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师范院校的特色是师范专业,大多数教师从事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近些年,高等师范院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各学院相继成立了非师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今后几年会缩减师范生的招生人数,增加非师范专业的招生比例,因此如何提高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成为高等师范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为了使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有的放矢,卓有成效,有必要了解高师院校非师范本科生现在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及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为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参考。
一 高师院校非师范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
由于各级各类高等师范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也不同,而教育教学改革采取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相关,因此,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前进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研十分必要。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师范大学中2009级非师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学习兴趣及努力程度、学习压力及其主要来源、学习效果以及毕业后去向问题的调查。
(一)学习兴趣的调查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对37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关于“学习对你是一件怎样的事情”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4.9%的同学回答是不得不做的事,有10.8%的同学回答是无趣的事,只有24.3%的同学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由此可见,75.7%的本科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获得大学文凭不得不学,所以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也调查了学生学习努力的程度。学生在回答“你认为自己学习努力吗?”的问题时,66.7%的同学认为学习一般努力,有15.2%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不努力,只有18.1%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努力或比较努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对学习的努力程度,因此如何改革培养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压力的调查
学生有适当的学习压力时学习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需要了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大小和主要来源。调查结果显示,有40.6%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很大,有53.1%的学生感觉压力一般,还有6.3%的学生感觉自己没有学习压力。在对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的调查中发现,有59.4%的学生压力来自自身,28.1%的学生来源于父母,12.5%的学生来自于同学之间的比较。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有上进心,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学有所成。
(三)学习方法和内容的调查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调查了关于“上课时你看其它课外书吗?”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6%的学生上课经常看课外书,21.2%的学生有时看,偶尔看和经常看的同学均是36.4%。大部分同学有上课时看课外书的经历,这说明学生对上课所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应着重考虑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对学习内容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学习或教学的时候理论多点的学生为11.8%,实践多点的学生为58.8%,两者均为29.4%。由此可见,学生希望学习内容实践多一点,因此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增加实践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毕业去向的调查
学生的毕业去向的问题对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重要影响,而且了解学生的去向问题有助于日常教学中采用分层次培养模式,提高培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效率。对“到毕业时你想直接就业还是考研”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1.2%的学生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58.8%的学生打算考研。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毕业后有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分层次培养,因材施教,实现人尽其才。
二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并且对所学专业课一般感兴趣,学习努力程度一般。同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部分学生感觉学习有压力,并且压力来源于自身。大部分同学有时或偶尔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上课时看课外书的同学占有很大比例。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或教学的时候实践多点。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59%的同学选择考研。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努力程度不够等问题,对今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未来目标
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直接关系。如果学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祖国的建设和繁荣与自己休戚相关,那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因此在育人过程中要使学生时刻牢记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增光的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使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
实践证明,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在三十年前给当届毕业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其内容是关于“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其中回答毫无目标或说不知道,过一天算一天的人,25年后大多生活在中下阶层,有的人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回答有比较模糊的目标,类似于“过得好就行了的目标”生活在中层阶级,只是衣食无忧而已;回答有不够长远目标的人过得丰衣足食,而且都是某一个行业的专家;而回答有明确目标的这批人,都是现在美国的重要人物,在政界、经界都赫赫有名。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目标有无,未来的发展迥异,所以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未来发展目标。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学习兴趣的提高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直接相关。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为主的学习内容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不正确的意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使其改变错误观念。为了使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顺利实施,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大量的阅读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为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作好准备。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完成阅读作业,那么课堂上无法参与讨论,这节课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内容。最新的研究成果能使学生了解到该领域的前沿理论,开阔视野,为学生进行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教学中适当 增加实践内容,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能使学生及时了解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如果在实践课上学生能亲手设计和开发简单的实用系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感受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使学生日后走向社会不仅拥有大学文凭还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能力。
(三)加大对非师范专业的师资投入,提高整体的师资能力和水平
高等学校的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相关。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师范教育的雄厚师资,对非师范人才的培养还刚刚起步,需要加大非师范专业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提高整体的师资能力和水平。按照学校发展的重点专业和研究方向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国内国外大学的工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有在国际知名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提高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层次和水平。同时,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相关实验室,设定专项资金购买实验设备,为开展实验教学提供设备保障。并且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设备维护机制,设定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以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本科生可以从大二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进入相应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可以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从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这对于将来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为其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建立非师范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和非师范学生的评价体系大致相同,不做区分,考试的形式主要以试卷为主。这种评价体系对于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还是适合的,但是对于实践为主的非师范教育若采用这种单一评价体系可能会有片面性。因此,为了全面和正确评价学习效果,鼓励教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实用系统,申请的专利,发表的论文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参加国际国内和学校举办地的各级各类电子竞赛,学校在校园网上及时提供这类信息,并且学校对参加竞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和奖励。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对辅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实用系统的积极性,学校对指导教师在评优和评职中给予优先考虑。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师范院校2009级非师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学习兴趣及努力程度、学习压力及其主要来源、学习方法和内容以及毕业后去向等问题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自身努力程度一般,学习压力大部分来自于自身,期望增加实践课学时,毕业后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继续学习。针对目前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期望该研究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高师院校非师范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
由于各级各类高等师范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也不同,而教育教学改革采取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相关,因此,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前进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研十分必要。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师范大学中2009级非师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学习兴趣及努力程度、学习压力及其主要来源、学习效果以及毕业后去向问题的调查。
(一)学习兴趣的调查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对37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关于“学习对你是一件怎样的事情”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4.9%的同学回答是不得不做的事,有10.8%的同学回答是无趣的事,只有24.3%的同学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由此可见,75.7%的本科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获得大学文凭不得不学,所以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也调查了学生学习努力的程度。学生在回答“你认为自己学习努力吗?”的问题时,66.7%的同学认为学习一般努力,有15.2%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不努力,只有18.1%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努力或比较努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对学习的努力程度,因此如何改革培养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压力的调查
学生有适当的学习压力时学习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需要了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大小和主要来源。调查结果显示,有40.6%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很大,有53.1%的学生感觉压力一般,还有6.3%的学生感觉自己没有学习压力。在对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的调查中发现,有59.4%的学生压力来自自身,28.1%的学生来源于父母,12.5%的学生来自于同学之间的比较。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有上进心,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学有所成。
(三)学习方法和内容的调查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调查了关于“上课时你看其它课外书吗?”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6%的学生上课经常看课外书,21.2%的学生有时看,偶尔看和经常看的同学均是36.4%。大部分同学有上课时看课外书的经历,这说明学生对上课所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应着重考虑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对学习内容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学习或教学的时候理论多点的学生为11.8%,实践多点的学生为58.8%,两者均为29.4%。由此可见,学生希望学习内容实践多一点,因此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增加实践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毕业去向的调查
学生的毕业去向的问题对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重要影响,而且了解学生的去向问题有助于日常教学中采用分层次培养模式,提高培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效率。对“到毕业时你想直接就业还是考研”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1.2%的学生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58.8%的学生打算考研。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毕业后有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分层次培养,因材施教,实现人尽其才。
二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并且对所学专业课一般感兴趣,学习努力程度一般。同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部分学生感觉学习有压力,并且压力来源于自身。大部分同学有时或偶尔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上课时看课外书的同学占有很大比例。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或教学的时候实践多点。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59%的同学选择考研。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努力程度不够等问题,对今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未来目标
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直接关系。如果学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祖国的建设和繁荣与自己休戚相关,那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因此在育人过程中要使学生时刻牢记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增光的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使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
实践证明,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在三十年前给当届毕业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其内容是关于“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其中回答毫无目标或说不知道,过一天算一天的人,25年后大多生活在中下阶层,有的人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回答有比较模糊的目标,类似于“过得好就行了的目标”生活在中层阶级,只是衣食无忧而已;回答有不够长远目标的人过得丰衣足食,而且都是某一个行业的专家;而回答有明确目标的这批人,都是现在美国的重要人物,在政界、经界都赫赫有名。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目标有无,未来的发展迥异,所以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未来发展目标。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学习兴趣的提高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直接相关。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为主的学习内容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不正确的意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使其改变错误观念。为了使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顺利实施,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大量的阅读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为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作好准备。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完成阅读作业,那么课堂上无法参与讨论,这节课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内容。最新的研究成果能使学生了解到该领域的前沿理论,开阔视野,为学生进行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教学中适当 增加实践内容,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能使学生及时了解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如果在实践课上学生能亲手设计和开发简单的实用系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感受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使学生日后走向社会不仅拥有大学文凭还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能力。
(三)加大对非师范专业的师资投入,提高整体的师资能力和水平
高等学校的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相关。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师范教育的雄厚师资,对非师范人才的培养还刚刚起步,需要加大非师范专业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提高整体的师资能力和水平。按照学校发展的重点专业和研究方向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国内国外大学的工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有在国际知名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提高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层次和水平。同时,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相关实验室,设定专项资金购买实验设备,为开展实验教学提供设备保障。并且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设备维护机制,设定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以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本科生可以从大二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进入相应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可以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从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这对于将来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为其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建立非师范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和非师范学生的评价体系大致相同,不做区分,考试的形式主要以试卷为主。这种评价体系对于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还是适合的,但是对于实践为主的非师范教育若采用这种单一评价体系可能会有片面性。因此,为了全面和正确评价学习效果,鼓励教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实用系统,申请的专利,发表的论文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参加国际国内和学校举办地的各级各类电子竞赛,学校在校园网上及时提供这类信息,并且学校对参加竞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和奖励。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对辅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实用系统的积极性,学校对指导教师在评优和评职中给予优先考虑。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师范院校2009级非师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学习兴趣及努力程度、学习压力及其主要来源、学习方法和内容以及毕业后去向等问题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自身努力程度一般,学习压力大部分来自于自身,期望增加实践课学时,毕业后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继续学习。针对目前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期望该研究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