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术路径】
一是依托项目引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自2017年以来,依托长城汽车、东鹏智能家装、中交航空港、中交STS电动车、德国SW机床、腾讯云(永川)物联网小镇等优质招商项目,引进中科院计算所天津分所所长陈援非、天津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究院主任赵善文、北斗七星物联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张亮、国内外一流专家袁一卿等高层次人才。
二是搭建平台聚智。制定《永川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对创办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一定奖励,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集聚高端智力资源。2018年,新建福林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全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总数达3个,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等国内外一流专家9名。
三是用好活动揽才。制订《永川区重点学术活动资助办法》,支持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活动中与专家建立联系,邀请专家为永川区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先后举办了“重庆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2018年CPCA科技年会”“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论坛”等多场学术峰会,与园区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38个。目前正在筹备举办以“智能化装备及制造”为主题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年会和第六届青年印刷电路学术年会。同时,积极参加重庆市国创会等大型人才活动,引进博士5名,长城汽车等重点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12人。
2019年元旦。
這一天,重庆文理学院校园官网上,登出了一条点击量较平时多出6倍的消息。
那是一条讣告。
这条消息,让全校两万余名师生的元旦染上了悲伤。
这天凌晨1点5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战略发展顾问涂铭旌溘然长逝,享年90岁。
——一元钱就能引来院士?这并不是一个传说……
涂铭旌的一生,一共经历了三次创业。在此过程中,他一直在向西部落后地区“西迁”。
第一次创业是在上世纪50年代。
1958年,这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的年轻教师响应国家服务西部的号召,毅然服从组织安排,登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的30年里,涂铭旌跟随周惠久院士主攻金属材料研究,为中国新材料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8年,涂铭旌60岁时,来到成都科技大学(后合并到四川大学),开始主攻功能材料研究,成为该校磁性材料研究的奠基人和拓荒者。
一转眼,20年又过去了。
这次,进入耄耋之年的涂铭旌回到故乡重庆,希望加盟位于永川区的重庆文理学院,准备开始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消息传出,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位高龄院士“屈尊”来到一所二本院校“白手起家”,图个啥?
而被重庆市、永川区和学校各级引才赤诚之心所吸引的涂铭旌,早在接过重庆文理学院聘书前,就曾表明心意:“我不要高薪,给我一元钱的工资,我就是学校的人。”他对校领导说:“我是九龙坡人,我老伴是永川人——我们都是重庆人,希望能够回报家乡。”
加盟重庆文理学院后,涂铭旌第三次创业的条件并不优渥。
彼时,重庆文理学院的材料学等新兴学科基础薄弱。“当时,学校实验室只有4个人,设备空缺,资金匮乏,一切都是一张白纸。”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雷宇说。
然而,在随后的十年里,涂铭旌不仅在永川扎下了根,还从无到有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就,组建培养出一个包括多名“海归”在内的高端科研人才团队……
能做到这些,涂铭旌究竟“凭”什么?
——重点吸引大家名师,倾尽全力进行扶持,以某一创新领域“点”的突破,带动未来创新研发和市场化应用“面”的提升。
“父亲心里始终有个愿望:报答家乡。”涂铭旌的儿子涂波说。
1946年夏秋之交,年仅18岁的涂铭旌前往上海同济大学求学。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轮船经过夔门、即将离开家乡之际,一种强烈的情感在涂铭旌心中升起:“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
从此以后,那山、那水便随着那纷飞的思绪,永远定格在涂铭旌心头。
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此成为涂铭旌挥之不去的情怀与梦想。
除了这份情,吸引院士加盟重庆文理学院的原因,还有学校“白纸”一般的潜力。
“在这里,我可以画出自己想画的蓝图。”涂铭旌说。
“最难的就是确定研究方向,涂老在学校工作十年,前几年都是在摸索中度过的。”学校党委副书记刘灿国回忆道。
“科研不仅要顶住‘天’,还要能接到‘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涂铭旌眼中,科研要“接地气”,要实际应用,做好调研是第一步。
为此,涂铭旌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开始走访永川区及周边区县的中小企业工厂。
3个月跑下来,他的手里攒了300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名片;在每张名片后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企业发展现状。
“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为科研做好准备。”涂铭旌说。
不仅如此,为抓好实验室建设,八十多岁的涂铭旌,连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
“研究院从一层楼扩建到二层楼的时候,正值重庆最炎热的季节。酷暑难耐,又没有空调,而且施工期间灰尘多、噪音大,办公环境很是艰苦。”雷宇称,“但涂老不仅要求所有科研人员继续工作,自己也坚守在岗位上。” 画蓝图、领项目、写方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永川区委区政府和学院党委大力支持下,在涂铭旌的牵头下,学校的一系列高精尖实验慢慢开展起来。
2013年,重庆市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院落户重庆文理学院。
2015年,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了1000余万元资金,支持学校实验室建设。渐渐地,实验室从一层增加到两层,再增加到三层,最终整栋楼都成为了研发中心。
——以名家大师的“名片”及其人脉资源为“磁铁”,吸引相关专业人才加盟,围绕项目打造人才集群。
2014年,李璐即将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
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前,李璐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发展。
原本,他已经签约了一所“211”高校。
然而一通来自永川的电话,却将他“截”至重庆文理学院。
电话那头,正是时年86岁的涂铭旌——得知李璐的专业与材料学科相关且准备回国发展后,涂铭旌通过李璐的博士生导师联系上了他,并且专门打电话向他说明了学校的发展前景。
在涂铭旌的盛情邀请下,李璐来到了重庆文理学院。
“2014年12月8日坐飞机到重庆,两天后就决定到学院工作了。”李璐回忆道,“2015年初,我就办理了入职手续。”
让李璐选择留下的,除了涂铭旌的个人魅力,还有学校出台的一系列引才政策——
“学校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李璐说,“刚回国时,我的手上还有些项目,学校愿意提供相关场地、资金等支持,所以项目做得很快。”
2016年,在首届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李璐的“大尺寸柔性触控”项目力压群雄,获得了大赛第一名。
“这次胜利,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李璐感叹道,“项目进展如此顺利,多亏了学校的支持。”
“学校非常有魄力。”重庆文理学院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院长陈中祝感同身受,“在其他地区尚未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时,学校就给了我们70%的股份,作为技术转化的激励。”
为此,陈中祝给身在美国学习的徐志刚打了电话,最终吸引3人组成的团队落户永川区。
“当时的协议只是一个初步框架,并没有具体内容,但是学校承诺我们的都实现了。”言罢,陈中祝又补了一句,“有些没有承诺的,也实现了。”
除此之外,重庆文理学院还为年轻教师提供住房、给予安家费;评定职称时,也不将教龄当作硬性考核标准。
在政策支持下,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人才源源不断加入其中。
“不到十年,学校的学术排名就上升了一百五十多位——这样的排名,引进人才功不可没。”重庆文理学院科技部副部长刘小利说。
——以良好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打造高端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人生舞台,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
来到重庆文理学院之后,通常每天早上8点,涂铭旌就已经到达办公室。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作息如钟表般精确的老人,早在1993年就患上了直肠癌。
“老马已觉黄昏至,不待扬鞭自奋蹄”。病魔没能打败这位老人。待身体状况好些后,涂铭旌又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
2016年,涂铭旌因脑溢血再次入院。
“他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李璐在哪里’。”重庆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泽平说。
2017年,在涂铭旌89岁生日之际,重庆文理学院为其颁发了“终身奉献奖”证书和奖杯。
“谢谢你!涂院士,文理人永远爱你!”为涂铭旌颁奖时,孙泽平动情地说。
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涂铭旌止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辈子我得过3个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奖、20多个省部级奖项,单单对两个奖情有独钟——一个是四川大学授予我的‘十佳师德奖’,一个就是文理学院授予我的‘终身奉献奖’。”
“我将为重庆文理学院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鞠躬尽瘁,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
铮铮誓言犹在耳旁,涂铭旌却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2019年1月1日凌晨,涂铭旌永别深爱的校园和故乡。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
涂铭旌为学校做的一点一滴,无不烙在每个文理人心头——主持建设实验楼、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等硬件阵地,在重庆文理学院牵头打造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微纳米光电器件协同创新中心……
如今,当初只有几个人的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已经成长为拥有63人的庞大团队,其中包括43名博士。研究院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个、取得科研成果300余项。
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全部得到市场化应用——其中,经由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銀纳米线触摸屏技术,5英寸手机屏幕的柔性触控元件得以研制出来,使触摸屏生产周期缩短了70%,成本降低50%……
由陈中祝带领的团队,也自主研发出了“抗ED和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同时获得中国和美国的临床批文,目前即将投入生产。团队成员也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
……
如今,重庆文理学院已有24个市级以上的科研平台,包含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不仅有精神文化上的激励,还有供科研人员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重庆文理学院正在吸引更多人才前来。
●“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展引才聚智渠道
一是依托项目引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自2017年以来,依托长城汽车、东鹏智能家装、中交航空港、中交STS电动车、德国SW机床、腾讯云(永川)物联网小镇等优质招商项目,引进中科院计算所天津分所所长陈援非、天津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究院主任赵善文、北斗七星物联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张亮、国内外一流专家袁一卿等高层次人才。
二是搭建平台聚智。制定《永川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对创办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一定奖励,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集聚高端智力资源。2018年,新建福林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全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总数达3个,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等国内外一流专家9名。
三是用好活动揽才。制订《永川区重点学术活动资助办法》,支持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活动中与专家建立联系,邀请专家为永川区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先后举办了“重庆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2018年CPCA科技年会”“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论坛”等多场学术峰会,与园区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38个。目前正在筹备举办以“智能化装备及制造”为主题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年会和第六届青年印刷电路学术年会。同时,积极参加重庆市国创会等大型人才活动,引进博士5名,长城汽车等重点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12人。
2019年元旦。
這一天,重庆文理学院校园官网上,登出了一条点击量较平时多出6倍的消息。
那是一条讣告。
这条消息,让全校两万余名师生的元旦染上了悲伤。
这天凌晨1点5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战略发展顾问涂铭旌溘然长逝,享年90岁。
“情牵”
——一元钱就能引来院士?这并不是一个传说……
涂铭旌的一生,一共经历了三次创业。在此过程中,他一直在向西部落后地区“西迁”。
第一次创业是在上世纪50年代。
1958年,这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的年轻教师响应国家服务西部的号召,毅然服从组织安排,登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的30年里,涂铭旌跟随周惠久院士主攻金属材料研究,为中国新材料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8年,涂铭旌60岁时,来到成都科技大学(后合并到四川大学),开始主攻功能材料研究,成为该校磁性材料研究的奠基人和拓荒者。
一转眼,20年又过去了。
这次,进入耄耋之年的涂铭旌回到故乡重庆,希望加盟位于永川区的重庆文理学院,准备开始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消息传出,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位高龄院士“屈尊”来到一所二本院校“白手起家”,图个啥?
而被重庆市、永川区和学校各级引才赤诚之心所吸引的涂铭旌,早在接过重庆文理学院聘书前,就曾表明心意:“我不要高薪,给我一元钱的工资,我就是学校的人。”他对校领导说:“我是九龙坡人,我老伴是永川人——我们都是重庆人,希望能够回报家乡。”
加盟重庆文理学院后,涂铭旌第三次创业的条件并不优渥。
彼时,重庆文理学院的材料学等新兴学科基础薄弱。“当时,学校实验室只有4个人,设备空缺,资金匮乏,一切都是一张白纸。”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雷宇说。
然而,在随后的十年里,涂铭旌不仅在永川扎下了根,还从无到有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就,组建培养出一个包括多名“海归”在内的高端科研人才团队……
能做到这些,涂铭旌究竟“凭”什么?
“倾力”
——重点吸引大家名师,倾尽全力进行扶持,以某一创新领域“点”的突破,带动未来创新研发和市场化应用“面”的提升。
“父亲心里始终有个愿望:报答家乡。”涂铭旌的儿子涂波说。
1946年夏秋之交,年仅18岁的涂铭旌前往上海同济大学求学。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轮船经过夔门、即将离开家乡之际,一种强烈的情感在涂铭旌心中升起:“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
从此以后,那山、那水便随着那纷飞的思绪,永远定格在涂铭旌心头。
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此成为涂铭旌挥之不去的情怀与梦想。
除了这份情,吸引院士加盟重庆文理学院的原因,还有学校“白纸”一般的潜力。
“在这里,我可以画出自己想画的蓝图。”涂铭旌说。
“最难的就是确定研究方向,涂老在学校工作十年,前几年都是在摸索中度过的。”学校党委副书记刘灿国回忆道。
“科研不仅要顶住‘天’,还要能接到‘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涂铭旌眼中,科研要“接地气”,要实际应用,做好调研是第一步。
为此,涂铭旌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开始走访永川区及周边区县的中小企业工厂。
3个月跑下来,他的手里攒了300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名片;在每张名片后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企业发展现状。
“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为科研做好准备。”涂铭旌说。
不仅如此,为抓好实验室建设,八十多岁的涂铭旌,连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
“研究院从一层楼扩建到二层楼的时候,正值重庆最炎热的季节。酷暑难耐,又没有空调,而且施工期间灰尘多、噪音大,办公环境很是艰苦。”雷宇称,“但涂老不仅要求所有科研人员继续工作,自己也坚守在岗位上。” 画蓝图、领项目、写方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永川区委区政府和学院党委大力支持下,在涂铭旌的牵头下,学校的一系列高精尖实验慢慢开展起来。
2013年,重庆市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院落户重庆文理学院。
2015年,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了1000余万元资金,支持学校实验室建设。渐渐地,实验室从一层增加到两层,再增加到三层,最终整栋楼都成为了研发中心。
“搭台”
——以名家大师的“名片”及其人脉资源为“磁铁”,吸引相关专业人才加盟,围绕项目打造人才集群。
2014年,李璐即将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
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前,李璐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发展。
原本,他已经签约了一所“211”高校。
然而一通来自永川的电话,却将他“截”至重庆文理学院。
电话那头,正是时年86岁的涂铭旌——得知李璐的专业与材料学科相关且准备回国发展后,涂铭旌通过李璐的博士生导师联系上了他,并且专门打电话向他说明了学校的发展前景。
在涂铭旌的盛情邀请下,李璐来到了重庆文理学院。
“2014年12月8日坐飞机到重庆,两天后就决定到学院工作了。”李璐回忆道,“2015年初,我就办理了入职手续。”
让李璐选择留下的,除了涂铭旌的个人魅力,还有学校出台的一系列引才政策——
“学校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李璐说,“刚回国时,我的手上还有些项目,学校愿意提供相关场地、资金等支持,所以项目做得很快。”
2016年,在首届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李璐的“大尺寸柔性触控”项目力压群雄,获得了大赛第一名。
“这次胜利,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李璐感叹道,“项目进展如此顺利,多亏了学校的支持。”
“学校非常有魄力。”重庆文理学院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院长陈中祝感同身受,“在其他地区尚未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时,学校就给了我们70%的股份,作为技术转化的激励。”
为此,陈中祝给身在美国学习的徐志刚打了电话,最终吸引3人组成的团队落户永川区。
“当时的协议只是一个初步框架,并没有具体内容,但是学校承诺我们的都实现了。”言罢,陈中祝又补了一句,“有些没有承诺的,也实现了。”
除此之外,重庆文理学院还为年轻教师提供住房、给予安家费;评定职称时,也不将教龄当作硬性考核标准。
在政策支持下,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人才源源不断加入其中。
“不到十年,学校的学术排名就上升了一百五十多位——这样的排名,引进人才功不可没。”重庆文理学院科技部副部长刘小利说。
“育心”
——以良好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打造高端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人生舞台,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
来到重庆文理学院之后,通常每天早上8点,涂铭旌就已经到达办公室。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作息如钟表般精确的老人,早在1993年就患上了直肠癌。
“老马已觉黄昏至,不待扬鞭自奋蹄”。病魔没能打败这位老人。待身体状况好些后,涂铭旌又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
2016年,涂铭旌因脑溢血再次入院。
“他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李璐在哪里’。”重庆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泽平说。
2017年,在涂铭旌89岁生日之际,重庆文理学院为其颁发了“终身奉献奖”证书和奖杯。
“谢谢你!涂院士,文理人永远爱你!”为涂铭旌颁奖时,孙泽平动情地说。
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涂铭旌止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辈子我得过3个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奖、20多个省部级奖项,单单对两个奖情有独钟——一个是四川大学授予我的‘十佳师德奖’,一个就是文理学院授予我的‘终身奉献奖’。”
“我将为重庆文理学院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鞠躬尽瘁,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
铮铮誓言犹在耳旁,涂铭旌却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2019年1月1日凌晨,涂铭旌永别深爱的校园和故乡。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
涂铭旌为学校做的一点一滴,无不烙在每个文理人心头——主持建设实验楼、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等硬件阵地,在重庆文理学院牵头打造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微纳米光电器件协同创新中心……
如今,当初只有几个人的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已经成长为拥有63人的庞大团队,其中包括43名博士。研究院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个、取得科研成果300余项。
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全部得到市场化应用——其中,经由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銀纳米线触摸屏技术,5英寸手机屏幕的柔性触控元件得以研制出来,使触摸屏生产周期缩短了70%,成本降低50%……
由陈中祝带领的团队,也自主研发出了“抗ED和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同时获得中国和美国的临床批文,目前即将投入生产。团队成员也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
……
如今,重庆文理学院已有24个市级以上的科研平台,包含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不仅有精神文化上的激励,还有供科研人员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重庆文理学院正在吸引更多人才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