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练笔,让作文妙笔生花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真谛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写作恰好是训练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最好方式。但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写作,究其原因,是积累不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不知如何下笔。提倡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练笔,丰富学生的日常积累,为学生“储米”,如此,在写作中学生才能文思如泉,让作文妙笔生花。
  一、课堂中练笔,掌握方法
  “天下文章一大抄”,此话虽然有些极端,但仔细品味,却也有几分道理。“抄”并非是单纯而机械的重复,若能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模仿向迁移过渡,自然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为此,在语文课中应紧扣教材,多引导学生仿写、改写、扩写,让学生通过课堂练笔而不断掌握写作方法。
  1.仿写,学会迁移
  教材所选编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优秀名篇,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要适时采用仿写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以人物外貌描写为例,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文中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接着写其身材、神态、穿着、语言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进行分析后,及时以仿写的方式让学生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人进行描写,在练笔中,学生学会了从外貌、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此外,文中经典语句、段落等,也可引导学生仿写。如《壶口瀑布》中“那升腾的水雾因为……扑朔迷离”一段的学习后引导学生仿写,这也可让学生掌握排比句、写景方法。
  2.改写,学会应用
  改写这种方法课堂中教师很少用,其实,学习课文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课文进行改动,进行改写,这对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效果极好。以《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为例,该文为演讲稿,通过阐述作者一生的选择来表现其刻苦勤奋、敬业爱国等高贵的人格。应该说,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也有过很多抉择,学习该文后,通过改写,将作者换为自己,不仅可在改写中体会作者的高贵品质,还可促进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又如《社戏》的学习后,引导学生改写,在改写中融入自己所知的民俗和儿时的生活趣事,效果也较好。
  3.续写,学会想象
  想象对写作的作用毋庸置疑,续写不仅可让学生体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也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变色龙》文末写到奥楚蔑洛夫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后来会发生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在续写中进一步体会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又如《最后一课》文末写到韩麦尔先生说:“放学了,——你们走吧!”那么,“我”会怎么做?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可让学生在续写中进一步描写小弗朗士的形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二、阅读中练笔,拓展视野
  初中语文教材除必读和选读课文外,还有名著导读栏目。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经典作品,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练笔,要让学生学会积累、对比和拓展,以此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1.摘抄,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在写作表达中文辞不够优秀,原因在于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够丰富。故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或课外作品时,首先,要学会摘抄文中的优美语言。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活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等,对于这些经典语句,不仅要摘抄下来,甚至还要能熟读成诵,学会在写作中引用。其次,要学会通过练笔而积累生动的事例,学会仿写事例。如《骆驼祥子》中写祥子拉车一天的生活,读后就可学写生活中跑的士、跑外卖的生活。最后,对于文中具有深刻哲理的话,不仅要摘抄下来,还要能进行批注,写出感悟。
  2.感悟,生发想象
  在阅读中,学生可能会因文中的一句话而感触良多,也会因故事中的人物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其实,若能将这些感悟诉诸于文字,这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为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多引导学生动笔,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散文,可将优美的语句进行摘抄,可在文中进行批注,可写出自己的感悟。读小说,对于人物,可批注其性格,可描摹其形象,可就其情节进行梳理。读议论文,作者主要的表达观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诸如此类,可引导学生读后以读后感的方式进行练笔,在练笔中融入自己的感悟,生发出想象,久而久之,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丰富了词汇量,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写作时自然能得心应手,让笔下生花。
  三、生活中练笔,积累素材
  生活乃写作之本,脱离了生活,再优秀的辞藻也只能算是堆砌的烂砖头。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写作的素材,而学生往往动笔写作,却难以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练笔,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积累写作的素材,从而让所写作文真实可感,富有生活味。
  1.日记,随性自由
  很多教师都会布置学生写日记,但要求过于严格,如字数必须达到多少、内容应该如何等,如此,反而让学生失去兴趣。其实,日记并不一定要规定学生写什么,只要学生肯动笔,写写当天的心情、所见到的人或者事、和某人发生的矛盾,诸如此类,只要能将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即可。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在学生的日记中找到学生的优点,给予激励,让其能长期坚持。
  2.观察,用心体会
  一米阳光、一棵老树、一滴雨、一场雪……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只要善于观察,用心体会,将其写入作文中,才能真正体现生活的本色。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如身边的人是否都长得一样,他们的言谈举止有何不同,如一棵树,春天是什么样子、秋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诸如此类,观察之后写成文字,仔细体会,学生不仅能在观察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也会因此而获得诸多感悟,所写作文也才会富有感染力。
  3.坚持,厚积薄发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关键在于坚持。平时课堂里的仿写、改写、续写,阅读中的摘抄,生活中记日记,不管是哪一种形式,要让学生学会坚持写。在写作教学中,可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本子,用于课堂中的练笔、写作,还应让学生把平时阅读中的读后感、生活中的日记、所见所闻所感等记录下来,通过长期坚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练笔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素材多了,在练笔中获得了灵感,写作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当然,也要注重多通过班级群、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形式,多给予学生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笔下生花。
  總之,让学生在课堂练笔中掌握方法,在阅读练笔中学会积累,在生活练笔中学会寻找素材,写作中才会有“下锅之米”。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此爱上作文。同时,通过练笔,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274500)
其他文献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思考和深度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素养”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密不可分,教材中选录的文质兼优的经典文本流露出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是实现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可靠依托。  本文以郑振铎的《猫》教学为例,巧借默读概括、品词析句、对比阅读、精读朗读、思考讨论的语言运用策略,使学生理解人与猫之间的乐与痛,懂得扬善避恶,平
期刊
教材分析  《春望》位于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五言律诗。本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之时。面对中国长期战乱飘摇、百姓流亡、家信不通的时局,诗人久久伫立城前,百感交集,写下如此千古绝唱。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多首五言律诗,对诗的格律及鉴赏方法有初步的把握,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文本解读等方法独立对本诗进行浅显的鉴赏,大致能体会出诗人爱国思亲的情感,但对诗中的对比
期刊
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余文森教授认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是好课;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好课一定是具有高效课堂效益,充满生命力的课。影响课堂效益的要素有诸多,如讲授、提问、倾听、观察、点拨等,现以“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中《生机》一课为例,浅谈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修炼教师课堂教
期刊
微写作是当今比较流行的一种写作方式,简言之,就是微型写作。微写作是一种根据表达需要,用精练的语言描绘事物、论述观点、抒发情感的写作形式,是短小精悍的一类文体。篇幅短小、内容集中、形式自由,既包括各种小型的应用文,也包括各种网络文体,如“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故事”“微影评”等,也指高考、中考中的微作文。微写作可以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也
期刊
散文历来是中考的重头戏,散文形式多样,行文中作者的感情浓烈,形式又较为自由,固有散文“形散神聚”之说。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散文尚不熟悉,在阅读中难以掌握方法,对作者的情感体会不深,阅读体验不够丰富。为此,在散文教学中,应抓住散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透过散文的“形”而抓住其“神”,从而真正读懂散文,理解散文的丰富内涵,获得深层次的体验。  一、熟悉文体,针对阅读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很
期刊
上一堂好课,是教师们共同的追求。怎样的课算“好”,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本文将以优秀课例《狼》为例,从课堂教学的激趣导入、学法指导、问题设置、教师语言、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好课为何而“好”,如何才能“好”,以供同仁们一起追问。  笔者有幸参加江西省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课例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到场观摩学习,其中《狼》这节课让我眼前一亮,记忆深刻。感叹其精彩的同时,也引起了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最基本的一个工作,长时间囿于应试,会导致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变得浅薄,这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实。日常的教学研究中,笔者不仅听过一线教师的日常授课,同时也听过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应当说这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而区别的根源则在于文本解读的基本取向。当取向指向应试的时候,完整的文本容易被肢解,当取向指向学生生长的时候,文本的内涵更容易被挖掘。  那么为什么日常的教学中难以有第二
期刊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新版语文教材,把整本书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提到了极高的位置。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重整本书阅读经典著作的指导,不仅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还要引导阅读心理,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名著导读推荐的作品,是初中阶段第一篇推荐阅读的经典作品,也是第一篇要整本书阅读的作品。语文教材中推荐的都是各类题材的经典之作,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必不可少,不管是散文、诗歌,还是文言文的教学都离不开朗读,下面就以《马说》为例来谈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朗读教学法来教学。  一、由浅入深,步骤明确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马说》一文虽然文章简短,只有三小节,不到两百字,但是有些字词的读音还是要注意,如“骈”“槽枥
期刊
长期以来,古典诗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静态化、滥用化以及单一化等问题,面对这些弊端,简约语文的倡导者丁卫军老师又是如何除弊破陋,在古典诗文教学中践行简约语文的呢?细读他收录在《简约语文公开课》一书中执教《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桃花源记》三课的教学实录,感觉到他对于古典诗文教学的一些方法宛如醍醐灌顶,给人豁然通透之感。  一、诵读设计注重融合共生  诵读是古典诗文教学的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