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索尼蓝光DVD看产业标准的确立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何以赢得产业标准?技术,配套,渠道,联盟。
  
  索尼总算出了一口恶气。自20多年前其β制式家用录像机(VCR)蒙羞败北于JVC的VHS制式后,索尼终于再次有机会赢取和操纵新一代家用影像录放产品与器材的产业标准。2月19日,东芝宣布放弃对其HD-DVD制式的继续研发与生产。至此,以索尼为首的蓝光DVD联盟在与HD-DVD联盟的激烈较量中脱颖而出,开始其独步天下之历程。纵观索尼此次胜出,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技术先锋,配套软硬,争取渠道,广结联盟。
  索尼的基本使命之一就是要做电子行业的技术领先者。从晶体管收音机、特丽珑彩电显象管、卡带录音机以及后来的随身听,到CD市场的辉煌业绩,再到VCR、LD、DAT,和MD等产品在市场上的形影孤寂,索尼一路走来,恪守使命,严格自律。
  没有自主技术,不可能对产业标准产生重大影响。但从索尼几次市场翻船来看,只有先锋技术是不够的,必须有互补者的积极配合,销售商的坚定支持与追捧,以及同业者的共同参与和促动。因此,基于VCR失利的经验教训,索尼顺势出击,兼并和拉拢互补品制造商,积极游说和影响销售渠道,主动争取其它犹豫观望的同业竞争者的支持,伺机壮大自己战略联盟的阵营。
  索尼在1988年以20亿美元买下CBS唱片公司,1989年以34亿美元从可口可乐手中买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索尼这两个娱乐业的子公司是当年日本公司中为数极少的以非日本人做一把手的案例。其音像制品等“软件”内容业务与母公司主导的电子产品“硬件”器材业务,在技术性质和管理风格要求上相去甚远,起初业绩乏善可陈,常遭对手与媒体耻笑。然而,索尼之所以坚持对软件业务的经营与承诺,正是意识到并看中了软件产品的支持对其硬件的普及所具有的潜在的补充与推动作用。2005年,索尼又带头发起对米高梅影业公司价值50亿美元的兼并。同时,索尼力争其它“软件”公司的同情。除了环球、派拉蒙和梦工场三家以外,所有的重量级影业公司,比如迪斯尼,都加入了索尼的蓝光阵营。年初,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宣布放弃HD-DVD而只支持蓝光制式。这也成了促使东芝及早收场的致命一击。
  软硬兼施,可以使技术先锋的角色发扬光大;然而,没有经销商和渠道的支持,制造商也难以与顾客沟通传情。当年MD在美国市场上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是高傲的索尼把自己的产品奉为精品,只在玻璃柜里展示,连销售人员也不一定明白如何使用。此次蓝光获胜,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一些超大型经销商的垂青。沃尔玛在东芝放弃HD-DVD前几天发布的支持蓝光的决定,无疑为HD-DVD唱响了最后的挽歌。很难想象当年的索尼会放下身段,靠着沃尔玛这种折扣店来托裱自己。
  能否得到众多内容软件商与下游经销商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阵营双方出场的阵容。此次,索尼一改先前技术先锋孤傲清高的做派,积极拉拢同业竞争者入伙蓝光联盟,从计算机制造商戴尔、惠普,到家用电气厂商飞利浦、松下、夏普、先锋、三菱、三星。而HD-DVD则是东芝一家独大,只有NEC和三洋以及某些游戏硬件制造商支撑。虽然微软去年也宣布其操作系统支持HD-DVD,却未能逆转多方势力共同造成的潮流。
  至此,索尼对下一代DVD标准的确立似乎不再有争议。然而,标准既立,能否引发消费者大规模的更新换代,时下还很难看得清。这取决于消费者对蓝光DVD质量优势的认同与接受程度,也取决于其产品定价策略以及如何与其他参与者和支持者分成;并且,毫无疑问,还取决于来自中国的廉价大规模制造厂商是否能尽早地分一杯羹。
  
  谢海峰
其他文献
在品牌忠诚度有限、消费需求多样化的中国,西方公司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想要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拓展生意的西方公司面对的并非是一个同质的市场,因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方式也难以预测,参加2007年沃顿商学院亚洲商业论坛的一组营销专家如是认为。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一样,许多中国城市居民习惯于在网络上寻找产品信息,并且相当精明。但与前者不同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有限,并且更容易被
期刊
完美的谈判结局是“双赢的解决方案”,如果谈判的双方在离开谈判桌的时候都感觉到自己是赢家,这就是一种极富创造力的结果。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这样评价他的一个搭档:“他是我合作过的最有才华的伙伴 他的那些中肯建议,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可否认,在谈判方面他总是镇定自如,与对手交锋时总是有条不紊、冷静并且适可而止,连对手也敬佩他的智慧!”这个人就是克林顿的首席谈判顾问罗杰道森。  罗杰道
期刊
有效的绩效面谈是帮助员工分析绩效结果,而不是单纯地告诉员工得了多少分。    绩效面谈是指管理者与员工针对员工上一周期的绩效表现进行的一对一的面谈,重点是帮助员工认识自己在绩效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帮助员工改善绩效,提高能力。对于真正实现绩效考核的目的——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而不是打分划等,绩效面谈是必由的途径。  在实践操作中,管理者实施绩效面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期刊
利润的确是渠道商所关注的最重要因素,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能够为渠道商提供丰厚利润回报的厂商往往不止一家,厂商必须在利润回报之外采取积极措施方能强化渠道执行力。    将商品通过交换转换成货币,这一过程被马克思称为“惊险的跳跃”。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马克思所研究的那个时期,商品经济还远远不像今天这么发达,惊险的跳跃往往是在商品的生产者和最终顾客之间一步完成。而如今,商品销售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
期刊
稳定的工作,让员工有创业的机会,实现普通人的创业梦想。    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兼代理CEO求伯君近日表示将施行全员涨薪计划,重点对象是无期权员工和新员工。他坦言,过低的薪酬已经很难吸引大学生加盟。  据内部员工透露,求已在金山最新3月份工资账单中兑现了诺言,无期权员工和新员工涨薪幅度在20%左右,有些员工加薪幅度更达到30%。  不知求的这一举动是否是受到同为网游大佬的史玉柱的影响?史评委曾经说
期刊
高调的宝马已经成为了暴富阶层的代名词。    宝马的品牌形象一直是“终极的驾驶机器”,是高档和富裕的代名词,它是一个阳春白雪的高端品牌。同时相对奔驰来说,宝马也具有驾驶人相对年轻、追求生活快乐和激情的使用人形象,007大片中风流倜傥、周旋于上流社会的詹姆斯邦德使用宝马作为坐驾等品牌营销活动无疑都加强了宝马的鲜明形象。“开宝马、坐奔驰”这个说法已经深入我国消费者的脑海,在大中城市宝马的标识已经是妇孺
期刊
生态学上有个高斯法则:一个物种,只有它所掌握的技能中至少有一项超越其敌人的时候,或者跑得更快,或者跳得更高,或者能上树,或者……它才可能生存下去。同样,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是,相比竞争者而言,必须至少拥有一项竞争优势。  在中国二十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一大批本土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在许多行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些优秀的本土企业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然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发现,自己所领导的企业并没有
期刊
通过参股或控股占有一些市场区域,却又不急于整合,这种慢悠悠的态度难保不是打算待价而沽。    2008年初,一桩国际啤酒集团之间的收购案波及了中国市场:1月29日,重庆啤酒(下文简称重啤)发布公告称,收到其第二大股东英国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苏纽公司”)来函,由嘉士伯和喜力共同组成的日出收购有限公司董事会与苏纽董事会共同宣布,双方已就收购要约达成一致。  苏纽公司这家身居世界
期刊
2008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对于中国广告业来说,同样迎来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传播载体,电视广告通过形式创新,将实现媒体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双赢。2008年伊始,中央电视台抓住机遇,适时地推出了广告新产品,包括CCTV-3“综艺频道战略联盟”,CCTV-1“晚间电视剧场合作企业”,玉兰油五分钟长广告等,下面先睹为快。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蓝光DVD的胜利意味着,消费者不用被迫从互不兼容的对手产品中二选一。    延续几年的索尼与东芝之间关于“下一代DVD格式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2月19日,东芝总裁兼CEO西田厚聪以向全球消费者鞠躬致歉的方式,宣布东芝将逐步减少HD-DVD播放器和录象机的出货,预计到3月底完全停止。  以索尼为首的蓝光DVD阵营获得了事实上的胜利。  好莱坞的电影大佬们和销售渠道早已厌倦一场漫长的DVD标准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