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现代教學中的重要任务。而如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本文通过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 应用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26-02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观念也逐渐转向关注数学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而其中数学应用题更是将生活实际和数学理论相结合的纽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教学一方面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增长。但学生如果想要顺利的解答数学应用题,就必须拥有稳固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对此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认识不足
新课程改革后,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守旧,认为对学生教学的重点要放在考试上,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讲课内容还停留在训练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决能力去应对考试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意识不足。基于此,教师在课堂应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应用题教学的重视,同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2. 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不足
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协调师生关系上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法。但是在如今,仍有大部分教师在面对不同认知水平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时表现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去与学生沟通,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缺少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
3.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不论数学应用题的背景怎么样,它所考验的还是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很多初中生由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使得他们在面对数学应用问题的时候,不知道该利用什么知识去解答。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实际应用性问题时,产生抵抗恐惧的心理。从心理上就觉得自己不会做,长此以往,害怕遇到应用题,甚至放弃应用题这一模块。因而,教师需要在课堂应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建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考虑学生情况安排应用题的难度,让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有信心。
4.缺乏实践,应用意识薄弱
解答数学应用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但由于初中生生活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对数学应用题这种问题方式较为陌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没有跟上。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做不到从应用题中抽取有效信息,进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长此以往会形成心理障碍,害怕遇上数学应用题。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1.教学贴近生活,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初中生由于其数学应用意识不足,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从而导致他们的数学兴趣不高。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第一,运用实际例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根种与我们的生活,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在讲解理论时运用生活中存在例子,以此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第二,有方向的设计习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学生的应用解题能力在解答数学问题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在这一解题中使他们能够形成的自己分析和解题方法。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去设计习题,比如说,生产建设、商品流通之类的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优化教学方法,多形式教学
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课堂上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在同一节课上教师也会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当突出应用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应用题的教学不仅存在于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还在于指导学生将问题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初中数学课本题目大多比较陈旧、内容比较乏味,与学生实际日常生活不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较为新颖和实用的问题。
再者,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次有条不紊的去教学。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是学生要循序渐进的学习,教师也是一样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学习和适应。教师在设计数学应用题目时,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和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多层次多阶段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数学问题的信心。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同时鼓励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反思,在解题过程中犯有什么错误,以后怎么去避免等。从而使学生慢慢养成学习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学生在教学学习中也要不拘于形式,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假期、实习见习等生活中进行学习。
三、结语
综合所述,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第一,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认识不足;第二,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不足。很多教师在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导致课堂应用问题教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教学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同时学生在课堂应用问题学习中也有问题,主要有: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以及缺乏实践,应用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从而促进课堂应用教学的有效性,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研究的问题。在课堂应用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同时学生自己也要调整学习状态,适应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卫红. 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贾琳红. 新课程目标下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 应用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26-02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观念也逐渐转向关注数学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而其中数学应用题更是将生活实际和数学理论相结合的纽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教学一方面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增长。但学生如果想要顺利的解答数学应用题,就必须拥有稳固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对此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认识不足
新课程改革后,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守旧,认为对学生教学的重点要放在考试上,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讲课内容还停留在训练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决能力去应对考试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意识不足。基于此,教师在课堂应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应用题教学的重视,同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2. 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不足
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协调师生关系上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法。但是在如今,仍有大部分教师在面对不同认知水平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时表现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去与学生沟通,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缺少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
3.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不论数学应用题的背景怎么样,它所考验的还是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很多初中生由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使得他们在面对数学应用问题的时候,不知道该利用什么知识去解答。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实际应用性问题时,产生抵抗恐惧的心理。从心理上就觉得自己不会做,长此以往,害怕遇到应用题,甚至放弃应用题这一模块。因而,教师需要在课堂应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建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考虑学生情况安排应用题的难度,让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有信心。
4.缺乏实践,应用意识薄弱
解答数学应用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但由于初中生生活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对数学应用题这种问题方式较为陌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没有跟上。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做不到从应用题中抽取有效信息,进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长此以往会形成心理障碍,害怕遇上数学应用题。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1.教学贴近生活,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初中生由于其数学应用意识不足,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从而导致他们的数学兴趣不高。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第一,运用实际例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根种与我们的生活,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在讲解理论时运用生活中存在例子,以此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第二,有方向的设计习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学生的应用解题能力在解答数学问题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在这一解题中使他们能够形成的自己分析和解题方法。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去设计习题,比如说,生产建设、商品流通之类的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优化教学方法,多形式教学
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课堂上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在同一节课上教师也会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当突出应用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应用题的教学不仅存在于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还在于指导学生将问题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初中数学课本题目大多比较陈旧、内容比较乏味,与学生实际日常生活不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较为新颖和实用的问题。
再者,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次有条不紊的去教学。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是学生要循序渐进的学习,教师也是一样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学习和适应。教师在设计数学应用题目时,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和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多层次多阶段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数学问题的信心。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同时鼓励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反思,在解题过程中犯有什么错误,以后怎么去避免等。从而使学生慢慢养成学习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学生在教学学习中也要不拘于形式,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假期、实习见习等生活中进行学习。
三、结语
综合所述,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第一,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认识不足;第二,教师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不足。很多教师在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导致课堂应用问题教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教学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同时学生在课堂应用问题学习中也有问题,主要有: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以及缺乏实践,应用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从而促进课堂应用教学的有效性,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研究的问题。在课堂应用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同时学生自己也要调整学习状态,适应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卫红. 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贾琳红. 新课程目标下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