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科学的理论概括,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大转变”,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统筹兼顾;城乡发展;“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020—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科学的理论概括,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大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的理论内含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支撑科学的理论。统筹兼顾就是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一,统筹兼顾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变化的。要使人们的主观想法符合客观实际,必须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用全面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是从局部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去处理问题。统筹兼顾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世界观的简练概括,是唯物辩证法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区别之处。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使我们的主观意愿符合客观发展的实际,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三,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西柏坡筹备建国时,又明确提出“统筹兼顾”的方针。
将其作为一条重要的治国之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是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他又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强调“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上述对统筹兼顾方针的阐述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统筹兼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要求
“建设小康社会”是世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连续5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翻一番”的目标已提前一年实现。从总量上看,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2.645万亿美元,已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创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奇迹。
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新目标,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几十年的实践和今后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现在面临的不再是速度问题,而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是一系列影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如国内储蓄和最终消费严重失衡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淡水、石油和重要矿产品供求矛盾日益尖锐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矛盾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问题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进行力度较大的各项改革,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三个转变”战略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也应看到,我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的过大代价。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实现“三个转变”,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是要实现“三个转变”战略的第一个转变,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扩大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1979—200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出口贡献率为7.4%。近两年来,出口贡献率有所加大,国内需求贡献率仍有91.9%。但如果对国内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就会发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消费拉动不够甚至不断下降的结构性问题。资本投资拉动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最终消费拉动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虽然从国际上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①,但问题是,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使投资和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不仅容易造成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而且难以形成投资、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提高居民消费率,需要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完善体制机制方面付出巨大努力。未来几年我们将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方针。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然而我们如果从消费结构内部来分析的话,就会进一步发现,消费不足的突出问题,主要源于占中国大多数人口比例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农村市场上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不旺,农民购买力低。因此,要实现“第一个转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最终消费入手,改变我国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现状。
二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中的第二个转变,必须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的情况,着力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正常情况下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为11.8%∶ 48.7%∶ 39.5%;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42.6%∶ 25.5%∶ 32.2%,同工业化国家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相比,差距主要是我国第三产业在生产、就业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偏低,第一产业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过高。虽然我国不少农产品总量位居世界前列②,但从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看,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比重低,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势格局一直在扩大,由2000年的44.8%提高到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这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今后十几年必须着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就业结构上要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要实现第二个转变,必须改变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由弱变强,加速推进城乡统一的市场建设;快速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着力从城镇化推进中加快城乡服务业衔接与融通,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大量农产品生产者变为消费者,拉动农产品及工业品的消费,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实现服务业快速发展,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针对就业结构而言,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在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组织协调、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农民工支持和帮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化、批量化转移。
三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中的第三个转变,就农业来讲,必须从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入手,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低30%—40%,这说明了我们的差距,也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当然在实现第三个转变的过程中,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更加注重对新型农民的培养,改变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后继乏人的困境,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来实现。我国“三农”难题的化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跳出“三农”寻找解决方略。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曾因一度忽视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一度忽视农业而导致农业衰退、农村凋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的成果已趋于成熟,工业自身的剩余除了可以支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外,还可以扶持其他产业的发展。与工业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资源大量流出,因而这一阶段应该进入工业剩余回流农业,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解决“三农”难题,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城乡兴“三农”。
统筹城乡兴“三农”,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具有本国特点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目前,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对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认识,实施更加有效地整合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城乡互动、互促作用,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形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化解和消除我国的“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标志着我们党“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发展方式和执政方式正在全面走向成熟,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人民未来的全面小康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多层的、立体的网络状结构的复杂系统,社会是由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要素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系统思想,中国农村人口众多,面积广大,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一个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高度政治文明、高度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社会,农村仍然是个重点和难点,农业与二三产业、城市与农村存在着非常紧密的依存关系,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而又容易出现偏差的一个具有全面意义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和谐相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只有把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有序地转入城镇与二三产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才会有持续的动力,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等方面问题仍然很多,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必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城乡居民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对美好的生活都有新的期待,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党也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这就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教育公平、充分就业、分配合理、全民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当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形成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和谐局面。
注释
①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2000—2004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水平的2.4%。②我国的谷物、肉类、禽蛋、水果等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责任编辑:晓 立
关键词:统筹兼顾;城乡发展;“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020—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科学的理论概括,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大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的理论内含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支撑科学的理论。统筹兼顾就是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一,统筹兼顾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变化的。要使人们的主观想法符合客观实际,必须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用全面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是从局部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去处理问题。统筹兼顾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世界观的简练概括,是唯物辩证法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区别之处。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使我们的主观意愿符合客观发展的实际,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三,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西柏坡筹备建国时,又明确提出“统筹兼顾”的方针。
将其作为一条重要的治国之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是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他又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强调“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上述对统筹兼顾方针的阐述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统筹兼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要求
“建设小康社会”是世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连续5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翻一番”的目标已提前一年实现。从总量上看,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2.645万亿美元,已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创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奇迹。
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新目标,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几十年的实践和今后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现在面临的不再是速度问题,而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是一系列影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如国内储蓄和最终消费严重失衡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淡水、石油和重要矿产品供求矛盾日益尖锐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矛盾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问题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进行力度较大的各项改革,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三个转变”战略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也应看到,我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的过大代价。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实现“三个转变”,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是要实现“三个转变”战略的第一个转变,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扩大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1979—200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出口贡献率为7.4%。近两年来,出口贡献率有所加大,国内需求贡献率仍有91.9%。但如果对国内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就会发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消费拉动不够甚至不断下降的结构性问题。资本投资拉动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最终消费拉动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虽然从国际上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①,但问题是,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使投资和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不仅容易造成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而且难以形成投资、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提高居民消费率,需要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完善体制机制方面付出巨大努力。未来几年我们将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方针。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然而我们如果从消费结构内部来分析的话,就会进一步发现,消费不足的突出问题,主要源于占中国大多数人口比例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农村市场上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不旺,农民购买力低。因此,要实现“第一个转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最终消费入手,改变我国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现状。
二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中的第二个转变,必须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的情况,着力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正常情况下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为11.8%∶ 48.7%∶ 39.5%;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42.6%∶ 25.5%∶ 32.2%,同工业化国家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相比,差距主要是我国第三产业在生产、就业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偏低,第一产业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过高。虽然我国不少农产品总量位居世界前列②,但从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看,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比重低,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势格局一直在扩大,由2000年的44.8%提高到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这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今后十几年必须着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就业结构上要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要实现第二个转变,必须改变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由弱变强,加速推进城乡统一的市场建设;快速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着力从城镇化推进中加快城乡服务业衔接与融通,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大量农产品生产者变为消费者,拉动农产品及工业品的消费,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实现服务业快速发展,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针对就业结构而言,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在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组织协调、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农民工支持和帮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化、批量化转移。
三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中的第三个转变,就农业来讲,必须从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入手,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低30%—40%,这说明了我们的差距,也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当然在实现第三个转变的过程中,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更加注重对新型农民的培养,改变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后继乏人的困境,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来实现。我国“三农”难题的化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跳出“三农”寻找解决方略。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曾因一度忽视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一度忽视农业而导致农业衰退、农村凋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的成果已趋于成熟,工业自身的剩余除了可以支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外,还可以扶持其他产业的发展。与工业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资源大量流出,因而这一阶段应该进入工业剩余回流农业,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解决“三农”难题,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城乡兴“三农”。
统筹城乡兴“三农”,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具有本国特点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目前,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对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认识,实施更加有效地整合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城乡互动、互促作用,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形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化解和消除我国的“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标志着我们党“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发展方式和执政方式正在全面走向成熟,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人民未来的全面小康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多层的、立体的网络状结构的复杂系统,社会是由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要素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系统思想,中国农村人口众多,面积广大,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一个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高度政治文明、高度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社会,农村仍然是个重点和难点,农业与二三产业、城市与农村存在着非常紧密的依存关系,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而又容易出现偏差的一个具有全面意义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和谐相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只有把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有序地转入城镇与二三产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才会有持续的动力,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等方面问题仍然很多,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必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城乡居民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对美好的生活都有新的期待,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党也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这就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教育公平、充分就业、分配合理、全民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当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形成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和谐局面。
注释
①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2000—2004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水平的2.4%。②我国的谷物、肉类、禽蛋、水果等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责任编辑:晓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