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古建筑修缮中不仅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更具有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变更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古建筑修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提出在建设前期应详尽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建设期应细致勘察古建筑现场,编制设计文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在使用期应严格控制维护保修费用;从而达到总造价最小化的目的。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造价;全生命周期;控制;管理
古建筑修缮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在古建筑修缮中可以计算工程项目整个服务期的所有成本(以货币值),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的、环境的等等,以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和使用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各地都拥有数量众多的古建筑。古建筑之所以宝贵,除了它们是用金钱和血汗堆成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历史的遗存,主要包括历史、艺术、科学三方面的价值。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古建筑修缮工程不同于一般新建或改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它是在原古迹的基础上,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相关文献为依据,对古建筑实施保护修缮。由于古建筑修缮中不仅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更具有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变更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古建筑修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一、古建筑修缮在建设前期的造价管理
在建设前期,应详尽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为古建筑的修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建设地点是原有古迹,建设规模是以原始材料的文献为依据的,它的建设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务上经济指标,而是侧重于社会效益,意义在于保存和体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因此,在决策阶段,首先要着重于史料的考证,论证其是否具有保存和修复的意义,辨清真伪,确定哪些需要修复,哪些不值得修复,从而确定规划方案和建设规模。其次,要合理确定建筑修缮标准。古建筑修缮方法的合理性决定着修缮的质量,即修缮后古建筑自身价值是否得到保护和发展,是否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而不仅仅是修旧如旧或焕然一新,这一点对控制工程造价尤为重要。第三,要根据建筑规模和修缮措施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修缮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二、古建筑修缮在建设期的造价管理
在建设期,应细致勘察古建筑现场,编制设计文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为古建筑的设计、修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一)古建筑修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当古建筑修缮工程经过可行性研究并批准立项后,随后的设计工作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造价。据估计,设计费一般相当于工程费用1% 以下,而正是这1% 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因古建筑修缮工程涉及面广,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本着对传承和发扬古建筑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古建筑遗迹的踏勘调查工作,研究古建筑的历史,努力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尽可能了解古建筑的原始资料,同时,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必要时进行检测,掌握工程第一手资料,通过所拍摄照片,记录现状残破状况、安全情况,并说明损坏程度等。值得注意的是:设计阶段往往受条件所限,难以充分掌握古建筑所有资料,有的只能是表面情况,因而要尽早创造条件,在施工单位进场后再进行勘察,这时设计单位必须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只有在充分掌握古建筑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后,才能编制出理的设计方案,准确的编制出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真正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之下。
(二)古建筑修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如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内,工程招投标、施工和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至关重要。在招标过程之前,造价工程师仔细审阅修缮项目图纸,对整个建筑群的木结构进行详细、彻底的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并拍照片作修复、保存依据,尽可能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中标单位以后的索赔机会。对修缮内容中不理解的、疑问内容,进行询标。在评标过程中,要求造价工程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经验,协助评标专家仔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商务标,防止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和不平衡报价的情况出现。由于性能更先进、对文物腐蚀更小的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招标阶段造价工程师还要积极鼓励中标单位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控制总体造价。
古建筑一般的破坏因素主要是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人为破坏主要集中在建筑木装饰上,自然破坏主要体现在部分木构架的虫蛀朽烂等。在工程中造价工程师要搜集当地历史资料,详细论证修缮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应从组织、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全面掌握日常施工现场人、材、机投入情况和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情况,并建档备查。古建筑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做到采购有计划,价格依市场,消耗有定额,回收有章法。古建筑构件在拆卸过程中,为避免混乱及安装差错,需对所有构件进行编号,包括绘制编号草图,填写构件登记表,在构件表面进行标注等有关工序。对进场的各种材料,由造价工程师认真检查,与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标准核对无误后,填写材料入库单。为加强监督作用,入库单上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方为有效。造价工程师并且掌握“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使材料不缺损,不浪费,防止无效消耗。在工程中,科学管理,基本做到不浪费。
三、古建筑在试用期的造价管理
在使用期,应严格控制维护保修费用,使维护保修费用最低。
竣工结算时,实行工程结算复审和尾款结算会签制度,经多级审核后,以最后定案的结算作为财务进行修缮工程尾款结算的依据。
古建筑修缮工程大多为手工操作,工序复杂,技术性强,造价管理虽然复杂,只要做到在前期决策阶段详尽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设计阶段细致勘察古建筑现场,细致编制设计图纸,在实施阶段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联系,严格控制工程变更,这样才能达到总造价最小化的目的。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程序图。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工作内容图。
【参考文献】
[1]苗春生,张献梅.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经济评价[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许凤丽,张国庆.浅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与全过程造价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王子宁,胡小果.加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之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作者简介:曾澄波,1972,10,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造价;全生命周期;控制;管理
古建筑修缮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在古建筑修缮中可以计算工程项目整个服务期的所有成本(以货币值),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的、环境的等等,以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和使用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各地都拥有数量众多的古建筑。古建筑之所以宝贵,除了它们是用金钱和血汗堆成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历史的遗存,主要包括历史、艺术、科学三方面的价值。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古建筑修缮工程不同于一般新建或改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它是在原古迹的基础上,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相关文献为依据,对古建筑实施保护修缮。由于古建筑修缮中不仅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更具有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变更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古建筑修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一、古建筑修缮在建设前期的造价管理
在建设前期,应详尽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为古建筑的修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建设地点是原有古迹,建设规模是以原始材料的文献为依据的,它的建设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务上经济指标,而是侧重于社会效益,意义在于保存和体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因此,在决策阶段,首先要着重于史料的考证,论证其是否具有保存和修复的意义,辨清真伪,确定哪些需要修复,哪些不值得修复,从而确定规划方案和建设规模。其次,要合理确定建筑修缮标准。古建筑修缮方法的合理性决定着修缮的质量,即修缮后古建筑自身价值是否得到保护和发展,是否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而不仅仅是修旧如旧或焕然一新,这一点对控制工程造价尤为重要。第三,要根据建筑规模和修缮措施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修缮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二、古建筑修缮在建设期的造价管理
在建设期,应细致勘察古建筑现场,编制设计文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为古建筑的设计、修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一)古建筑修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当古建筑修缮工程经过可行性研究并批准立项后,随后的设计工作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造价。据估计,设计费一般相当于工程费用1% 以下,而正是这1% 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因古建筑修缮工程涉及面广,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本着对传承和发扬古建筑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古建筑遗迹的踏勘调查工作,研究古建筑的历史,努力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尽可能了解古建筑的原始资料,同时,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必要时进行检测,掌握工程第一手资料,通过所拍摄照片,记录现状残破状况、安全情况,并说明损坏程度等。值得注意的是:设计阶段往往受条件所限,难以充分掌握古建筑所有资料,有的只能是表面情况,因而要尽早创造条件,在施工单位进场后再进行勘察,这时设计单位必须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只有在充分掌握古建筑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后,才能编制出理的设计方案,准确的编制出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真正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之下。
(二)古建筑修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如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内,工程招投标、施工和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至关重要。在招标过程之前,造价工程师仔细审阅修缮项目图纸,对整个建筑群的木结构进行详细、彻底的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并拍照片作修复、保存依据,尽可能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中标单位以后的索赔机会。对修缮内容中不理解的、疑问内容,进行询标。在评标过程中,要求造价工程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经验,协助评标专家仔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商务标,防止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和不平衡报价的情况出现。由于性能更先进、对文物腐蚀更小的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招标阶段造价工程师还要积极鼓励中标单位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控制总体造价。
古建筑一般的破坏因素主要是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人为破坏主要集中在建筑木装饰上,自然破坏主要体现在部分木构架的虫蛀朽烂等。在工程中造价工程师要搜集当地历史资料,详细论证修缮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应从组织、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全面掌握日常施工现场人、材、机投入情况和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情况,并建档备查。古建筑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做到采购有计划,价格依市场,消耗有定额,回收有章法。古建筑构件在拆卸过程中,为避免混乱及安装差错,需对所有构件进行编号,包括绘制编号草图,填写构件登记表,在构件表面进行标注等有关工序。对进场的各种材料,由造价工程师认真检查,与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标准核对无误后,填写材料入库单。为加强监督作用,入库单上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方为有效。造价工程师并且掌握“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使材料不缺损,不浪费,防止无效消耗。在工程中,科学管理,基本做到不浪费。
三、古建筑在试用期的造价管理
在使用期,应严格控制维护保修费用,使维护保修费用最低。
竣工结算时,实行工程结算复审和尾款结算会签制度,经多级审核后,以最后定案的结算作为财务进行修缮工程尾款结算的依据。
古建筑修缮工程大多为手工操作,工序复杂,技术性强,造价管理虽然复杂,只要做到在前期决策阶段详尽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设计阶段细致勘察古建筑现场,细致编制设计图纸,在实施阶段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联系,严格控制工程变更,这样才能达到总造价最小化的目的。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程序图。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工作内容图。
【参考文献】
[1]苗春生,张献梅.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经济评价[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许凤丽,张国庆.浅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与全过程造价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王子宁,胡小果.加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之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作者简介:曾澄波,1972,10,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