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5月1日至7月14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策划的《海上·上海》展览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临展厅展出。展览讲述了自15世纪至今,航海与上海这座港口城市之间的历史点滴,展示航海对世界、对中国以及对上海所产生的影响。
上海这座城市,因海而兴,不论是开埠之后海纳百川造就的辉煌,还是今天拥有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和航海的关系似乎天经地义,人尽皆知。但一头是风云莫测的航海,一头是川流不息的繁华,似乎我们看到了开头和结尾,却独独忽视了中间的过程。所以此次展览试图启发三个层面的思考,即航海对上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航海对上海的影响这一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航海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览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这正如我们在序言中所说的,这其中既有波澜壮阔的史诗,也有润物无声的细语;既有影响国计的鸿篇巨制,亦有关乎民生的衣食住行。
其实,此次展览的策划,还要起源于一年前的一次展览。2012年6月至8月,海博馆举办了名为“海上两万里——馆藏西方航海文物展”的临时展览,展览内容为15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航海的发展,以航海仪器、航海技术的发展为主线,重点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六分仪、磁罗经、天文钟等精品航海文物,展览中还复原了一个舱室。展览展出后,获得了航海专业人士的高度好评,很多仪器在国内都属于首次展出,也是国内唯一的收藏。在收到专业观众好评的同时,博物馆方面也收到了普通观众的一些反馈。很多观众认为展览较为专业,文物器型精美,但这些文物对于观众来说,非常陌生,以往并没有接触,对于这些航海仪器的作用以及航海和生活、社会的关系观众们也了解得不多。可以说,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个展览的很多内容稍显艰深,也较难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对展览的印象大多还是停留在对单件文物器型本身的审美层面,而较难达到对航海发展的认知与共鸣层面。此次展览,是海博馆第一次全部依托自己的藏品举办的临展,而藏品内容无疑是海博馆收藏中的精华,可以说它的专业水准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拉近航海和普通观众的距离,如何深入浅出的达到宣传教育航海文明的目的,如何将航海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直接、生动、有趣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成为我们在展览结束后,留给自己最大的疑问。
在馆内展览结束后,针对展览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始对展览进行了颠覆式的修改,将展览的主线从航海仪器、航海技术的发展转移到航海及其所带来的港口、城市与人类生活的变迁这一层面,并围绕此重新进行大纲的编写和展品的选择。不仅有体现航海技术发展的“舶”,更突出了航海给社会带来变化的载体—“舶来品”。用这个来回答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出的三个层面的思考。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每一板块都紧紧围绕着“舶”—“舶来品”的主线展开。
第一板块 海洋:探索与连接
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的一页,日渐繁忙的海上交通把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正是航海活动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贸易交流,也给东西方带来外部的冲击,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外来物品和文化,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板块介绍了自大航海时代起至上海开埠前的航海活动及其所带给人类生活变化的故事,同时着重与讲述中西航海交流的故事及其带给中国人的冲击与改变。
这一板块在展品选择上选取了以下两个部分,一是航海活动本身的代表展品:比如大航海时代最著名的哥伦布船队,“五月花”号、从事中国瓷器贸易的“哥德堡”号及相关展品、首次航行世界的中式帆船“耆英”号及相关展品、参与海上马拉松竞赛,运送茶叶到伦敦的飞剪船“瞪羚”号等,以及当时西方人绘制的航海图、望远镜、六分仪、八分仪、罗经等。二是当时贸易与港口发展,展品选择了中外贸易交流中较有代表性的瓷器、银元等,重点突出了当时的外销瓷。
第一板块的舶来品被设计为“漂洋过海的种子”。这既体现了这一时代传统社会的特点,也能反映出航海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最深远最基层的影响。从早期的丝绸之路开始,到大航海时代后的中外航海日渐频繁贸易往来,让中国有机会接触到地球另一端的世界。因为航海的发展,很多“奇珍异物”在中国生根发芽,慢慢转化成属于我们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今天餐桌上司空见惯的食品,很多原产地都在海外,比如红薯、土豆、辣椒、番茄等等。展览中通过观众互动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或是其他生活用品其实都是在古时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了解他们出现在中国大概的时间及原产地。
第二板块 港口:贸易与交融
上海于1843年开埠,之后的百余年时间,上海作为一个港口不断发展变化,上海人生活所经历的变化是航海交流改变生活的一个缩影。本章节展现了这百年间航海技术的发展,跨洋世界航运的发展,以及随之改变的很多城市的命运和城市人的生活。这一板块从上海视角出发,从外滩的变迁、上海港的变化到上海人生活文化的变化,来讲述这一段故事。
与第一板块呼应,这一板块在展品选择上依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航海类,包括了在上海成立的各航运公司、造船企业的照片文献、船模等,如招商局“伊敦”轮首航油画、招商局印章、股票等。还有代表蒸汽时代航海技术发展水平的三涨式蒸汽机模型、罗经、六分仪等。二是反映贸易、港口和城市发展的展品。如老码头装卸工具、船期表、进出口货物、外白渡桥的铆钉、开埠早期外国船停泊在外滩的照片、油画等。
这一板块作为普通观众最感兴趣的老上海板块,我们设计了两个展项来反映舶来品的状况。首先是“克拉老上海”,展览中仿制了一个老上海的百货公司橱窗。对外贸易成为开埠后上海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之一,上海人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开埠后迎来了一件庞大的舶来物——百货公司,而百货公司在打破传统零售方式的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带进上海人的生活中。这就是航海不断带给上海这座城市的色彩。百货公司本身是一个舶来品,百货公司的橱窗浓缩了上海人生活因“舶”而发生的变化,也展现了那个时代风貌。 较之具体的物品交流,文化的舶来影响虽然无形,影响却更为深远。上海开埠以后,随着贸易的发展和人员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沟通最重要的工具,也出现了交汇融合的现象。很多外来词进入到了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展览希望能通过介绍这样的语言现象,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了解到,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那些词汇,可能是从一百多年前的外国水手、商人那里几经辗转,口耳相传,成为了今天上海话中的一部分,很多词汇也是舶来的产物,航海与我们的生活竟是如此息息相关。展览以观众互动形式,让观众看到每个词的英文、上海方言、上海方言拉丁拼音,以及该词的普通话释义四个部分。
第三板块 上海:历史与瞬间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发展,现代航运业兴起,上海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改革开放后,上海迅速发展,上海港也不断扩大,直至今日成为国际首屈一指的大港。中国航运的崛起,和中外贸易相辅相成,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改善了国人的生活。本板块从改革开放后的贸易发展和上海港区变化两个部分描绘出解放后现代航运发展的历程,唤起国人记忆,让观众体会到现今的生活与航海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在展品选择方面,和前面两个板块一致,一是航海类直接相关的展品,如中美建交后首航美国的“柳林海”号,承担了上海地铁运输的中波公司重大件船“奥尔坎”号,老上海人都充满感情的长江客轮“东方红十三”号,一条船就能装载上海一个月天然气用量的LNG船。二是反映港口和城市变化的展品,如建国后各个时期的上海港区图、洋山港规划图、国际航运中心相关照片、港机吊车等。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海运口岸日渐繁忙,中国迎来了又一个舶来品高潮,文化生活也瞬间丰富多彩起来。这一板块的舶来品被设计到一个集装箱中,展品以改革开放开始后的进口商品为主,如进口电视、收音机(及磁带)、录像机、walkman、第一批日剧海报、碟片、CD、衣服、肯德基盒子、可口可乐易拉罐等等。这些东西勾起了50后、60后拿着票买彩电的回忆,70后、80后则记起第一次穿溜冰鞋,第一次吃肯德基,打游戏机的情形。而这些都和航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四板块 未来:开放的我们
未来的航海又是怎么样的?展览在最后部分,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宽敞的互动空间,通过各种语言的航海关键词汇,让观众畅想未来。
上海这座城市,因海而兴,不论是开埠之后海纳百川造就的辉煌,还是今天拥有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和航海的关系似乎天经地义,人尽皆知。但一头是风云莫测的航海,一头是川流不息的繁华,似乎我们看到了开头和结尾,却独独忽视了中间的过程。所以此次展览试图启发三个层面的思考,即航海对上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航海对上海的影响这一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航海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览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这正如我们在序言中所说的,这其中既有波澜壮阔的史诗,也有润物无声的细语;既有影响国计的鸿篇巨制,亦有关乎民生的衣食住行。
其实,此次展览的策划,还要起源于一年前的一次展览。2012年6月至8月,海博馆举办了名为“海上两万里——馆藏西方航海文物展”的临时展览,展览内容为15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航海的发展,以航海仪器、航海技术的发展为主线,重点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六分仪、磁罗经、天文钟等精品航海文物,展览中还复原了一个舱室。展览展出后,获得了航海专业人士的高度好评,很多仪器在国内都属于首次展出,也是国内唯一的收藏。在收到专业观众好评的同时,博物馆方面也收到了普通观众的一些反馈。很多观众认为展览较为专业,文物器型精美,但这些文物对于观众来说,非常陌生,以往并没有接触,对于这些航海仪器的作用以及航海和生活、社会的关系观众们也了解得不多。可以说,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个展览的很多内容稍显艰深,也较难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对展览的印象大多还是停留在对单件文物器型本身的审美层面,而较难达到对航海发展的认知与共鸣层面。此次展览,是海博馆第一次全部依托自己的藏品举办的临展,而藏品内容无疑是海博馆收藏中的精华,可以说它的专业水准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拉近航海和普通观众的距离,如何深入浅出的达到宣传教育航海文明的目的,如何将航海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直接、生动、有趣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成为我们在展览结束后,留给自己最大的疑问。
在馆内展览结束后,针对展览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始对展览进行了颠覆式的修改,将展览的主线从航海仪器、航海技术的发展转移到航海及其所带来的港口、城市与人类生活的变迁这一层面,并围绕此重新进行大纲的编写和展品的选择。不仅有体现航海技术发展的“舶”,更突出了航海给社会带来变化的载体—“舶来品”。用这个来回答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出的三个层面的思考。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每一板块都紧紧围绕着“舶”—“舶来品”的主线展开。
第一板块 海洋:探索与连接
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的一页,日渐繁忙的海上交通把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正是航海活动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贸易交流,也给东西方带来外部的冲击,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外来物品和文化,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板块介绍了自大航海时代起至上海开埠前的航海活动及其所带给人类生活变化的故事,同时着重与讲述中西航海交流的故事及其带给中国人的冲击与改变。
这一板块在展品选择上选取了以下两个部分,一是航海活动本身的代表展品:比如大航海时代最著名的哥伦布船队,“五月花”号、从事中国瓷器贸易的“哥德堡”号及相关展品、首次航行世界的中式帆船“耆英”号及相关展品、参与海上马拉松竞赛,运送茶叶到伦敦的飞剪船“瞪羚”号等,以及当时西方人绘制的航海图、望远镜、六分仪、八分仪、罗经等。二是当时贸易与港口发展,展品选择了中外贸易交流中较有代表性的瓷器、银元等,重点突出了当时的外销瓷。
第一板块的舶来品被设计为“漂洋过海的种子”。这既体现了这一时代传统社会的特点,也能反映出航海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最深远最基层的影响。从早期的丝绸之路开始,到大航海时代后的中外航海日渐频繁贸易往来,让中国有机会接触到地球另一端的世界。因为航海的发展,很多“奇珍异物”在中国生根发芽,慢慢转化成属于我们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今天餐桌上司空见惯的食品,很多原产地都在海外,比如红薯、土豆、辣椒、番茄等等。展览中通过观众互动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或是其他生活用品其实都是在古时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了解他们出现在中国大概的时间及原产地。
第二板块 港口:贸易与交融
上海于1843年开埠,之后的百余年时间,上海作为一个港口不断发展变化,上海人生活所经历的变化是航海交流改变生活的一个缩影。本章节展现了这百年间航海技术的发展,跨洋世界航运的发展,以及随之改变的很多城市的命运和城市人的生活。这一板块从上海视角出发,从外滩的变迁、上海港的变化到上海人生活文化的变化,来讲述这一段故事。
与第一板块呼应,这一板块在展品选择上依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航海类,包括了在上海成立的各航运公司、造船企业的照片文献、船模等,如招商局“伊敦”轮首航油画、招商局印章、股票等。还有代表蒸汽时代航海技术发展水平的三涨式蒸汽机模型、罗经、六分仪等。二是反映贸易、港口和城市发展的展品。如老码头装卸工具、船期表、进出口货物、外白渡桥的铆钉、开埠早期外国船停泊在外滩的照片、油画等。
这一板块作为普通观众最感兴趣的老上海板块,我们设计了两个展项来反映舶来品的状况。首先是“克拉老上海”,展览中仿制了一个老上海的百货公司橱窗。对外贸易成为开埠后上海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之一,上海人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开埠后迎来了一件庞大的舶来物——百货公司,而百货公司在打破传统零售方式的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带进上海人的生活中。这就是航海不断带给上海这座城市的色彩。百货公司本身是一个舶来品,百货公司的橱窗浓缩了上海人生活因“舶”而发生的变化,也展现了那个时代风貌。 较之具体的物品交流,文化的舶来影响虽然无形,影响却更为深远。上海开埠以后,随着贸易的发展和人员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沟通最重要的工具,也出现了交汇融合的现象。很多外来词进入到了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展览希望能通过介绍这样的语言现象,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了解到,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那些词汇,可能是从一百多年前的外国水手、商人那里几经辗转,口耳相传,成为了今天上海话中的一部分,很多词汇也是舶来的产物,航海与我们的生活竟是如此息息相关。展览以观众互动形式,让观众看到每个词的英文、上海方言、上海方言拉丁拼音,以及该词的普通话释义四个部分。
第三板块 上海:历史与瞬间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发展,现代航运业兴起,上海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改革开放后,上海迅速发展,上海港也不断扩大,直至今日成为国际首屈一指的大港。中国航运的崛起,和中外贸易相辅相成,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改善了国人的生活。本板块从改革开放后的贸易发展和上海港区变化两个部分描绘出解放后现代航运发展的历程,唤起国人记忆,让观众体会到现今的生活与航海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在展品选择方面,和前面两个板块一致,一是航海类直接相关的展品,如中美建交后首航美国的“柳林海”号,承担了上海地铁运输的中波公司重大件船“奥尔坎”号,老上海人都充满感情的长江客轮“东方红十三”号,一条船就能装载上海一个月天然气用量的LNG船。二是反映港口和城市变化的展品,如建国后各个时期的上海港区图、洋山港规划图、国际航运中心相关照片、港机吊车等。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海运口岸日渐繁忙,中国迎来了又一个舶来品高潮,文化生活也瞬间丰富多彩起来。这一板块的舶来品被设计到一个集装箱中,展品以改革开放开始后的进口商品为主,如进口电视、收音机(及磁带)、录像机、walkman、第一批日剧海报、碟片、CD、衣服、肯德基盒子、可口可乐易拉罐等等。这些东西勾起了50后、60后拿着票买彩电的回忆,70后、80后则记起第一次穿溜冰鞋,第一次吃肯德基,打游戏机的情形。而这些都和航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四板块 未来:开放的我们
未来的航海又是怎么样的?展览在最后部分,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宽敞的互动空间,通过各种语言的航海关键词汇,让观众畅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