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志愿服务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延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志愿服务是当代大学生追求奉献精神和提升自我的一个出口。本文通过总结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的发展经验,分析其短期校园服务项目的短板,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服务路线。
关键词: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自身认知的缺乏、志愿活动内容单一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志愿服务在迅速发展。提起“志愿者”这一群体,不由让人想起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志愿者热情洋溢奉献自己服务观众的一幕幕,而这其中大约有八成是大学生志愿者。从街道社区福利院,到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现场,再到条件艰苦的偏僻贫困山区,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作为青年大学生,更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是中国志愿者服务的核心力量,占领主导地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从社会角度,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提供保障;从大学生个人的角度而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意识,能够让青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触社会,将书本中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商学院志愿服务中心活动开展的现状与现存问题
(一)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目的不明确
针对200名本院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展开调查中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志愿服务认证和奖状从而使综测加分或者属于“行政管理原因被迫参与”,并且有些人就算参与了志愿活动也不做志愿者应该做的事情,例如:玩手机、闲聊等与志愿活动无关的事情,志愿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发自内心想参与志愿活动发扬奉献服务精神的人只占少部分。志愿活动流于形式,体现了大学生在思想上并没有树立长期自觉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态度。
(二)志愿活动过于形式化且内容单一
就目前我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来看,主要是专业性不强的简单服务,如打扫社区卫生、为福利院提供服务吧等,亦或是参与较大的组织、较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比如保护环境相关的活动。总的来说,方式单一,参与渠道稀少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的直接原因。
(三)志愿活动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本校商学院除个别有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有路费报销外其余的常规活动是没有报销的,而对于大部分不能给予大学生一定的交通费用、吃饭费用等补偿的志愿服务,即使志愿活动是无偿的服务,有些大学生也表示不能负担或不想负担这些额外的费用,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志愿服务的开展。
调查中还了解到,有的大学生拒绝参加志愿活动,理由是不明白志愿的意义;还有的学生害怕参加与老人有关的志愿活动,理由是害怕老人咬人等意外状况的发生。
三、探索新路径
志愿服务可以辅助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商学院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的志愿活动有小学支教、养老院、老年公寓、医院等项目。重点服务于小学生、老年人和病人等,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普及大众人群。小学支教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金融、贸易、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在服务老年人过程中可以帮助老年人了解防诈骗等知识。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志愿者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是商学院志愿服务中心的宗旨。很多志愿者表示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也会重视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去。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使我院志愿服务机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鉴于志愿者精神价值实现的需求与三全育人的新时代要求,我们的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需要切实加强,要以团支书和团支部为纽带组织队伍,考察并且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志愿者发挥骨干力量带头作用;强化重点项目,优先发展地方项目,促进地方项目健康发展,其次,对志愿者服务活动分级分类管理,形成内容丰富、具有广泛覆盖面及较高专业水准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志愿者进行适度培训,结合优秀培训课程及教材,制定我院同学广泛认可的志愿者服务守则,形成科学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另外,邀请社会上具有权威性的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我院对志愿活动开展有关讲座,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认证一批有能力承担相应培训任务的骨干志愿者为培训师;加强“商学院志愿者服务中心”品牌推广,提升第二课堂中的宣传能力,从而起到普及志愿服务文化的作用。最后,组织者也应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更好地指导志愿者们高效地有意义地参与志愿服务实践。
参考文献:
[1]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2]薄爱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3]彭海.淺析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2010(30).
[4]贠天祥,任新钢.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项目:本文为金陵科技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项目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徐淑娟(199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自身认知的缺乏、志愿活动内容单一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志愿服务在迅速发展。提起“志愿者”这一群体,不由让人想起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志愿者热情洋溢奉献自己服务观众的一幕幕,而这其中大约有八成是大学生志愿者。从街道社区福利院,到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现场,再到条件艰苦的偏僻贫困山区,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作为青年大学生,更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是中国志愿者服务的核心力量,占领主导地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从社会角度,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提供保障;从大学生个人的角度而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意识,能够让青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触社会,将书本中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商学院志愿服务中心活动开展的现状与现存问题
(一)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目的不明确
针对200名本院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展开调查中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志愿服务认证和奖状从而使综测加分或者属于“行政管理原因被迫参与”,并且有些人就算参与了志愿活动也不做志愿者应该做的事情,例如:玩手机、闲聊等与志愿活动无关的事情,志愿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发自内心想参与志愿活动发扬奉献服务精神的人只占少部分。志愿活动流于形式,体现了大学生在思想上并没有树立长期自觉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态度。
(二)志愿活动过于形式化且内容单一
就目前我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来看,主要是专业性不强的简单服务,如打扫社区卫生、为福利院提供服务吧等,亦或是参与较大的组织、较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比如保护环境相关的活动。总的来说,方式单一,参与渠道稀少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的直接原因。
(三)志愿活动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本校商学院除个别有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有路费报销外其余的常规活动是没有报销的,而对于大部分不能给予大学生一定的交通费用、吃饭费用等补偿的志愿服务,即使志愿活动是无偿的服务,有些大学生也表示不能负担或不想负担这些额外的费用,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志愿服务的开展。
调查中还了解到,有的大学生拒绝参加志愿活动,理由是不明白志愿的意义;还有的学生害怕参加与老人有关的志愿活动,理由是害怕老人咬人等意外状况的发生。
三、探索新路径
志愿服务可以辅助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商学院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的志愿活动有小学支教、养老院、老年公寓、医院等项目。重点服务于小学生、老年人和病人等,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普及大众人群。小学支教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金融、贸易、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在服务老年人过程中可以帮助老年人了解防诈骗等知识。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志愿者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是商学院志愿服务中心的宗旨。很多志愿者表示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也会重视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去。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使我院志愿服务机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鉴于志愿者精神价值实现的需求与三全育人的新时代要求,我们的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需要切实加强,要以团支书和团支部为纽带组织队伍,考察并且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志愿者发挥骨干力量带头作用;强化重点项目,优先发展地方项目,促进地方项目健康发展,其次,对志愿者服务活动分级分类管理,形成内容丰富、具有广泛覆盖面及较高专业水准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志愿者进行适度培训,结合优秀培训课程及教材,制定我院同学广泛认可的志愿者服务守则,形成科学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另外,邀请社会上具有权威性的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我院对志愿活动开展有关讲座,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认证一批有能力承担相应培训任务的骨干志愿者为培训师;加强“商学院志愿者服务中心”品牌推广,提升第二课堂中的宣传能力,从而起到普及志愿服务文化的作用。最后,组织者也应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更好地指导志愿者们高效地有意义地参与志愿服务实践。
参考文献:
[1]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2]薄爱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3]彭海.淺析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2010(30).
[4]贠天祥,任新钢.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项目:本文为金陵科技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项目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徐淑娟(199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