杆。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材,善于挖掘“美”的题材,抓典型、树形象,找差距,起到“淘金——导行”,“炼金——正行”的育人作用,使学生在“学”中发现美,从而明理、冶情、立志、成才,在生活中塑造美、表现美,敢于吃苦耐劳,勇于弘扬正气,高唱爱国的主旋律。教师要用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认识真、善、美,明辨假、不断改进丑,以免其在对待美的问题上以美为丑,以丑为美。就如蔡元培所说的“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深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得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四.领略文章的自然美
大自然里有着无穷无尽的让人心旷神怡的美。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器一皿,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反映自然美的课文俯拾皆是,教学这一类课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审美的过程中,要如“导游”一般胸有成竹地准确点拨,集中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想象力。教学时应着重抓住“入画——入文——入情”三个环节来进行。有位教师这样教看图学文《长城》:
1.入画。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按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课文两幅图,了解图意(出示幻灯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看图回答:(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2)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4)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而后,让学生合上课本想想,谈谈图景,再现长城的美景。
2.入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长城的雄壮美。在此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入图文中理解长城的特点,理解长城的位置和构造,并且让学生指点图上的垛子、射口、望口,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披文入情。教师要巧拨学生体会作者写文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体会文章的情感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章展开想象,领会当时的条件下修筑长城的艰难,体会长城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通过教学,学生透过图文,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不仅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而且激发了学生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揭示文章的主题美
主题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统帅。笔者从美感的角度把文章的主题归纳为“高尚美”和“丑陋美”两大类型。
“高尚美”型的主题,其文章都是作者从正面的立场,用肯定的态度来颂扬真、善、美的,它具有鲜明、典型、形象的特征。如教材里的《虎门销烟》《海伦凯勒》《艾滋病小斗士》《公仪修拒收礼物》等课文,都是通过作者直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来讴歌人物的崇高品格表现中心。教学时,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可让学生直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主题中接受美的熏陶。
“丑陋美”主题的文章,作者多选择反面的体材,用否定的态度来揭示假、恶、丑某些人物的形象,或某些事物的本质,从而反衬出其对立的美。如教材中《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作为和林冲性格迥异的洪教头,作者深知这位绿叶的分量,所以也不惜笔墨。“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看样子就来者不善。他的气急败坏、蛮横无礼更衬托出了林冲的武艺高强、谦虚谨慎、胸怀宽广。这类文章具有很强的震慑力。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社会背景的介绍,情境的创设和气氛的渲染善于“点睛琢美”,通过揭示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丑陋”之中发掘美,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丑中探美”,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
语文教学内容中存在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这些因素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审美素质的影响作用,选择有利于美育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教学内容之美,教师讲解之美,学习过程之美,并在这美的教学情境中去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美。
汪雪迪,教师,现居江苏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