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终身学习’因而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此目标引领下,教育领域发生了‘教学范(模)式’向‘学习范(模)式’的转换。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姿态无疑都在表明人们对此范式转换的认可及推进。在对教育提出挑战,同时又提供支持的矛盾互动中,教育技术领域的范式转换也发生了。总的说来,目前教育技术从‘支持教师的教’正在转换为‘支持学生的学’。作为一线教师,此文作者根据学习,联系教学实际就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做了简单梳理,以期明了一线教师应该做好哪些储备,以迎接并推动这种转换。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教学模式 转换 应对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08-02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就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后产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向,整合的背后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整合的外部表现是不同的教学、学习模式的出现。可是在我所在的学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还有待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刚刚起步,需要走的路程还很漫长。梳理我国乃至世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历的历程和发展趋势,明了我们一线教师在这次变革中应该采取的态度,应转变的理念,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深远意义。故作此论。现将自己学习相关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得做比较粗浅的小结,就教于各位领导和同仁,不到甚至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为了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需先明了以下几个概念及其关系
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即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一系列相关的技术。
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课程与学科是同等概念。课程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指教材(文字教材或电子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学安排则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或者说概念,南克农教授认为,“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也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各个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者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它们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进程,这个认识将进一步深化。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目前我校信息技术运用情况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2)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3)深度融合的课程整合阶段。在不同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1]
目前我所在学校,信息技术只被作为演示工具。教师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适合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或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期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利用模拟软件或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通过设计和选择,计算机替代或部分替代了原来的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
纵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我所在的地区与学校,尚处于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阶段中的最低层次,甚而至于谈不上是整合,我们只是初步运用于课堂教师的教(讲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二版)认为第一阶段的第二层次,是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稍作说明,就能更清楚的看到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现状和差距。“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需要复杂的信息技术,只需要在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论坛或聊天室等,使学生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讲授式教学仍然是这一层次的主要教学策略。可这一层次我们尚未达到。
这一阶段的第三层次,是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第二、第三阶段不在这里一一概述。
三、不同阶段不同教学模式质的差异
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程度的不同,催生了不同的教学、学习模式。
目前,国内外较为常见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探究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基于电子文档的学习、认知工具、个性化学习、个别辅导、操作与练习、教学测试、教学模拟、教学游戏、智能导师、虚拟实验室、情景化教学等。[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产生的各种教学模式,从表面看来,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深层特征则涉及人才观、教育观、学习观、技术应用观、评价观等方面的系列变化。[3]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传统的文化教育都倾向于客观主义,但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研究已经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建构主义,这与世界的科学研究开始向那些劣构及发散领域冲击的趋势是一致的,并且现代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证。带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一般说来适合于“良构”领域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是能够“收敛”的(学生容易达成共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近迁移”,因为它们采取直接传递的教学形式,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带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劣构”领域和高级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往往是“发散”的(学生不易达成共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表现为“远迁移”,引起大量采用发现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一般来说耗时较多,其意义是注重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4]
在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指导整合实践的重要理论之一。之所以强调建构主义,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是极大的冲击,是教育界力图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调整与努力;而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可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是条件保障,建构主义理论是理论基础。
从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过程来看,我们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为“学习模式”,也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5]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起的角色变化和应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起了教师角色的变化:(1)做学生的导师。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辅导和教导。(2)意义建构的促进者。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信息咨询者。设计搜索并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4)团队协作者。运用网络来促进沟通交流,以实现跨区域、机构、学科和个体间协作。(5)课程开发者。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为一堂课设计目标、结构、内容、资源或作业;或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技能和教学方法。 (6)学术顾问。以单独或协作方式诊断学生完成学业方面的学术需求,帮助学生制定或选择某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的计划,评估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进步情况,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7)研究者。研究学生和教育实践,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自我价值。(8)学习者。不断的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6]
自主学习的特征是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与相对性。[7]学生角色的变化:主动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协作的学习者、意图的学习者、交流的学习者、情境的学习者、反思的学习者。学生需要具有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意识。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前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能力结构的变化是整合的必然需要。为此,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还需具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用于教育的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涉及三种知识要素,但并非这三种知识的简单组合或叠加。为此,教师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内容知识,这是对教师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选择的方法适当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科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要熟悉各类常用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功能,自制主题学习网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引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情境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要“用技术、找资源、教本质”,使课堂真正“发生学”,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审时度势,培养能力,适应变革。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2][3][4][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二版)(张景中院士主编 赵呈领 杨琳 刘清堂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3).
[5] 《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闫寒冰著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庞维国著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4).
[8]《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效教学方案评析》(何克抗 余胜泉主编 陈玲 刘禹编著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7).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教学模式 转换 应对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08-02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就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后产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向,整合的背后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整合的外部表现是不同的教学、学习模式的出现。可是在我所在的学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还有待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刚刚起步,需要走的路程还很漫长。梳理我国乃至世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历的历程和发展趋势,明了我们一线教师在这次变革中应该采取的态度,应转变的理念,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深远意义。故作此论。现将自己学习相关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得做比较粗浅的小结,就教于各位领导和同仁,不到甚至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为了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需先明了以下几个概念及其关系
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即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一系列相关的技术。
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课程与学科是同等概念。课程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指教材(文字教材或电子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学安排则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或者说概念,南克农教授认为,“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也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各个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者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它们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进程,这个认识将进一步深化。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目前我校信息技术运用情况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2)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3)深度融合的课程整合阶段。在不同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1]
目前我所在学校,信息技术只被作为演示工具。教师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适合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或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期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利用模拟软件或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通过设计和选择,计算机替代或部分替代了原来的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
纵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我所在的地区与学校,尚处于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阶段中的最低层次,甚而至于谈不上是整合,我们只是初步运用于课堂教师的教(讲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二版)认为第一阶段的第二层次,是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稍作说明,就能更清楚的看到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现状和差距。“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需要复杂的信息技术,只需要在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论坛或聊天室等,使学生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讲授式教学仍然是这一层次的主要教学策略。可这一层次我们尚未达到。
这一阶段的第三层次,是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第二、第三阶段不在这里一一概述。
三、不同阶段不同教学模式质的差异
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程度的不同,催生了不同的教学、学习模式。
目前,国内外较为常见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探究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基于电子文档的学习、认知工具、个性化学习、个别辅导、操作与练习、教学测试、教学模拟、教学游戏、智能导师、虚拟实验室、情景化教学等。[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产生的各种教学模式,从表面看来,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深层特征则涉及人才观、教育观、学习观、技术应用观、评价观等方面的系列变化。[3]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传统的文化教育都倾向于客观主义,但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研究已经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建构主义,这与世界的科学研究开始向那些劣构及发散领域冲击的趋势是一致的,并且现代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证。带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一般说来适合于“良构”领域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是能够“收敛”的(学生容易达成共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近迁移”,因为它们采取直接传递的教学形式,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带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劣构”领域和高级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往往是“发散”的(学生不易达成共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表现为“远迁移”,引起大量采用发现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一般来说耗时较多,其意义是注重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4]
在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指导整合实践的重要理论之一。之所以强调建构主义,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是极大的冲击,是教育界力图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调整与努力;而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可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是条件保障,建构主义理论是理论基础。
从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过程来看,我们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为“学习模式”,也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5]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起的角色变化和应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起了教师角色的变化:(1)做学生的导师。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辅导和教导。(2)意义建构的促进者。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信息咨询者。设计搜索并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4)团队协作者。运用网络来促进沟通交流,以实现跨区域、机构、学科和个体间协作。(5)课程开发者。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为一堂课设计目标、结构、内容、资源或作业;或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技能和教学方法。 (6)学术顾问。以单独或协作方式诊断学生完成学业方面的学术需求,帮助学生制定或选择某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的计划,评估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进步情况,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7)研究者。研究学生和教育实践,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自我价值。(8)学习者。不断的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6]
自主学习的特征是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与相对性。[7]学生角色的变化:主动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协作的学习者、意图的学习者、交流的学习者、情境的学习者、反思的学习者。学生需要具有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意识。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前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能力结构的变化是整合的必然需要。为此,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还需具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用于教育的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涉及三种知识要素,但并非这三种知识的简单组合或叠加。为此,教师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内容知识,这是对教师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选择的方法适当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科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要熟悉各类常用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功能,自制主题学习网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引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情境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要“用技术、找资源、教本质”,使课堂真正“发生学”,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审时度势,培养能力,适应变革。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2][3][4][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二版)(张景中院士主编 赵呈领 杨琳 刘清堂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3).
[5] 《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闫寒冰著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庞维国著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4).
[8]《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效教学方案评析》(何克抗 余胜泉主编 陈玲 刘禹编著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