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听话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最多能挑50斤,你要他挑100斤肯定不行,也不能让他只挑20斤,这样一来潜力就没有发挥出来。”
  
  使用杠杆的原理是不在于力气的大小,而在于用力的方法和用力的位置。随着市场的开放,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疯长,然而,很多企业在这场春雨后如过眼云烟般了无音讯。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倒不是由于老板不善经营,而是由于老板们都太疏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证明:以人为本、细节管理要比简单的灌输、冰冷的制度、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易打动人、感染人、折服人,更加能调动人的创造力、积极性和责任感。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员工结构呈现知识化趋势,有能力的员工往往有着连老板们都难以“驾驭”的个性。因此,想要员工在工作上疯狂的像匹狼,在公司的管理制度中又温顺的像头羊,老板你只有实施更加人性化的管理,靠细节管理去影响和规范员工的思想、情绪、行为。
  
  对脑力劳动者要“重举轻放”
  
  营销员小马出生于商人世家,大学毕业后就被招到我厂市场部,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小马干营销,半年就上了手,一年下来就游刃有余,业务越做越好,受表扬越来越多。慢慢的,我发现小马“翘起了尾巴”,时不时还卖点小关子,摆点小架子。有一次,他私自将货款借给他的一个哥们儿,事发后,虽说那哥们儿即刻将款子缴到财务上,但我没对此作出喋喋不休的说教,这使小马暗自认为货款串用几天没多大事。小马想反正最后还到财务上了,我帮公司做的贡献大了,这点小动作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将他叫到办公室。开始,我先让他“畅所欲言”,他果然很“理直气壮”,我待他竭力为自己申辩后,我便不紧不慢地说:“还有没有?继续讲呀!”他抬起垂下的头朝我看了看,不吭声。“告诉你,现在就到车间报到,区域承包任务还算你的,今天我用高薪养你这个‘脑力’劳动者……”我的话还未说完,小马的脑袋就耷拉了下来。我深知小马不是那种用降薪恐吓得住的主,这批年轻人都说要自己的舞台,发挥自己的能力作用,有了点成绩就喜欢“翘尾巴”,因此我就顺势让他下基层锻炼锻炼,依他的个性是不会打退堂鼓的。
  果然,游泳运动员功夫是在水中,在岸上就不能显出他的能耐了。让小马在车间汗流浃背地干了三个月,变化还真大,不仅认识了错误,劳动表现也不赖。特别是他承包的区域任务,这三个月并没因他没有深入市场而有所萎缩,他在车间劳动与员工同工,收入却是员工的三倍。在一线群体的感染下,小马终于诚恳地说:“在车间劳动拿营销承包任务工资,我问心有愧。和车间里的兄弟们相比,我没有理由不把营销工作干好!”
  松下先生有一个重举轻放原则,即“重重举起,轻轻放入”,意思是“教育批评要重,处理要轻。”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小马这样的人和事,回避或惩罚都不能解决问题,要想办法给他制造心理压力,打击他自由散漫心态,让他感受到一线员工的辛劳这就是“重重举起”;而在车间劳动却享受区域承包任务工资,是要用我心暖他心,感化他,让他主动从本质上摒除自由散漫的思想,这就是“轻轻放入”。
  俗话说:铁打铁,越打越服贴;钢打钢,越打越犯戗。推行细节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管理。
  
  对体力劳动者要“惟能是举”
  
  一家电子仪器厂的部门主管无意听到两个女工的对话:
  “这个工作弄得我疲乏不堪,我的腿踮了一上午了,好痛。”
  “我也一样,必须不停地弯腰,我的脖子现在像抽筋一样酸痛。”
  主管看了看抱怨的两个女工后并没责怪她们。抱怨腿痛的那个女工是因为个子矮小,而抱怨脖子抽筋的那位女工是因为自己个头瘦高,她们的身体条件都不适合自己从事的岗位。
  第二天,女工上班时发现整个部门的工作都进行了重新的安排。所有高个子的、中等身材的以及矮个子的女工都被分配到自己的新岗位上。从此,她们再也没有抱怨工作很累,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员工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其体力、思维、情绪必然会受到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工作,甚至出差错。此时,即使你能鼓励他们投入更多的努力在工作上,也只能事倍功半,总体而言对企业是不利的。这位主管了解这个细节后用“解决问题”替代了“批评、鼓励”,不但让基层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更重要的是治好了女工们的“腰腿疼”病。
  王老吉公司就很注重人力资源的调配,将人力资源、王老吉品牌、花园式企业作为企业的三张“名片”,企业人力资源调配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惟能是举”:不惟学历资历惟能力,不惟年龄工龄惟脑灵,不惟地缘亲缘惟机缘,一律竞争上岗,你有多大本领,公司就为你提供多大舞台。其董事长施少斌说:“一个人最多能挑50斤,你要他挑100斤肯定不行,也不能让他只挑20斤,这样一来潜力就没有发挥出来。”
  人力资源管理是门学问,管理人员只有根据员工的个体情况,进行细节上合理的调配,才能发挥这种资源的最大效能。
  编辑倚 天
  本刊读者QQ群②群号:26396944
其他文献
小本生意有钱赚    炎炎夏日,劳作之后,喝上一杯冰凉的冷饮,那感觉就一个字,“爽”!  然而,这个“爽”字背后,却隐藏着诱人的商机。一杯凉开水,一文不值,但是,若将这杯水冷冻之后,添加或糖、或凉粉、或果汁,那就是一杯价值不菲的冷饮了。  渴的人愿意花钱喝,卖的人愿意花时做。  ——如此,商机丛生!    卖冰棒  一根冰棒的进价大概是1—2毛钱(根据批发量有所不同),零售卖价是1元,每支可赚利润
期刊
一次,和一位老总聊天,他跟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我们公司有一位财务处长,业务上应该说还算过硬,就是爱抖个机灵、喜欢算计别人,很多人都不太喜欢他。一年前,他还是财务副处长时,发生了一次违规的事,气得我几乎把他给开了:我们的一家大客户,要对一笔数额很大的业务的付款方式作大的改变,他竟在我和有关负责人都不知的情况下,答应并办理了相关手续。要知道那笔业务的回款,对我们公司的资金周转影响很大。他这么做
期刊
渐渐我已不害怕失败和拒绝了。我认为每天就是去接受拒绝,当这种拒绝累计到一定数量,就必然会出现一次接受。    弃铁饭碗毅然南下    我大学专业是工程设计,说实话我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糊里糊涂考上了研究生,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事业单位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在别人看来我算是端到“铁饭碗”了,但我讨厌没有激情的工作,于是我办理了停薪留职,打算在武汉找“高薪”的饭碗,结果是越混越差,最后只好乖乖地回单位上班。
期刊
望着这个专横跋扈的女人,我心头突然升腾起一股想发泄的冲动……我又操起浴室里的拖鞋,啪!啪!啪!重重地向她的后背打去。石兰轻轻地呻吟了几声,又沉沉地睡去了。    赈灾义演,邂逅一位慷慨女老板    2008年,23岁的我已是一名四川某大学经济管理系大三的学生。虽然我学的是经济专业,但是从小的我就爱好文艺,也有一副好嗓子。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震灾,党中央发起了扶贫赈灾的倡议。
期刊
76年前(193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正面临着建党以来最困难的时刻,从33年9 月起,蒋介石调集约100 万兵力,以10倍于红军的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 年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从11月25日抢渡湘江开始到12月初中共中央、
期刊
古今中外,任何地方,都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即使有“雪中送炭”者,但是这些“雪中送炭”者会一直帮助我们吗?答案显然是不会!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感觉也是这么回事;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人”要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基础,“人”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    首先,工作靠自己。  找工作,合适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自己找的工作,自己最会珍惜,也是最合适自己的
期刊
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不要指望一夜暴富。旦凡来的快的财富,大多不是什么好事。好比某个渴望钱财的穷人中了500万彩票,可能会激动得得了心脏病,因为他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承载或承受不了那么多的财富。还有的中了500万彩票,不是被人打劫就是被绑架或者暗杀,好一点的就是中了彩票想搞点事业,但是没有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能力,最后一亏而尽,又回到了原点,成了穷光蛋。    12月25日,“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第
期刊
如果你想创业,不妨开个网店,因为地球人都在上网,而且都有网上购物的冲动。     陈琦,一个网上开店的达人——她的网店有自己特别的地方,显示了她在某方面的精明。当你看完故事,你会感觉,自己也可以成为达人的,因为每个人的特点都是可以发扬光大的。  陈琦和大多数店主一样,很普通,家庭拮据,为了早点就业去读中专,17岁就开始工作。她没有资金,也没有关系,网上开店选择产品成为她的难题。她凭借的条件,几乎是
期刊
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幸好不是  有一次我跟着一个卡车司机跑长途。  车途经一个小村庄时,一个中年农妇突然小跑着横穿马路,大卡车来了个急刹车,差点撞着农妇的屁股。  农妇火冒三丈,冲到驾驶室前对司机没完地臭骂。司机不还嘴,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吸着,听农妇从“村骂”上升到“国骂”。一支烟吸完,农妇还骂,司机火了:“如果我刚才刹
期刊
春不种则秋不收,但春天播种以后秋天不一定就会有收获。    一经销商花了一笔钱做广告,但几个月下来销量还是没什么增长,于是经销商害怕了怀疑了,不敢再投入广告,因为没有广告支持,于是市场效果更差,销量也变得越来越差,最后,经销商痛首疾呼:什么广告效应啊,全他妈骗人的!  广告投下去没看到效果,没效果于是不敢再投,不敢再投更没销量,没销量当然就不会再投了,这就是广告投放的恶性循环。那么,为什么这些广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