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配合饵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研究

来源 :海洋与湖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1991年7月21日-8月19日在河北省唐海县西林养殖场以养成期中国对虾为材料,在其配合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进行中国对虾对维生素C需要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中国对虾体长为5.5-7.5cm时,若以本项研究采用的配合饵料的基本成分和配比为基础,配饵中维生素C的最佳变化添加量为0.018%-0.030%。研究发现,变动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对于中国对虾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和抗低氧能力以及提高存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目的:采用卡钳式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纠正尺偏尺倾,并屈肘110&#176;夹板行固定较大限度减低肘内翻发生.方法:卡钳式手法牵引复位后屈肘固定.结果:46例肱骨髁上(
于1989年12月采用^210Pb法测定昆明滇池(草海和外海)两个柱样的沉积速率,其值分别为0.29cm/a和0.28cm/a,平均值约为0.29cm/a。在沉积柱12cm以上,由于人为影响,其沉积速率没有规律,估计约有30-40年的历史。在12cm以下,^210Pbex随深度的变化明显地
于1992-1993年用^1H-NMR,^13C-NMR和IR等分析技术对甲基化前后的海水腐植质(1992年从青岛近岸海水中吸附提取)的基本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与风化煤和海洋沉积物中的腐植质作比较。结果表明,IR和^1H-NMR谱图显示,海
利用1991年1月用水下照相系统和自动图象分析仪等方法获得的悬浮体絮凝现场粒径资料,并结合温度、盐度及悬浮体总量等对伊姆斯-道拉德河口的悬浮体絮凝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
根据1992年6月-1994年6月国内外发表资料,评述海洋藻类活性物质研究的生物技术及最新成果。认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重心正转向与海洋生物技术有关的研究。运用生物技术筛选、提取并生
分析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和消费需求,从而发现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过小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回升的一个直接因素,并由此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如今,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管理层级不断加深、管理跨度越来越大,企业的持续发展已离不开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是企业
于1986-1991年,应用地震地质方法,对台湾海峡的地震地层和地质构造进行调查,采用地震剖面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台西盆地的构造演估进行研究,认为该盆地由厦澎坳陷,乌丘屿坳陷,新竹坳陷和台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TgAb)为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的抗体,一般情况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TgAb阳性患者手术后或1治疗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