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中学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将结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讨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一、树立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眼中有本,心中无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以本為本”。而今天的教育教学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弃包办代替的做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要培养学生不仅具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较高的审美品位、较强的实践能力等等的高素质,使学生能学 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各不相同的、适合其条件的最佳发展。实施课堂教学,把统一的要求与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要为发展方向与能力倾向不尽相同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为他们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3.树立优质高效的效益观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树立时间观、效率观。“什么是现代化,简单可以理解为就是高效率”。教师在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的同时,努力钻研教学艺术,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自己特长,选择和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案,加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争取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二、重新构建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三、语文教学过程活动化
这里说的语文教学过程活动化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是“死套”案中的预设性、计划性的教学模式,而是语文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的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主题活动穿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或者以活动主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活动,保持学生持续的新鲜感和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活动,保持长久的高涨学习情绪;通过活动,走到学生之间,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还可以使老师能从几个学生出现相同错误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理解上、运用上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保持教学过程持续监控。
1.调整语文备课的重点。新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只有知识更有价值。要改变以只信教材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自己在尝试的情境中加探索、思考、理解,把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是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中必须具有的课堂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列为备课的重点,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备好学生。改变传统的“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样讲”的备课思想模式。
2.调控语文教学流程。语文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遇到一些“特殊”问题,语文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语文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四、将“先学后教”模式的常态化
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我们普通高中来说,意义重大,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预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后教”,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果。
1.利用讲学稿引导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在讨论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家讲解,一起评议”,把成绩好坏不一的同学放在一起,同桌学生或座位前后几位同学可以交流自学收获,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不仅能够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少讲精讲的原则。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要极力控制讲课的时间,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先学”时,通过巡视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例如,讲学稿中已经出现的作家作品等问题就不用再说,如果教师仍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势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反,教师如果集中精力对症下药,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点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的教程中,教师也不要“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把课堂的时间尽可能留给学生,因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
五、改进课堂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使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能为教师反馈及时、真实、有效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求学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对于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而言,就是让学生练习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要使课堂作业有效,就必须得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1.准确把握作业的难度和梯度。课堂作业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作业的难度,设置好不同的梯度。在一些老师展示的公开课上,要么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有意的把课堂作业项目的难度编制得很低,失去了作业的实际意义;要么为了体现自主探究的精神,把课堂作业难度设计在负偏态的难度分布状态,超出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使绝大多数同学失去了一次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学习的信心;或是作业编制没有梯度,没有考量学生的差异性,致使作业有效性大幅降低。
2.作业内容要立足“文本”。课堂作业设置必须以紧扣文本为前提,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条件,进行精心编制,尤其是现在伪劣材料泛滥的情况下,教师更要明辨优劣,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决不能拿来就用。以文本为立足点,让学生练习到应该练习的东西,这样才能确保课堂作业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确保课堂作业内容的有效性。总之,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我们的语文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有效”。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程坤.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1(04).
[3]吴芳.预设与生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辩证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2(11).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一、树立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眼中有本,心中无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以本為本”。而今天的教育教学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弃包办代替的做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要培养学生不仅具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较高的审美品位、较强的实践能力等等的高素质,使学生能学 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各不相同的、适合其条件的最佳发展。实施课堂教学,把统一的要求与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要为发展方向与能力倾向不尽相同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为他们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3.树立优质高效的效益观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树立时间观、效率观。“什么是现代化,简单可以理解为就是高效率”。教师在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的同时,努力钻研教学艺术,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自己特长,选择和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案,加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争取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二、重新构建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三、语文教学过程活动化
这里说的语文教学过程活动化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是“死套”案中的预设性、计划性的教学模式,而是语文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的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主题活动穿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或者以活动主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活动,保持学生持续的新鲜感和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活动,保持长久的高涨学习情绪;通过活动,走到学生之间,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还可以使老师能从几个学生出现相同错误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理解上、运用上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保持教学过程持续监控。
1.调整语文备课的重点。新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只有知识更有价值。要改变以只信教材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自己在尝试的情境中加探索、思考、理解,把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是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中必须具有的课堂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列为备课的重点,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备好学生。改变传统的“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样讲”的备课思想模式。
2.调控语文教学流程。语文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遇到一些“特殊”问题,语文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语文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四、将“先学后教”模式的常态化
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我们普通高中来说,意义重大,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预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后教”,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果。
1.利用讲学稿引导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在讨论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家讲解,一起评议”,把成绩好坏不一的同学放在一起,同桌学生或座位前后几位同学可以交流自学收获,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不仅能够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少讲精讲的原则。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要极力控制讲课的时间,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先学”时,通过巡视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例如,讲学稿中已经出现的作家作品等问题就不用再说,如果教师仍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势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反,教师如果集中精力对症下药,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点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的教程中,教师也不要“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把课堂的时间尽可能留给学生,因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
五、改进课堂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使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能为教师反馈及时、真实、有效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求学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对于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而言,就是让学生练习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要使课堂作业有效,就必须得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1.准确把握作业的难度和梯度。课堂作业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作业的难度,设置好不同的梯度。在一些老师展示的公开课上,要么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有意的把课堂作业项目的难度编制得很低,失去了作业的实际意义;要么为了体现自主探究的精神,把课堂作业难度设计在负偏态的难度分布状态,超出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使绝大多数同学失去了一次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学习的信心;或是作业编制没有梯度,没有考量学生的差异性,致使作业有效性大幅降低。
2.作业内容要立足“文本”。课堂作业设置必须以紧扣文本为前提,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条件,进行精心编制,尤其是现在伪劣材料泛滥的情况下,教师更要明辨优劣,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决不能拿来就用。以文本为立足点,让学生练习到应该练习的东西,这样才能确保课堂作业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确保课堂作业内容的有效性。总之,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我们的语文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有效”。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程坤.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1(04).
[3]吴芳.预设与生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辩证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