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逐渐开放、个体自由程度不断扩大和私人领域的出现赋予现代社会以典型的个体化特征,作为提供终极意义系统的藏传佛教也逐渐成为个体消费的对象,神圣世界的社会基础也只能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建构,个体作为藏传佛教信仰和藏传佛教行为最终体现者的地位特征更加明显。因此,我们通过考察个体与藏传佛教之间的关系,来勘定藏传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
关键词:藏传佛教;藏族;个体生活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87-01
藏传佛教观念、藏传佛教伦理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发挥影响。藏传佛教以特定的仪式标示人们生命阶段的转换,影响着人们在重要生命阶段的路向选择。
一、日常生活化的藏传佛教行为
不少学者指出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二元结构分化特征,这一现象在藏传佛教中也同样存在,大致可以称作僧侣佛教与信众佛教。与僧侣佛教注重佛教经典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不同,信众佛教是纯粹佛教与民间习俗、民间巫术的一种杂糅和混合。深奥的密宗仪规和显宗的基本规训被惊人简化,并以仪式化的象征性表演深入藏区民 众生活之中,磕长头、挂神像、供奉、咏六字真言、转经筒等等这些藏传佛教仪规的碎片,因其简易性和重复性而得以生根于民间,从而给每一个体的生活都赋予了意义和秩序o正因为此,藏传佛教因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融合在藏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藏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在藏区的寺庙、佛塔、“嘛呢康”等地随处可见转经、朝佛的人们,他们手持转经筒,神情淡然,口中默念六字真言,或独自一人、或成群结队地按照固定路线、顺时针方向绕转,为自己或家人祈福。尤其是传昭大法会,萨嘎达瓦节、燃灯节等藏传佛教节日期间,农区、牧区的藏民们来到拉萨庆祝节日,场面蔚为壮观。到了农闲季节,牧区的人们更是携家带口或乘车、或三步一叩磕长头来到拉萨朝佛,大昭寺、布达拉宫这些藏传佛教圣地聚集了数量庞大的朝佛藏民,他们无限虔诚地表达着他们对神灵的崇敬。
除念经之外,供奉也是“被生活化”了的藏传佛教仪式。在藏区,大多数人家都设有供物,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设有专门的经堂。经堂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度姆等诸佛、本尊、护法神以及地域保护神等。家庭场境内的法事活动虽然没有寺庙里那样集 中和复杂,但也一直贯穿于藏区民众的家庭生活当中。人们履行着日常性的藏传佛教仪式,诸如燃酥油灯、烧香、换净水等,通过对这些日常性供奉仪式的履行,人们实现了与 诸神灵的意义交换,既表达了自己的藏传佛教情感,也获得了神灵保佑或赐福的心理安慰。
到寺庙转经朝佛作为藏区民众表达藏传佛教虔诚的重要方式,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佛教传播场域的不同,藏传佛教被区分为寺院佛教和民间佛教。与寺院佛教注重对佛教经典的有序修习不同,民间佛教是对经典佛教知识的极大简化,藏区民众的藏传佛教知识是零散化的。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寺院佛教繁复的仪式仪规与民间佛教简单的六字真言之间的差异。人们往往将口诵六字真言作为表达藏传佛教虔敬的最主要方式。转经是指人们手持经轮或念珠,口诵六字真言,顺着寺庙、佛塔按顺时针绕转的祈祷仪式。转经包括转嘛呢轮或嘛呢筒、转嘛呢堆或石经墙以及转神山神湖三种形式。人们将佛教密咒或经典置于转经筒、嘛呢轮内,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将里面的密咒经典读了一遍。因为其简单易行,因而是藏区民众表达藏传佛教情感的主要方式。寺庙是近佛、菩萨的最好选择,并且寺庙朝佛不仅有助于实现人神之间的沟通,也可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
二、藏传佛教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
(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藏传佛教内在化。
藏传佛教是一种群体现象,藏传佛教群体的成员,或者是出生在这一群体之中的,或者是在其生命周期的后来某一阶段参加进去的;而在任何情况下,他或她都会被教以这个群体的规范,并被整合在该群体的生命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群体使其成员社会化(它进行教导与训练),而个体则把这个群体的规范内在化(他或她学习这些规范)。个体的藏传佛教内在化区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非反思性的藏传佛教内在化,即个体的藏传佛教内在化主要是外在环境作用的结果;另一种是理性选择的藏传佛教内在化,即个体的藏传佛教内在化是信仰者的一种“决定”行为。
在藏区社会,个体藏传佛教情感的获得基本上都属于前一种情形,人们一出生就置身于强大的“藏传佛教场”内,藏传佛教不只是个体的私事,它还是个体获得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藏区社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藏传佛教的内在化过程,或者说,藏传佛教的内在化主要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在藏区,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领着孩子进寺庙或者到神山神湖磕头拜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地了解和学习藏传佛教规范、藏传佛教道德和藏传佛教伦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藏传佛教的内在化过程就完成了。因此,藏区民众信仰佛教并没有经过特殊的皈依仪式,人们藏传佛教情感的获得和延续就如同一般生活习惯的获得和延续一样,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很少有人思考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佛教伦理深信不疑,成为“信仰惯性”。
(二)藏传佛教化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藏传佛教的人生礼仪与信徒的世俗生活结合紧密,藏族人从出生、成年、成婚、疾病到死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藏传佛教仪式。人生礼仪描绘了社会化过程中冲突的象征性解决…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仪式化的生活。藏传佛教以仪式的形式外显于人们的生命历程之中,通过重复性的仪式实践,不仅维系和巩固着人们对于藏传佛教的传统性认知,同时也强化着人们的群体归属和集体记忆。在藏区民众所有的人生礼仪当中,藏传佛教对死亡的定义及其特殊的死亡仪式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藏传佛教被认为是提供终极意义系统的知识体系,所有的藏传佛教都避不开对于死亡的探讨。佛教认为肉体和灵魂是可以分离的,灵魂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因此,佛教相信轮回和转世。佛教指出凡人会在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恶鬼六道中辗转轮回,而高僧大德则会脱离轮回苦海,到达清净佛国世界,这是藏传佛教对死亡的基本界定。尽管藏区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但人们对藏传佛教的轮回转世观依然是深信不疑的。佛教对死亡的基本认知以及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在藏区社会,如果有人去世,他的家人并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哀伤,因为他们相信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只是一个生命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
关键词:藏传佛教;藏族;个体生活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87-01
藏传佛教观念、藏传佛教伦理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发挥影响。藏传佛教以特定的仪式标示人们生命阶段的转换,影响着人们在重要生命阶段的路向选择。
一、日常生活化的藏传佛教行为
不少学者指出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二元结构分化特征,这一现象在藏传佛教中也同样存在,大致可以称作僧侣佛教与信众佛教。与僧侣佛教注重佛教经典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不同,信众佛教是纯粹佛教与民间习俗、民间巫术的一种杂糅和混合。深奥的密宗仪规和显宗的基本规训被惊人简化,并以仪式化的象征性表演深入藏区民 众生活之中,磕长头、挂神像、供奉、咏六字真言、转经筒等等这些藏传佛教仪规的碎片,因其简易性和重复性而得以生根于民间,从而给每一个体的生活都赋予了意义和秩序o正因为此,藏传佛教因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融合在藏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藏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在藏区的寺庙、佛塔、“嘛呢康”等地随处可见转经、朝佛的人们,他们手持转经筒,神情淡然,口中默念六字真言,或独自一人、或成群结队地按照固定路线、顺时针方向绕转,为自己或家人祈福。尤其是传昭大法会,萨嘎达瓦节、燃灯节等藏传佛教节日期间,农区、牧区的藏民们来到拉萨庆祝节日,场面蔚为壮观。到了农闲季节,牧区的人们更是携家带口或乘车、或三步一叩磕长头来到拉萨朝佛,大昭寺、布达拉宫这些藏传佛教圣地聚集了数量庞大的朝佛藏民,他们无限虔诚地表达着他们对神灵的崇敬。
除念经之外,供奉也是“被生活化”了的藏传佛教仪式。在藏区,大多数人家都设有供物,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设有专门的经堂。经堂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度姆等诸佛、本尊、护法神以及地域保护神等。家庭场境内的法事活动虽然没有寺庙里那样集 中和复杂,但也一直贯穿于藏区民众的家庭生活当中。人们履行着日常性的藏传佛教仪式,诸如燃酥油灯、烧香、换净水等,通过对这些日常性供奉仪式的履行,人们实现了与 诸神灵的意义交换,既表达了自己的藏传佛教情感,也获得了神灵保佑或赐福的心理安慰。
到寺庙转经朝佛作为藏区民众表达藏传佛教虔诚的重要方式,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佛教传播场域的不同,藏传佛教被区分为寺院佛教和民间佛教。与寺院佛教注重对佛教经典的有序修习不同,民间佛教是对经典佛教知识的极大简化,藏区民众的藏传佛教知识是零散化的。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寺院佛教繁复的仪式仪规与民间佛教简单的六字真言之间的差异。人们往往将口诵六字真言作为表达藏传佛教虔敬的最主要方式。转经是指人们手持经轮或念珠,口诵六字真言,顺着寺庙、佛塔按顺时针绕转的祈祷仪式。转经包括转嘛呢轮或嘛呢筒、转嘛呢堆或石经墙以及转神山神湖三种形式。人们将佛教密咒或经典置于转经筒、嘛呢轮内,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将里面的密咒经典读了一遍。因为其简单易行,因而是藏区民众表达藏传佛教情感的主要方式。寺庙是近佛、菩萨的最好选择,并且寺庙朝佛不仅有助于实现人神之间的沟通,也可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
二、藏传佛教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
(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藏传佛教内在化。
藏传佛教是一种群体现象,藏传佛教群体的成员,或者是出生在这一群体之中的,或者是在其生命周期的后来某一阶段参加进去的;而在任何情况下,他或她都会被教以这个群体的规范,并被整合在该群体的生命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群体使其成员社会化(它进行教导与训练),而个体则把这个群体的规范内在化(他或她学习这些规范)。个体的藏传佛教内在化区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非反思性的藏传佛教内在化,即个体的藏传佛教内在化主要是外在环境作用的结果;另一种是理性选择的藏传佛教内在化,即个体的藏传佛教内在化是信仰者的一种“决定”行为。
在藏区社会,个体藏传佛教情感的获得基本上都属于前一种情形,人们一出生就置身于强大的“藏传佛教场”内,藏传佛教不只是个体的私事,它还是个体获得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藏区社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藏传佛教的内在化过程,或者说,藏传佛教的内在化主要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在藏区,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领着孩子进寺庙或者到神山神湖磕头拜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地了解和学习藏传佛教规范、藏传佛教道德和藏传佛教伦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藏传佛教的内在化过程就完成了。因此,藏区民众信仰佛教并没有经过特殊的皈依仪式,人们藏传佛教情感的获得和延续就如同一般生活习惯的获得和延续一样,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很少有人思考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佛教伦理深信不疑,成为“信仰惯性”。
(二)藏传佛教化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藏传佛教的人生礼仪与信徒的世俗生活结合紧密,藏族人从出生、成年、成婚、疾病到死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藏传佛教仪式。人生礼仪描绘了社会化过程中冲突的象征性解决…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仪式化的生活。藏传佛教以仪式的形式外显于人们的生命历程之中,通过重复性的仪式实践,不仅维系和巩固着人们对于藏传佛教的传统性认知,同时也强化着人们的群体归属和集体记忆。在藏区民众所有的人生礼仪当中,藏传佛教对死亡的定义及其特殊的死亡仪式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藏传佛教被认为是提供终极意义系统的知识体系,所有的藏传佛教都避不开对于死亡的探讨。佛教认为肉体和灵魂是可以分离的,灵魂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因此,佛教相信轮回和转世。佛教指出凡人会在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恶鬼六道中辗转轮回,而高僧大德则会脱离轮回苦海,到达清净佛国世界,这是藏传佛教对死亡的基本界定。尽管藏区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但人们对藏传佛教的轮回转世观依然是深信不疑的。佛教对死亡的基本认知以及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在藏区社会,如果有人去世,他的家人并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哀伤,因为他们相信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只是一个生命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