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析初中生和初中数学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并对新课标下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增强自主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教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013-01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实践探索使课程改革收效明显,但一些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仍有待完善。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善,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数学等19个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一直都是各学科中较难突破的环节,如何实现从教师“要我学”变为学生“我要学”,在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1 初中学生和初中数学的特点
1.1 初中学生的特点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叛逆心理较强。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人感,对一切都不愿順从,尚不成熟的心智很容易使其产生固执和偏激的想法,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二是思维活跃性较强。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无论是在课上学习还是课外活动都有创新的见解。三是自我表现欲望强烈。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初中生开始有了获得自尊的需要,希望身边的同学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在老师、同学以及家长面前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
1.2 初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对于新课标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好信息技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初中数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机械学习易,培养兴趣难。受数学高度抽象的影响,多数学生难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机械学习相对容易。二是理解内容易,形成思想难。初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和内容难度相对有限,因此,理解知识本身的内容并不难,但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十分严密,初中生很难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数学思想。三是解答习题易,联系实际难。数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但由于初中生机械学习现象较为突出,因此,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具有较大难度。
2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为适应新形势,2011版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减轻课程学习负担。多年来,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新课标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减负。由于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义务教育是人人平等的教育,因此,新课标删除了过难的内容使大部分学生可以跟上课程节奏,大大提升了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减负不是单纯的减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主动性,这也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二是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多年来,数学教学都以考试拿高分为目标,而忽视了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数学思想的认识远远不够,数学思想是学生理解各种理论的根源。新课标要求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的培养,都必须建立在数学思想之上。新课标指出,要培养运算能力,经常使用推理的思维方式,同时,要深刻体会作为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基本途径的模型思想。
三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比较薄弱。为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新课标特别强调应用意识,提出两项要求: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3 新课标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等先进教学媒体能够为新型教学结构的搭建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能够为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初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增强提供内源性动力。笔者认为,为满足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优势:
一是静态课本动态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依靠教材,授课方式单一,学生接受起来比较机械。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教室中利用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将静态、古板的课本内容寓于生动的教学短片中,不仅实现了知识的传授,还活跃了教学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二是抽象思路直观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依靠板书,效果有限。由于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逻辑性极为严密,对于思想尚未成型的初中生来讲培养抽象思维难度较大。通过多媒体的互动教学,可以将抽象的问题进行直观化处理,再通过直观的判断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这样,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三是复杂问题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一般需要长篇推导,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由于数学涉及到的领域较广泛,对于接触社会尚浅的初中生来讲,理解复杂的问题具有较高难度。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将复杂问题的本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同时,借助几何画板、Excel等教学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软件,也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利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并非主体,其最终目的是服务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实现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新课标下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S].2011.
[2] 莫铄.谈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1):93~95.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教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013-01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实践探索使课程改革收效明显,但一些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仍有待完善。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善,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数学等19个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一直都是各学科中较难突破的环节,如何实现从教师“要我学”变为学生“我要学”,在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1 初中学生和初中数学的特点
1.1 初中学生的特点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叛逆心理较强。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人感,对一切都不愿順从,尚不成熟的心智很容易使其产生固执和偏激的想法,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二是思维活跃性较强。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无论是在课上学习还是课外活动都有创新的见解。三是自我表现欲望强烈。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初中生开始有了获得自尊的需要,希望身边的同学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在老师、同学以及家长面前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
1.2 初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对于新课标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好信息技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初中数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机械学习易,培养兴趣难。受数学高度抽象的影响,多数学生难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机械学习相对容易。二是理解内容易,形成思想难。初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和内容难度相对有限,因此,理解知识本身的内容并不难,但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十分严密,初中生很难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数学思想。三是解答习题易,联系实际难。数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但由于初中生机械学习现象较为突出,因此,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具有较大难度。
2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为适应新形势,2011版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减轻课程学习负担。多年来,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新课标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减负。由于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义务教育是人人平等的教育,因此,新课标删除了过难的内容使大部分学生可以跟上课程节奏,大大提升了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减负不是单纯的减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主动性,这也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二是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多年来,数学教学都以考试拿高分为目标,而忽视了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数学思想的认识远远不够,数学思想是学生理解各种理论的根源。新课标要求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的培养,都必须建立在数学思想之上。新课标指出,要培养运算能力,经常使用推理的思维方式,同时,要深刻体会作为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基本途径的模型思想。
三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比较薄弱。为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新课标特别强调应用意识,提出两项要求: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3 新课标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等先进教学媒体能够为新型教学结构的搭建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能够为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初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增强提供内源性动力。笔者认为,为满足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优势:
一是静态课本动态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依靠教材,授课方式单一,学生接受起来比较机械。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教室中利用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将静态、古板的课本内容寓于生动的教学短片中,不仅实现了知识的传授,还活跃了教学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二是抽象思路直观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依靠板书,效果有限。由于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逻辑性极为严密,对于思想尚未成型的初中生来讲培养抽象思维难度较大。通过多媒体的互动教学,可以将抽象的问题进行直观化处理,再通过直观的判断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这样,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三是复杂问题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一般需要长篇推导,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由于数学涉及到的领域较广泛,对于接触社会尚浅的初中生来讲,理解复杂的问题具有较高难度。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将复杂问题的本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同时,借助几何画板、Excel等教学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软件,也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利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并非主体,其最终目的是服务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实现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新课标下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S].2011.
[2] 莫铄.谈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