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它是联系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间的桥梁学科。药理学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涉及范围广,学生普遍认为药理学知识枯燥难学、难理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巧妙地设计导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 导课 策略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科目特点、授课对象等因素,设计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引导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巧妙的导课,能在上课之初短短几分钟内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巧妙的设计每一章节内容的导课,是教师值得重视的问题。
课堂导课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导课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哪些导课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呢?下面介绍几种药理学课堂教学的导课策略。
一、案例导入法
列举一个与某章节内容相关的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本章节内容,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興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带着这些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寻找答案,从而通过案例记住某种药物的特点。比如讲授利尿药时,首先展示病例:某某,女,在校大学生,22岁,瘦弱,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尿少。然后,提出问题: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一般发生在老年或肥胖的人身上,为什么还会发生在一个年轻、消瘦的女大学生身上呢?通过病例导入可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利尿药奠定基础,然后进入利尿药这一章节的学习。讲到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及糖、脂代谢异常的不良反应时,再提起案例,让学生解答。原因是因为女大学生为了减肥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减肥,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解答案例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视频或图像导入法
通过视频或图像的形式,从图像、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学或导课过程中插入视频或形象的图片大有裨益。比如,讲授抗心绞痛药时,插入一段电视剧中剪切的视频:由于情绪激动,男主角表情痛苦,面色苍白,手紧按着心前区,吃力的从包里找出一瓶棕色的瓶子,舌下含服药物后症状逐渐得以缓解。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心前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心绞痛,那么男主角服用的是什么药物呢?为什么是舌下含服,而不是用水送服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学习抗心绞痛药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寻找答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新的章节内容的学习。同时,恰当的使用图片或动画效果也能让PPT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介绍抗菌药概论时,我们可以把抗菌药用武器的图片代替,把抗菌药比喻成人类对付微生物的“武器”;微生物用“敌人”的图片表示,把微生物比作“敌人”。“敌人”很狡猾能够通过各种作用机制产生抗药性,而为了战胜敌人,人类也不断的通过各种方法让“武器”更新换代。这样导入抗菌药抑菌或杀菌机制和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学习,形象生动。
三、药物研发史导入法
通过代表药物的研发史导入新章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对新研发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能让学生对该药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介绍解热镇痛抗炎药时,我们可以通过追溯阿司匹林古老的历史来导课:古苏美尔人用柳叶治疗关节炎;古埃及人用柳树消炎镇痛;古希腊医师用柳叶煎茶来减轻妇女分娩之痛。在中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本草纲目》中记载:柳叶煎之,可疗心腹内血、止痛,治疥疮;柳枝和根皮,煮酒,漱齿痛,煎服制黄疸白浊;柳絮止血、治湿痺,四肢挛急。1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成功地从柳树皮中分离提纯出活性成分水杨苷。因其有酸味,故称之为水杨酸。1852年,Charles Gerhart教授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水杨酸。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为解其父亲风湿病之苦,合成了沿用至今的阿司匹林。1899年开始,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阿司匹林。以时间为线索介绍阿司匹林的研发史,让学生对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有了初步的印象,从而引发进一步深入了解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用途的兴趣。
四、比较导入法
不同的药物也有其相似之处,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熟悉的知识点引入新的知识点,通过比较学习,既能复习旧的知识,又能引起学生对新章节的兴趣。如讲到镇痛药的时候,可以提问:既往学过的哪种药物具有镇痛的作用?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解热镇痛抗炎药,麻醉药这部分知识的复习,然后比较解热镇痛抗炎药、麻醉药、镇痛药之间镇痛作用的差别,从而引出镇痛药这一部分知识的介绍,比较导入法能起到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五、实物导入法
在课堂中介绍的药物都是抽象的,学生看不到摸不着。若是把药品实物带进课堂展示,同时让学生阅读药物说明书,从而导入该药物的学习。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让学生对书本上的药物有了感官认识。如在讲授各类抗生素时,把各种类型抗生素的部分代表药“引进”课堂,让学生观察药物包装,熟悉药物名称,传阅药物说明书。不仅能吸引学生对这些药物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用药知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和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
除此之外,结合实验导入法、设疑置悬法、广告导入法等多种形式的导课,能让药理学教学在上课起始的几分钟内精彩纷呈,吸引学生的眼球。
总之,多种形式的药理学课堂导入方法,能为药理学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导课要简洁明了,避免繁琐,力求在简短的几分钟之内结束导课,进入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其次,导课的内容要紧扣主题,与教学大纲密切相关;最后,要注意合理的应用多种形式的导课,使每个章节的导课新颖、生动、有趣味。药理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创造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
参考文献:
[1]石京山,杨俭.药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房志雄.阿司匹林的百年传奇与疑云[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7):56.
[3]张跃伟.刍议药理学课堂教学的导课方法[J].医学信息,2010,(12):4713.
[4]金英华.浅谈药理学教学的导课艺术[J].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716.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 导课 策略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科目特点、授课对象等因素,设计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引导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巧妙的导课,能在上课之初短短几分钟内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巧妙的设计每一章节内容的导课,是教师值得重视的问题。
课堂导课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导课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哪些导课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呢?下面介绍几种药理学课堂教学的导课策略。
一、案例导入法
列举一个与某章节内容相关的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本章节内容,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興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带着这些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寻找答案,从而通过案例记住某种药物的特点。比如讲授利尿药时,首先展示病例:某某,女,在校大学生,22岁,瘦弱,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尿少。然后,提出问题: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一般发生在老年或肥胖的人身上,为什么还会发生在一个年轻、消瘦的女大学生身上呢?通过病例导入可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利尿药奠定基础,然后进入利尿药这一章节的学习。讲到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及糖、脂代谢异常的不良反应时,再提起案例,让学生解答。原因是因为女大学生为了减肥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减肥,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解答案例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视频或图像导入法
通过视频或图像的形式,从图像、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学或导课过程中插入视频或形象的图片大有裨益。比如,讲授抗心绞痛药时,插入一段电视剧中剪切的视频:由于情绪激动,男主角表情痛苦,面色苍白,手紧按着心前区,吃力的从包里找出一瓶棕色的瓶子,舌下含服药物后症状逐渐得以缓解。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心前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心绞痛,那么男主角服用的是什么药物呢?为什么是舌下含服,而不是用水送服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学习抗心绞痛药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寻找答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新的章节内容的学习。同时,恰当的使用图片或动画效果也能让PPT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介绍抗菌药概论时,我们可以把抗菌药用武器的图片代替,把抗菌药比喻成人类对付微生物的“武器”;微生物用“敌人”的图片表示,把微生物比作“敌人”。“敌人”很狡猾能够通过各种作用机制产生抗药性,而为了战胜敌人,人类也不断的通过各种方法让“武器”更新换代。这样导入抗菌药抑菌或杀菌机制和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学习,形象生动。
三、药物研发史导入法
通过代表药物的研发史导入新章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对新研发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能让学生对该药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介绍解热镇痛抗炎药时,我们可以通过追溯阿司匹林古老的历史来导课:古苏美尔人用柳叶治疗关节炎;古埃及人用柳树消炎镇痛;古希腊医师用柳叶煎茶来减轻妇女分娩之痛。在中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本草纲目》中记载:柳叶煎之,可疗心腹内血、止痛,治疥疮;柳枝和根皮,煮酒,漱齿痛,煎服制黄疸白浊;柳絮止血、治湿痺,四肢挛急。1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成功地从柳树皮中分离提纯出活性成分水杨苷。因其有酸味,故称之为水杨酸。1852年,Charles Gerhart教授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水杨酸。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为解其父亲风湿病之苦,合成了沿用至今的阿司匹林。1899年开始,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阿司匹林。以时间为线索介绍阿司匹林的研发史,让学生对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有了初步的印象,从而引发进一步深入了解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用途的兴趣。
四、比较导入法
不同的药物也有其相似之处,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熟悉的知识点引入新的知识点,通过比较学习,既能复习旧的知识,又能引起学生对新章节的兴趣。如讲到镇痛药的时候,可以提问:既往学过的哪种药物具有镇痛的作用?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解热镇痛抗炎药,麻醉药这部分知识的复习,然后比较解热镇痛抗炎药、麻醉药、镇痛药之间镇痛作用的差别,从而引出镇痛药这一部分知识的介绍,比较导入法能起到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五、实物导入法
在课堂中介绍的药物都是抽象的,学生看不到摸不着。若是把药品实物带进课堂展示,同时让学生阅读药物说明书,从而导入该药物的学习。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让学生对书本上的药物有了感官认识。如在讲授各类抗生素时,把各种类型抗生素的部分代表药“引进”课堂,让学生观察药物包装,熟悉药物名称,传阅药物说明书。不仅能吸引学生对这些药物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用药知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和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
除此之外,结合实验导入法、设疑置悬法、广告导入法等多种形式的导课,能让药理学教学在上课起始的几分钟内精彩纷呈,吸引学生的眼球。
总之,多种形式的药理学课堂导入方法,能为药理学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导课要简洁明了,避免繁琐,力求在简短的几分钟之内结束导课,进入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其次,导课的内容要紧扣主题,与教学大纲密切相关;最后,要注意合理的应用多种形式的导课,使每个章节的导课新颖、生动、有趣味。药理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创造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
参考文献:
[1]石京山,杨俭.药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房志雄.阿司匹林的百年传奇与疑云[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7):56.
[3]张跃伟.刍议药理学课堂教学的导课方法[J].医学信息,2010,(12):4713.
[4]金英华.浅谈药理学教学的导课艺术[J].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