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市民阶层社会心理浅探 ——以《民权素》“瀛闻”栏目为中心

来源 :吕梁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瀛闻”是《民权素》中风格偏娱乐的一个栏目,位于《民权素》第八栏,因其通俗性和休闲性吸引了广大市民阶层。民初是一个过渡的时代,此时的市民阶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是一个“摇摆不定”的阶层,他们对于改革的态度是保守的,对于文化也主要是消遣的态度。但是处于社会动荡的民初,他们对海外的生活和政治理念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心理,也会对政治和价值观念进行思考。他们身上有种萌芽的“主动求变”的潜在的精神力量。也正是由于这一内在的动力机制,市民阶层的崛起成为民初区别于古代的一个关键点。“瀛闻”栏目以市民阶层的“幼稚好奇”
其他文献
1949年以来,北京的城市化管理与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特色。本文使用ENVI软件对2009年、2013年、2017年的北京遥感影像图进行处理,同时采用ArcMap来进行辅助制图,进行土地产出量的分析制图。通过分析分类结果可知,北京市最近十年来耕地逐年减少,建筑用地却在逐年增加;同时,水域面积逐年增加,林地总体趋势也表现为逐年增加。通过北京土地产出率图分析得出,北京近郊土地
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其字幕翻译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舌尖上的中国》作为饮食纪录片,字幕翻译会遇到文化缺省问题。译者需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从“三维
曹禺与钱钟书两位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从人受自身和不可知力量束缚方面展示人的生存境遇。他们都在哲学的高度上将荒诞这一美学范畴引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作品走出了写实主义、英
格林布拉特的批评策略内蕴着一种阐释的活力。其通过对文本创作语境的重建、文本界限的跨越以及对文本中意识形态的揭示,使批评策略既具历史性又兼审美性。在格林布拉特看来,
《早春二月》是一部重要的知识分子题材电影,改编自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柔石小说的主题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个人主义与社会革命间的徘徊与抉择。电影则是在新的历史
《民权素》是民国初年一份综合性文学刊物,主要刊载旧体文学创作。主编蒋箸超在该杂志发表诗、词、诗话、小说等作品,其中小说主要有三篇。三篇小说既有文言小说,也有白话小
同乡会是在外民众基于乡谊在外地建立的社会团体。1964年,出于互相扶持的需要,在台湾的山西人成立了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同乡会以敦睦乡谊,增进同乡福利为宗旨,扶持帮助同乡
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完成了从古典汉学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并建立了近现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同时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