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由女装对身体观念的反映所导致的审美异同”入手,选取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的中西方女装样本进行比较研究,为印证服饰文化在早期形成中产生的部分规律提供更多视角,为当代女装设计提供更多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秦汉 拜占庭 女装 审美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3-0142-02
1引言
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初步巩固与发展,服饰的衍变从秦代的废周礼、破旧制到汉代的重定制、重礼教,完成了儒家思想对冠服制度的掌控,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拜占庭时期同样是欧洲从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丰富多元的拜占庭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引领时尚潮流的深远意义,这一特殊时期也成为西方文化的里程碑。混合了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神秘主义和新兴基督教文化的拜占庭服饰,因有着高超的纺织技术,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服饰文明。
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虽所处的历史年代相差较远,但在各自文化背景下,都可称得上势力较为雄厚的泱泱大国,且这两个时期都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初期,因而对后世的服饰影响较为深远。这两个时期在各自文化中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历史意义也有相似之处,可进行对比研究。
2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从可反映时代特征的宫廷权贵女装有关的图像、壁画、墓俑、装饰器皿等图片素材中,筛选出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样本各50张;再针对女装易对身体产生影响的10个部位对每张图片做判定,如服装在穿着中对该部位有意识的裸露、装饰、强调,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则记录为“积极”;如服装在穿着中对该部位有意识地遮盖、隐蔽、忽略,达到不引人关注甚至刻意隐瞒的效果,则记录为“消极”;然后,根据判定所得状态如实做出记录并归类统计;最后,对所得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进而获得女装易对身体产生影响部位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3秦汉时期审美和哥特式时期审美异同
3.1秦汉时期身体观念的审美偏好
秦朝由于存在时间短,流传下来的各类历史资料都相对较少,女装的相关研究更是较为欠缺,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可判断,其延续了战国时期的深衣样式,衣襟盘旋而下的特点非常突出。相对于秦朝的神秘,汉代由于出土文物较多,研究相对丰富。汉代是传统汉族妇女服饰的定型时期,宫廷权贵服饰主要以深衣,尤其是曲裾深衣为主,衣长可及地,下摆成喇叭状,由于衣襟较长,反复缠裹使得衣身较为紧窄,衣领较低,可露出里衣。图一为叠穿曲裾深衣的汉代贵族妇女形象。
从表二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按序号排序的高低可知,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所占比例超过总数1/3的身体部位为颈部、臂部、腰部、腿部4个部位。
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在楚国的基础上对深衣加以了发展并广泛运用,其表现之一为领部的变化,这也延续了对颈部的强调表现。秦汉时期的深衣虽同为交领右衽,但领口较低,可露出里衣领部,由于内外衣叠穿,部分领口可露出相叠加的三层领子,这一独特的穿着方法被称为“三重衣”。曲裾深衣的审美特征还表现在其对廓形的塑造上,相对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曲裾深衣由于缠绕次数的增加和衣身长度的加长,显得更为紧窄贴身,对腰部的强调不再完全依赖腰带的分隔,而是通过整体廓形包裹出纤细的腰身和修长的腿部,从而更加突出形体的曲线美。与此相对的是衣袖的外形较为阔大,汉代时曲裾深衣虽也有窄袖出现,但用作宫廷权贵女装时多采用阔口的宽袖,宽袖与窄身的搭配,加之曳地微喇叭状的下摆,使得当时的女性形象更为典雅华贵。在色彩搭配方面,秦汉时期的宫廷权贵女装在以深衣为朝服时,强调搭配“同色的绶带和腰带”,并根据在宫中地位不同对“纯”有相应的色彩要求。
3.2拜占庭时期身体观念的审美偏好
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多在内穿着宽松的T字形贯头衣达尔马提卡(Dalmatica),这种服饰较为单纯、朴素,通身装饰较少,仅在两个肩部至下摆装饰有两条条状饰带,有些袖口部分也有相同饰带。作为内衣穿着的还有独具特色的丘尼克(Tunica),这种长至膝盖下方的套头便装源自古罗马时期的连身衣,袖子更为窄小,下摆两侧开衩,在肩部、下摆、领口、袖口等处装饰有刺绣图案,相对于达尔马提卡更为精致。帕鲁达门托姆(Paludamentum)则是王公贵族们作为礼服使用的正式服装,一般由色彩华丽的丝绸锦缎等高档面料制成,装饰以复杂的宝石镶嵌和精美的彩色刺绣,格外富丽堂皇。另有由帕拉变窄简化而成的帕留姆(Pallium)和罗鲁姆(Lorum),同样由于具有很高的装饰性,深受贵族女性的喜爱。拜占庭时期女性身着帕鲁达门托姆的形象如图二所示。
从表三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按序号排序的高低可知,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所占比例超过总数1/3的身体部位为肩部和颈部两个部位。
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对身体各部位的强调普遍较少,仅有的强调多集中在肩颈部的配饰装饰上,原因是该时期服饰整体宽松度极高,这是由于随着基督教文化的普及,服装为顺应否定人的存在的宗教性,刻意对人的形体加以弱化。同时,由于纺织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拜占庭女装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加强对服饰面料的装饰,各类名贵的彩色丝绸织锦面料加上繁复的金线刺绣、璀璨的宝石镶嵌,使得当时的服饰异常华美,因而拜占庭时代又被称为“奢华的时代”。
3.3同一性与差异性并存
从表三可知,在身体观念上,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与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反映出的审美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按同一性的高低排序主要为腹部、背部、手部、胸部、颈部几个部位,按差异性的高低排序主要为肩部、腰部、臀部几个部位。
由同一性反映出的数据可看出,同一性比例较高的腹部、背部、手部、胸部几个部位均是未强调的部位,可见这两个时期的女装形态还是以宽衣为主,对女性’性别特征的强调也并不明显;颈部作为两个时期均强调较多的部位,结合秦汉时期“三重衣”和拜占庭时期宝石镶嵌领饰的特征,不难看出随着工艺的进步,服装形态呈现出日益精细化、复杂化的趋势。
由差异性所反映的数据可看出,差异性较大的身体部位多为“中高于西”,且以凸显女性特征的部位为主,可见秦汉时期的宫廷权贵女装相对拜占庭时期,在廓形上更为修身,能较好地凸显女性婀娜多姿的曲线美,这也从侧面暗示了秦汉时期相对具有更高的社会活跃程度,更崇尚人的价值。
4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中国服装几千年来始终追求通过精心设计,使服装的外观带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汉代服装的代表深衣不仅外形精美,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极为深厚。深衣形态飘逸洒脱,上衣下裳连为一体,寓意“天人合一”;袖口广博,寓意“天道圆容”;交领为直角,寓意“地道方正”;右衽的左上右下,寓意“左为阳,右为阴,阳在外,阴在内”的阴阳观;背后一条直线接缝贯通,寓意“人道正直”;深衣由上衣、下裳两部分组成,寓意“两仪”;上衣为四幅,寓意“四季”;下裳为十二幅,寓意“十二月”。这些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中国人尊重自然,公平正直,广博包容,大度恢宏的气度,和“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好期盼。这种将服装的设计形式与文化意蕴相结合的理念,同样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今的服装设计方向。如在“APEC新中装”的设计中,就曾以“海水江崖纹”寓意APEC参会的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护,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拜占庭时期女装元素也在时装设计界迎来了又一次复兴。材质方面,绸缎、薄纱等凸现奢华及烂漫质感的面料被大量运用;图案方面,古老的欧式装饰图案体现着对称与平衡的美感;工艺方面,大面积的金线刺绣与斑斓的珠宝镶嵌营造出王室般的奢华张扬。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风格,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将极致的工艺美学幻化于服装之上,使得服饰如工艺品般曼妙迷人。
5结论
中西方服饰之间的渊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从未中断,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早在中西方服饰文明的发展初期就为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融埋下了重要的伏笔,由于地理上的距离、发展时期的不平衡和文化内核的不同,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当代的设计中,寻求中西方服饰文化发展中的相似点,从中加深理解;正视文化发展中的差异,消除抵触,将之作为相互补充、学习的基础,正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秦汉 拜占庭 女装 审美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3-0142-02
1引言
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初步巩固与发展,服饰的衍变从秦代的废周礼、破旧制到汉代的重定制、重礼教,完成了儒家思想对冠服制度的掌控,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拜占庭时期同样是欧洲从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丰富多元的拜占庭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引领时尚潮流的深远意义,这一特殊时期也成为西方文化的里程碑。混合了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神秘主义和新兴基督教文化的拜占庭服饰,因有着高超的纺织技术,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服饰文明。
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虽所处的历史年代相差较远,但在各自文化背景下,都可称得上势力较为雄厚的泱泱大国,且这两个时期都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初期,因而对后世的服饰影响较为深远。这两个时期在各自文化中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历史意义也有相似之处,可进行对比研究。
2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从可反映时代特征的宫廷权贵女装有关的图像、壁画、墓俑、装饰器皿等图片素材中,筛选出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样本各50张;再针对女装易对身体产生影响的10个部位对每张图片做判定,如服装在穿着中对该部位有意识的裸露、装饰、强调,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则记录为“积极”;如服装在穿着中对该部位有意识地遮盖、隐蔽、忽略,达到不引人关注甚至刻意隐瞒的效果,则记录为“消极”;然后,根据判定所得状态如实做出记录并归类统计;最后,对所得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进而获得女装易对身体产生影响部位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3秦汉时期审美和哥特式时期审美异同
3.1秦汉时期身体观念的审美偏好
秦朝由于存在时间短,流传下来的各类历史资料都相对较少,女装的相关研究更是较为欠缺,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可判断,其延续了战国时期的深衣样式,衣襟盘旋而下的特点非常突出。相对于秦朝的神秘,汉代由于出土文物较多,研究相对丰富。汉代是传统汉族妇女服饰的定型时期,宫廷权贵服饰主要以深衣,尤其是曲裾深衣为主,衣长可及地,下摆成喇叭状,由于衣襟较长,反复缠裹使得衣身较为紧窄,衣领较低,可露出里衣。图一为叠穿曲裾深衣的汉代贵族妇女形象。
从表二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按序号排序的高低可知,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所占比例超过总数1/3的身体部位为颈部、臂部、腰部、腿部4个部位。
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在楚国的基础上对深衣加以了发展并广泛运用,其表现之一为领部的变化,这也延续了对颈部的强调表现。秦汉时期的深衣虽同为交领右衽,但领口较低,可露出里衣领部,由于内外衣叠穿,部分领口可露出相叠加的三层领子,这一独特的穿着方法被称为“三重衣”。曲裾深衣的审美特征还表现在其对廓形的塑造上,相对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曲裾深衣由于缠绕次数的增加和衣身长度的加长,显得更为紧窄贴身,对腰部的强调不再完全依赖腰带的分隔,而是通过整体廓形包裹出纤细的腰身和修长的腿部,从而更加突出形体的曲线美。与此相对的是衣袖的外形较为阔大,汉代时曲裾深衣虽也有窄袖出现,但用作宫廷权贵女装时多采用阔口的宽袖,宽袖与窄身的搭配,加之曳地微喇叭状的下摆,使得当时的女性形象更为典雅华贵。在色彩搭配方面,秦汉时期的宫廷权贵女装在以深衣为朝服时,强调搭配“同色的绶带和腰带”,并根据在宫中地位不同对“纯”有相应的色彩要求。
3.2拜占庭时期身体观念的审美偏好
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多在内穿着宽松的T字形贯头衣达尔马提卡(Dalmatica),这种服饰较为单纯、朴素,通身装饰较少,仅在两个肩部至下摆装饰有两条条状饰带,有些袖口部分也有相同饰带。作为内衣穿着的还有独具特色的丘尼克(Tunica),这种长至膝盖下方的套头便装源自古罗马时期的连身衣,袖子更为窄小,下摆两侧开衩,在肩部、下摆、领口、袖口等处装饰有刺绣图案,相对于达尔马提卡更为精致。帕鲁达门托姆(Paludamentum)则是王公贵族们作为礼服使用的正式服装,一般由色彩华丽的丝绸锦缎等高档面料制成,装饰以复杂的宝石镶嵌和精美的彩色刺绣,格外富丽堂皇。另有由帕拉变窄简化而成的帕留姆(Pallium)和罗鲁姆(Lorum),同样由于具有很高的装饰性,深受贵族女性的喜爱。拜占庭时期女性身着帕鲁达门托姆的形象如图二所示。
从表三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按序号排序的高低可知,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所占比例超过总数1/3的身体部位为肩部和颈部两个部位。
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对身体各部位的强调普遍较少,仅有的强调多集中在肩颈部的配饰装饰上,原因是该时期服饰整体宽松度极高,这是由于随着基督教文化的普及,服装为顺应否定人的存在的宗教性,刻意对人的形体加以弱化。同时,由于纺织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拜占庭女装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加强对服饰面料的装饰,各类名贵的彩色丝绸织锦面料加上繁复的金线刺绣、璀璨的宝石镶嵌,使得当时的服饰异常华美,因而拜占庭时代又被称为“奢华的时代”。
3.3同一性与差异性并存
从表三可知,在身体观念上,秦汉时期宫廷权贵女装与拜占庭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反映出的审美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按同一性的高低排序主要为腹部、背部、手部、胸部、颈部几个部位,按差异性的高低排序主要为肩部、腰部、臀部几个部位。
由同一性反映出的数据可看出,同一性比例较高的腹部、背部、手部、胸部几个部位均是未强调的部位,可见这两个时期的女装形态还是以宽衣为主,对女性’性别特征的强调也并不明显;颈部作为两个时期均强调较多的部位,结合秦汉时期“三重衣”和拜占庭时期宝石镶嵌领饰的特征,不难看出随着工艺的进步,服装形态呈现出日益精细化、复杂化的趋势。
由差异性所反映的数据可看出,差异性较大的身体部位多为“中高于西”,且以凸显女性特征的部位为主,可见秦汉时期的宫廷权贵女装相对拜占庭时期,在廓形上更为修身,能较好地凸显女性婀娜多姿的曲线美,这也从侧面暗示了秦汉时期相对具有更高的社会活跃程度,更崇尚人的价值。
4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中国服装几千年来始终追求通过精心设计,使服装的外观带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汉代服装的代表深衣不仅外形精美,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极为深厚。深衣形态飘逸洒脱,上衣下裳连为一体,寓意“天人合一”;袖口广博,寓意“天道圆容”;交领为直角,寓意“地道方正”;右衽的左上右下,寓意“左为阳,右为阴,阳在外,阴在内”的阴阳观;背后一条直线接缝贯通,寓意“人道正直”;深衣由上衣、下裳两部分组成,寓意“两仪”;上衣为四幅,寓意“四季”;下裳为十二幅,寓意“十二月”。这些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中国人尊重自然,公平正直,广博包容,大度恢宏的气度,和“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好期盼。这种将服装的设计形式与文化意蕴相结合的理念,同样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今的服装设计方向。如在“APEC新中装”的设计中,就曾以“海水江崖纹”寓意APEC参会的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护,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拜占庭时期女装元素也在时装设计界迎来了又一次复兴。材质方面,绸缎、薄纱等凸现奢华及烂漫质感的面料被大量运用;图案方面,古老的欧式装饰图案体现着对称与平衡的美感;工艺方面,大面积的金线刺绣与斑斓的珠宝镶嵌营造出王室般的奢华张扬。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风格,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将极致的工艺美学幻化于服装之上,使得服饰如工艺品般曼妙迷人。
5结论
中西方服饰之间的渊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从未中断,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早在中西方服饰文明的发展初期就为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融埋下了重要的伏笔,由于地理上的距离、发展时期的不平衡和文化内核的不同,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当代的设计中,寻求中西方服饰文化发展中的相似点,从中加深理解;正视文化发展中的差异,消除抵触,将之作为相互补充、学习的基础,正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