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改变我家四代的猫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大妮是我家的一只奶牛猫,是外婆收养的,它与我家四代人共度了19年的时光。
  1987年6月的一天,外婆在邻居家见到一只小奶猫,白底黑花,眼睛乌亮,喵喵叫着迎上来,扑到她怀里。邻居很惊奇,说这只小奶猫向来怕生又胆小。外婆觉得是种缘分,干脆把它领回家了。
  彼时外婆外公刚刚退休,家里的现实情况让他们焦头烂额。外公外婆有两儿两女,大女儿也就是我妈妈,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双腿瘫痪;而我的大舅舅从8岁起就患上儿童精神分裂症,19岁那年突然失踪,从此杳无音信。
  猫大妮来的这年,失踪在外的大舅舅该是22岁了。他是两位老人心底最深的痛,尤其是外公,无时无刻不期盼着长子的归来。见到陡然到来的猫大妮,外公更心烦不已,只要猫大妮出现在他眼前,他就喊:“打猫!打猫!”外公和外婆常因此争吵,互不相让。
  外公一次次踏上寻子之路,行囊里常年装着药瓶和鞋。外公一走,外婆在家牵肠挂肚。那时猫大妮已和外婆形影不离,外婆接个电话也要抱着它。一次,猫大妮在电话这头喵呜喵呜地叫起来,外公突然问:“猫大妮挺好的吧?”外婆一愣,它倒自顾自地欢快叫着,惹得外公和外婆在电话两端笑起来,沉闷已久的家里响起了一陣难得的欢笑。从那时起,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转,姨妈和小舅舅开始工作,能挣钱补贴家用了。
  1987年,外婆家里上有80岁的老外婆,下有我母亲这一辈,老少三代一共7口人。1989年我出生后,外婆说我和猫大妮是家里的第四代。在外婆眼里,猫大妮和我是一样的。因为猫大妮比我先到,总感觉它多得了外婆的爱,我心里竟有点嫉妒。
  失踪的儿子和残疾的大女儿,始终是两位老人心中无法抚平的痛。好在妈妈天资聪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但因为残疾,她的大学梦破灭了。外公用自行车推着她去了很多单位,都被拒之门外。猫大妮来时,妈妈已经24岁,一直待业并待字闺中。外婆常抱着猫大妮偷偷流泪,久而久之,它像听懂了似的,会用温柔的目光凝视着外婆。妈妈看到这一幕,也会情不自禁地拥抱猫大妮。
  外婆相信:“家里来个猫,就会年年高!”果然,1987年7月的一天,一个健康帅气的小伙子来了,他就是我父亲。外婆给我讲,那天她用饺子招待我父亲,还挑出饺子馅给猫大妮吃。猫大妮欢快地跳来跳去,拘谨的气氛一下子活跃开了。
  很快,爸爸向妈妈求婚了,但周围人却非议道:“这小伙子脑子有病吧,图她什么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外婆家的猫和我妈妈的婚事,竟成了他们的笑资,外婆走在街上也被人指指点点。外公寻找儿子未果,失望而归,家里的情况也让他蒙了。“打猫!打猫!”沮丧的外公又开始喊起来。猫大妮吓得逃窜,外婆追在它身后直掉泪。



  虽然爸爸家里人强烈反对,但他们还是在外公外婆家摆了结婚宴。那天家里喜气洋洋,猫大妮跑来跑去,像个欢快的孩子。
  拥有了来之不易的爱情和婚姻,妈妈决定冒死也要生一个孩子来回报爸爸。后来,妈妈真的怀孕了,随着妈妈腹部日渐隆起,她越来越难受,在煎熬中她用文字记录如下:
  我的肚子越大,呼吸就越发不顺畅,眼鼓耳鸣头晕目眩。谁能想到呢,在我痛苦无助之际,母亲的猫大妮来陪伴我了。它伸出粉色的小舌头,细细舔着我的面颊、耳朵和鼻头,痒痒的,温润而沁凉,让我忘记了痛苦。有一次,我在昏厥中落床,是猫大妮发现后,将家人招来……猫大妮就是我和肚里孩子的天使呀!
  1989年12月1日早上7时40分,妈妈生下健康的我。整个医院都轰动了,认为妈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我的出生仿佛唤起了猫大妮的母性,很快它也怀孕了,春天时生下4只小猫。它常常从床底下的猫窝里叼出它的孩子,跳上床和我一起玩耍。有一天,爸爸提出要将小猫咪送给住平房的爷爷,说家里老鼠太多。外公一听,高兴坏了,连连说:“没问题,也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老人。”
  爸爸和爷爷奶奶已经两年没有联系,这次终于缓和了关系。借着送小猫打开了僵局,一家人拥抱在一起。后来,爷爷奶奶便主动来看我们。
  我奶奶来时,也许是猫大妮闻到她身上有小猫咪的味道,上前蹭来蹭去,“纠缠不休”。外婆给奶奶讲述猫大妮失去孩子后的故事,它好像将所有的爱转移给了刚刚出生的我。被子掉了,它会呜嗷呜嗷叫人来给我盖被子;尿布湿透了,它会使劲拉扯,试图将其拽出来;我生病半夜啼哭,它不眠不休守着我……
  儿时,由于我特殊的家庭情况,周围的小孩都不愿和我玩。只有猫大妮会悄悄靠过来,蹭我的腿和脚,还呼噜呼噜叫着。每次看它这样,我总能开心地笑,妈妈、老外婆、外婆他们也便跟着开心起来。
  夏日的一天,我被一个顽劣的男孩追打,跌倒后双膝擦破了。我使劲爬起来,哭着往家跑,快进门时我擦去眼泪,并用裙子挡住双膝。我躲进卧室,猫大妮一下子冲进来,耸动着鼻翼扑在我双膝上。它可能是闻到我双膝上的血腥味,才跟进来的,我摆手示意它别出声。突然间,我看到它的眼睛里,一点点涌上泪花。
  小舅舅嫌猫大妮掉毛掉得到处都是,曾试图将它赶走。谁知,猫大妮自己回来了。外婆知道这事后,将小舅舅好一顿臭骂:“你摘走我的心肝宝贝,我还怎么活?”当时猫大妮钻进我怀里,浑身发抖,眼神惊恐。我明白,它不想走。猫大妮的这段遭遇,让我和它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
  伺候猫大妮时,我学会了做很多家务,学会了照顾老外婆、外婆和妈妈。猫大妮跟在我身后讨食的样子,也让我觉得自己高大起来——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我被它需要着。
  老外婆是在睡梦中,以整整90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的。当时猫大妮跳上老外婆的床,呜嗷呜嗷叫着,伸出它温润的舌头,舔着老外婆的脸。2006年12月6日,深受糖尿病之苦的外婆也去世了。这天,猫大妮好像有预感似的,不吃不喝卧在外婆床上,似睡非睡,昏昏沉沉,偶尔望向窗外,也是呜嗷呜嗷地悲叫。在外婆去世后的第21天,也就是俗称的“三七”,猫大妮也寿终正寝了。
  那年我17岁,还在上学的我,回来见到猫大妮最后一面。它的身体已经僵硬,家里人都见过它之后,姨父将它埋在大树下。盖在它身上的是外婆缝的小被子。
  之后一个又一个冬天里,当手脚被冻得冰凉时,我总是会想起小时候,外婆将猫大妮推进我的被窝,给我暖手脚。它身体里恒久的暖意,已然融进我的血液里、生命里。
其他文献
电影《海鸥食堂》海报  回望拍摄《他乡的童年》第一集日本、第二集芬兰,万千思绪不知从何落笔。桌旁刚好是唐诺的《尽头》,有一页被我狠心折过,是他讲日本墓园里为何满是王维的诗。“日本的美学从根本上是王维的,比起中国人,日本人把王维推崇到极致,使用得更全面(包括他们写十七个音的俳句,微型之诗)……”文末,他引用英国人切斯特顿写给朋友的诗:“我的朋友,当你我年轻的时候,世界已经很老了。”  这句话,几乎概
期刊
八百里太行一路向南,在晋冀豫交界处造就了一段峻奇险绝的“北雄风光”,却也因壁立如刀削而阻隔交通,被视为畏途。悠悠千百年,巍巍太行与“愚公移山”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中期,又诞生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林县人民怀揣“誓把河山重安排”的雄心和“引漳入林”的梦想,在太行山上凿崖填谷,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凿通隧洞,终于成渠,全长1500公里。红旗渠蜿蜒盘曲,漳河水越岭翻山,在分水岭分作三条干渠后,四散为千万
期刊
据说以新诗名世的朱湘沉江后,某文士的悼文里有一句:“择术不慎而为文人兮,又奚怪其堕落?”  诗人最大的乐事之一,该是唱和。这里有讲究,循场面上的客套,你一首我一首,一如各自喝闷酒,未必精彩。清人秦朝釪所著《消寒诗话》中有一则故事:“江西蒋翰林士铨诗笔奇秀,语必惊人。在京与顾侍御光旭为邻,诗词唱和,一韵至十数往复,僮奴递送,晨夕疲于奔命。曹庶常锡宝室宇相对,亦与焉。”三个京官是邻居,一有空就斗诗词,
期刊
有一个收藏沙子的旅人。她环游世界,每到海滩、河岸或者湖边,抑或沙漠、荒原,都会随身带走一把沙土。回到家里,等待她的是一排排长架子,上面放着数百个小瓶子,里面盛放着巴拉顿湖的灰色细沙、泰国湾的白色亮沙、冈比亚河流经塞内加尔时沉积下来的红沙,它们展示着并不缤纷的色彩,统一的样貌犹如月球表面,颗粒和构成却有差别。  在最近于巴黎举办的古怪收藏展(藏品有牛颈铃、瓶盖、火车票、厕纸包装纸、青蛙标本等)上,收
期刊
厉以宁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处教授公寓里,89岁的厉以宁和夫人何玉春过着平淡的日子。客厅是十几年前装修的,家具也有些陈旧,唯有一对略新的沙发,是学生送的。穿着有些发皱的本白色棉麻衫,坐在沙发上,回忆几十年间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疾呼呐喊,厉以宁说得风轻云淡,仿佛是一名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学术观点做出的学理推演。  “股份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改革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价格改革,而取决于所有制的改革”
期刊
喀尔巴阡山脉东沿的一处杂木森林中,一个人在一个冬夜立在那儿谛视、倾听,仿佛在等待林中的野兽进入他视线的范围,进而成為他的枪下之鬼。乌尔里希·冯·格拉德维茨在暗林中巡逻,为的是追踪一个仇敌。  格拉德维茨家的林地幅员颇广而且猎物丰富;位于其边界的这条狭窄、陡峻的林地却藏不住什么猎物,犯不着在此地浪费弹药,不过在其领主的领地中却属它受到最为审慎的防护。通过他祖父时代的一起著名诉讼,这块林地才从邻近的一
期刊
2014年2月6日,四川西昌,猛烈的火势将战士的皮肤灼伤2014年4月11日,四川西昌,战士们接近火线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多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的影响,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牺牲。  当时,前往凉山森林火灾现场的,有摄影师程
期刊
“共享单车”出现以来,“共享经济”成了国人的口头禅,由此派生出“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旅馆”等时髦名词。究竟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这种消费模式可追溯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1929—1933),当时生产急剧萎缩,货币供应短缺,人们不得不共享一些物品,如汽车、工具、玩具、住房等。  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友差·本克勒2004年提出“可分享的经济产品”这个概念,从此,“共
期刊
我周围一些热衷收藏的人,我极少听到他们说收藏给他们的美和触动,几乎无一例外,听到他们说的都是收藏给他们怎样的财务回报。我老妈一辈子没学会扔任何东西,她八十多岁了还留着我八岁时学素描用的绿色帆布画夹。她还有好些鞋堆在屋子里,我问她为什么不扔掉其中看似非常破的一双草鞋。她说,她穿着这双鞋跑过很多地方,跳过多场广场舞,认真亲过几次我老爸,所以,先留一阵再说。  因為这双破草鞋,我觉得我老妈不完全是个俗人
期刊
來自波多黎各的摄影师奥马尔·罗伯斯是个典型的纽约客。他将古典、唯美、严肃的舞台艺术搬上了现代化的纽约街头,于是霓虹灯、过往车辆、广告牌、高楼大厦甚至街上的积水都成为“舞台”布景,舞者以更加生活化的装束展示自己身体的魅力。  除了纽约,奥马尔·罗伯斯还拍摄了一组古巴哈瓦那老城街头的芭蕾舞者。  奥马尔说:“我被古巴人的热情所感染,人们非常乐观而且彼此尊重,孩子们四处玩耍,满街回荡着音乐。”奥马尔热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