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当初的三十而立到如今的年过半百,这位初心不改的航天员依然在积极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奔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枕戈待旦是军人的使命,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决不会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2021年的6月17日,万众期待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向太空,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将在太空执行任务3个月,创造我国航天员在太空的最长纪录。
航天员邓清明却并没有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依旧被选入了备份航天员,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被选入“备份”。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否则也没有我们的机会。”至今还未登上过太空,邓清明说,“我当然有遗憾,但是也很骄傲。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如今55岁的他,依然奋战在训练一线,“我觉得作为一个军人,基本的素质就是代表祖国去征战太空,战斗到你战斗不动为止。”
与浩瀚太空结缘
1966年,邓清明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东陂乡一个农村家庭,成为家中第一个子女。
父母常年务农,没上过什么学,坦坦荡荡做人、勤勤奋奋学习是他们给孩子们最质朴的人生道理。
小时候的邓清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学校里,他是班干部;家里,他是大哥。父母挥汗田间,他担负着照看弟弟妹妹们的责任。
高中时,邓清明开始住校。每个星期六下午,他步行十几公里回家,周日,带着母亲做的干粮咸菜,再步行十几公里返回学校。
父母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他看在眼里,那时他的人生目标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与天空结缘的故事,要从他高三那年讲起。
1984年,当空军招飞的消息从50公里外的宜黄县城传来时,坐在课桌前的邓清明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机会,竟会让自己与曾经无数次仰望过的星空结缘。
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邓清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竟然一路顺利通过了各项体检和考试,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
这一年6月,带着憧憬和希冀,邓清明登上了北去的火车,来到河北保定航空兵预备学校学习。
在预备学校的8个月,学习和训练既紧张又辛苦。邓清明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干出个样子,决不能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失望。
在邓清明的努力训练下,他顺利完成了从青年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从军人到飞行学员的转变,逐渐对军人的职责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结束后,邓清明被分配到新疆哈密第八飞行学院,进行航空理论学习。半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核,开始飞行训练。1987年,邓清明离开了地面,成了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1996年,载人航天工程在空军进行首批航天员选拔。作为探索太空的开路先锋,航天员需要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一流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因此,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极高。如果说飞行员是“千里挑一”,航天员无疑是“万里挑一”。经过全面考核,1998年1月,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他们面对国旗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航天员的日常
天空与太空,一字之差,对人的要求,却是脱胎换骨。面对太空中真空、失重等不确定因素,面对长期与家人、社会隔离的封闭环境,面对动辄数月之久的连续工作时间,无论从身体素质、知识技能、应急决策、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都对航天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一名航天员在“飞上太空”前,都需要经历30多门基础理论知识、8大类140多个专业科目的严苛训练,这被航天员们称为“登天的阶梯”。航天员要在4年~5年内完成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学习和训练,高速旋转的离心机训练、连续7天保持负六度卧姿的头低位卧床训练、低压缺氧、模拟失重等,要突破人的一个又一个极限,艰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中国首位升空女航天员刘洋曾在采访中提到,在第一次参加前庭功能转椅训练时就尝到了苦头,训练到第5分钟时凶猛袭来的眩晕和恶心感让她瞬间面色苍白、满头大汗,但即便这样他们也不愿叫苦、不愿喊停,唯有咬牙坚持。邓清明为了圆梦太空,放弃了假期,放弃了业余时间,将家庭托付给妻子,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训练再苦再难,邓清明都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飞天”的梦想。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创造了历史。作为战友,邓清明在感到自豪之余,也更有了飞天的动力,他希冀着自己在太空舱内遥望地球的日子,能够早日到来。
“飞天”梦想对于邓清明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我国神舟飞船的航天员选拔,不是论资排辈也不是看年龄,而是每次都集中训练参加一样的科目考试,选择成绩最好的人做飞天人选。杨利伟介绍,很多科目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分差往往只有零點几分;一次任务结束后,大家的分数全部归零,下次任务重新考核,从没有“先来后到”之说。
每一次,邓清明都为飞天任务做好准备,刻苦训练一天又一天,并排除一切可能阻碍他梦想的不利因素。
2013年年底,在“神十”任务后不久,邓清明在体检中查出了肾结石,对于普通人而言,细小结石是不用手术处理的,但航天员却不行。因为在太空中失重的环境下,会产生游离的可能性。邓清明决定接受手术把结石取出来。然而第一次手术并没有完全取出来,于是就在他的肾脏中埋了一根管子,带在身上1个多月尿血1个多月,最终石头被成功取出。那一刻邓清明觉得:梦想重新又点燃了!
主份与备份
在中国载人航天任务中,每一个岗位都实行主飞乘组和备份乘组,航天员也不例外。一旦主份出现问题,备份就要第一时间接替主份执行任务。
在之前的“神九”“神十”“神十一”载人飞行任务中,邓清明连续3次入选任务梯队,但最终3次都是进入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备份乘组。
2021年的6月17日,万众期待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向太空,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将在太空执行任务3个月,创造我国航天员在太空的最长纪录。
航天员邓清明却并没有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依旧被选入了备份航天员,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被选入“备份”。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否则也没有我们的机会。”至今还未登上过太空,邓清明说,“我当然有遗憾,但是也很骄傲。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如今55岁的他,依然奋战在训练一线,“我觉得作为一个军人,基本的素质就是代表祖国去征战太空,战斗到你战斗不动为止。”
与浩瀚太空结缘
1966年,邓清明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东陂乡一个农村家庭,成为家中第一个子女。
父母常年务农,没上过什么学,坦坦荡荡做人、勤勤奋奋学习是他们给孩子们最质朴的人生道理。
小时候的邓清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学校里,他是班干部;家里,他是大哥。父母挥汗田间,他担负着照看弟弟妹妹们的责任。
高中时,邓清明开始住校。每个星期六下午,他步行十几公里回家,周日,带着母亲做的干粮咸菜,再步行十几公里返回学校。
父母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他看在眼里,那时他的人生目标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与天空结缘的故事,要从他高三那年讲起。
1984年,当空军招飞的消息从50公里外的宜黄县城传来时,坐在课桌前的邓清明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机会,竟会让自己与曾经无数次仰望过的星空结缘。
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邓清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竟然一路顺利通过了各项体检和考试,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
这一年6月,带着憧憬和希冀,邓清明登上了北去的火车,来到河北保定航空兵预备学校学习。
在预备学校的8个月,学习和训练既紧张又辛苦。邓清明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干出个样子,决不能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失望。
在邓清明的努力训练下,他顺利完成了从青年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从军人到飞行学员的转变,逐渐对军人的职责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结束后,邓清明被分配到新疆哈密第八飞行学院,进行航空理论学习。半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核,开始飞行训练。1987年,邓清明离开了地面,成了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1996年,载人航天工程在空军进行首批航天员选拔。作为探索太空的开路先锋,航天员需要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一流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因此,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极高。如果说飞行员是“千里挑一”,航天员无疑是“万里挑一”。经过全面考核,1998年1月,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他们面对国旗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航天员的日常
天空与太空,一字之差,对人的要求,却是脱胎换骨。面对太空中真空、失重等不确定因素,面对长期与家人、社会隔离的封闭环境,面对动辄数月之久的连续工作时间,无论从身体素质、知识技能、应急决策、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都对航天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一名航天员在“飞上太空”前,都需要经历30多门基础理论知识、8大类140多个专业科目的严苛训练,这被航天员们称为“登天的阶梯”。航天员要在4年~5年内完成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学习和训练,高速旋转的离心机训练、连续7天保持负六度卧姿的头低位卧床训练、低压缺氧、模拟失重等,要突破人的一个又一个极限,艰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中国首位升空女航天员刘洋曾在采访中提到,在第一次参加前庭功能转椅训练时就尝到了苦头,训练到第5分钟时凶猛袭来的眩晕和恶心感让她瞬间面色苍白、满头大汗,但即便这样他们也不愿叫苦、不愿喊停,唯有咬牙坚持。邓清明为了圆梦太空,放弃了假期,放弃了业余时间,将家庭托付给妻子,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训练再苦再难,邓清明都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飞天”的梦想。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创造了历史。作为战友,邓清明在感到自豪之余,也更有了飞天的动力,他希冀着自己在太空舱内遥望地球的日子,能够早日到来。
“飞天”梦想对于邓清明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我国神舟飞船的航天员选拔,不是论资排辈也不是看年龄,而是每次都集中训练参加一样的科目考试,选择成绩最好的人做飞天人选。杨利伟介绍,很多科目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分差往往只有零點几分;一次任务结束后,大家的分数全部归零,下次任务重新考核,从没有“先来后到”之说。
每一次,邓清明都为飞天任务做好准备,刻苦训练一天又一天,并排除一切可能阻碍他梦想的不利因素。
2013年年底,在“神十”任务后不久,邓清明在体检中查出了肾结石,对于普通人而言,细小结石是不用手术处理的,但航天员却不行。因为在太空中失重的环境下,会产生游离的可能性。邓清明决定接受手术把结石取出来。然而第一次手术并没有完全取出来,于是就在他的肾脏中埋了一根管子,带在身上1个多月尿血1个多月,最终石头被成功取出。那一刻邓清明觉得:梦想重新又点燃了!
主份与备份
在中国载人航天任务中,每一个岗位都实行主飞乘组和备份乘组,航天员也不例外。一旦主份出现问题,备份就要第一时间接替主份执行任务。
在之前的“神九”“神十”“神十一”载人飞行任务中,邓清明连续3次入选任务梯队,但最终3次都是进入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备份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