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加强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又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结合我所处的农村学校,就如何加强课内外阅读结合,浅谈以下看法。
一、课内外阅读结合现状分析
1.家庭方面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离异家庭不断增多,父母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即使有父母在身边,也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本身很少去阅读书籍,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也有少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书,可不知道买什么,结果是家里书很多,适用的却很少。还有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看课外书籍会影响学习,不让看闲书。
2.学生方面
小学生年龄尚小,辨别能力低下,缺乏自觉能性,很容易被不良因素所干扰。因此,对书籍的选择能力低下,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绝大多数只翻阅画面不看字,哪怕是几行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学生对阅读主动性不强,往往是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只追求故事情节,很少有读书笔记。同时,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变化,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迁移,如把大量的课余时间浪费在收看无意义的电视节目上,或者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从而错过了良好的学习时机。
3.教师方面
目前,存在着部分教师语文教学意识不强,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他们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大量的开展“课堂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教学比武等活动,而忽略了课外阅读指导的探讨与研究。其次,由于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意识淡薄,从而使较多教师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而在指导时,目的性不强,方法不够灵活,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差,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也难以养成。
4.学校方面
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校的图书室大部分只是摆设,应付运动检查。无形的影响着知识的有效传播,造成了文化知识的浪费。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激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教师课堂所教的方法起不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5.社会方面
当今社会也没有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大人们成天忙于挣钱,一有空不是打麻将,就是玩双扣,或是下象棋,绝不会陪孩子看书。社会上供孩子阅读的地方也没有,文化活动中心也是形同虚设,反而网吧、游戏厅比比皆是,所以,孩子的课余时间就被这些地方占领了。
二、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研究
1.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新智,主动去了解、研究,逐步形成阅读习惯。因此,学校、班级要营造学生好读书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讲故事。小学生最喜欢故事,教师要有目的地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名人成才的故事,以名人的读书经历及成就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给他们讲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故事,把孩子们带进一个美妙的世界里,在享受奇妙的世界里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
(2)开展活动。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组织学生参观书店、图书阅览室,让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吸引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展示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创设阅读条件,让学生有书读
(1)家长配合,选择读物。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课内课外结合,推荐读物。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年级段学生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
(3)学校要大开放图书、阅览室。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阅览室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室,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3.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一种习惯就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阅读习惯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爱好和实际需要指导学生制订好读书计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阅读的时间及阅读量。这样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阅读一般的普及性的读物、中外名著、长篇小说、和报刊杂志,总体适用略读。阅读到与自己学习和自学目标密切相干的书就应采用精读。精读时,要指导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深入理解琢磨,并与摘抄、写心得结合,一边把重点、精华部分摘录下来重点读、反复读,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每一次的阅读过程都是多种阅读方法交替运用的,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课内外阅读结合注意事项
(1)要选择适合年龄特点的有益读物。 现在,学校阅览室也有了,书源丰富了。但帮助引导学生选择读物也至关重要。现在出版的各种书籍很多,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较窄,鉴别能力又较低,因此,在选择读物上,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看书内容要广泛,读书方法要多样。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教师必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读不同文体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3)为了提高课内外阅读指导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多读,只有自己是儿童读物的读者,才能成为指导者;其次,要加强计划性,明确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在节日假期多读一点课外书,丰富课余生活。
一、课内外阅读结合现状分析
1.家庭方面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离异家庭不断增多,父母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即使有父母在身边,也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本身很少去阅读书籍,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也有少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书,可不知道买什么,结果是家里书很多,适用的却很少。还有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看课外书籍会影响学习,不让看闲书。
2.学生方面
小学生年龄尚小,辨别能力低下,缺乏自觉能性,很容易被不良因素所干扰。因此,对书籍的选择能力低下,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绝大多数只翻阅画面不看字,哪怕是几行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学生对阅读主动性不强,往往是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只追求故事情节,很少有读书笔记。同时,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变化,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迁移,如把大量的课余时间浪费在收看无意义的电视节目上,或者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从而错过了良好的学习时机。
3.教师方面
目前,存在着部分教师语文教学意识不强,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他们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大量的开展“课堂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教学比武等活动,而忽略了课外阅读指导的探讨与研究。其次,由于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意识淡薄,从而使较多教师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而在指导时,目的性不强,方法不够灵活,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差,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也难以养成。
4.学校方面
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校的图书室大部分只是摆设,应付运动检查。无形的影响着知识的有效传播,造成了文化知识的浪费。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激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教师课堂所教的方法起不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5.社会方面
当今社会也没有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大人们成天忙于挣钱,一有空不是打麻将,就是玩双扣,或是下象棋,绝不会陪孩子看书。社会上供孩子阅读的地方也没有,文化活动中心也是形同虚设,反而网吧、游戏厅比比皆是,所以,孩子的课余时间就被这些地方占领了。
二、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研究
1.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新智,主动去了解、研究,逐步形成阅读习惯。因此,学校、班级要营造学生好读书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讲故事。小学生最喜欢故事,教师要有目的地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名人成才的故事,以名人的读书经历及成就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给他们讲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故事,把孩子们带进一个美妙的世界里,在享受奇妙的世界里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
(2)开展活动。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组织学生参观书店、图书阅览室,让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吸引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展示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创设阅读条件,让学生有书读
(1)家长配合,选择读物。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课内课外结合,推荐读物。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年级段学生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
(3)学校要大开放图书、阅览室。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阅览室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室,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3.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一种习惯就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阅读习惯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爱好和实际需要指导学生制订好读书计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阅读的时间及阅读量。这样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阅读一般的普及性的读物、中外名著、长篇小说、和报刊杂志,总体适用略读。阅读到与自己学习和自学目标密切相干的书就应采用精读。精读时,要指导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深入理解琢磨,并与摘抄、写心得结合,一边把重点、精华部分摘录下来重点读、反复读,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每一次的阅读过程都是多种阅读方法交替运用的,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课内外阅读结合注意事项
(1)要选择适合年龄特点的有益读物。 现在,学校阅览室也有了,书源丰富了。但帮助引导学生选择读物也至关重要。现在出版的各种书籍很多,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较窄,鉴别能力又较低,因此,在选择读物上,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看书内容要广泛,读书方法要多样。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教师必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读不同文体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3)为了提高课内外阅读指导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多读,只有自己是儿童读物的读者,才能成为指导者;其次,要加强计划性,明确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在节日假期多读一点课外书,丰富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