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经常合理、有效的练习活动来强化,适时检验其自学效果。
  1 指导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发现是认识的主体,是内因。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主动地探索、领悟和发现,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从思想上有所准备,相关知识有所积累,学生的思维才有根据,“发现”才有基础。从而,每节课前我都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相关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同时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做好“圈、点、划、问”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结合魏书生教育思想和盘锦市“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上课伊始,我总要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再启发学生按自学指导内容自学课文,比较一下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与预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2 启发学生质疑,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开始,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并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我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以欣赏的眼光、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渐能提出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在学生敢提问的基础上,我又进而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多角度地提问。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以此来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2.1 紧扣课文题目,针对题眼提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提炼或者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大致了解了。因此,我特别重视启发学生围绕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阅读文本去解决问题。如,对于《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这类以人物命名的文章,我着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闰土、雨来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写他?为什么要写这件事?等等,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读书思考。这样做,既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促使学生深入地去读文章,剖析人物的思想品质,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情感。又如,对于《桥》、《地震中的父与子》、等以事件为题目的文章,我让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发问:文中人物为什么这样做?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学生学习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一旦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理解了。
  2.2 围绕课文关键,针对要点提问
  围绕关键的语句或者内容进行学习,就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最终可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在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孔子是怎样拜师的?然后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孔子当时已经是很有学问的人了,为什么还要向老子拜师?老子为什么亲自出门亲迎孔子?孔子为什么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向老师请教?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常言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只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才能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创造的火花。
  3 传授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阵地,上好每一节课。讲读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渠道。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研究教师怎样教,更重要是考虑学生怎样学。
  4 鼓励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知识积累
  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课外读物。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并且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定期进行读书活动的检查。如讲故事、朗诵比赛、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 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6 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報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红军,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总之,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认真思考,先复习,再作业,注意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反复验证和愿意请求教师或同学答疑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形成具有综合特点的自学习惯。小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于他们投身未来的事业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
其他文献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英语知识,更要重视学习策略的传授。  1 转变教育角色,实施计划训练  新课标下教师的职业内涵发生了变化,教者要由原来的管理者、控制者、教员变成诊断者、培训者、教练、协调员、语言学习者、研究者。作为一名英语教
期刊
“爷爷带着我到小河边网蝌蚪。我们沿着河沟找呀,找呀,忽然,一只大蝌蚪自由自在地游过来了。爷爷马上脱掉鞋子,轻轻下水,用漏水瓢慢慢靠近蝌蚪一下就把蝌蚪抓住了。我赶快把它放进瓶子里,后来我们又抓到几只。看到瓶子里可爱的蝌蚪,心里想:“我一定要好好地把它们养大,然后放回大自然,去捉害虫。”这是一个小朋友的《捉蝌蚪》日记。看到这,仿佛亲眼见到爷孙俩在小河边抓蝌蚪的情景,多么幸福的一幅画面啊!“好好养,养大
期刊
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根据“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历史课标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①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
期刊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强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历史教育历来是陶冶人的道德品性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便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出新型的、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1 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的是冀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二册unit 6 lesson 41 “Snow in April”这一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 说教学理念:  冀教版英语教材要求教师要从教学实践者转为教学的研究者,强调task-based的语言学习,采用project approach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  2 说教材(教材概述、三维目标设立、教学重难点)  2.1 教材概述:本
期刊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不容乐观,父母只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对幼儿的情商教育。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和家长共同肩负着培养孩子的重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全面的发展。针对幼儿交往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我与家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引导帮助:  (1)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打好幼儿交往的基础,  (2)增强自信心,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3)创造更多
期刊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使中等职业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总结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无疑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就职业学校数学课现状而言,要深入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针政策,数
期刊
Reading  教材分析  The reading passage titled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briefly describes the earliest kinds of festivals with the reasons for them ,and then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festivals that occur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终极意义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教师要明晰幼儿、教师、游戏三者的关系定位, 秉持幼儿园游戏指导关注幼儿情感发展的价值取向, 有效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实现幼儿园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幼儿游戏;幼儿园游戏指导;情感教育  游戏是幼儿自发性的一种活动,由幼儿自由选择,带有正面的喜乐感情。事实上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实践,通过着重探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与中职生的生活、所学专业、未来工作息息相关的真实情景、如何与学生在情景中互动,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组织语言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实施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结合,活化所教语言知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