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3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向世人展现了我们新的国家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际社会对我们的偏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民工作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出青春和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种种阻碍。在体育健身方面:一方面,农民工由于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体育健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城市中大量的体育设施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体育健身现状和当下城市体育设施经营运作模式,并基于城市中体育设施运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体育设施运作模式的转型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更为广大农民工更多的参与到日常体育活动之中提供了可能,最终为农民工顺利的融入到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体育设施农民工运作模式
一、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总量不断提升,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被现代的工业文明所代替,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普遍剩余,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据报道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总量为1.5亿人。农民工大量的涌入城市绝不仅仅是空间和位置的变动,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农民工要面临着由心理到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如何更好、更快的调整、改变和适应城市生活是当今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议题。另一方面,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很好的外交媒介成功的应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之中。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过程中不但让我们看到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际社会对我们的偏见。然而着眼于国内,体育在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合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所存在的巨大的潜能却鲜有关注。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譬如:社会适应能力弱、收入和消费水平低、工作时间长等。而这些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进程和体育健身诉求。
公共体育设施是我国实现公共体育事业的基础性、资源性的条件。近些年来由于各个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不论从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建成后的体育设施除了承担大型赛事或运动员训练之外时常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一方面是体育设施的大量闲置,而另一方面又是农民工基本体育诉求得不到满足。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需要以农民工体育消费特点为切入点,以体育场馆的运作模式改革为着眼点,着力解决好体育设施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最终为农民工的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融合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在对公共体育设施研究方面盛菊霞认为公共体育设施的经营和运作是场馆、组织、经营、技术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发现公共体育设施的运作模态,而通过这个“公共模态”我们可解决农民工体育在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认同、参与、推进等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全面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推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基本的收入、消费结构和体育发展现状,同时研究了城市中体育设施的利用和经营模式,并以加速农民工社会融合为目的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城市体育设施的经营模式来使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最终使公共体育场馆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供给、提升服务品质,从而让农民工获得更好、更多的健身和娱乐空间。
二、 农民工体育健身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农民工这类特殊群体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的关注。据调查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16岁-30岁的占到61.6%,而这个年龄段正值青壮年是正需要体育锻炼的年龄,因此如何开发这个群体的体育文化资源并使体育成为他们社会融入的良好动力,是当今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由于农民工这个模糊的身份,使得他们的体育权益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而得不到良好的保障。以下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的体育消费结构。
在体育消费方面,王贤峰分析了农民工体育消费水平和结构:农民工中参与体育消费的占总数的39.5%,其中年平均消费1元-100元的占78.7%,消费100元-150元的占15.2%,消费150元以上的仅占6.1%。由上面数据可以得出在经济层面上农民工参与体育消费的热情不高,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不消费或少消费的层次上。而在参与体育消费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只能接受较低的消费水平,一般在150元以下。而在体育消费结构上以实物性消费(购买运动服装或运动器械)为主,大约占到总量的78.3%,参与性消费占到16.2%(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彩票),其余的消费仅仅占到5.5%,这说明农民体育消费结构绝大多数还处于单纯的物质消费,而对于诸如场馆器材租赁使用费用的消费还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工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差所造成的,农民工的收入绝大多数是用于基本的生存类消费而对于体育娱乐这类发展类消费在他们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
此外农民工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体育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受到人们文化意识、教育意识、经济意识、消费意识的影响,是人们对体育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活动等思想观念的体系,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由于自身文化程度、社会阅历等影响缺乏对体育健身的良好认知,许多人认为繁重的体能劳动就能代替日常的体育锻炼,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必要锻炼;另外农民工工作时间长、闲暇时间少,工作不稳定也是制约农民工体育运动发展的瓶颈。
三、 国内体育场馆所面临的问题
(一) 经费问题
体育场所对外开放就必然会提高体育场馆和器材的维护管理成本,而运作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加重政府财政的负担,或者提高场馆的使用费用。据调查显示,在目前场馆的消费群体中,不收费的占39.9%,单次人均消费20元以上的占50.6%,而每次消费达到100元以上者达到5%。而高昂的收费让广大低收入的农民工望而却步。
(二) 经营管理体制问题
传统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基本上是基于“一元”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及其下属的体育行政部门作为垄断者生产并提供公共产品,一方面由于经营管理中缺乏积极性、约束性导致体育场馆的运作方式老化、运作效率低、收费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与运作。这些弊端不但把广大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民工群体排斥在外使他们无法享受基本的体育资源,也同时造成了体育投资的严重浪费。
(三)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现行的管理制度僵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部门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吸收超编待岗人员,其总体素质偏低,并且这些人才队伍中绝大多是退役的运动员,家属子弟等非管理经营类人才,因此可见绝大多数城市对体育设施的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层面上。
(四) 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
此外体育场馆在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不同城区间的布局也不均衡,致使一些有着优良传统的项目联系得不到保证。
(五) 对体育宣传教育不到位
对体育的宣传教育绝大多数是基于相应赛事的,而且宣传对象大都集中在社会的中上层,忽略了对社会底层特别是农民工健身意识的引导。
由上述分析可知,寻找出来一条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有效供给,降低使用费用推动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公共体育设施运作模式对策分析
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目标是要体现公共利益。随着我国经济由“一元制”向“多元化”方向转型,政府也需要对传统经济运营模式下体育场馆进行产业化改革。进而达到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降低体育消费的门槛,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目的。
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产业化经营谭刚认为我国的体育场馆属于社会公共需求,绝大多数场馆的建设和投资是由财政实现的,来源于税收,属于公共资金投入,因而也具有公益性。陈明认为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经营模式的转变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以集约化经营为经营模式,以大型物业公司为管理面,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就管理体制改革而言,绝大多数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公共体育场馆都是由国家和地方投资,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直接负责的事业单位,而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体育场馆市场运作效率低下。如今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多元制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体育场馆的运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用途和规模,体育设施又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大中型体育场馆;二是小型和公共体育场馆(场所)。前者是要以营利为目的的,后者则是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目的的非营利场馆。对于前者经营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可以通过企业化、民营化、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对其进行改制,以完善企业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为核心,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营运作模式。在改制过程中可以注入民营、外资等资本,在体育场馆的运作中注入民营资本有利于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谢萍萍、陆享伯对宁波体育中心和宁波市游泳中心进行民营化改组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在民营化以后这两个体育场馆的经营成本降低了50%,政府不需要投入并有一定的收入,体育场馆的使用费用降低了30%,同时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付建明认为在体育场馆和设施设计过程中要兼顾体育型和多功能型。但它们的设计还是要以体育为主,同时兼容工艺表演、大型集会、大型演出以及陈列馆等用途,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它们的社会效益,提高其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而对于大多数非营利的体育场馆的运作可以通过政府专项补贴、公益性捐赠、彩票公益金等方式获得。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正是这种参与和支持的才是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对于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政府要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或者位置较为偏僻的城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给予当地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激励、投资鼓励,让企业更踊跃的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之中去,这样既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又让该地区基层民众得到实惠。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创建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正由过去的单一型逐渐向社会、企业、院校、民营和外资方向发展,这给体育设施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人才结构和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的管理人才不但要对体育基本的维护方式有所了解,更要在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应用方面有所造诣。
要加大体育设施使用的宣传力度。目前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如何使用体育器材和场地,特别是刚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感觉自己离体育运动还相当遥远。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特点比如信息闭塞、受教育程度低、工作不稳定等。因此要根据这些特点深入基层、工厂企业和社区,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体育设施的使用方式和体育健身的益处。同时在宣传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加入商业广告这类营销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进而提高广大农民工的体育意识,让他们从长期闭塞的底层环境中走出来,打破社会融合中的“孤岛”效应。帮助他们更快的调整心理状态、改变思想观念、适应周围的环境从而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五、 结论
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使用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农民工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公共体育设施在运行和维护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然后基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如何通过改革体育设施的运作模式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的有效供给。而这种改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制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模式,对于大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体育设施的管理要由单一的政府投资管理向多元化的融资和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模式转变。
(二)而对于中小型的体育设施,可以通过政府专项补贴、公益性捐赠、彩票公益金等方式获得资金参与运作,从而降低或免除其使用费用。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创建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四)要加大体育设施使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之中。
通过体育设施提供的专业服务,大力倡导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通过体育活动来增进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能力,让城市居民和农民工彼此了解、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增强他们的个体自尊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农民工顺利的融入城市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盛菊霞.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模态研究[J].体育研究.2011.4:331-335.
[2] 王贤峰,等.城市农民工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经济研究.2010.15:49-50.
[3] 侯海燕.后亚运时代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对策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142-144.
[4] 杨风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有效供给——民营化及政府职能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5] 闫莉莎.体育场馆对城市体育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大庆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6):41-43.
[6] 谭刚.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的公益性分析[J].体育学刊.2003.10(5):135-137.
[7] 陈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J].体育学刊.2004.11(3):25-28.
[8] 付建明.浅议体育场馆建设与经营模式创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48-52.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向世人展现了我们新的国家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际社会对我们的偏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民工作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出青春和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种种阻碍。在体育健身方面:一方面,农民工由于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体育健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城市中大量的体育设施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体育健身现状和当下城市体育设施经营运作模式,并基于城市中体育设施运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体育设施运作模式的转型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更为广大农民工更多的参与到日常体育活动之中提供了可能,最终为农民工顺利的融入到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体育设施农民工运作模式
一、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总量不断提升,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被现代的工业文明所代替,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普遍剩余,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据报道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总量为1.5亿人。农民工大量的涌入城市绝不仅仅是空间和位置的变动,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农民工要面临着由心理到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如何更好、更快的调整、改变和适应城市生活是当今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议题。另一方面,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很好的外交媒介成功的应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之中。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过程中不但让我们看到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际社会对我们的偏见。然而着眼于国内,体育在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合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所存在的巨大的潜能却鲜有关注。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譬如:社会适应能力弱、收入和消费水平低、工作时间长等。而这些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进程和体育健身诉求。
公共体育设施是我国实现公共体育事业的基础性、资源性的条件。近些年来由于各个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不论从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建成后的体育设施除了承担大型赛事或运动员训练之外时常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一方面是体育设施的大量闲置,而另一方面又是农民工基本体育诉求得不到满足。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需要以农民工体育消费特点为切入点,以体育场馆的运作模式改革为着眼点,着力解决好体育设施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最终为农民工的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融合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在对公共体育设施研究方面盛菊霞认为公共体育设施的经营和运作是场馆、组织、经营、技术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发现公共体育设施的运作模态,而通过这个“公共模态”我们可解决农民工体育在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认同、参与、推进等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全面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推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基本的收入、消费结构和体育发展现状,同时研究了城市中体育设施的利用和经营模式,并以加速农民工社会融合为目的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城市体育设施的经营模式来使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最终使公共体育场馆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供给、提升服务品质,从而让农民工获得更好、更多的健身和娱乐空间。
二、 农民工体育健身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农民工这类特殊群体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的关注。据调查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16岁-30岁的占到61.6%,而这个年龄段正值青壮年是正需要体育锻炼的年龄,因此如何开发这个群体的体育文化资源并使体育成为他们社会融入的良好动力,是当今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由于农民工这个模糊的身份,使得他们的体育权益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而得不到良好的保障。以下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的体育消费结构。
在体育消费方面,王贤峰分析了农民工体育消费水平和结构:农民工中参与体育消费的占总数的39.5%,其中年平均消费1元-100元的占78.7%,消费100元-150元的占15.2%,消费150元以上的仅占6.1%。由上面数据可以得出在经济层面上农民工参与体育消费的热情不高,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不消费或少消费的层次上。而在参与体育消费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只能接受较低的消费水平,一般在150元以下。而在体育消费结构上以实物性消费(购买运动服装或运动器械)为主,大约占到总量的78.3%,参与性消费占到16.2%(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彩票),其余的消费仅仅占到5.5%,这说明农民体育消费结构绝大多数还处于单纯的物质消费,而对于诸如场馆器材租赁使用费用的消费还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工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差所造成的,农民工的收入绝大多数是用于基本的生存类消费而对于体育娱乐这类发展类消费在他们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
此外农民工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体育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受到人们文化意识、教育意识、经济意识、消费意识的影响,是人们对体育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活动等思想观念的体系,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由于自身文化程度、社会阅历等影响缺乏对体育健身的良好认知,许多人认为繁重的体能劳动就能代替日常的体育锻炼,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必要锻炼;另外农民工工作时间长、闲暇时间少,工作不稳定也是制约农民工体育运动发展的瓶颈。
三、 国内体育场馆所面临的问题
(一) 经费问题
体育场所对外开放就必然会提高体育场馆和器材的维护管理成本,而运作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加重政府财政的负担,或者提高场馆的使用费用。据调查显示,在目前场馆的消费群体中,不收费的占39.9%,单次人均消费20元以上的占50.6%,而每次消费达到100元以上者达到5%。而高昂的收费让广大低收入的农民工望而却步。
(二) 经营管理体制问题
传统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基本上是基于“一元”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及其下属的体育行政部门作为垄断者生产并提供公共产品,一方面由于经营管理中缺乏积极性、约束性导致体育场馆的运作方式老化、运作效率低、收费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与运作。这些弊端不但把广大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民工群体排斥在外使他们无法享受基本的体育资源,也同时造成了体育投资的严重浪费。
(三)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现行的管理制度僵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部门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吸收超编待岗人员,其总体素质偏低,并且这些人才队伍中绝大多是退役的运动员,家属子弟等非管理经营类人才,因此可见绝大多数城市对体育设施的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层面上。
(四) 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
此外体育场馆在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不同城区间的布局也不均衡,致使一些有着优良传统的项目联系得不到保证。
(五) 对体育宣传教育不到位
对体育的宣传教育绝大多数是基于相应赛事的,而且宣传对象大都集中在社会的中上层,忽略了对社会底层特别是农民工健身意识的引导。
由上述分析可知,寻找出来一条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有效供给,降低使用费用推动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公共体育设施运作模式对策分析
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目标是要体现公共利益。随着我国经济由“一元制”向“多元化”方向转型,政府也需要对传统经济运营模式下体育场馆进行产业化改革。进而达到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降低体育消费的门槛,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目的。
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产业化经营谭刚认为我国的体育场馆属于社会公共需求,绝大多数场馆的建设和投资是由财政实现的,来源于税收,属于公共资金投入,因而也具有公益性。陈明认为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经营模式的转变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以集约化经营为经营模式,以大型物业公司为管理面,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就管理体制改革而言,绝大多数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公共体育场馆都是由国家和地方投资,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直接负责的事业单位,而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体育场馆市场运作效率低下。如今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多元制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体育场馆的运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用途和规模,体育设施又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大中型体育场馆;二是小型和公共体育场馆(场所)。前者是要以营利为目的的,后者则是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目的的非营利场馆。对于前者经营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可以通过企业化、民营化、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对其进行改制,以完善企业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为核心,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营运作模式。在改制过程中可以注入民营、外资等资本,在体育场馆的运作中注入民营资本有利于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谢萍萍、陆享伯对宁波体育中心和宁波市游泳中心进行民营化改组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在民营化以后这两个体育场馆的经营成本降低了50%,政府不需要投入并有一定的收入,体育场馆的使用费用降低了30%,同时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付建明认为在体育场馆和设施设计过程中要兼顾体育型和多功能型。但它们的设计还是要以体育为主,同时兼容工艺表演、大型集会、大型演出以及陈列馆等用途,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它们的社会效益,提高其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而对于大多数非营利的体育场馆的运作可以通过政府专项补贴、公益性捐赠、彩票公益金等方式获得。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正是这种参与和支持的才是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对于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政府要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或者位置较为偏僻的城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给予当地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激励、投资鼓励,让企业更踊跃的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之中去,这样既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又让该地区基层民众得到实惠。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创建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正由过去的单一型逐渐向社会、企业、院校、民营和外资方向发展,这给体育设施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人才结构和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的管理人才不但要对体育基本的维护方式有所了解,更要在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应用方面有所造诣。
要加大体育设施使用的宣传力度。目前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如何使用体育器材和场地,特别是刚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感觉自己离体育运动还相当遥远。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特点比如信息闭塞、受教育程度低、工作不稳定等。因此要根据这些特点深入基层、工厂企业和社区,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体育设施的使用方式和体育健身的益处。同时在宣传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加入商业广告这类营销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进而提高广大农民工的体育意识,让他们从长期闭塞的底层环境中走出来,打破社会融合中的“孤岛”效应。帮助他们更快的调整心理状态、改变思想观念、适应周围的环境从而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五、 结论
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使用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农民工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公共体育设施在运行和维护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然后基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如何通过改革体育设施的运作模式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的有效供给。而这种改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制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模式,对于大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体育设施的管理要由单一的政府投资管理向多元化的融资和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模式转变。
(二)而对于中小型的体育设施,可以通过政府专项补贴、公益性捐赠、彩票公益金等方式获得资金参与运作,从而降低或免除其使用费用。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创建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四)要加大体育设施使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之中。
通过体育设施提供的专业服务,大力倡导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通过体育活动来增进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能力,让城市居民和农民工彼此了解、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增强他们的个体自尊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农民工顺利的融入城市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盛菊霞.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模态研究[J].体育研究.2011.4:331-335.
[2] 王贤峰,等.城市农民工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经济研究.2010.15:49-50.
[3] 侯海燕.后亚运时代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对策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142-144.
[4] 杨风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有效供给——民营化及政府职能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5] 闫莉莎.体育场馆对城市体育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大庆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6):41-43.
[6] 谭刚.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的公益性分析[J].体育学刊.2003.10(5):135-137.
[7] 陈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J].体育学刊.2004.11(3):25-28.
[8] 付建明.浅议体育场馆建设与经营模式创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