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当中,财务会计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以致管理失控,资产流失等。基于此,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推行的难点、制度完善的对策与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将财务信息的质量提高,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借助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提升。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较为简单化,进而造成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等问题。没有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对之后发展战略的制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1 提高部门内部的积极性
强化对各个工作环节的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部门内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财务会计单位虽然不是整个单位最核心的部门,在整个部门系统管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1.2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国家掌握着巨大的资源,而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承担着管理和使用的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管理公共事务、公共资源的权利,在履行各项职权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经济活动,缺乏财务内部控制就会导致发生各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加大执政风险的同时,也会造成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流失,甚至巨额损失。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有一套严密的制约机制来杜绝人情交易和暗箱操作。
1.3 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具有合法性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遵循法律的相关规定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一种法律肯定的形式,所以我们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是一种对相关法律内容的践行,并且能够确保我们工作内容的合法性。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分析
2.1 三公经费管理缺少一定的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的抓紧对“三公经费”的管理,不断的想把整个工作过程变得更加的透明。但是改革至今,仍有大量的事业单位对国家提出的“三公经费”相关的管理政策并不明晰,执行工作很不到位,使得这些现象依然得不到解决;还有的事业单位则是对该政策进行了过度的解读,矫枉过正,在管理上出现了不敢去使用这些“三公经费”的现象,不过在这之中,还有一小部分分子,不听从国家提出的政策,仍然违规使用“三公经费”,不去思考该如何进行管理,而是把想法全投入如何找出规则漏洞上,使得管理中这些事业单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2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会计工作得不到单位管理者重视,有的单位不制定规章制度或者制定了制度而不重落实,忽视对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分管财务的管理者往往缺乏必要的会计知识,不知如何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管,还有可能对会计工作进行错误的指挥,进而产生会计风险。比如:管理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仅仅是简单的核算,财务人员配备不足,出现出纳兼任稽核等现象,由于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单位资金管理失控;还有单位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而直接使用上级或有关部门的制度,甚至以工作经验代替内控制度,导致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这样财务人员可操作空间较大,管理较为随意,最后出现舞弊事件。
2.3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在单位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预算控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若是一个单位的预算控制有严重的不足,那么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就会失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立足于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以及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通常由单位负责会计编制,领导进行审核即可,并未进一步调查了解各职能部门,征求各部门的真实所需,预算编制不够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只是简单的相加上年指标和一定的增长幅度,在实际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只对总量指标进行控制,并未严格遵循预算项目的要求对各项开支进行列支,部分单位甚至有超预算现象出现。
3 改善财务内控制度的措施
3.1 强化关于“三公经费”的管理
首先国家需要将提出的关于“三公经费”多进行宣传,保证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能够了解该政策,然后还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内容以及工作知识的培训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好关于政策内容考核工作,只有将培训的内容与考核机制结合起來,才能够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对国家的政策是了解的。此外,还需要对违反了“三公经费”的工作人员根据规定做出一定的处罚,保障法律的严肃性。关于三公经费的预算管理,可以对当前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的详细信息进行管理,以达到全面的预算控制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覆盖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三公经费”的使用,要保证所有人员严格控制费用分使用,不得超过支出的预算。所以工作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质量,从预算的内部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开始,其次是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工作的成功开展离不开预算管理发展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3.2 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内部财务工作的重视。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对会计基础知识有必要了解,能够凭借相应规章制度对分管财务的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督促他们组织开展会计基础以及法规方面的培训的同时也能更清晰掌握各项资金的流向。可以采用通过增设考核指标调动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列入考核范围等,从而使财务工作得以有效监督,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3.3 科学运用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制度是增强财务内控控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第一,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规定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听取各部门的建议,对单位以往年份的实际支出数额展开综合考虑,就增加的指出要制定具体的项目要求,不仅要合理,以节约为原则;第二,在执行预算的时候,要作出明确规定,实际支出要和预算相对应,坚决不安排超预算、无预算,挤占预算的项目支出;第三,加大评估预算执行情况的力度,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要将评估机制以及预算跟踪构建起来,监督、分析和评估各项支出,对预算收入予以明确,把预算支出进一步细化。人事部门要把完善的预算考核机制构建起来,在执行预算和完成预算后均要实时展开考核,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财务内部风险的出现,促进经费使用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能力,强化对内部资产的合理控制,以及注重基础工作的开展,推动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 冯成芳,王洪兵,冯露.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析[J].纳税,2019,1331:93+95.
[2] 杜娅泽.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2019,(07):107.
[3] 程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治淮,2017(10):58-5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将财务信息的质量提高,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借助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提升。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较为简单化,进而造成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等问题。没有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对之后发展战略的制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1 提高部门内部的积极性
强化对各个工作环节的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部门内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财务会计单位虽然不是整个单位最核心的部门,在整个部门系统管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1.2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国家掌握着巨大的资源,而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承担着管理和使用的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管理公共事务、公共资源的权利,在履行各项职权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经济活动,缺乏财务内部控制就会导致发生各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加大执政风险的同时,也会造成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流失,甚至巨额损失。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有一套严密的制约机制来杜绝人情交易和暗箱操作。
1.3 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具有合法性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遵循法律的相关规定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一种法律肯定的形式,所以我们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是一种对相关法律内容的践行,并且能够确保我们工作内容的合法性。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分析
2.1 三公经费管理缺少一定的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的抓紧对“三公经费”的管理,不断的想把整个工作过程变得更加的透明。但是改革至今,仍有大量的事业单位对国家提出的“三公经费”相关的管理政策并不明晰,执行工作很不到位,使得这些现象依然得不到解决;还有的事业单位则是对该政策进行了过度的解读,矫枉过正,在管理上出现了不敢去使用这些“三公经费”的现象,不过在这之中,还有一小部分分子,不听从国家提出的政策,仍然违规使用“三公经费”,不去思考该如何进行管理,而是把想法全投入如何找出规则漏洞上,使得管理中这些事业单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2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会计工作得不到单位管理者重视,有的单位不制定规章制度或者制定了制度而不重落实,忽视对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分管财务的管理者往往缺乏必要的会计知识,不知如何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管,还有可能对会计工作进行错误的指挥,进而产生会计风险。比如:管理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仅仅是简单的核算,财务人员配备不足,出现出纳兼任稽核等现象,由于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单位资金管理失控;还有单位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而直接使用上级或有关部门的制度,甚至以工作经验代替内控制度,导致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这样财务人员可操作空间较大,管理较为随意,最后出现舞弊事件。
2.3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在单位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预算控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若是一个单位的预算控制有严重的不足,那么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就会失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立足于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以及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通常由单位负责会计编制,领导进行审核即可,并未进一步调查了解各职能部门,征求各部门的真实所需,预算编制不够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只是简单的相加上年指标和一定的增长幅度,在实际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只对总量指标进行控制,并未严格遵循预算项目的要求对各项开支进行列支,部分单位甚至有超预算现象出现。
3 改善财务内控制度的措施
3.1 强化关于“三公经费”的管理
首先国家需要将提出的关于“三公经费”多进行宣传,保证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能够了解该政策,然后还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内容以及工作知识的培训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好关于政策内容考核工作,只有将培训的内容与考核机制结合起來,才能够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对国家的政策是了解的。此外,还需要对违反了“三公经费”的工作人员根据规定做出一定的处罚,保障法律的严肃性。关于三公经费的预算管理,可以对当前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的详细信息进行管理,以达到全面的预算控制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覆盖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三公经费”的使用,要保证所有人员严格控制费用分使用,不得超过支出的预算。所以工作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质量,从预算的内部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开始,其次是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工作的成功开展离不开预算管理发展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3.2 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内部财务工作的重视。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对会计基础知识有必要了解,能够凭借相应规章制度对分管财务的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督促他们组织开展会计基础以及法规方面的培训的同时也能更清晰掌握各项资金的流向。可以采用通过增设考核指标调动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列入考核范围等,从而使财务工作得以有效监督,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3.3 科学运用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制度是增强财务内控控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第一,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规定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听取各部门的建议,对单位以往年份的实际支出数额展开综合考虑,就增加的指出要制定具体的项目要求,不仅要合理,以节约为原则;第二,在执行预算的时候,要作出明确规定,实际支出要和预算相对应,坚决不安排超预算、无预算,挤占预算的项目支出;第三,加大评估预算执行情况的力度,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要将评估机制以及预算跟踪构建起来,监督、分析和评估各项支出,对预算收入予以明确,把预算支出进一步细化。人事部门要把完善的预算考核机制构建起来,在执行预算和完成预算后均要实时展开考核,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财务内部风险的出现,促进经费使用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能力,强化对内部资产的合理控制,以及注重基础工作的开展,推动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 冯成芳,王洪兵,冯露.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析[J].纳税,2019,1331:93+95.
[2] 杜娅泽.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2019,(07):107.
[3] 程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治淮,2017(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