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实现作文教学说好话、写好文、做好人的目的,就要在强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优化教师的指导,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按照作文教学的特征,实施科学教学。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敢说
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师生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主动活动。作文教学更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一点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初中作文教学就显得更为突出。农村初中学生性格腼腆,阅读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但他们坚强、勇敢、朴实、坦诚,和城里孩子一样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追求独立、讲究自尊。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以发挥创造、表达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课外和课内两种途径。首先,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每年学校都要组织春、秋两季运动会,每当此时,需要大量的即兴广播稿。对此,我及时给予支持、点拨,帮助他们踊跃撰稿。这样一来,大家提高了兴致。为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我还经常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赛、作品欣赏会、成语故事接力赛、辩论会等,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腼腆的学生也逐渐显现出活力,潜力被激活、开发,从而敢于举手发言。
二、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能说
农村生活表面上看没有城市生活的繁华,但它同样是丰富多彩的。为此,我适时地引导孩子认真体会、悉心观察。如,我让学生写周末日记,启发孩子在周末回家的路上,认真观察景物的变化,理解季节的交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我鼓励他们利用周末赶集、逛街感受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了内驱力就会有外现力,久而久之写作文就会成为学生家常便饭,一日不食便有“饥饿”之感,从而消除了“捉襟见肘”的现象,最终使他们从有话敢说到有话能说。
三、优化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会说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该是适度、适时和得法的。讲得过多面面俱到,会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讲得太少,如蜻蜓点水,又起不到作用。如作文前的指导要变教师讲为学生的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加入,增强兴趣,活跃思维,以期达到从容成文之效。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后,可让学生讨论“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大家经过讨论,既明白了范文的匠心,更觉得可写的内容很多,恨不得一吐为快。实践表明:先说后写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作文前认真思考的习惯。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作文基础,讨论的过程既是围绕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交流方法、各抒己见的过程,更是集思广益、激发作文表达欲望的过程。
四、重视学生的实践,使学生所说成为“美文”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成功的教师,没有不重视学生的实践的,作文教学尤其如此。
1.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没有欲望就不会有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因此,在作文实践中我设法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投身其中,起乐无穷。
2.激励学生“用心”生活、多方积累
作文的实践性极强,它既需要社会生活的历练,又需要学习技艺的磨炼,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于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者。我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有美,只有用心才能发现,才有收获。如冬季到了,学校购来的煤炉子需要安装套好。如何做这些实践活动?女生仔细,就让她们选取位置,找准安放烟囱的方位;男生能干,善于表现,就叫他们套炉子,安装烟囱管道;教师在旁边当顾问做指导。这一场劳动结束后,学生们各有所得,把劳动者的动作、表情、语言,甚至心理如实记录,再加以润色。这样写成的文章能不生动吗?
3.灵活变通、相机而行
十多年来,我们作文课一般要排在周四的下午,有的学生一到这时就先犯难,再找“拐杖”(例文),两节课过去,草稿还没完成。面对这一现状,我想,不如打破陈俗旧套,相机而行,在学生有兴趣时,让他写。如初春来临,小草、树芽都在探头探脑,迎接春天,我就带他们走出校园,进行仔细观察。这样,讲读课随机改为观察课、作文课,让他们把所见、所听和所想及时写下来,学生能不全心投入挥洒成文吗?这样的随机练习,增强了学生的兴致,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4.点拨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全批全改,而作文发下来,学生只看分数,对教师的苦心批语置之不理。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评点别人的文章很有兴趣,于是我就尝试着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我利用互评、小组评和自由结对评等方法,交替进行修改。在学生活动中,我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做好指导:首先要明确本次作文练习的目的,然后统观全文,从整体上评判,如中心、体裁、选材、立意、构思及书面等;接着局部鉴赏,如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标点符号的选择等;最后写出评语。这样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改变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学生之间还增强了团结,加深了理解。
要全面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的大胆探索和改革,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敢说
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师生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主动活动。作文教学更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一点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初中作文教学就显得更为突出。农村初中学生性格腼腆,阅读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但他们坚强、勇敢、朴实、坦诚,和城里孩子一样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追求独立、讲究自尊。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以发挥创造、表达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课外和课内两种途径。首先,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每年学校都要组织春、秋两季运动会,每当此时,需要大量的即兴广播稿。对此,我及时给予支持、点拨,帮助他们踊跃撰稿。这样一来,大家提高了兴致。为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我还经常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赛、作品欣赏会、成语故事接力赛、辩论会等,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腼腆的学生也逐渐显现出活力,潜力被激活、开发,从而敢于举手发言。
二、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能说
农村生活表面上看没有城市生活的繁华,但它同样是丰富多彩的。为此,我适时地引导孩子认真体会、悉心观察。如,我让学生写周末日记,启发孩子在周末回家的路上,认真观察景物的变化,理解季节的交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我鼓励他们利用周末赶集、逛街感受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了内驱力就会有外现力,久而久之写作文就会成为学生家常便饭,一日不食便有“饥饿”之感,从而消除了“捉襟见肘”的现象,最终使他们从有话敢说到有话能说。
三、优化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会说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该是适度、适时和得法的。讲得过多面面俱到,会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讲得太少,如蜻蜓点水,又起不到作用。如作文前的指导要变教师讲为学生的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加入,增强兴趣,活跃思维,以期达到从容成文之效。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后,可让学生讨论“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大家经过讨论,既明白了范文的匠心,更觉得可写的内容很多,恨不得一吐为快。实践表明:先说后写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作文前认真思考的习惯。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作文基础,讨论的过程既是围绕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交流方法、各抒己见的过程,更是集思广益、激发作文表达欲望的过程。
四、重视学生的实践,使学生所说成为“美文”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成功的教师,没有不重视学生的实践的,作文教学尤其如此。
1.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没有欲望就不会有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因此,在作文实践中我设法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投身其中,起乐无穷。
2.激励学生“用心”生活、多方积累
作文的实践性极强,它既需要社会生活的历练,又需要学习技艺的磨炼,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于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者。我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有美,只有用心才能发现,才有收获。如冬季到了,学校购来的煤炉子需要安装套好。如何做这些实践活动?女生仔细,就让她们选取位置,找准安放烟囱的方位;男生能干,善于表现,就叫他们套炉子,安装烟囱管道;教师在旁边当顾问做指导。这一场劳动结束后,学生们各有所得,把劳动者的动作、表情、语言,甚至心理如实记录,再加以润色。这样写成的文章能不生动吗?
3.灵活变通、相机而行
十多年来,我们作文课一般要排在周四的下午,有的学生一到这时就先犯难,再找“拐杖”(例文),两节课过去,草稿还没完成。面对这一现状,我想,不如打破陈俗旧套,相机而行,在学生有兴趣时,让他写。如初春来临,小草、树芽都在探头探脑,迎接春天,我就带他们走出校园,进行仔细观察。这样,讲读课随机改为观察课、作文课,让他们把所见、所听和所想及时写下来,学生能不全心投入挥洒成文吗?这样的随机练习,增强了学生的兴致,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4.点拨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全批全改,而作文发下来,学生只看分数,对教师的苦心批语置之不理。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评点别人的文章很有兴趣,于是我就尝试着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我利用互评、小组评和自由结对评等方法,交替进行修改。在学生活动中,我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做好指导:首先要明确本次作文练习的目的,然后统观全文,从整体上评判,如中心、体裁、选材、立意、构思及书面等;接着局部鉴赏,如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标点符号的选择等;最后写出评语。这样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改变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学生之间还增强了团结,加深了理解。
要全面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的大胆探索和改革,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