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提升策略

来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关键举措,要落实这一举措就必须借助有力的载体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而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其不仅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就目前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来看,在市场定位、规划布局、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基础设施以及投融资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使其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应然功能未得到完全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特色小镇在探索发展过程中所存问题来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具体包括找准市场定位、突出特色产业、科学合理规划、重视人才效应、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扩宽融资渠道,最终促进特色小镇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应然功能的发挥.
其他文献
清中叶,受乾嘉考据的风气影响,社会读书氛围高涨,岭南地区才子涌现.但学者关注的大多数是载于史册的诗人,却对一些未能考取功名却颇有才思的诗人探讨较少,殊不知他们也是展现岭南诗歌风貌的一部分.以东莞诗人袁必达为例,考证其生平事略,分析其诗作《卧雪山房诗钞》的内容及艺术成就,以展现清中叶期岭南地区文人群体的全貌.
余华在小说《第七天》中建构了一个“亡灵世界”,以“亡灵”视角透视现实世界的荒诞离奇.从“实际生活经验”视角解读亡灵世界,发现《第七天》关注个体生存状态,通过叙述亡灵在死后七天时间寻找生存意义的过程,印证了死亡的“本己”和“在傍”,也表明此在生存体验须放在时间中考察,才能抵达真理,显露生命最真实的面相,这与海德格尔“实际生活经验”哲学观点相通.《第七天》中“向死而生”的死亡书写,可看作是海氏哲学视角下“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显现,也是余华文学叙事上的一次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