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观察现今的美术教学,很多学校的美育没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农村里的一线美术教师,有必要从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角度出发去探索思考,把美学的优势同拓展型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想法;拓展型课程;自主探究意识
翻转课堂、白板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其中有很多变革和改动并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是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压抑学生的天性。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和措施,以下就是拓展型课程的探索过程。
一、首先经历:红色——“踢”出教室,“滚”进厨房
拓展型课程申请表下发后,我申报了“家政小能手”,因为自己最擅长烧菜。学生报名开始后,反响效果甚好,三个小时的时间,20个名额爆满。为什么学生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教室,而要到厨房去看一看?因为厨房就意味着生活。
学生进入厨房后,欢呼雀跃。40分钟的时间,根本无需我主动,学生不断地在寻求我的帮助。没有笔,没有课本的一节课,却比以往的任何一节课都要来得轻松和自在,教学任务自然而然地完成。为什么之前会害怕线描画社团?一间空荡荡的教室,一群学生,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学生会反感,表面上学生在学画,其实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已经在无形中被消耗殆尽。
二、其次体验:黄色——擦亮双眼
《我家的厨房》这一课,老师们的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室里完成,没有一个人把它搬进厨房,没有切实拟真的环境,学生并没有体味到厨房的味道,感受真实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使这课流于表面,拘泥于形式,改动的意义就不大了。
厨房代替教室,食材代表颜色。当我说出“苹果”两字,学生给了我无数的答案:“苹果有红的、青的、黄的。”“我妈妈就用苹果手机。”更有甚者,跳起了《小苹果》。一个苹果在学生的眼里可以延伸出无数的可能,不仅仅只是教科书里简单的红色。当如此多的颜色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更能体味到斑斓五彩的生活,也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再次尝试:蓝色——低头创想
拍黄瓜。首先是削皮,重点是拍,拍之前,需要用到菜刀,而刀在教室是不被允许的。学生看见亮锃锃的金属时,由开始的惊慌到片刻之后的欣喜。告诫他们注意事项后,我开始教他们在拍的时候如何正确地用刀:虎口张开,大拇指和食指紧握刀柄,刀刃朝外,刀背朝里。一手摁住黄瓜的一段,另一手使用手环关节的力量,用刀面的下端重重地拍碎黄瓜。最后才是放调料,蒜末、米醋、糖、酱油、麻油都放入少许。依个人喜好,还可以添点花生米。一盆简单的拍黄瓜就完成了。学生实际操作后,不是太甜,就是太咸,不是太淡,就是太腻,他们直夸老师做的酸酸甜甜,开胃爽口。但是即便这样,他们都悄悄地拿出盒子,把自己的作品装了起来,希望和家人一起分享。
设想如果是在教室里开展拍黄瓜活动,那么会是怎样呢?我做了一个小实验,结果让人啼笑皆非:拍黄瓜成了黄瓜拍桌子,整个教室一团糟,场面完全失去控制。基于以上可能发生的场景,如果我们没有拓展型课程,学生就失去了体味真实生活的机会,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束缚,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四、最后品味:高级灰——人生百态
生活中有三原色:红、黄、蓝。把这三种颜色加以调和,就能调出所有的颜色。一个色系或一组色彩经过调合,纯度通常偏低,给人的感觉和谐,而不是单独的一个色。因为色彩的运用关键在于搭配,没有任何一种颜色是独立存在的。学生体味了各种颜色,也初步尝到了酸甜苦辣,接触了人生百态,对于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风格,也就端正了学习态度。生活中要是遇到了难题,就会从生活中去找到解决的办法。
五、完结:我们似乎忘了两种颜色——白与黑
播下一颗种子,细心呵护,种子慢慢发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老师要做的只是静静等待,在危险时刻撑起保护的大伞,更不能忘了孩子的天性——自由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季婷婷.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0(2).
[2]方 剑.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
关键词:想法;拓展型课程;自主探究意识
翻转课堂、白板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其中有很多变革和改动并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是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压抑学生的天性。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和措施,以下就是拓展型课程的探索过程。
一、首先经历:红色——“踢”出教室,“滚”进厨房
拓展型课程申请表下发后,我申报了“家政小能手”,因为自己最擅长烧菜。学生报名开始后,反响效果甚好,三个小时的时间,20个名额爆满。为什么学生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教室,而要到厨房去看一看?因为厨房就意味着生活。
学生进入厨房后,欢呼雀跃。40分钟的时间,根本无需我主动,学生不断地在寻求我的帮助。没有笔,没有课本的一节课,却比以往的任何一节课都要来得轻松和自在,教学任务自然而然地完成。为什么之前会害怕线描画社团?一间空荡荡的教室,一群学生,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学生会反感,表面上学生在学画,其实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已经在无形中被消耗殆尽。
二、其次体验:黄色——擦亮双眼
《我家的厨房》这一课,老师们的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室里完成,没有一个人把它搬进厨房,没有切实拟真的环境,学生并没有体味到厨房的味道,感受真实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使这课流于表面,拘泥于形式,改动的意义就不大了。
厨房代替教室,食材代表颜色。当我说出“苹果”两字,学生给了我无数的答案:“苹果有红的、青的、黄的。”“我妈妈就用苹果手机。”更有甚者,跳起了《小苹果》。一个苹果在学生的眼里可以延伸出无数的可能,不仅仅只是教科书里简单的红色。当如此多的颜色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更能体味到斑斓五彩的生活,也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再次尝试:蓝色——低头创想
拍黄瓜。首先是削皮,重点是拍,拍之前,需要用到菜刀,而刀在教室是不被允许的。学生看见亮锃锃的金属时,由开始的惊慌到片刻之后的欣喜。告诫他们注意事项后,我开始教他们在拍的时候如何正确地用刀:虎口张开,大拇指和食指紧握刀柄,刀刃朝外,刀背朝里。一手摁住黄瓜的一段,另一手使用手环关节的力量,用刀面的下端重重地拍碎黄瓜。最后才是放调料,蒜末、米醋、糖、酱油、麻油都放入少许。依个人喜好,还可以添点花生米。一盆简单的拍黄瓜就完成了。学生实际操作后,不是太甜,就是太咸,不是太淡,就是太腻,他们直夸老师做的酸酸甜甜,开胃爽口。但是即便这样,他们都悄悄地拿出盒子,把自己的作品装了起来,希望和家人一起分享。
设想如果是在教室里开展拍黄瓜活动,那么会是怎样呢?我做了一个小实验,结果让人啼笑皆非:拍黄瓜成了黄瓜拍桌子,整个教室一团糟,场面完全失去控制。基于以上可能发生的场景,如果我们没有拓展型课程,学生就失去了体味真实生活的机会,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束缚,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四、最后品味:高级灰——人生百态
生活中有三原色:红、黄、蓝。把这三种颜色加以调和,就能调出所有的颜色。一个色系或一组色彩经过调合,纯度通常偏低,给人的感觉和谐,而不是单独的一个色。因为色彩的运用关键在于搭配,没有任何一种颜色是独立存在的。学生体味了各种颜色,也初步尝到了酸甜苦辣,接触了人生百态,对于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风格,也就端正了学习态度。生活中要是遇到了难题,就会从生活中去找到解决的办法。
五、完结:我们似乎忘了两种颜色——白与黑
播下一颗种子,细心呵护,种子慢慢发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老师要做的只是静静等待,在危险时刻撑起保护的大伞,更不能忘了孩子的天性——自由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季婷婷.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0(2).
[2]方 剑.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