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经过2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农村存在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关键时期。对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符合农村实际的。作出这样的重大判断,是因为我们的党充分认识到了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今后1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障碍。因为,一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有62%以上在农村。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讲举足轻重。二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366元,2002年比上年实际增长仅4.8%;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71元、增长13.4%。两者对比,差距和增长缓慢一目了然。三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收入总额和增长速度十分悬殊。2001年和2002年收入总额两者之间的差距分别为1.82倍和2.11倍,增长速度相差8.6个百分点。所以,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从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以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因此,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依然要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突出地位,把增加农民收入当作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任务。金融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助推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县域金融充分发挥支持和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但是,近年来云南省各国有商业银行县级金融机构大规模退出县域或收缩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后劲不足,加之邮政储蓄对县域资金的抽取,使云南省县域金融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这一现实问题,对全面建设云南省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栏目推出《再造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县域金融服务弱化现象透视》两篇调查文章,力图通过反映目前云南省县域金融的实际情况,以引起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全面解决县域金融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