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就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孤独症儿童与50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对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之间的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孤独症组中共有33儿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66.0%,其余患儿母亲并无危险因素。在其他精神疾病组中共有28例患儿的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56.0%,其余患儿母亲无危险性因素。两组患儿在危险性因素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在父母之间的年龄、胎儿出生的体重等因素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孤独症组中母孕期感冒史、早产以及喂养方式三个危险因素方面相比于其他精神疾病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原因与母孕期感冒、早产以及喂养方式等因素有某些微妙的联系。
【关键词】孤独症;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
孤独症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精神障碍疾病。并且儿童孤独症发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居多,且发病期多处于婴幼儿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突出表现在患儿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想象力缺乏等,患儿呈现出一种严重的重复性、刻板性的行为兴趣[1]。在临床研究中,遗传因素对于孤独症具有某种重要的联系。而非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孤独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中,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同围生期具有密切的关联。而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病同样与围生期危险因素具有显著关联性。为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孤独症儿童与50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围生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孤独症儿童与50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71例,女性患儿29例,年龄分布在(3-8)岁,平均年龄为(5±2.1)岁。所有孤独症患儿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以及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的划分标准和诊断。50例其他精神疾病患儿均符合儿童精神病学专家诊断确诊,主要包括感觉统合失调、精神发育迟滞、学校恐惧症、抽动障碍等。按照孤独症与其他精神疾病将100例患儿分为孤独症组与其他精神疾病组两组,且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根据孤独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症等因素,自制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调查表主要包括患儿的家族史、妊娠前患儿负面健康状况以及社会人口学资料等,此外还包括围生期危险因素。借助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对孤独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差异性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全部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生期两组患儿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
孤独症组中共有33儿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66.0%,其余患儿母亲并无危险因素。在其他精神疾病组中共有28例患儿的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56.0%,其余患儿母亲无危险性因素。两组患儿在危险性因素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围生期两组患儿危险因素的单因素比较
两组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在父母之间的年龄、胎儿出生的体重等因素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孤独症组中母孕期感冒史、早产以及喂养方式三个危险因素方面相比于其他精神疾病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探索儿童孤独症围生期危险因素过程中,主要通过将孤独症儿童同正常人群进行围生期危险因素相比较,导致研究结果的雷同,研究成果相互叠加。而本文的研究将孤独症儿童同其他精神障碍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早产、流产、宫缩无力、剖宫产、胎位不正等因素对于孤独症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围生期危险因素,自制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對喂养方式、胎次、家族精神病史、母亲感冒史、服药史、先兆流产、妊高症、剖宫产、早产、过期产、胎位、缺氧或窒息、胎头吸引术以及新生儿黄疸等围生期危险因素在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之间进行调查,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借此探索围生期危险因素对孤独症发病的不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孤独症组中共有33儿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66.0%,其余患儿母亲并无危险因素[2]。在其他精神疾病组中共有28例患儿的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56.0%,其余患儿母亲无危险性因素。两组患儿在危险性因素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在父母之间的年龄、胎儿出生的体重等因素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孤独症组中母孕期感冒史、早产以及喂养方式三个危险因素方面相比于其他精神疾病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儿童孤独症与其他精神障碍疾病在为围生期危险因素方面具有诸多的相同性,同时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而早产、母亲感冒史、喂养方式以及先兆流产方面两组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儿童孤独症在围生期的危险因素更加容易辩别和发现,本文的研究揭示母亲感冒史、喂养方式以及早产等因素与孤独症具有某种密切的关联。通过回顾量表的使用,结合现代诊断性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诊断儿童孤独症,从而为后期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参考帮助,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耿香菊.吴丽,宋丽佳.孤独症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及忌食不耐受食物的治疗效果[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7):511-512.
[2]郝晓楠,张岱,贾美香.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25-28.
【摘要】目的:就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孤独症儿童与50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对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之间的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孤独症组中共有33儿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66.0%,其余患儿母亲并无危险因素。在其他精神疾病组中共有28例患儿的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56.0%,其余患儿母亲无危险性因素。两组患儿在危险性因素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在父母之间的年龄、胎儿出生的体重等因素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孤独症组中母孕期感冒史、早产以及喂养方式三个危险因素方面相比于其他精神疾病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原因与母孕期感冒、早产以及喂养方式等因素有某些微妙的联系。
【关键词】孤独症;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
孤独症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精神障碍疾病。并且儿童孤独症发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居多,且发病期多处于婴幼儿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突出表现在患儿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想象力缺乏等,患儿呈现出一种严重的重复性、刻板性的行为兴趣[1]。在临床研究中,遗传因素对于孤独症具有某种重要的联系。而非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孤独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中,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同围生期具有密切的关联。而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病同样与围生期危险因素具有显著关联性。为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孤独症儿童与50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围生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孤独症儿童与50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71例,女性患儿29例,年龄分布在(3-8)岁,平均年龄为(5±2.1)岁。所有孤独症患儿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以及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的划分标准和诊断。50例其他精神疾病患儿均符合儿童精神病学专家诊断确诊,主要包括感觉统合失调、精神发育迟滞、学校恐惧症、抽动障碍等。按照孤独症与其他精神疾病将100例患儿分为孤独症组与其他精神疾病组两组,且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根据孤独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症等因素,自制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调查表主要包括患儿的家族史、妊娠前患儿负面健康状况以及社会人口学资料等,此外还包括围生期危险因素。借助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对孤独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差异性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全部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生期两组患儿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
孤独症组中共有33儿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66.0%,其余患儿母亲并无危险因素。在其他精神疾病组中共有28例患儿的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56.0%,其余患儿母亲无危险性因素。两组患儿在危险性因素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围生期两组患儿危险因素的单因素比较
两组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在父母之间的年龄、胎儿出生的体重等因素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孤独症组中母孕期感冒史、早产以及喂养方式三个危险因素方面相比于其他精神疾病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探索儿童孤独症围生期危险因素过程中,主要通过将孤独症儿童同正常人群进行围生期危险因素相比较,导致研究结果的雷同,研究成果相互叠加。而本文的研究将孤独症儿童同其他精神障碍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早产、流产、宫缩无力、剖宫产、胎位不正等因素对于孤独症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围生期危险因素,自制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對喂养方式、胎次、家族精神病史、母亲感冒史、服药史、先兆流产、妊高症、剖宫产、早产、过期产、胎位、缺氧或窒息、胎头吸引术以及新生儿黄疸等围生期危险因素在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之间进行调查,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借此探索围生期危险因素对孤独症发病的不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孤独症组中共有33儿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66.0%,其余患儿母亲并无危险因素[2]。在其他精神疾病组中共有28例患儿的母亲具有一项危险性因素,占比56.0%,其余患儿母亲无危险性因素。两组患儿在危险性因素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在父母之间的年龄、胎儿出生的体重等因素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孤独症组中母孕期感冒史、早产以及喂养方式三个危险因素方面相比于其他精神疾病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儿童孤独症与其他精神障碍疾病在为围生期危险因素方面具有诸多的相同性,同时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而早产、母亲感冒史、喂养方式以及先兆流产方面两组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儿童孤独症在围生期的危险因素更加容易辩别和发现,本文的研究揭示母亲感冒史、喂养方式以及早产等因素与孤独症具有某种密切的关联。通过回顾量表的使用,结合现代诊断性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诊断儿童孤独症,从而为后期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参考帮助,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耿香菊.吴丽,宋丽佳.孤独症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及忌食不耐受食物的治疗效果[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7):511-512.
[2]郝晓楠,张岱,贾美香.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