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敏感是在职业熟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抓好德育及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在高校真实的学生工作环境中持续学习,在职业发展、成熟、创新过程中激活与内化是其职业敏感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敏感;自我培养
职业敏感是指从事职业行为的主体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结合主客观环境,对现实存在的现象作出的具有专业执业能力的主观判断。高校辅导员职业敏感是其政治觉悟、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能力、责任感及事业心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其本身工作从逐步的实践尝试到走向成熟进程的发展,它标志着辅导员对于本职工作的更高层次的把握。职业敏感是辅导员搞好德育及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创造性教育生涯的源泉。近年来,职业敏感在诸多行业领域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敏感却鲜有论及。辅导员职业敏感的自我培养,对于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是其产生职业敏感的前提条件
1.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的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建立和推行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突出特色,也是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的辅导员制度从1952年产生至今,经历了五十年代产生、八十年代发展、新世纪规范推进等曲折的过程,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如:195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规定在学生中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辅导员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六十年代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等文件对辅导员的来源、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规定,至此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政治辅导员制度;1980年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赋予了辅导员“双重”角色;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确认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明确了辅导员的教师身份;2006年5月,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1]”等文件,为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提供了政策依据。
回顾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辅导员的角色和在高校的地位有一个变化过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辅导员明确职业定位,培养职业情感和产生职业敏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呈现职业化、专业化的趋势,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与角色冲突对职业敏感的影响
辅导员职业定位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随着高校招生量不断扩大,辅导员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加上高校改革本身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辅导员必须科学而准确的进行定位。辅导员职业定位不明,职责不清,致使辅导员角色相应的产生冲突,带来诸多问题,如:辅导员角色责任的分散性、模糊性、工作成果的“无形性”造成的冲突,使辅导员为自己的辛勤劳动难以得到社会的正确评价而苦恼;辅导员因“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和目前自己的困境”,产生自我实现感的失落感,影响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等问题,对辅导员职业敏感的自我培养有较大影响。
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与角色冲突使辅导员对本职工作产生失落感,表现出工作缺乏责任感、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促发的职业敏感性偏弱。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管理和育人为目标的辅导员工作逐渐转变为以育人和服务为主。角色转变,要求其培养正确的角色认识和期待,正确了解、体验和控制自我,使自身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在工作中培养职业敏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辅导员职业敏感的意义及价值
1.辅导员职业敏感的缺失
敏感,也叫敏感性,原是生物学领域中指称生物体或其某一部分对某些因素易于感受的性能,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接受新的信息刺激灵敏[2]。职业敏感是任何一个职业的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业务成熟的标志。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具体执行者。但是,实际工作中因岗位职责不明、长期忙于非本职事务,不受重视、提升困难、职称难晋、能位不适等导致其对自己身份地位不认同、对自己发展方向无清晰预见,是其职业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
2.辅导员职业敏感的意义及价值
职业敏感是一种业务敏感,是在职业熟练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其业务成熟的标志。辅导员具备较高的职业敏感,见微知著,对教育事件进行内涵挖掘,注入前瞻性思维,发挥其教育意义、价值,在处理问题中就表现出敏锐、干练、有效的工作行为,能及时解决问题、服务学生、提高自我。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师要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辅导员保持高度职业敏感,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洞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善解人意的心理领会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及时观察和捕捉来自学生的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作出合理的应对,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敏感自我培养的途径
1.真实环境中持续学习培养职业敏感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的学习研究称之为“智力生活”,认为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敏感就是在这种智力生活中发生的,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那么教师的职业敏感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知识,有自主创新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有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而这些是一次性的高等教育所不能完成的,需要在高校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持续的进行学习。知识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取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形成职业敏感。要形成职业敏感,在专业上必须有深厚的积累,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还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增加知识覆盖面和积累量,以博促专[3]。这就要求在工作中,要持续学习,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博览群书,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要积极向专家、领导、同事、学生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从事辅导员工作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比如:组织、管理、协调和表达的基本能力,承担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和结合自身实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性开展学生工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前瞻性地预测学生思想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把学生思想工作做在前面以及学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理的工作预测与应急处理能力;开展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疾病防治的心理教育能力;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的能力;运用诸如校园BBS,博客、QQ等现代网络交流技术拓宽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做大学生知心朋友的网络沟通能力等[4]。这些职业能力的获得,与辅导员的职业敏感密切相关。辅导员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持续的学习,可形成一种对该领域知识的敏感性,反过来促使其更加注意对相关动态或专业信息的捕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广博人文知识的融汇使职业敏感具有了“厚积薄发”的基础,在辅导员个体内部形成一种对该领域知识敏感的内环境,当与外界相关信息发生联系便会实现飞跃,这种飞跃是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
2.在职业成熟中激活职业敏感
职业敏感的成长和发展与其职业成熟是相互关联的。业务的逐步熟练是一个时间过程和工作技巧积累的过程,对于相关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是最初职业敏感性的原动力。辅导员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发展成为较完善的职业品质。随着业务的熟练,职业敏感也会逐步提高,在前期经验与知识的蕴积、储备中,得到升华。职业敏感将伴随职业的熟练内化在职业熟练过程中勤奋、积极观察思考、创造性工作的辅导员的素质结构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的考验,传统的工作模式日益受到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比如: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功利化、网络背景下学生价值的多元化、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缺失、社会压力增加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完全学分制的逐步实施使得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体意识渐趋淡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增加等,都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在职业成熟过程中激活职业敏感,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特点,采取卓有成效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要学习他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工作态度,在对比中形成并激活符合自己教育教学要求的职业敏感。这种对比反馈还可促使辅导员领悟知识的价值,认识自己工作的不足,从而树立信心,迸发从教激情,长期保持这种积极心态,职业敏感的火花就会在工作中时时闪现。
3.在职业发展、创新中内化职业敏感
辅导员要强化职业发展理念、把职业发展作为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工作具有个体性和创造性,职业创新是职业精神的体现,也是职业发展的动力。对辅导员而言,面对当前大学生层出不穷的学业、心理、就业、感情、宿舍矛盾等诸多问题,要有足够的职业敏感,不能凭经验或感觉去处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大学生多样化的问题为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发展、创新中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也为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内化职业敏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辅导员在职业发展、创新过程中要经常性深入调查研究,这种反映活动的大量反复,就使大脑对这些事物相应感知会越来越精细,相应的记忆和思考也会变得敏锐、深刻,辅导员的职业敏感也就逐渐养成并内化在个人素质结构中。
高校辅导员职业敏感的培养,需要不断磨炼和积极的主观努力才能形成。因此,辅导员要在高校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持续的进行学习,时刻保持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努力利用各种渠道增加自身学习先进理念的机会,积极探讨和反思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为工作注入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林樟杰,沈研.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2]蔡淑兰.论教师的职业“敏感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
[3]桑志军.论教师职业敏感及其形成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1).
[4]田仁来.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构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作者简介:满百膺(1979—),男,硕士,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敏感;自我培养
职业敏感是指从事职业行为的主体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结合主客观环境,对现实存在的现象作出的具有专业执业能力的主观判断。高校辅导员职业敏感是其政治觉悟、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能力、责任感及事业心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其本身工作从逐步的实践尝试到走向成熟进程的发展,它标志着辅导员对于本职工作的更高层次的把握。职业敏感是辅导员搞好德育及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创造性教育生涯的源泉。近年来,职业敏感在诸多行业领域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敏感却鲜有论及。辅导员职业敏感的自我培养,对于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是其产生职业敏感的前提条件
1.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的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建立和推行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突出特色,也是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的辅导员制度从1952年产生至今,经历了五十年代产生、八十年代发展、新世纪规范推进等曲折的过程,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如:195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规定在学生中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辅导员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六十年代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等文件对辅导员的来源、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规定,至此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政治辅导员制度;1980年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赋予了辅导员“双重”角色;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确认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明确了辅导员的教师身份;2006年5月,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1]”等文件,为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提供了政策依据。
回顾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辅导员的角色和在高校的地位有一个变化过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辅导员明确职业定位,培养职业情感和产生职业敏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呈现职业化、专业化的趋势,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与角色冲突对职业敏感的影响
辅导员职业定位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随着高校招生量不断扩大,辅导员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加上高校改革本身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辅导员必须科学而准确的进行定位。辅导员职业定位不明,职责不清,致使辅导员角色相应的产生冲突,带来诸多问题,如:辅导员角色责任的分散性、模糊性、工作成果的“无形性”造成的冲突,使辅导员为自己的辛勤劳动难以得到社会的正确评价而苦恼;辅导员因“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和目前自己的困境”,产生自我实现感的失落感,影响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等问题,对辅导员职业敏感的自我培养有较大影响。
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与角色冲突使辅导员对本职工作产生失落感,表现出工作缺乏责任感、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促发的职业敏感性偏弱。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管理和育人为目标的辅导员工作逐渐转变为以育人和服务为主。角色转变,要求其培养正确的角色认识和期待,正确了解、体验和控制自我,使自身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在工作中培养职业敏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辅导员职业敏感的意义及价值
1.辅导员职业敏感的缺失
敏感,也叫敏感性,原是生物学领域中指称生物体或其某一部分对某些因素易于感受的性能,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接受新的信息刺激灵敏[2]。职业敏感是任何一个职业的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业务成熟的标志。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具体执行者。但是,实际工作中因岗位职责不明、长期忙于非本职事务,不受重视、提升困难、职称难晋、能位不适等导致其对自己身份地位不认同、对自己发展方向无清晰预见,是其职业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
2.辅导员职业敏感的意义及价值
职业敏感是一种业务敏感,是在职业熟练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其业务成熟的标志。辅导员具备较高的职业敏感,见微知著,对教育事件进行内涵挖掘,注入前瞻性思维,发挥其教育意义、价值,在处理问题中就表现出敏锐、干练、有效的工作行为,能及时解决问题、服务学生、提高自我。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师要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辅导员保持高度职业敏感,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洞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善解人意的心理领会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及时观察和捕捉来自学生的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作出合理的应对,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敏感自我培养的途径
1.真实环境中持续学习培养职业敏感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的学习研究称之为“智力生活”,认为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敏感就是在这种智力生活中发生的,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那么教师的职业敏感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知识,有自主创新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有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而这些是一次性的高等教育所不能完成的,需要在高校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持续的进行学习。知识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取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形成职业敏感。要形成职业敏感,在专业上必须有深厚的积累,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还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增加知识覆盖面和积累量,以博促专[3]。这就要求在工作中,要持续学习,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博览群书,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要积极向专家、领导、同事、学生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从事辅导员工作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比如:组织、管理、协调和表达的基本能力,承担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和结合自身实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性开展学生工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前瞻性地预测学生思想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把学生思想工作做在前面以及学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理的工作预测与应急处理能力;开展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疾病防治的心理教育能力;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的能力;运用诸如校园BBS,博客、QQ等现代网络交流技术拓宽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做大学生知心朋友的网络沟通能力等[4]。这些职业能力的获得,与辅导员的职业敏感密切相关。辅导员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持续的学习,可形成一种对该领域知识的敏感性,反过来促使其更加注意对相关动态或专业信息的捕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广博人文知识的融汇使职业敏感具有了“厚积薄发”的基础,在辅导员个体内部形成一种对该领域知识敏感的内环境,当与外界相关信息发生联系便会实现飞跃,这种飞跃是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
2.在职业成熟中激活职业敏感
职业敏感的成长和发展与其职业成熟是相互关联的。业务的逐步熟练是一个时间过程和工作技巧积累的过程,对于相关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是最初职业敏感性的原动力。辅导员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发展成为较完善的职业品质。随着业务的熟练,职业敏感也会逐步提高,在前期经验与知识的蕴积、储备中,得到升华。职业敏感将伴随职业的熟练内化在职业熟练过程中勤奋、积极观察思考、创造性工作的辅导员的素质结构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的考验,传统的工作模式日益受到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比如: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功利化、网络背景下学生价值的多元化、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缺失、社会压力增加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完全学分制的逐步实施使得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体意识渐趋淡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增加等,都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在职业成熟过程中激活职业敏感,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特点,采取卓有成效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要学习他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工作态度,在对比中形成并激活符合自己教育教学要求的职业敏感。这种对比反馈还可促使辅导员领悟知识的价值,认识自己工作的不足,从而树立信心,迸发从教激情,长期保持这种积极心态,职业敏感的火花就会在工作中时时闪现。
3.在职业发展、创新中内化职业敏感
辅导员要强化职业发展理念、把职业发展作为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工作具有个体性和创造性,职业创新是职业精神的体现,也是职业发展的动力。对辅导员而言,面对当前大学生层出不穷的学业、心理、就业、感情、宿舍矛盾等诸多问题,要有足够的职业敏感,不能凭经验或感觉去处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大学生多样化的问题为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发展、创新中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也为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内化职业敏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辅导员在职业发展、创新过程中要经常性深入调查研究,这种反映活动的大量反复,就使大脑对这些事物相应感知会越来越精细,相应的记忆和思考也会变得敏锐、深刻,辅导员的职业敏感也就逐渐养成并内化在个人素质结构中。
高校辅导员职业敏感的培养,需要不断磨炼和积极的主观努力才能形成。因此,辅导员要在高校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持续的进行学习,时刻保持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努力利用各种渠道增加自身学习先进理念的机会,积极探讨和反思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为工作注入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林樟杰,沈研.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2]蔡淑兰.论教师的职业“敏感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
[3]桑志军.论教师职业敏感及其形成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1).
[4]田仁来.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构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作者简介:满百膺(1979—),男,硕士,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