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着客观的内在逻辑关联,两者相辅相成,影响着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在对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提出了逻辑搭配、有效协同、体现核心专业能力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构建了“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逻辑搭配模式重构
[作者简介]周志红(1975-),女,山东安丘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讲师、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职教育;史新浩(1970-),男,山东莱西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职教育。(山东潍坊261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482,主持人:史新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01-02
一、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笔者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调查了会计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结果表明,示范校的会计专业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类。很多示范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结算”“会计制度设计”“财政与金融”等课程。这些课程一般在本科院校才开设,而且有些理论课程并不能体现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示范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等,这些课程基本上是针对理论课程开设的独立的专项课程。总体来看,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独立,泾渭分明,理论课程数量偏多,个别院校甚至多达二十几门,而实践课程的种类和数量相对偏少。
2.教学效果。为了解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会计专业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课时安排等。以山东省高职会计专业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58%的学生对理论性专业课程不感兴趣,74.92%的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25.08%的学生表示还可以;8.47%的学生回答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实训任务,22.03%的学生回答经过老师指导能够独立完成实训,大部分学生感到实训时无从下手;33.9%的学生回答对现有的“集中式理论学习+集中式实训”的教学模式满意,66.1%的学生回答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不满意;100%的学生对现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不满意,认为实践课程的课时太少。
以上数据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开设以及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效果是不满意的。
二、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但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偏重于专业理论课程,注重学科本身的系统性,没有全面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部分院校开设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理解难度大,所授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甚至用不上。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起不到多少作用,还大大挤占了实践课时。这是造成学生理论学习效果差、实践操作能力低、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为深入剖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笔者还调查了示范校会计专业的课时分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示范校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课时占比大多在20%~30%之间,而理论课时占比超过70%。这种格局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偏向理论课程的开设和课时分配,势必加重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负担,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2.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由于上述专业课程的设置,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相应采取的是“集中性理论学习+集中性整周实训”的教学模式,即在先后顺序上先进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理论课程结束后再进行集中性的数周实训。这种教学模式势必导致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不能同步进行。一方面,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偏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关注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感觉入门难、难理解。在后期的集中实训时,由于专业知识理解不够、平常训练机会少,学生接触实际业务时感到无从下手,实践课指导教师也很无奈,索性将答案告知学生。如此一来,实践能力训练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变成了机械的“照猫画虎”训练。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课程体系设置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割裂,教学模式的单一、机械导致了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低下,于是出现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师不满意,学生没收获”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改革“轻实践、重理论”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三、建议与对策
“教学做一体化”和“理实一体化”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逻辑搭配。
1.理实课程的逻辑搭配。所谓“理实课程逻辑搭配”,是指将关联密切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搭配组合在一起,构建成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及时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技能训练,以实践技能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学习。这种逻辑搭配可以实现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协同,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学习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有效破解前文叙及的“尴尬局面”。
构建理实课程体系应当紧紧围绕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应予协同搭配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保证理实课程搭配的内在逻辑性,最终形成“一体化”的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逻辑搭配后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设置如下表所示。
有效协同的理实课程逻辑搭配一览表
(说明:①采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指定辅导教材;②采用全国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教材;其余教材均采用自编的“一体化”教材。)
上表将原来普遍设置的10门课程进行逻辑搭配后,设置为5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这5门课程能够很好地体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因课程数量减少而节约下来的课时,可以调增5门课程的学时,调增的课时可以充分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但与原课程设置的总课时相比,逻辑搭配后的“一体化”课程总课时并没有增加。5门课程使用的配套教材,可以有效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发挥理实课程的协同效应,开创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双赢”的局面。
2.教学模式的重构。在有效协同的“理实课程逻辑搭配”基础上,为保障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效果,笔者构建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的“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
“一体”是指“理实一体化”,即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同步进行,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案例下的实战训练”融为一体。“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案例,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使理论知识学习服务于实践能力训练,实践能力训练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实现会计专业的学以致用。仅有“一体化”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三结合”。“三结合”是指阶段性“一体化”教学与集中性手工会计综合实训有机结合、手工会计综合实训与集中性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训有机结合、校内仿真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三结合”中的“一体化”教学,主要通过上表中逻辑搭配后的课程来实现,每一门“一体化”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一阶段。01~04课程全部结束后,便进入05课程阶段,05课程包括四周的手工会计综合实训和一周的电算化上机实训。每一门课程的阶段性“一体化”教学为手工综合实训储备了各项核心专业能力,手工综合实训为各门“一体化”课程专业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提供了有效平台,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三结合”之一。利用手工综合实训的结果性材料,使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训,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的有机结合,此为“三结合”之二。上述两个“结合”都是在校内完成的仿真性实训,校内仿真实训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奠定了基础,各项专业实践能力在仿真性实训中得到了反复训练,增强了学生对真实业务的感性认识,克服了对真实业务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在此基础上,第六学期安排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生校内仿真性实训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应用专业实践能力完成会计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此为“三结合”之三。
“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体化”教学、手工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训、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五个教学环节,后一环节以前一环节为行动导向,前一环节以后一环节为行动基础。这种重构的教学模式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融合在一起,保障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
逻辑搭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体现了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促进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和有效协同,辅之以重构的“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的保障,为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凌世寿,李上田.构建高职会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王静静,吴玉林,印永龙.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5).
[3]廖荣华.会计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逻辑搭配模式重构
[作者简介]周志红(1975-),女,山东安丘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讲师、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职教育;史新浩(1970-),男,山东莱西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职教育。(山东潍坊261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482,主持人:史新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01-02
一、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笔者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调查了会计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结果表明,示范校的会计专业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类。很多示范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结算”“会计制度设计”“财政与金融”等课程。这些课程一般在本科院校才开设,而且有些理论课程并不能体现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示范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等,这些课程基本上是针对理论课程开设的独立的专项课程。总体来看,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独立,泾渭分明,理论课程数量偏多,个别院校甚至多达二十几门,而实践课程的种类和数量相对偏少。
2.教学效果。为了解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会计专业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课时安排等。以山东省高职会计专业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58%的学生对理论性专业课程不感兴趣,74.92%的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25.08%的学生表示还可以;8.47%的学生回答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实训任务,22.03%的学生回答经过老师指导能够独立完成实训,大部分学生感到实训时无从下手;33.9%的学生回答对现有的“集中式理论学习+集中式实训”的教学模式满意,66.1%的学生回答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不满意;100%的学生对现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不满意,认为实践课程的课时太少。
以上数据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开设以及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效果是不满意的。
二、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但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偏重于专业理论课程,注重学科本身的系统性,没有全面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部分院校开设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理解难度大,所授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甚至用不上。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起不到多少作用,还大大挤占了实践课时。这是造成学生理论学习效果差、实践操作能力低、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为深入剖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笔者还调查了示范校会计专业的课时分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示范校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课时占比大多在20%~30%之间,而理论课时占比超过70%。这种格局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偏向理论课程的开设和课时分配,势必加重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负担,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2.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由于上述专业课程的设置,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相应采取的是“集中性理论学习+集中性整周实训”的教学模式,即在先后顺序上先进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理论课程结束后再进行集中性的数周实训。这种教学模式势必导致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不能同步进行。一方面,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偏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关注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感觉入门难、难理解。在后期的集中实训时,由于专业知识理解不够、平常训练机会少,学生接触实际业务时感到无从下手,实践课指导教师也很无奈,索性将答案告知学生。如此一来,实践能力训练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变成了机械的“照猫画虎”训练。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课程体系设置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割裂,教学模式的单一、机械导致了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低下,于是出现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师不满意,学生没收获”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改革“轻实践、重理论”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三、建议与对策
“教学做一体化”和“理实一体化”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逻辑搭配。
1.理实课程的逻辑搭配。所谓“理实课程逻辑搭配”,是指将关联密切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搭配组合在一起,构建成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及时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技能训练,以实践技能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学习。这种逻辑搭配可以实现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协同,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学习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有效破解前文叙及的“尴尬局面”。
构建理实课程体系应当紧紧围绕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应予协同搭配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保证理实课程搭配的内在逻辑性,最终形成“一体化”的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逻辑搭配后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设置如下表所示。
有效协同的理实课程逻辑搭配一览表
(说明:①采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指定辅导教材;②采用全国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教材;其余教材均采用自编的“一体化”教材。)
上表将原来普遍设置的10门课程进行逻辑搭配后,设置为5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这5门课程能够很好地体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因课程数量减少而节约下来的课时,可以调增5门课程的学时,调增的课时可以充分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但与原课程设置的总课时相比,逻辑搭配后的“一体化”课程总课时并没有增加。5门课程使用的配套教材,可以有效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发挥理实课程的协同效应,开创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双赢”的局面。
2.教学模式的重构。在有效协同的“理实课程逻辑搭配”基础上,为保障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效果,笔者构建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的“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
“一体”是指“理实一体化”,即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同步进行,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案例下的实战训练”融为一体。“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案例,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使理论知识学习服务于实践能力训练,实践能力训练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实现会计专业的学以致用。仅有“一体化”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三结合”。“三结合”是指阶段性“一体化”教学与集中性手工会计综合实训有机结合、手工会计综合实训与集中性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训有机结合、校内仿真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三结合”中的“一体化”教学,主要通过上表中逻辑搭配后的课程来实现,每一门“一体化”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一阶段。01~04课程全部结束后,便进入05课程阶段,05课程包括四周的手工会计综合实训和一周的电算化上机实训。每一门课程的阶段性“一体化”教学为手工综合实训储备了各项核心专业能力,手工综合实训为各门“一体化”课程专业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提供了有效平台,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三结合”之一。利用手工综合实训的结果性材料,使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训,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的有机结合,此为“三结合”之二。上述两个“结合”都是在校内完成的仿真性实训,校内仿真实训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奠定了基础,各项专业实践能力在仿真性实训中得到了反复训练,增强了学生对真实业务的感性认识,克服了对真实业务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在此基础上,第六学期安排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生校内仿真性实训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应用专业实践能力完成会计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此为“三结合”之三。
“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体化”教学、手工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训、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五个教学环节,后一环节以前一环节为行动导向,前一环节以后一环节为行动基础。这种重构的教学模式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融合在一起,保障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
逻辑搭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体现了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促进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和有效协同,辅之以重构的“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的保障,为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凌世寿,李上田.构建高职会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王静静,吴玉林,印永龙.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5).
[3]廖荣华.会计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