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课堂学习真实发生的引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cap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精彩的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囿于小说知识的陈旧,教学中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的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描写和介绍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使学生既不能在涵咏文字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素养,也不能读出名篇艺术构思上的秘妙,更不能从“这一篇”中窥见“这一本”的堂奥。
  在吃透教材编写本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经典文本的细节中发现矛盾并读出“真意”,从而将节选文本的教学意义向前推进一步:由读懂“这一篇”到爱读“这一本”,这是节选类文本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教以具体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应该是提高阅读教学的路径。
  笔者带领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就指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还原人物的生活情境,既读进去涵咏文字,又能跳出来把握全书;以师生的真實问题为教学引擎,让课堂学习在真问题的引领下真实地发生和展开,用问题推动思考,在思考中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师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找出文本中矛盾和反常之处,驻足流连,细细咀嚼,前后勾连,悉心推演,收获颇丰。
  现不揣冒昧,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简述如下,以期与语文同仁共同探讨。
  一、文本的题目与原著之回目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个标题是人教版教材编者拟制的。有不少学生在阅读之初,自然提出疑问:“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题目为编者所加,那么原著中的标题是什么?教材编者为何不直接援引原著的标题?拟制的标题体现了编者怎样的用意?拟制的标题和原著的标题孰优孰劣?
  针对学生们提出的疑问,笔者搜集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红楼梦》的第三回回目供学生品读:①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戚序本);②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甲戌本);③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庚辰本)。讨论后学生发现回目①和②的第二部分是立足于“贾母”和“荣国府”来叙述,回目③是着眼于林黛玉的行为“进京都”来表述。而从文章节选内容来考察,小说第三回主要写林黛玉第一次来荣国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从题文要吻合的角度看,回目③较为准确;但似乎也有瑕疵,“抛父”改为“别父”可能更妥帖些。
  于是,我们认为“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标题能较好地契合小说节选的内容,也能迎合读者好奇的阅读心理: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并与众人——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见面这一中心事件,第一次正面地经由林黛玉的一双俊眼向读者展示贾府这一“诗礼簪缨之族”的特点,并将贾府第三代两个核心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推向了前台,初步展示其性格中的某些特点。这既是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具体细化,又揭开了整部小说的序幕。
  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环境概括和人物分析上,那又落入了陈旧的小说知识教学的俗套,也没有透彻理解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脂砚斋在“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一句后,有旁批:“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1]都是介绍贾府,会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叙述视角的不同,前面介绍贾府是冷子兴的视角,这一回是以林黛玉的视角来叙述介绍贾府。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小说叙述视角的相关知识,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在视角运用上,表现为多元视角——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黛玉视角与宝玉视角)——综合运用,且视角转换灵活自如,毫无生涩牵强之感。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第一,由标题猜测文本的大致内容;第二,整理出林黛玉进贾府去了哪些地方见了哪些人、有哪些想法,然后说说黛玉眼中的贾府有什么特点以及所见之人有怎样的性格;第三,小说视角知识简介;第四,试着将宝黛会面时的有限视角改写成全知视角,并比较改写前后的效果;第五,小说为什么以林黛玉作为叙述视角?最后我们认为,贾府是林黛玉眼中的贾府,对贾府——外祖母家——林黛玉来之前是有预判的,但进了贾府之后,林黛玉亲眼所见的贾府与自己的预判有很大的差别,于是林黛玉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想以自然得体的身份尽快融入贾府这一大家庭。贾府中的主要人物是林黛玉眼中的人物,比如王熙凤和贾宝玉,他们的性格主要是通过林黛玉的感觉写出来的,这就使得人物性格呈现出动态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至于为何以林黛玉的视角叙述?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林黛玉的出身和性格,二是林黛玉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2]
  二、林黛玉的“笑”与“说”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表情是比较拘谨的,总体是想得多说得少,既不像王熙凤那样在大声说笑与“以帕拭泪”的快速转换中应对自如,八面玲珑,又不像贾宝玉那样哭笑随心的率性而为。林黛玉在文中的表情先是拜见外祖母时的哭,这既是哭自己去世的母亲,又是哭自己悲苦的身世;后来是“笑”,具体有三处:“陪笑见礼”以“嫂”称呼王熙凤、笑着婉拒邢夫人苦留吃晚饭、陪笑与王夫人谈论贾宝玉。除了哭与笑外,作者并未提及林黛玉其他表情。
  究其原因,林黛玉是首次来贾府,来到一个与自家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另外,林黛玉此番来贾府不是普通地逗留十天半个月的做客游玩,而是投奔贾府而来。林黛玉对自己在贾府的言行举止是有心里预设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别人耻笑了他去。”贾府以后就是林黛玉的寄身之处、托身之所了,贾府再好毕竟不同于自己家,所以黛玉表现出小心翼翼和谨小慎微的心态。正是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林黛玉的“笑”都是陪笑,是象征性的礼节性的“笑”。
  然而,我们还是发现了文中有一处林黛玉“说”了很多,即在众人见林黛玉身体怯弱,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时,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不少教师也关注到这段话,却只聚焦于其内容,即这段话有几层意思,分别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等等。这些内容固然要分析,但我们应该追问一句:林黛玉在贾府总体表现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看得多想得多说得少,为什么此处“说”得很多?甚至“说”出了不是很得体的话?比如“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现在的林黛玉不仅见了,而且是投奔“外姓亲友”,以后还要与他们朝夕相处。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引起他人反感?另外林黛玉在说这些话时的表情应该怎样?是神情悲伤,还是面带笑意?文本中只是“黛玉道”,这就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   笔者将上述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了探讨。以第二个问题为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林黛玉在回答众人问自己身体状况时的表情应该是“笑”。林黛玉虽然对贾府陌生,但在进贾府的过程中,她所受到的礼遇是空前的。尤其是贾母两次将黛玉“搂入”怀中,这无疑让林黛玉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感受到了贾府上下对自己的重视和热情,这无形中也冲淡了林黛玉因丧母带来的伤心。另外众人如此关心地问她的身体状况,虽然文章没有明确指出所问之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绝非丫鬟婆子,应该是王夫人或邢夫人这一类长辈。面对长辈关切的询问,冰雪聪明的林黛玉不可能板起面孔甚至面带愁容地应答。还有,林黛玉毕竟是小孩子,在叙说自己病史的往事中还插入了“奇闻趣事”——癞头和尚要化自己出家,所以叙述的情调应该是轻松的。鉴于此,我们一致认为林黛玉是在温暖的亲情感染下,心情较为愉悦地“多说”了这些话。在阅读中,笔者还真地查阅到别的版本《红楼梦》[3]里果然有一个“笑”字,呈现出“黛玉笑道”的形式。
  三、王熙凤的“来迟”与学名
  在分析王熙凤的形象时,大部分教师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高调出场方式;珠光宝气大红大绿的俗气着装;“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所暗示性格的奸诈毒辣;一箭多雕滴水不漏的言谈;连珠炮似的显示自己身份的对林黛玉“关爱”的询问;回答王夫人问话时的灵活机变等。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自然是妥当的,得出的结论也较贴合人物个性。但笔者师生一致认为,还有两个地方需要我们“慢慢走,欣赏啊”。一是在王熙凤独特的出场方式中,王熙凤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为什么王熙凤偏偏“来迟”?她不能来早一点吗?二是如何理解介绍王熙凤时提及的“学名王熙凤”中的“学名”?
  在王熙凤为何偏偏“来迟”的探讨中,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王熙凤是故意来迟,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一种观点认为王熙凤来迟可能事出有因,想早来但被耽搁了。持前一观点的同学认为,林黛玉进贾府是一件大事,身为当家人的王熙凤不可能不知道。知道林黛玉要来的王熙凤,按常情常理应该陪同贾母一起接待林黛玉,并把接待黛玉的一切事宜安排妥当,而不应该在林黛玉抵达贾府的第一时间缺席。但事实上,王熙凤在林黛玉到贾府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姗姗来迟。要合理地解释这一矛盾,那原因可能就是王熙凤的“来迟”是有意而为。以王熙凤这样爱张扬的性格,如果她和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一起出场的话,势必让作者很棘手,没有办法分出更多的笔墨来写王熙凤,更不可能把王熙凤当中心人物来写,因为此时有贾母和其婆婆婶婶等长辈在场,王熙凤的光彩必然被他人掩盖,王熙凤只能充当一个配角,其在贾府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和爱出风头的个性自然无法鲜明地体现。王熙凤不能夹杂在贾母等众人中模糊出场,更不能先于贾母出场,那么就让其“来迟”。在林黛玉拜见了贾母、舅母并与迎春三姊妹见面之后,在贾母和林黛玉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之后,特地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王熙凤闪亮登场,这样既让林黛玉聚焦王熙凤,也让读者关注王熙凤。从这个层面说,王熙凤的“来迟”是“迟”到了好处,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持后一种观点的同学认为,王熙凤是贾府的当家人,贾府上上下下好几百口人,每天要处理的事务肯定不少;而王熙凤又是一个不肯轻易放权的人,在林黛玉抵达贾府的当天,很有可能因为事务缠身,所以“来迟”了。考量两种观点,我们发现各自分析皆有理据,都能成立。但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技法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上看,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王熙凤的“来迟”是作者的“别有用心”。
  至于王熙鳳的学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笔者指导学生查阅《红楼梦》,发现作者在小说中没有提及林黛玉和薛宝钗有“学名”,“黛玉”“宝钗”分别是其乳名,但是介绍王熙凤时却偏偏提及“学名王熙凤”。这是曹雪芹的笔误,还是另有用意?脂砚斋在这句话后面批注道:“奇想奇文。以女子曰学名固奇,然此偏有学名的反到不识字,不曰学名者反若假。”[4]大意是说王熙凤虽然有学名,反倒不识字,此处不说王熙凤有学名反而显得不真实了。众所周知,学名是指入学后所取的名字,在古代读书的是男子。因为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所以也给她取了一个学名。正因为王熙凤识字不多不会写字,所以在“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任用彩明定造簿册。笔者师生认为曹雪芹提及王熙凤的“学名”可能表达的是一种反讽调侃的意味,“凤辣子”的诨名与“王熙凤”的学名,一俗一雅,亦谐亦庄,相映成趣。
  四、王夫人的“一笑”与称呼“你凤姐姐”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夫人的戏份不多,但是仍有两处细节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处是王夫人让王熙凤拿出两个缎子给林黛玉裁衣裳,王熙凤说自己早就预备好了,“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王夫人此处的“一笑”有没有别的深意?另一处是王夫人带林黛玉去贾母处吃晚饭时,路过王熙凤的屋子,王夫人告诉林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来找他,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在这里,王夫人为何对林黛玉说王熙凤是“你凤姐姐”,从贾府的角度称应该是“你琏嫂子”?
  探究王夫人的“一笑”有无深意,这必须追问王夫人因何事而笑。文本告诉我们,高调出场后的王熙凤在回答王夫人的问话中提及王夫人说的拿缎子的话题后,王夫人很有可能是随口嘱咐王熙凤拿出两个缎子给林黛玉裁衣裳,王熙凤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是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在听到王熙凤这样的回答后,“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王夫人的“点头”很显然是对王熙凤做法的认可。那么接下来争论的焦点是,王熙凤是否如她自己所言早已料着并有所预备呢?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王熙凤压根儿没有预备,如此回答是她办事灵活机变的体现。她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让贾母知道她能办事、会办事,能替贾母和王夫人分忧。另一种观点是王熙凤是真考虑到这一点并做了准备。理由是以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和在贾府的地位权威,她应该能为黛玉的衣食住行早做筹划,因为林黛玉的身份毕竟不同一般人,她是贾母的亲外孙女,来贾府就是一个主子,预先为黛玉准备衣物是颇能讨贾母欢心的。持此观点的同学举出了一个有力“例证”,即贾母安排好林黛玉的住宿后,文章写道:“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王熙凤的事先谋事能力于此可见一斑。这两种观点哪个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脂砚斋在此处批注道:“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5]笔者也认为王熙凤并未作准备,此处是为了表现王熙凤的应变能力强和心机的深密。因为,如果王熙凤真地做了预备,先于王夫人想到为林黛玉裁衣裳的话,那么此时王夫人的反应用一句话“王夫人点头不语”即可,而不需要画蛇添足地加上“一笑”二字。这两字的添加,恰恰表现出王夫人看出了王熙凤的心思,王夫人也就是随口一说,而王熙凤却能将自己的随口一说圆得如此完美。王夫人的“一笑”包含着对王熙凤回答的赞许,更包含着对王熙凤机变应对能力的肯定。   第二处关于“你凤姐姐”的称呼,乍一看非常扎眼和矛盾。因为从贾府的姻亲来论,林黛玉应该称呼王熙凤为“琏嫂子”,这在两人见面时已有交待。笔者指导学生从王夫人与王熙凤的关系方面思考,从王家论,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从贾府论,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婶母,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媳妇。那么贾宝玉对王熙凤的称呼就有两种,从母亲王家血亲称呼王熙凤为舅表姊,口语称舅表姐;从贾府称呼王熙凤为堂嫂。王夫人说“你凤姐姐”无疑是从王家从贾宝玉的角度来称呼王熙凤的,之所以这样说,笔者揣摩可能是王夫人强烈的家族观念的使然。在王夫人心目中,从血缘角度论,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姐弟亲情关系要大于嫂叔长幼辈分关系。正因为如此,《红楼梦》中贾宝玉称呼王熙凤为“姐姐”而不称“嫂子”。王夫人在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的屋子时说“你凤姐姐的”表面上是习惯说顺口了,实质上是家族观念的体现,同时暗示了她与王熙凤密切的关系,似乎还有把林黛玉和贾宝玉同等看待的意味。
  五、邢夫人“苦留吃晚饭”之用心
  在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中,邢夫人可以说是对林黛玉最热情的人,并且似乎热情过度。具体表现为: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林黛玉去拜见两位舅舅时,邢夫人主动要求带黛玉去;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子;苦留黛玉吃晚饭;亲自送黛玉至仪门前,嘱咐众人照顾好黛玉,目送车子远去才回。
  就“苦留”林黛玉吃晚饭一事而言,邢夫人的表现于情于理都不妥。众所周知,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按照礼节这第一餐饭是要陪贾母吃。虽然由于诸多原因,贾母没有召集这个大家庭在一起为黛玉的到来吃一餐团圆饭,但是林黛玉进贾府后的第一餐饭无论如何是不会在大舅贾赦或二舅贾政处吃。如果邢夫人留林黛玉吃饭只是出于礼节性的提及,那倒可以理解,邢夫人毕竟是长辈,留黛玉吃饭以示自己对其孤苦的体恤。而原文中邢夫人是“苦留”,这就不是礼节性的随口说说,而是真心真意地挽留。虽然邢夫人家庭出身不如王夫人显贵,但能嫁到贾府做贾赦的姨太太(笔者于此采用著名作家刘心武的观点),也不可能出自蓬门荜户;另外邢夫人在贾府并非一朝一夕,贾府的规矩自是了然于心的。所以邢夫人此时“苦留”林黛玉吃饭就显得格外反常。
  笔者带领学生对这一疑问进行了一番探究,我们也得出一己之结论,结论的正确与否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了文本细读的习惯,训练了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我们认为,邢夫人之所以苦留林黛玉吃晚饭,是为了讨好贾母,给贾母留下一个关心疼爱林黛玉的好印象,以博得贾母对贾赦的好感。众所周知,在荣国府贾赦是兄贾政为弟,贾赦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袭爵为一等将军;贾政是因“皇上因恤先臣……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爷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而清时期员外郎的官职并不高。所以在“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制度中,作為长子的贾赦的地位应该要远远高于次子贾政。但是,在荣国府贾政的地位却远远高于兄长贾赦。这主要体现在两人在贾府住处的不同上:贾赦的住处是荣国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位置偏空间小;贾政住的是“正经正内室”——荣禧堂,它位于贾府的中轴线中心,是贾府地位与荣耀的象征,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因为贾赦与贾政在贾府的地位不同,邢夫人与王夫人在贾府的权威也有着大小之别,王夫人是贾府真正主内的当家人,只不过她放权于王熙凤了,退居幕后不事事躬亲;而邢夫人给人的感觉时时处处是一个配角。为什么兄长贾赦的地位不如弟弟贾政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两人的性格和品行。在林黛玉拜见贾赦时,作者就写道其住处“早有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贾赦的荒淫好色于此可见一斑。另外在《红楼梦》的第四十六回贾赦指使邢夫人讨要贾母丫鬟鸳鸯为妾,结果因鸳鸯以死抗争而告终。还有贾赦与贾雨村勾结,强索石呆子的古扇,逼得石呆子愤而自尽等等。总之,贾赦是一个好色贪财、行为不端的人;而贾政更符合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当家人标准——酷喜读书,谦恭厚道。因为贾赦品行不端,贾母很不喜欢他。在第七十五回赏月的家宴上贾赦讲了一个意在影射贾母偏心的笑话,这也从侧面说明贾赦与母亲的关系是较疏远的。所以,邢夫人如此热情地挽留林黛玉吃晚饭,很可能有以自己对黛玉关爱的实际行动来改善贾母与贾赦之间紧张的母子关系之目的;否则,几乎无法解释邢夫人这一悖于情理的行为。
  笔者趁机引导学生模仿脂砚斋点评的方式,在此处写上自己的点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有学生点评道:“‘苦留’二字足见邢夫人之真心实意,然吾见其后赫然立一贾赦也。”还有学生点评道:“邢夫人之‘苦留’黛玉吃晚饭,吾不以为乃亲情之流露,实别有用心也。”还有学生点评道:“邢夫人心眼狭小,自私吝啬,此举断非其一己之主张,必有贾赦之叮嘱,欲结好黛玉以改善缓和母子之关系。”……这些点评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原意,但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在训练自己审辩性思维的同时,也强化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各美其美。
  综上,这次与学生共同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笔者充分利用师生的疑问展开教学,用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爬坡,学生思维遇阻时及时搭建“支架”。将文本中的细节放在全篇甚至整本书的层面去考量,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读懂了“这一篇”——在文本细读中切实感受到了曹雪芹艺术匠心,更是产生了阅读、甚或研究“这一本”——《红楼梦》的兴趣。
  注释:
  [1][3][4][5]曹雪芹.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上)[M].长沙:岳麓书社,2015:25/26/27/28.
  [2]涂秀虹.《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视角[J].语文建设,2012(4):46.
其他文献
当前的写作教学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国家没有编写系统的写作教材,教师没有构建完整的写作体系,学生没有有效的写作训练,重读轻写、精读疏写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作文教学一直在低效中徘徊。而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对改变这一状况应该有所帮助。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方式,它不按文章主题进行组合,而是按议题选择文本。议题是群文中相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是群文中相似的结构特点。在群文阅读视域下进行的读写结合,对
李泽厚先生又臧否人物了,这次轮到的是钱锤书,原话如下:    互联网出现以后钱锺书的学问(意义)就减半了。比如说一个杯子,钱  锺书能从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现在,但现在上网搜索“杯子”,钱锺书说的,  有很多在电脑里可能就找得到。    严复说过,东学以博雅为主,西学以创新为高。大家对钱锺书的喜欢,出  发点可能就是博雅,而不是他提出了多少重大的创见。在这一点上,我感到  钱锺书不如陈寅恪,陈寅恪不
朱自清的《背影》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没有一次不被它感动得涕泗横流的,三十年前如此,眼前还是如此。《背影》我也不知教了多少遍了,尽管各届学生有差异,但没有一届学生能挺过眼睛红肿这一关的。  《背影》为什么能产生跨越时代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泪收情定之后慢慢咀嚼,才发现个中秘诀:朱自清通篇运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模式,即运用非常规思维或逆向思维来构思行文。  一是立意违反常规思维。表达亲情,人们的常
站了一辈子讲坛,老来虽混迹于文学批评,但终脱不了教书匠习气,只觉点评文字,与分析课文并无大异,无需乎角色转换。   以此身份与心态,读毕熊召政散文集《文明的远歌》,首先感兴趣者,在腰封所示“多省高考语文赏析选定篇目/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倾力推荐”的缘由上,并且找到了自家的答案,那答案便是“古香古色/纯正美文”一语。   所谓“古香古色/纯正美文”,核心是一个语言问题。“语言本位”在语文
总体而言,高中生在古典诗词鉴赏部分失分的原因大致如下:①对诗歌文本的语义内容不能理解,对诗歌所潜藏的情感内涵不能把握,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表达及其效果不能体味;②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解答思维问题:机械套用、贴标签式的答题套路与答题模式;③作答时,表述上牵强附会、随意曲解诗意及自嗨式的任性书写;④最后呈现的答案为:内容杂糅、遗漏较多且思路不清晰的文字表述。   比如,2018年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
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师主体,教师要预先充分备课,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思维契合点,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激发学生求知欲,灵活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知识。课堂生成离不开学生主体,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神思飞扬,从而演绎精彩。   当前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教学,是漫无目的的;没有生成的教学,是呆板的。教师预设教学目标,预设教学的问题,预设文本解读。有了精心的预设
《竹内实文集》中文十卷本至今已全部面世。这套文集从开始选译到全部出齐大约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若从开始筹划时算起,则有近十年了。期间,我作为主要策划与翻译者,所了解和经历的一波三折,一言难尽。现在总算与竹内实先生了结了共同夙愿,此时此刻称得上百感交集。  对于竹内实先生在日本与世界中国研究领域里的地位来说,这套文集的出版姗姗来迟,装帧也显得过于质朴了。不过我想,这倒与终生感受与研究中国的竹内实先生的
李超,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教师。   对读,即对照着读,是指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艺术手法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从而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和鉴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强调:“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对读符合新
语文教学,尤其是涉及思想交锋的文言文,需要精心设计“学的活动”,让学生的行动、思维、情感真正参与文本内容的体会、研讨和融通,力求通过深度对话实现言文并重,实现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的统一。研习《楚辞·渔父》一文时,我和学生借助课堂活动,有层次地呈现了由内容到情感、价值观的研习,达成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围绕“对话”设计核心问题,深入文本以实现内涵解读  经典文言文的学习,是“定篇”学习,需要在
新诗是统编本教材的起始内容,特别是本次新入选的几篇诗歌,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诗的称呼是相较于古典诗歌的,它带来的文学变革不仅仅是形式、节奏、意象,还有语言、审美方式等。基于以上原因,学生面对新诗,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读不懂,找不到切入点。教师教学也会遇到困难,比如:赏析的落脚点,如何教学生写诗。下面我们抛砖引玉,提出“新诗教学的四重准备”,尝试找到一条路径,带领学生进入新诗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